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社区:居民与大学生的社区满意度研究

和谐社区:居民与大学生的社区满意度研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学者对社区满意度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学校满意度高的学生可预防学业不良、退学、网络成瘾等学习和行为问题。

和谐社区:居民与大学生的社区满意度研究

第三节 社区满意感研究

一、社区满意感内涵

社区满意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李洪涛2005年认为,狭义的社区满意度是指居民对于社区服务社会心理反应或对于社区环境质量的主观感知。广义的社区满意度是指个体对于所在社区人际互动、价值系统和生活经验等在内的主观认知,衡量的是社区客观实在与个体主观需求间的一致程度。国外学者对社区满意度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二、社区满意感测量指标

Summers等人提出,可以从社区服务的质量方面检测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其中社区服务的质量指标由居民对社区各项环境的评价指标组成,如对社区学校、社区安全、社区医院、地方税务等的满意程度。Christenson和Baldassare1982年认为,对社区满意程度的研究可以从研究居民在社区内的生活质量入手,而社区服务质量决定着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学者潘允康、关颖1996年在其研究中将影响社区满意度的因素归纳为23个方面,即:居民区的绿化、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居委会工作、供电、供水、公共交通、公用电话、托儿所幼儿园,离家最近的小学、中学电影院、公园、图书馆文化站、卫生院、大医院(区级以上)、早点部、副食店、定点粮店、定点煤气站、百货商店(可以买到电视机等大件商品)。进行因素分析之后形成5个因素:文化卫生、衣食等日常生活、教育人文环境能源。其中,人文环境因素是影响社区满意度的首要因素,其与社区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3312(p<0.001)。

单菁菁2008年将影响居民社区满意度的因素归纳为20个方面,即:社区供水、供电、煤气供应、公共交通、日常购物的便利程度、邮电通讯、社区绿化、环境卫生、周围饭馆、小区道路、社会治安、居委会工作、住房条件、文化娱乐家政服务、医疗卫生、附近中小学校、早点及主食供应、附近的幼儿园(托儿所)和活动(健身)中心。20项具体因素又可聚合成5大类因素: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绿化、社区道路、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居委会工作5个因子;日常生活,包括住房条件、日常购物的便利程度、早点及主食供应、外出就餐的方便程度、家政服务等因子;文化卫生,包括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活动中心等因子;基础设施,包括供电、供水、煤气供应、邮电通讯及交通等因子;教育因素,包括附近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校等因子。其中社区环境因素与社区满意度的相关最高,达到0.7515(p<0.001)。

其实,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人们长期以来各种微观感受的一种累积效应。通过人们对社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可以更进一步去解释社区满意度的因果过程,识别影响社区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对社区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合理分配有限的社区建设与管理资源,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三、大学生学校满意感研究

学校满意度是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学校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包括对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主观评价。学校满意度的高低是学生生活满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学生积极行为的有效指标之一。学校满意度高的学生可预防学业不良、退学、网络成瘾等学习和行为问题。因此,探讨大学生学校满意度,一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通过与青年居民进行对比,为社区教育与促进提供参考价值。

梁宁建等人2006年研究表明,幸福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网络成瘾存在负相关,学校满意度越低,网络成瘾的倾向就越大。Diener等(1995)研究发现,学校满意度与自尊显著关联,自尊较高的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也较高。余祖伟2009年研究发现,学校满意度在自尊与网游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4%。余益兵2011年研究表明,学校环境知觉、自我概念与学校满意度呈中等程度显著相关。田丽丽2007年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满意度维度的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学、学校管理、成就、课业学习;不同性别、年级、学习成绩的青少年在学校满意度各维度上的满意情况不同;青少年学校满意度和学校归属感紧密相关。

以上研究更多的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学校满意感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缺乏大学生学校满意感与青年居民社区满意感的对比,也缺乏学校社区教育与居民社区教育的比较,因此,很难为居民社区与学校社区的互动提供参考依据与策略抉择。

四、社区满意感研究结果

1.社区满意感得分描述统计结果

社区满意感总均分为3.22,显著高于理论均值3分,t(417)=7.789,p<0.001,说明居民对社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满意感。对社区满意感20个项目得分进行排序,并进一步与理论均值3分进行差异比较检验,表6-11和6-12分别显示社区居民满意感高的11个项目和满意感低的4个项目,其余5个项目与理论均值差异不显著,不再显示。

表6-11 居民社区满意感高的项目排序与差异检验

img36

表6-12 居民社区满意感低的项目排序与差异检验

img37

2.不同性别居民社区满意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和各个项目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差异不显著,t(416)=0.844,p>0.05;不同性别居民社区满意感各个项目差异不显著(ps>0.05)。

3.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满意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和各个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13(只显示差异显著的项目)。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满意感总均分上,五星级社区居民得分显著高于三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ps<0.05);在社区绿化面积、社区周围环境和卫生、住房条件、社区治安上,五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均显著高于三星级社区居民(ps<0.05),五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小区道路上,五星级社区居民得分显著高于三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ps<0.05),三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差异不显著。

表6-13 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满意感的差异比较

img38

4.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满意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图6-9。图6-9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年龄的增长,居民社区满意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差异显著,F(4,413)=3.036,p<0.05。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满意感总均分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社区满意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8岁以下和18~30岁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s>0.05)。(www.xing528.com)

img39

图6-9 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比较

对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满意感各个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14(只显示差异显著的项目)。表中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居民在公共交通、居委会工作、小区道路3个项目上差异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公共交通满意感上,50岁以上和41~50岁社区居民的公共交通满意感显著高于18岁以下和18~30岁社区居民(ps<0.05);在居委会工作满意感上,50岁以上和41~50岁社区居民的居委会工作满意感显著高于18岁以下和18~30岁社区居民(ps<0.05);在小区道路满意感上,50岁以上和41~50岁社区居民的居委会工作满意感显著高于18岁以下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公共交通、居委会工作、小区道路满意感差异不显著(ps>0.05)。

表6-14 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满意感的差异比较

img40

5.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满意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图6-10。图6-10结果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居住时间的增长,居民社区满意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存在差异显著,F(3,414)=2.799,p<0.05。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满意感总均分上,居住10年以上和6~10年社区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年以内和2~5年的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认同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s>0.05)。

img41

图6-10 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比较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满意感各个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15(只显示差异显著的项目)。表中结果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在公共交通、社区绿化面积、早点及主食供应和附近中小学校满意感上差异均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公共交通满意感上,居住10年以上和6~10年社区居民满意感均显著高于1年以内的社区居民(ps<0.05),居住6~10年社区居民满意感显著高于2~5年的社区居民(p<0.05);在社区绿化面积满意感上,居住10年以上社区居民满意感显著高于1年以内和2~5年的社区居民(ps<0.05);在早点及主食供应满意感上,居住10年以上、6~10年和2~5年的社区居民满意感显著高于1年以内的社区居民(ps<0.05);在对附近中小学校的满意感上,居住6~10年社区居民的满意感显著高于1年以内和2~5年的社区居民(ps<0.05)。

表6-15 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满意感项目的差异比较

img42

6.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满意感比较

大学生社区满意感总均分为3.33,显著高于理论均值3分,t(63)=5.021,p<0.001,说明大学生对学校社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满意感。对社区满意感20个项目得分进行排序,并进一步与理论均值3分进行差异比较检验,表6-16显示大学生学校满意感高的9个项目,其余11个项目与理论均值差异不显著,不再显示。

表6-16 大学生社区满意感高的项目排序与差异检验

img43

对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和各个项目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以及社区满意感6个项目差异显著,见表6-17。

表6-17 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满意感的差异比较

img44

五、分析与讨论

本文从20个方面对社区满意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居民社区满意度水平较高。居民比较满意的是社区的供水、供电、煤气、购物的便利程度等方面,这些方面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居民比较关注的,也是政府长期的爱民政策,容易得到居民的认可,满意度较高;而居民对家政、文化娱乐、健身中心等满意感较低,说明这些方面比较欠缺或措施不到位,尚需要继续制订政策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的需要。

本研究发现,在社区满意感总分上,五星级社区居民得分显著高于三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具体而言,在社区绿化面积、社区周围环境和卫生、住房条件、社区治安上,五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均显著高于三星级社区居民。五星级社区由于在硬件建设上要远远优于三四星级社区,居民的满意感也有差异。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年龄的增长,居民社区满意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具体而言,50岁以上和41~50岁社区居民在公共交通、居委会工作、小区道路3个项目上的满意感得分显著高于18岁以下和18~30岁社区居民。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居住时间的增长,居民社区满意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具体而言,居住10年以上和6~10年社区居民在公共交通、社区绿化面积、早点及主食供应和附近中小学校满意感上得分显著高于2~5年的社区居民。实际上都表明了不同年龄阶段居民面临的任务不同,心理要求不同,对社区外在环境的感受和体验不同。

大学生社区满意感总均分显著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大学生对学校社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满意感。对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和各个项目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满意感总均分以及对周围环境卫生、社区道路、邮电通信、文化娱乐、社区治安、社区绿化环境6个项目的满意感差异显著。这些差异表明,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相对成熟,学校硬件设施配备得当,软件设施显著改善,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注重大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内外条件,大学生的满意感较高。

当然,大学生对学校社区的满意感始于对学校的感知,在认识学校社区时便以某种态度对待它们,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和情感。因此,从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认知先于情绪,情绪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才得以产生和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大学生学校认同是学校满意的前因变量。Meyer(2004)指出,组织认同与组织情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当个体对群体的认同逐渐增强时,群体在个体自我概念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大学生学校满意感不同于青年居民社区满意感,学校更注重通过校园媒体(网络、期刊杂志)、教师讲述和评论(学校历史、发展、现状、政策)、校内文化活动等形式反映学校教育的价值观,完全不同于居民社区对青年人的影响和作用。

总之,社区认同、归属感与满意感是密切联系的,在学校社区中的表现远远高于居民社区。社区认同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更为积极,对学校就会有更强的归属感、满意感,从而能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便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因此,大学生对学校的价值观、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能更好地认同,使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学校的总体目标更为统一。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涉及的学校认同、学校归属感与学校满意感等情感是相对比较敏感的变量,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做出社会称许性行为的可能性较大,这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