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情感内在机制: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的研究

社区情感内在机制: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的研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滕尼斯的阐述,社区情感是一种广泛而明显地存在于社区成员之间密切而富有人情味的人际情感关系。在对社区情感探索研究十年之后,麦克米兰提出了社区情感的“四要素”模型理论,系统归纳了社区情感的结构层次。

社区情感内在机制: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的研究

第四节 社区情感内在机制

一、社区情感内在机制概述

社区情感最早受到社会学家的关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次提出社区的概念时就认为,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彼此关系密切,而且守望相助。根据滕尼斯的阐述,社区情感是一种广泛而明显地存在于社区成员之间密切而富有人情味的人际情感关系。20世纪初,社区心理学产生,人们更加注重通过社区环境与实践来矫正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在此过程中,麦克米兰和查维斯提出了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和最有代表性的社区情感的定义:一种成员所拥有的归属感,一种成员彼此间及与整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情,以及对成员的需求将通过他们对共同生活的认同而得到满足的共同信念。这一定义强调了个体成员的情感意识、个体与其他成员的双向影响力、个体与社区建立联系并在社区组织中满足自己的愿望与需要的倾向以及个体与其他成员及其组织的共同情感。在对社区情感探索研究十年之后,麦克米兰提出了社区情感的“四要素”模型理论,系统归纳了社区情感的结构层次。他认为,社区情感由情绪感受、人际信任、公平交换和传承艺术四个因素组成:情绪感受主要指情绪安全和归属感;人际信任主要指团体规范、决策能力和基于理性的权威;公平交换主要指以物质交换为基础的人格上的平等和认同;传承艺术主要指以集体体验和记忆为基础的共同文化历史积淀。这四个要素既强调了个体情感因素和社区组织因素的作用,也强调了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情感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体对社区组织的依附关系,同时也强调了社区文化历史的价值与意义。学术界对社区情感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研究构架,大多数的研究分散于与社区情感相关的主题中,如社区认同、社区归属感、社区满意度等,而且大多数学者认为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情感的核心。

单菁菁在其研究中指出,居民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社区归属感,认知度越高,对社区的未来越有信心,其社区归属感也越强。安娟的研究也认为,从社会理学的角度看,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是其社区归属感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换言之,居民是否愿意把自己看成是社区这一亚文化群体的成员及社区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其对社区的喜爱与依恋。也就是说,只有在社区居民对社区产生依恋和认同感的基础上,即首先在情感上接受了社区,然后才能在心理上进一步生成归属感。

二、社区情感内在机制研究结果

1.社区认同感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

(1)社区认同感与社区归属感的相关分析。对居民社区认同感与社区归属感进行相关检验,见表6-18。从表中可以看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总分与分维度和社区归属感总分与分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220~0.331之间,说明居民社区认同感与社区归属感关系密切。

表6-18 社区认同感与社区归属感的相关分析

img45

(2)社区认同感对社区归属感的回归分析

上述相关分析仅表明变量之间的影响趋势,而这种趋势可能是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以社区认同感各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社区归属感总分和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进一步明确社区认同感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密切程度,结果见表6-19。表中结果表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对社区归属感总分和人群归属感与地域归属感回归效应显著。

表6-19 居民社区认同感对社区归属感的回归分析(Enter)

img46

2.社区满意感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

(1)社区满意感与社区归属感的相关分析,见表6-20。

表6-20 社区认同感与社区归属感的相关分析

img47

(2)社区满意感对社区归属感的回归分析

以社区满意感为自变量,分别以社区归属感总分和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进一步明确社区满意感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密切关系,结果见表6-21。

表6-21 居民社区满意感对社区归属感的回归分析(Enter)

img48

3.社区情感内在机制

上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说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对社区归属感和人群归属感与地域归属感回归效应显著,社区满意感对人群归属感、社区归属感和人群归属感与地域归属感回归效应显著,满足中介效应检验的条件。为此,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考察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在社区满意感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对社区进步价值认同感的中介效应检验,按照Baron与Kenny(1986)和温忠麟等人(2004)提出的三步分析法进行检验。结果如表6-22、表6-23、表6-24。

表6-22 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对社区满意感与社区归属感总分的中介效应检验

img49

注:SE表示标准误,下同。

表6-22结果表明,社区满意感能显著预测社区归属感总分,当社区进步价值认同进入方程时,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对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分有显著预测作用,并且社区满意感的系数降低,说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中介效应显著,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在社区满意感和社区归属感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98×0.279=0.06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

表6-23 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对社区满意感与人群归属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img50

表6-23结果表明,社区满意感能显著预测人群归属感,当社区进步价值认同进入方程时,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对居民人群归属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并且社区满意感的系数降低,说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中介效应显著,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在社区满意感和人群归属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98×0.268=0.05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9%。(www.xing528.com)

表6-24 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对社区满意感与地域归属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img51

表6-24结果表明,社区满意感能显著预测地域归属感,当社区进步价值认同进入方程时,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对居民地域归属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并且社区满意感的系数降低,说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中介效应显著,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在社区满意感和地域归属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98×0.237=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

三、分析与讨论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本研究中的各变量间具有显著正相关,社区认同感各维度对社区归属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社区认同感越高,社区归属感也越高。无论是社区意义、社区形象还是进步价值,通过社区满意度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模式都是一致的,即较好的社区认同下,社区居民往往具有较高的社区满意度,社区归属感也相应会高。这一结果与一些学者的结论相符,也印证了单菁菁在研究中提出的社区进步认知对社区归属感有影响这一结论。

本研究还证实了社区认同在社区满意感和社区归属感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应主要表现在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在社区满意感和人群归属感之间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在社区满意感和地域归属感之间。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在社区满意感和人群归属感之间以及在社区满意感和地域归属感之间都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不足10%。虽然中介效应的作用不是很大,但这一发现仍然是有意义的。实际上,研究者一直在关注社区认同感、社区满意度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如周晓虹在其著作中总结西方社会学家和我国社会学家的研究后认为,社区满意度和社区认同感是影响社区归属感的较重要的因素。但对社区认同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的几乎没有。

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中所考察的变量间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与我们的假设完全相反的关系,具体来说,有可能是社区归属感差导致社区满意度低,进而影响社区认同,造成社区认同感较差等。在本研究中,社区情感的内在机制是依据已有理论的支持来构建的,作为相关研究来说,它并不能从严格意义上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只是提供了这三个变量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关系,但我们从回归分析的角度进一步确定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兰州学刊,2005,4.

2.闵学勤.社区认同的缺失与仿企业化建构.社会学研究,2008,9.

3.季伟.城市社区认同感的培育——对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的调查分析.社会工作,2008,9.

4.李洪涛.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及其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对武汉市411位城市居民的调查与分析.华中科技大学,2005.

5.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陈琼贞.试论对成人教育类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培养.肇庆学院学报,2007,4.

8.沈鹏.校友示范:大学生学校认同的新路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2.

9.史仕羽.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责任感及参与校园活动意识的调查与分析.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4.

10.温颖,李人龙,师保国.北京市流动儿童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4.

11.潘发达,王琴,丁锦宏,等.青少年学校归属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交通医学,2010,3.

12.梁宁建,吴明证,杨轶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6,2.

13.余祖伟,孙配贞.中学生自尊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学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2.

14.余益兵.学校环境知觉、自我评价对青少年学校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15.田丽丽.青少年学校满意度发展特点及其对学校归属感的预测.心理学探新,2007,4.

16.McMillan,D.W.Sense of Community.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6,24(4).

17.Frederick,H,&Oscar,B.M.Size of Place and Community Attachment.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79,6.

18.Kasarda,J.,& Morris,J.Community Attachment in Mass Society,Amer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4,39.

19.Anderman,E.M.School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94(4).

20.Wahlage,G.Dropping out:Can schools be expected to prevent it?In:Weis,L.,Farrar,E.,Petrie,H.Dropouts from school.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21.Diener,E.,Diener,M.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