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个人主义的道德困境与超越

西方个人主义的道德困境与超越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一些网站的解释,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所以,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发生的基础,而市场是利己主义通向个人主义的桥梁。这就是西方的功利主义的特征。

西方个人主义的道德困境与超越

1.西方的个人主义

“以自我为中心,不同情别人,不用好心去帮助别人”的冷酷性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伦理道德上的基础。但是,人必须通过社会,即与他人建立一定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才可能实现自我。也就是说,由于人是社会性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帮助是必须的。所以,尼采的道德论不可能成为弱者占绝大多数的社会所接受,因此,西方社会还需要创建一个为一般人所接受的更为现实的道德论。而这个道德论就是“个人主义”。

根据一些网站的解释,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主义经常被人与利己主义相混淆,但事实上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是不相同的。因为个人主义者将社会视为是“许多个人一起运作”以改进他们各自幸福的架构。每个独立的个人不该被视为是统一的团体里的一分子,事实上,每个个人本身都是一个独立个体,而社会只不过是这些“个体”所组成的一个架构罢了。个人主义归来起来就有如下几条:

A.独立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

B.个人是社会的终极价值(人是目的)。

C.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www.xing528.com)

D.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自治自律的人格,服从抽象的公共权威

有很多学者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对个人主义作了详细的注解。比如韦伯这样写道:在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的地区,人们追逐私利,抱着利己的态度,这种利己往往会达到厚颜无耻的地步。而在这些地区搞工厂的经营者都明白,缺乏良心的劳动者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对资本主义来说,没有经过训练的自由意志者是无法被作为劳动者来使用的。而厚颜无耻的人最终也成不了实业家[6]

韦伯阐述了这么一个历史事实:虽然资本主义立足于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也包含利己主义,但仅仅依靠利己主义,资本主义是发展不起来的。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非常容易理解。利己主义的特征之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主义。因此,自由主义者显然不适合在工厂里做工,在单位上班。而不讲信用的生意人也难以发展。那么,利己主义者怎样才能变为个人主义者呢?市场。如果你所得到的一切生活物资都要通过市场供给的话,那么,你自己也必须为市场提供劳动,因此,你就不得不遵守工厂的纪律,按时上班下班。生意人为了追求长期利益也不得不讲信用,否则最后会丧失客户。所以,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发生的基础,而市场是利己主义通向个人主义的桥梁

从以上的定义和注解可以看到,个人主义首先是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自主,这与利己主义相同,但同时也主张自我对社会的服从。也就是说,具有利他主义的侧面。这就是西方的功利主义的特征。随着功利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确立,以“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为核心的现代西方道德体系也就宣告完成。以下就对功利主义做一些较为详细的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