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黑格尔的批判:研究文集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黑格尔的批判:研究文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抽象劳动异化对象性感性实践类本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黑格尔的批判:研究文集

从“抽象劳动”的人到“感性实践”活动的人——析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对黑格尔的批判

张燕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法律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上的一部关键性著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和秘密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章节的解读,评析黑格尔将人的异化现象与感性实践的人的抽象对立的思辨哲学,力求追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对人的感性实践的劳动史观形成的逻辑过程。可以说,马克思《手稿》在批判黑格尔的哲学前提的同时,也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拯救了出来。马克思正是在继承、批判黑格尔实现不断的自我发展与自我超越。

关键词:抽象劳动 异化 对象性 感性实践 类本质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是《精神现象学》。对于《手稿》,我们也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起点,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发现,黑格尔将思辨哲学这种人的异化现象与感性实践的人的抽象对立推向了极致,而现实生活的人受哲学抽象统治的现实表征的,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对人的抽象的绝对统治。马克思在《手稿》中对黑格尔“抽象劳动”的人批判性研究,更加深化了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抽象性”特质的理解,实现了人的现实生存状况与哲学之间的内在生命贯通。

一、对黑格尔“抽象劳动”观点的维度分析

为什么在《1844年手稿》的第三笔记中,马克思要批判黑格尔哲学?在《序言》中,马克思说道:“因为当代批判的神学家不仅没有完成这个工作,甚至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这是一种必然的不彻底性。”在这里,马克思所指出的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原因表面是青年黑格尔派打着批判的旗号却不去真正批判黑格尔哲学,深层则是通过批判发现黑格尔哲学的伟大与谬误,在“破”中“立”自己“个性化”的哲学观点,这才是“真正的批判”应当采取的方式。费尔巴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批判了黑格尔,因此得到了马克思在文本中的极高赞许。但费尔巴哈的哲学批判毕竟是不彻底的,而马克思一直关注的却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主体辩证法所体现出的“抽象劳动”的内涵及其理论前提。对此,马克思揭示为:“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方面。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卫的生成。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这无疑找到了批判整个黑格尔哲学的根本立足点。

马克思在第三笔记中对黑格尔的批判,是基于黑格尔以《精神现象学》为逻辑的抽象的“绝对精神”。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构建了一个从精神到精神的思辨体系。他认为存在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意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绝对理念”的异化形式。黑格尔把整个世界看作是“精神自己异化而成的世界”,“一方面现实的自我意识通过它的外在化转化为现实的世界并且反过来现实世界又转化为自我意识;但另一方面,恰恰这种现实,无论它是个人或是客观的东西,就被扬弃了;它们都成了纯粹的普遍物。它们经过这种异化就成了纯粹意识或本质。”黑格尔把全部发展都看作是精神在发展,而自然界本身是没有发展的。这种精神的发展,就是从他自己异化出对立面,现实世界的一切不过是绝对观念不同层次上的不完美的外化形式。在此基础之上,黑格尔认为,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就必须进行劳动。通过劳动,使物成为物化劳动。然而,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中,同满足他人需要分不开,并且只有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同时,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与自己劳动产品之间形成了一种社会关系及其有机体。个人异化自己的人格和原有本质,要求从他物中发现自己的存在,达到自己决定自己,不受外在于我的力量的限制和支配,从而又通过这一过程来把握必然性而获得自由,这就是异化的扬弃。

黑格尔又进一步考察了劳动异化,认为劳动与产品相异化,劳动与劳动者的需要相异化,劳动使劳动本身异化,劳动使劳动者本人异化。对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概括黑格尔抽象主体的异化理论的本质时指出:“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生产史”。他说:“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因此,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

二、马克思《手稿》对“抽象劳动”观点的分析与批判

与马克思第一次批判黑格尔从《法哲学》入手不同,《手稿》是围绕着“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开始”的《精神现象学》进行的,批判的焦点是黑格尔的批判方法。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一种全面的批判,这种批判绝不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改造,而是从费尔巴哈的一般唯物主义特别是人本主义逻辑投射出的理论证伪。马克思十分精辟地意识到,在黑格尔的体系中,“逻辑学是精神的货币,是人和自然界的思辨的思想的价值——人和自然界的同一切规定性毫不相干的、因而是非现实的本质,——是外化的因而从自然界和现实的人抽象出来的思维,即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本质的外化和异化就是现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通过人的思维的本质抽象(还不是自身的人类学、现象学、心理学伦理学艺术宗教),穿透感性现实的一切物质存在[1],“回到自己的诞生地”——绝对精神。“它的现实存在就是抽象”。

从这一点出发,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双重错误”。第一,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感性活动,进行“纯思”的理念活动,以无批判的“纯思”、自我意识取代了人,并将其等同于人的本质。黑格尔没有发现,现实中的异化实际上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不仅仅是这种现实异化反映出的观念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他本身是异化的人的抽象形象——把自己变成异化的世界的尺度。因此,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因而,异化——它从而构成这种外化的以及这种外化之扬弃的真正意义……是抽象的思维同感性的现实或现实的感性在思想本身范围内的对立。”第二个错误,马克思认为是“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就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现实重新占有和恢复时所采取的抽象唯心主义方式。在黑格尔看来,按照人类生活的目的,人不仅要在意识上占有世界,还要在现实中占有世界。因此,“哲学”的反思必将进入人的现实生活,才能彰显其哲学体系的真理性。黑格尔在将现实世界异化为哲学家的抽象思维和逻辑理念之后,也不能不考虑重新恢复感性世界的现实。但他却把整个过程置于哲学思维本身之中,自然界和历史的人类性成了“抽象精神的产物”。其实黑格尔只是从语言上、思维上克服了这个本来就是思想物的对象,真正现实的对象却毫发无损。马克思对上述两个错误的分析,显然是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相区别的,马克思给我们揭示了黑格尔全部理论的前提和核心不过是用人类文明结晶伪装起来的哲学家的自我意识,亦即“纯思”。

但马克思很深刻的看出,黑格尔哲学实际上内含着一些革命性的批判因素:“《现象学》是一种隐蔽的、自身还不清楚的、被神秘化的批判;但是,由于《现象学》紧紧抓住人的异化,——尽管人只是以精神的形式出现的——其中仍然隐蔽着批判的一切要素,而且这些要素往往已经以远远超过黑格尔的观点的方式准备好和加过工了。”马克思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作为推动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这里马克思开始直接使用人本主义的话语来解蔽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人与自身的类存在物发生现实的能动的关系,只有通过人类本身的全部活动并且作为历史的结果,才能使这种“类的力量”实现出来,但它又只能当作对象,并“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具体说,这就是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已经看到人的本质是劳动这样现实的能动的活动关系,现实的人只有通过劳动走向自然的对象化(异化),才能真实地实现自己。(www.xing528.com)

可是,马克思又进一步认为:“黑格尔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显然,在进行《手稿》研究的时期,马克思没有看到青年黑格尔时期关于劳动消极方面的认识,对黑格尔的评价不完全恰当。但这并不影响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劳动观点的批判。因为,黑格尔哲学中包含有感性经验,这是马克思加以肯定的,但黑格尔将劳动作为人的一种本质,抽象为精神的劳动,最终在他的哲学中取消了曾经对劳动消极方面的认识,这是马克思竭力反对与批判的。应当说,劳动概念在黑格尔那里的确得到了重视,但黑格尔受制于他的唯心主义理论语境,没有把劳动理解为现实的包含着物质和精神双重性质的劳动,他只是片面地强调了精神性劳动的意义,而不承认物质劳动的根本意义。[2]在他看来,只有精神、思维才能具有最为本源的能动性创造性。因而,只有抽象的思维活动和精神劳动,才是推动一切、创造一切的源泉和基础。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能够进行思想性的能动活动。至于实际的、物质的、感性的劳动,在他看来只不过是能动的理性、精神借以实现自身的一种方式而已。不是物质的劳动产生精神的劳动,而是精神的劳动产生现实的劳动。关于抽象精神的劳动过程,黑格尔应用了外化、对象化、异化、扬弃等概念,但这些概念在他那里并未加以区分,都不过是精神劳动创造万物的方式而已。

当马克思抓住了黑格尔哲学具有能动性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前提,并进而批判地揭露了黑格尔哲学“自我意识”得以展开自我的抽象劳动方式,他实际上已经找到了变革传统哲学的要害点,那就是把在黑格尔那里被抽象理解的劳动转变为具体的劳动,并以此来探讨人的生命发展历史的真实情形。

三、马克思《手稿》关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基本观点及其对黑格尔的超越

马克思在《手稿》中,以批判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抽象劳动”观点、费尔巴哈“直观感性”的观点,系统阐述了他的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类本质”思想,并以此对“人”做出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理解,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世界观

第一,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异化劳动不是一般的生产劳动,更不是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即抽象的精神劳动,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是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还肯定了物质资料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这样马克思就把劳动引入历史,为历史找到了基础。另一方面,在黑格尔那里,仅仅把“异化”看作一个意识发展的环节,而且意识的活动(劳动)是一种自足的活动,它虽然可以异化,但却又立即扬弃这种异化返回到自身。对此马克思认为,意识的活动(劳动)不是对象性的活动,意识不是对象性的存在。而现实的人的活动(劳动)是对象性的活动,人是对象性的存在。在对象性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区别了劳动的对象化与异化,从而区分了劳动和异化劳动,且论证了扬弃异化劳动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第二,作为异化劳动主体,既不是经济学上的抽象劳动,也不是黑格尔的抽象、神秘、思辨的“绝对精神”;亦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类本质”;而是能动与受动相统一的现实的人,是在社会领域中结合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一定物质生产的劳动者。马克思高度重视人的社会性。他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这种对人的理解根本颠倒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在黑格尔那里,“人=自我意识”,“意识”或“自我意识”是黑格尔哲学的立足点;马克思哲学的立足点是“现实的人”,意识或自我意识不过是人的意识或自我意识。而社会性实践(劳动)则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基础。[3]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劳动是一种独有的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在这种对象化活动中,人显示出内在全部的类力量,并在这种对象化活动中生成自身、确证自身,人是“自己劳动的结果。”“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形成一样,人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人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历史地生成和发展,就在于劳动。

第三,马克思把人的对象化、异化,理解为客观的物质活动,即实践。认为“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是实践的,因此,“扬弃异化”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这就与黑格尔把一切事物都精神化,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也就是自我意识异化的纯粹的思辨活动观点有了质的不同。马克思在《手稿》中这样写道:“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因此,正像人的对象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自然对象一样,直接地客观地存在着的人的感觉,也不是人的感性、人的对象性。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在这里,原先作为出发点的感性确定的自然,现在由于对象化的活动,已经不是费尔巴哈意义上的自然,而是与人的对象化活动相联系的自然了。是否与人的对象化活动联系,是区分抽象的自然和现实具体自然的标准。在马克思看来,对象化的活动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劳动实践活动不是与具体的人和感性的自然界无关的纯粹精神的抽象活动,而是人的对象化的物质交换过程。所以克服对象化中产生的异化也是通过感性的物质活动——劳动实践,而不是精神活动。

第四,“类本质”表征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具体的人”的存在特性。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对人的本质的创造性观点,即人的“类本质”。“类”是费尔巴哈以人本主义哲学范式批判与颠覆理性主义思辨哲学范式的基础性概念,但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与费尔巴哈不同的对人的类本质的理解。他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己的类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基于对人是一种类存在物的理解,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类本质做出了界定。他指出:“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所以,生产生活是类存在物的生活,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他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最大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根据,而且就是人的类本质。人通过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这不仅意味着人以外部世界为对象,以外部世界的存在为实现改造的基础,而且以人的本质和需要为对象。有了这两方面的意识,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活动使自我意识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实现人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按照人的需要、意志和意识使劳动、实践活动成为对象性的活动,从而实现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以及对象的人化。在创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中,既改造外部世界,也确证了与自觉到自我的存在,这就是人的存在特性。

马克思以感性实践活动为基础,阐发了人的双重生命的特质,这样来理解人,就超越了黑格尔等传统哲学对人的抽象化理解。在实践活动中,人的生命存在不再是摆在那里的“抽象存在”,而是呈现为一种“感性实践”的生存过程,呈现为一个不断生成的开放过程。

参考文献

[1]陈爱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黑格尔思辨方法的批判性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2]韩立新:《从费尔巴哈的异化到黑格尔的异化: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一个解读》,《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3]任志安:《历史唯物主义与意识形态——简论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何以可能》,《人文杂志》2007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