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社区意识研究:居民与大学生的关系

和谐社区意识研究:居民与大学生的关系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刘易斯认为城市中大量的人口、高密度及高异质性并不是造成人际关系恶化、社会秩序混乱、都市社区解体的必然因素。陈福平和黎熙元用下图形象地表示了以上社区的三个理论。

和谐社区意识研究:居民与大学生的关系

第二节 城市社区意识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社区意识研究的主要理论

1.社区失落论

社区失落论是指社会在经过大规模的城市化以后,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告别传统的农村生活模式而进入城市发展。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因经济利益而引发的矛盾纠纷随之增多,城市居民社区观念失落,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日益凸显,维系社区团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下降,使城市逐渐成为居民心理问题的主要引发区。齐美尔和沃思是这个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1903年,齐美尔发表了论文大城市与精神生活》(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这篇论文以研究大城市的心理而著称,对城市化及城市本身给城市居民带来的心理影响作了系统的描述。齐美尔认为,在城市化及城市进程中,城市纵横交错的环境、迅速发展和形态多样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众多的人口和复杂的活动,使城市居民承受着极强的精神刺激和心理负担,大都市居民的个人主义、非人性、理性和非情感化是区别于传统乡村社会关系的显著特点。尤其当外界环境的潮流和矛盾使城市居民感到有失去依靠的威胁时,他们就会建立防卫机构来对付这种威胁,通过改变自身的心理与人格来适应这种刺激,用理智代替情感,用理性抵御都市生活的强大威胁,理智地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和事,对于那些重要的、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则格外关注,对于那些不重要的或不涉及个人利益的则漠不关心甚至麻木不仁。这样,整个城市的人群就变得冷漠、自利和理性,而整个社会也变得越来越重理智、重效率。久而久之,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金钱和利益关系,传统的情感纽带渐渐消失。由此可见,齐美尔对城市的看法是悲观的,他认为“城市是罪恶之源”。

沃思在1938年发表了其最著名的论文,题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性》(Urbanism as away of life)。沃思认为,都市生活的生态结构,特别是高聚集的人口规模、高人口密度、高人口异质性是造成都市化和构成都市性的三个互动性元素,从这三个元素可以研究不同社区之间的差别。在他看来,城市化在改变了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信仰的同时,也彻底地改变了都市人的心理状态。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口密度的增大,必然会使人与人之间由于熟悉度降低,人际交往减少而越来越冷漠,导致居民因缺少正常的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过大。人口的高异质性增加社会的流动性,使得人们对邻里居民的情感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和利益关系,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温暖和依赖。

总之,在他们看来,“城市病”的根源是城市人口大量集中、高密度和高异质性,城市化及都市生活正在使社区趋于解体,城市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日渐淡漠,传统意义上的充满温情的社区在城市中已经不复存在。

2.社区继存论

社区继存论是指城市的高度发展并没有导致城市社区的灭亡,社区中的人际关系还是依然存在的,其代表人物是刘易斯和甘斯。刘易斯通过对移居墨西哥的墨西哥村民的实地调查后发现,这些村民在移居到大城市后并没有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仍然保持着原本的生活圈,圈子里的人们像原来一样频繁交往和相互信任。因此,刘易斯认为城市中大量的人口、高密度及高异质性并不是造成人际关系恶化、社会秩序混乱、都市社区解体的必然因素。而另一位代表人物甘斯在研究了波士顿西区意大利移民的生活后也认为城市中的高人口、高密度和高异质性并不是造成城市社区消失的原因,而是城市居民自身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阶级背景等造成了城市问题。

后来,费舍尔的《城市性的亚文化理论》、怀特的《街角社会》、利博的《Tally角》等著作,都阐释了在城市社区当中,亲密的邻里关系仍然存在,城市居民仍存在地方性的社会联系,同时也利用邻里关系来进行社会交往和获得各种社会支持

总之,在他们看来,城市化导致的人口大量集中、高密度和高异质性,并不会影响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传统意义上的充满温情的社区在城市中依旧存在,这就是社区继存论的主要观点。

3.社区解放论

社区失落论和社区继存论从对立的观点看待城市化中的人际关系,二者的立足点在于社区是直接与人际亲密关系相关联的,强调地域性的人际关系,而当个人的关系由地域性的社区向外蔓延,依旧保留了亲密的人际关系时,这时的亲密的人际关系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而成为心理上的关系,社区解放论正是对此现象的最好阐释。(www.xing528.com)

韦尔曼是社区解放论的代表,他的主要观点是:形成社区的最重要条件并不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而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数量的心理联系,个人社会网络就是社区。实际上,社会中的任何人都需要人际交往,在人口众多的城市,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同伴并形成自己交往和联系的小圈子,从而形成相似背景或经历相似的“亚文化群体”。社区解放论强调,个人社会网络并不是群体或邻里的真实的社会边界,研究社区重点在于研究个体的社会网络与亲密关系,这些内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的“个人社区”。现代城市居民就是处于这种以个人之间密切接触为基础的广泛的社群网之中,这种社群网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直接居住的范围。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体系为这种“没有直接交往”的新型社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他们提出应打破对邻里关系的强调,重新思考社区的概念,主张社区居民应从地域和空间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联系,这也是所谓“社区解放”的内涵。

陈福平和黎熙元用下图形象地表示了以上社区的三个理论。

img3

图2-1 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社区意识研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1.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为了理解或预测行为,就必须把人及其环境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并称之为个体的生活空间(life space),其公式为B=f(PE)=f(LS)。也就是说,生活空间(LS)包括了人(P)与其环境(E),行为发生在这种生活空间之中,它既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也是生活空间的函数。生活空间将人和环境融合为一个共同体,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部分的变化。通俗地讲,不同的人在相同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勒温将生活空间看成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场,即场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生活空间中,并通过勒温的努力而延伸到社会空间,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石。将勒温生活空间的概念与思想应用在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中,具体是指,不同个体由于对同一社区环境的认同,满意度不同,相应地对社区的归属感也不同,其社区参与行为也会发生改变,个体与所处的社区环境之间构成了不可分割的、双向的影响。因此,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建筑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在社区环境理念的设计上,将个体的心理需求体现并融入在社区环境设计之中。

2.态度—行为论

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对所有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的反应,对行为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个人的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对个人行为具有调控与指导监督的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态度具有认识的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成分。其中,认识的成分是由对态度客观对象的信念与认知构成的,是态度形成的基础;情感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体验,是态度形成的核心;行为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反应倾向,是态度的结果。总之,一个人对外在客观对象的认知会影响他对此对象的情感,进而也会影响他对此对象的行为。具体用在社区建设中,则个体对社区组织与社区环境的认同感越强烈,对社区喜爱、依恋和投入越强烈,相应地就会关注社区的发展与建设并能积极参与社区的发展与建设。可见,如果要改变一个人对社区的行为,我们最好设法改变这个人对社区的认同与评价,那么我们就应设法改变社区的外在环境以及社区组织的服务理念。

3.社会网络理论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巴恩斯认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群体、组织、亲属和朋友的关系中,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个人可以看成是点,个人与个人或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可以看做是线,这种点与线的连接结构动态变化就是社会网络。社区网络从属于社会网络,可以从社区居民的互动频率、情感程度、亲密度等方面来说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社会互动。社区作为一个生活在一定地域上的,居民彼此间有着密切关系的共同体,居民社会支持网络除了来自于家庭和亲友的支持外,还包括社区中的邻里、组织和兴趣群体等的支持,这些支持正是在社区中经过一段时间形成的。因此,居民对于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为对于居住地点和所处社区的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