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社区: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

和谐社区: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形成社区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口组成。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将这些分析方法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社区研究之中,从而形成了功能主义的社区研究理论模式。

和谐社区: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

第二节 社区发展理论

国内外从事社区研究的学者们对社区作了大量的研究,丰富了社区发展的理论,对我国后期社区实践和发展给予了经验借鉴与启发。

国外学术界对城市社区早期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社区理论领域。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服务方面。20世纪50年代后,在联合国的倡导下,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介入并转向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研究领域。

一、国外社区研究的理论

1.人文区位理论模式

派克于1921年首创了人文区位学理论,美国芝加哥学派首先应用这种模式对社区进行了研究。人文区位学理论模式认为:社区是居民及其活动的区位分布,居民在社区里形成的是一种共生与互生的关系。其中,竞争是决定社区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除竞争之外,还有接断、集中化、隔离、入侵等区位过程,人与人之间有意识的象征性即区位互动对社区空间结构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该理论还提出社区商业区、工业区以及不同阶层的居民社区分布的三种主要模式,即同心圈模式、扇形模式和复中心模式,这三种模式通过对美国城市居住及商业、工业、交通等主要功能区位的研究,反映了生态学派的理论探索轨迹。

人文区位理论模式重视地理、生态、人口等地域环境以及文化观念、习俗和语言等人文社会因素对社区建设的作用和影响。这种理论模式在我们进行社区建设研究时很值得借鉴,但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环境和人文因素,未能从宏观上全面把握影响社区建设的全部因素。

2.社区人口组成理论

人口组成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又称非人文区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甘斯和路易斯。他们通过对移居墨西哥市的墨西哥村民和波士顿西区意大利移民生活进行研究后,得出不同社会阶级、种族背景、家庭结构、文化层次及人生阶段的人口组成才是影响城市社区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形成社区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口组成。城市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区人口组成密切相关,剖析若干社区中的人口特质以解释社区社会现象,促进社区性质的分类研究。

因此,许多社会学家都主张要综合研究人口现象。台湾社会学者徐震在其著作《社会发展方法与研究》一书中指出,运用人口探究法时,对于一个社区居民是否具有共同意识与共同兴趣、有无人群观念与团体精神,亦应加以测量和分析。我国社会学家何肇发也提出目前人口社会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人口的重新分布问题、新居民点的设置问题、城乡社区的适度人口问题、人口变动与社会角色变化问题等。以人口为中心的社区研究,其分析项目通常包括社区人口的年龄、性别、家庭、婚姻、宗教、语言、职业、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态度、生理心理健康等变数以及人口的增长与流动等。

3.功能主义理论模式

马林诺斯基和布朗是功能主义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20~40年代,马林诺斯基和布朗在研究太平洋岛的土著居民的社会生活时,发现“文化是一个整合系统,在一个特定的共同体的生活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将这些分析方法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社区研究之中,从而形成了功能主义的社区研究理论模式。这一理论模式认为:社区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整体,社区的各种制度规范和习俗相互配合,以维持社区生活的协调运行,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必将引起整体的变动。与这一模式配套的研究方法是历时较长的实地调查。该模式对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整体解释是研究现代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的重要方法,对现代社区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社会体系理论模式

这一理论模式又称社会互动理论模式,它将社区视为在特定地域上的一系列社会互动过程。所谓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人与整体、群体与群体由接近而发生的交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社会互动是社会体系的动态显现。这一理论模式的框架是由美国社区理论专家桑德斯提出的,他把社区看作是一个互动系统,正是由于社会关系的存在才形成了千变万化的社会互动,而后他分三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研究系统本身的结构与功能,如社区的群体组织、主次体系等结构以及经济、政治、宗教、教育、福利等多种功能,着重研究社区成员和社区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二是研究互动关系,如沟通、合作、竞争、冲突、调试、同化,特别是对社区冲突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研究社区内部资源、权利、威望和财富的分配状况及由此造成的不平等和社会冲突;三是研究社会场域(社会互动的场所),主要是从人们活动的社会范围(组织网等)来考察人们的社区互动,着重研究社区某项计划和制度的实施所要涉及到的人、群体,将他们作出的反应作为实施社区方案的重要因素,以此探讨社区如何动员居民来促进社区的发展。这一理论模式重视研究社区中的实际问题,并寻找解决的途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且对我们研究新时期社区居民的参与共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5.比较社会学理论模式

比较社会学理论模式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斯·韦伯和科尔曼,这一理论模式认为:社区是有特色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理论必须建立一些能普遍适用的通则性理论,要想正确认识整个社会,深入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就必须用不同地域、不同单位的材料进行证明和验证。这一理论模式主张比较,即比较各类社区的结构、制度和生活方式等,从而了解社区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对社区的比较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就是针对同一社区不同时期的状况,旨在把握社区的变迁;横向比较则是对同一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社区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把握社区的整体结构。这种理论模式注重在研究社区问题时对比择优,有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把握所研究的主题。

6.社区冲突理论模式

长期以来,社会学者对社会冲突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整个社会。1957年,美国学者科尔曼发表了《社区冲突》一书,社会学者开始在地方社区范围内研究社会冲突。他认为,社区冲突的根源有三个方面:经济争端、政治争端、价值观的冲突。在某些社区里,这三方面的争端可能会重新激起群体间已暂息但却是根深蒂固的对立意识,在这种场合下,争端更可能导致冲突。他强调指出,导致社区冲突的各种事件会互相强化,在冲突之初就必须制止这种恶性循环。其后,美国学者桑德斯在《社区》中提出,任何一个社区的冲突都包括对立的关系、不同的权力分配以及社区居民的某种激烈的情绪三个要素,并认为社区的冲突因对立关系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要了解社区的变迁,就必须要了解社区冲突。

7.社会地区分析理论

社会地区分析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薛夫奇和威廉斯于1949年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以个别指标测量和描述了洛杉矶人口普查片之间的差异。这个指标是以社会状况、职业声望和教育程度来测量生育率妇女就业人数、单身住户数目、种族状况、外国移民或黑人的百分比。通过指标的测量评分,将众多的人口普查片归类为一些同质的社会地区。社会地区分析理论的运用进一步表明,它能对不同城市的社会地区进行鉴别和比较,从而概括出都市的空间格局。(www.xing528.com)

8.社区行动理论

该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学者考夫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衡量社区行动的六条标准:第一,全面追求满足利益需要的程度;第二,该行动认同于地方性的程度;第三,当地居民参与人数、状况的程度;第四,当地社团参与的数目及其重要性程度;第五,该行动保持和改变当地社会的程度;第六,该行动的组织程度。

美国学者格林与梅约则提出了一套从时间顺序上研究社区行动的标准,即:行动的引发、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的计划、计划的实施、目标的实现及其后果。考夫曼则提出了阶段的模式,即:兴趣的产生、发起者的组织和保持、决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参与者的争取和保持、开展实现目标的活动。而美国社区社会学家桑德斯则进一步强调,把社区行动的理论研究与社区发展的实际工作联系考虑。他在论述作为社区行动场地的社区时,突出阐述可改善社区生活的计划。这种研究方式,反映了社区行动研究与社区发展工作合流的新趋势。

社区行动理论也强调社区行动的社会关联性,把种种社区行动看做是各种社会行动中属于社区性的部分,社区是一个社会互动的复合体,社区中的社会活动与区外的社会活动相关联,区内的各种社会活动也相关联。这种关联性使社区处于动态的大系统中,自身各要素之间、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流通与交换,从而推进社区的发展。因此,这种理论实际上也是把社区行动的研究与社区发展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社区行动理论中社区参与是重要的社区行动方式,因此社区领导者发动居民是行动的关键。这也意味着社区领导者与居民是社区行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领导者而言,非正式领袖、制度性领袖、权力精英、社区的各类领导者是基本的研究变量。对于居民而言,职业因素、收入因素、教育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婚姻状况、居住时间的长短、团体的因素等是探究的重点。这二者推进或制约着社区参与,从而影响着社区行动的开展。

与其他学派的观点比较起来,社区行动理论更注重分析社区的领导层、决策过程、社区参与等问题与社区变迁的关系,更加关注社区的动态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较为注重微观的、技术的层面,但它的研究范围似乎局限于地方社会,限制较强,对较大社区或社会研究起来则显得力不从心。

总之,同任何一种理论一样,西方社区理论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智慧和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社区流派和极具借鉴意义的理论体系,但同时又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西方社区理论不仅记录了西方社会发展与变迁的过程,而且还为我们观察和理解西方社会提供了一定的视角。然而,西方社区理论研究大多是以发达国家的城市特别是英美城市为背景的,较少关注发展中国家,另外,我们在借鉴西方社区理论的同时,更要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传统社会、文化基础来进行本土化研究,在具有本国特色的社区理论指导下,对我国的社区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另外,对社区的研究,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对城市社区发展的实践及理论的研究,仍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二、国内社区研究的理论

国内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30年代,我国社会学学科的创始人吴文藻费孝通等学者在引进“社区”概念之后,对西方社会学中的社区研究理论进行了一定的传播,随之也开始了中国社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1.整体功能模式

整体功能模式的框架是由我国著名的社区研究先驱、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模式认为:“功能学派是社会人类学中最进步,而亦是现今学术界最有力的一个学派。”学者们将功能学派的观点运用于中国现代社区的实地研究,逐步形成了社区研究的整体功能模式。这一理论模式强调现代社区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单位是制度,制度的运用是功能。这种理论主张对社区的研究既包括对社会结构进行的静态研究和对社会历程所作的动态研究,也包括对社会组织与变迁的整体状况所进行的研究。这种模式对我们系统、全面地研究社区建设和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江村调查模式

江村调查模式的理论框架是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模式是采用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从小社区入手进行微观调查,先用直观的方法多方面了解人们在社会里的生活,再用人文区位学的区位方法对社区结构及其居住、生产方式进行分析,注重各方面制度的机能与演变的连锁性关系,注重分析社区成员的态度和共同的心理趋势。这一模式强调对社区的研究应“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并不是偶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着各种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同时,费孝通先生也注重理论体系类型比较方法的应用,正如他所说的,“一个和所要调查的现实没有直接接触的人,他不能发现这些数字在社区中表现的是什么项目,他不能凭空或根据其他社区的情况来制定调查表格”。后来,费孝通等人在此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对中国社会的理论研究,如《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该模式也强调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社区,通过对具体社区建设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期对社区建设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3.综合整治模式

综合整治理论模式是由上海市首创的。这一模式是从微观入手,正视社区发展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转型的深层次关系,以新的视野和思路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组织体系,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这一模式强调:社区发展应主要由政府推动和领导。因为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宏观体制上的协调和发展,又要有微观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贯彻和体现,而社区作为基层的社会单元,它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因而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该模式注重研究社区的结构构造、功能设计及运行机制等内容,注重全面发挥社区综合功能,合理调整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职责和功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使社区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化管理新机制。这种模式在研究社区问题时,与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对于我们研究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建设问题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4.社区三位一体的成长模式

该理论模式是由北京大学教授王思斌先生提出来的,他在对城市社区建设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三方合作,经济、政治和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建设理论模式。这一理论模式实质上包括了社区建设的过程、策略和目标定位三重模式。该理论认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含义是建设社区,它是改善社区成员的生存环境并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活动。社区建设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社区层面的反映,是经济、政治和社会过程的集中表现。社区建设是政府支持下的社区自治过程,是经济力量支持下的社会过程,是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增强社区成员共同体意识的过程。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成员(包括社区单位和居民),他们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和成果的享用者;社区建设的基础是社区成员的参与,社区建设是参与和共享的体系,社区参与的动因来自于社区成员的相互需要和共同需要,激发他们的需要和促使其相互结合是社区建设的心理和文化基础;社区设施或社区活动项目是社区参与的物质载体,社区建设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社区建设的关键是挖掘、动员和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同时也需要外部支持,包括经济支持,但外部支持应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为目标。这种理论模式将社区居民的参与置于社区建设的重要位置,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研究社区的自治和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学者对社区发展理论的创建与发展,也已逐步开创并形成了我国社区研究的理论与专著。如,徐永祥著的《社区发展论》、黎熙元主编的《现代社区概论》等理论教材类书籍,以及侯玉兰主编的《城市社区发展国际比较研究》、王邦佐等编著的《居委会与社区治理》等专题性研究著作。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夏学銮教授的社区重建和授权模式;复旦大学王利锋教授的行政推动模式与自治模式;北京师范大学赵孟博士提出的双重目标模式,即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吉林农业大学庞玉珍教授的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整合模式等。但总的来说,这种专题性(区域范围)考察还为数较少。

总之,国内社区研究的理论,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传统社会、文化基础来进行本土化研究,在具有本国特色的社区理论指导下,对我国的社区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