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大陆学者解读:道德困境与超越

《论语》大陆学者解读:道德困境与超越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就以于丹女士在中央电视台所作的讲义[19]为基础,整理出她对《论语》的理解。《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她对《论语》的解读也没有引申出新的实质内容,只是强调儒教能够安抚现代人的不安精神状态。

《论语》大陆学者解读:道德困境与超越

3.大陆学者对《论语》的解读

那么,今天大陆学者对传统道德论又是怎么认为的呢?以下就以于丹女士在中央电视台所作的讲义[19]为基础,整理出她对《论语》的理解。

(1)伟大胸怀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你看,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的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而这样的圣人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一个人的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为鄙夫。鄙夫意义几乎等同于“小人”。这种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荡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2)高尚人格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做一个内心善良的人,是成为君子的前提。但仅有这个是不够的。孔子心目中的君子,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的,却一定是以修身为起点的。

做事要有恒心,这是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走上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种理想和憧憬,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是为什么这些理想在现实中会一一破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我们的“恒心”不够。如果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宽的境界,即是没有达到“无恒产而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起码离君子已经不是很远了。

君子的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

(3)人生规划和效率

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内心的独立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是,物质越来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再过十年,等到五十的时候,又会发生新的变化。

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自己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能站在别人的出发点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这种境界就是“悲天悯人”,在真正了解所有人的利益与出发点的前提下,实现理解和包容。

同时还要看到,在当今这样一个加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更加有效率的生活。其实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还有社会年龄。如果我们在二十岁、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已经建立了明确的内心价值系统,已经能够把社会给予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反张力,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那样的一种淡定从容。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效的生命。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我们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吗?

(4)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以上是于丹女士关于《论语》的基本想法:从生活理性出发,胸怀大志,不计较得失,在现实生活中淡定从容。总的一句话,用理性调节自己的欲望,就会安稳度日。她对《论语》的解读也没有引申出新的实质内容,只是强调儒教能够安抚现代人的不安精神状态。既然如此,下面也就仅仅限于她所领悟的道理做一些讨论。

在中国历史上,抱着理想出发,唉声叹气归田的有志者大有人在。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桃李劫》就是描述了这样一个辛酸故事。一对胸怀大志要改变社会的知识青年,由于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社会上失意、反抗、挣扎最终被彻底吞噬。而这一对美好的青年遭到毁灭并不是他们没有理想大志,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恒心,更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对“小人”们淡然处之,而是因为他们要生活,但没有钱财来支撑他们。所以,现在二十一世纪,要让人们学习古人,胸怀大志,除非是靠父辈有成千上亿的资产支撑着,可以不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挣扎。对那些底子薄,被迫参与竞争的人来说,大多数都不可能去关心那些与生活利益无关的东西,更不可能做到淡定从容。

有的观察者对现代生活作了这样的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倾向于从负面对比来思考。负面对比思考常见于金融市场。散户在购买股票时的心情可作参考。试看以下几种情况:

A.因投资失利而抛售股票,所以不快乐。

B.不愿抛售下跌中的股票,随后股市继续下跌,后悔为何没有提早抛售,所以不快乐。

C.朋友劝说买入股票却没有买,股市随后节节上升,因红眼病不快乐。

D.抛售股票后虽然赚了钱,随后股市继续上升,后悔过早出售或投资太少,比理想中的情况赚少了,所以不快乐。

E.大市看好,人人获利,而自己投资获利较少,在人有我有的心态作祟下,不快乐。

F.抛售股票后赚了钱,股市随后下跌。高兴几天后又再度陷于是否再购入的疑虑中。

从理性角度来看,即便因为提早抛售所得利益较预期小,依然是有所获利,应该高兴。但实际上,不快乐的程度甚至比买入了股价下跌的股票更甚。即便获得厚利,自以为理所当然,所以在大升市中,股民的快乐指数也并没有提高[20]

除了以上这些人们行为中长期存在着“非理性”这一客观事实之外,淡定的态度与市场行为基本上也是相互矛盾的。只要参与竞争活动,无论胜负,都不可能做到淡定从容。中国传统道德,是让人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以身作则,成为一个君子。找朋友也要找好人,不能去与“小人”为伍,更不能拿他们来作比较。然而,市场经济就是“小人”之间的物与物的交换和比较。为了确定更大利益,除了与那些同样想获利者进行比较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市场价格和竞争就是依据于攀比。如果想要依附市场经济生活下去,必然产生烦恼。而这些烦恼很难用淡定来消除。正因为如此,传统道德与现代经济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是格格不入的,淡定是与市场经济水火不容的。

提前成熟,当然可以使人对什么事都像“九斤老太太”一样,见惯不惊,长命百岁。如果中国依然是农耕社会,年复一年的社会经济生活变化不大,那么,在人生的早期阶段通过努力奋斗挣钱的同时,吸收大量的知识,这样一来,在人生的后期阶段,可以用年轻时候的积蓄来支撑自己的后半生,同时,凭借以前的知识和道理来使自己从迷茫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有一个安稳,超脱的精神生活。可是,今天的现实是:年轻时候的经济积蓄和知识积累,乃至人生经验的积蓄,在很短时间之内就会变得非常不足,自然落伍。那么道路只有两条:要么自认被社会所淘汰,要么永远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下去。如果真的做到了提前成熟,那么一定会被社会淘汰。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说这样的人生设计有效率吗?

实际上,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十年之后的生活环境的变化(食物,空气,水,交通,收入等),怎么可能设计出超过十年以上的人生规划?在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现代生活中,想要求得精神安慰的需求当然也越来越大。但不幸的是,淡定很难帮我们的忙。(www.xing528.com)

更进一步说,不成熟,对未来不知所措,不仅是人生向前的特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如果对什么都胸有成竹,对什么都顺理成章,那么,期待从何而来,丰富多彩从何而来?混沌才能产生一切!

根据以上的探讨,可以得到一些基本印象:第一,传统道德的核心,是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设立一种理论模型:在个人生活方面是肯定本性,在社会生活方面是“先人后己”,在政治方面是“天下为公”,用个体服从整体这一原理来统一。而维护这一原理的形式就是保持“诚”和“礼”,以告诫自己做事要有理性。第二,今天讨论道德论的人们,都并没有超出传统道德论原有框架,也没有给儒教赋予新的实质内容。他们依然强调“君子”而忽视“小人”。正因为如此,在他们的道德论中,依然主张通过理性支配,做一个“君子”。他们认为,这不仅高尚,而且也会排除许多现实生活的烦恼,实现幸福人生。也就是说,他们极力想把传统道德论来作为今天的道德论加以推广。

那么,完全应用传统道德论能应付今天的现实生活吗?结论是不可能。在以个体为根本、整体只是个体的集合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你不可能去对那些炒股票、炒房产的人宣传人性向善,与人为善,胸怀大志,不计得失等道理。为什么不能?因为他们不会相信这些说教?为什么他们不相信这些说教?因为他们在经济活动中就是无视他人,斤斤计较,也就是说,因为他们是“小人”吗?如果答案只能是这样,那么,就不能不说我们确实有重建道德的必要性了。

第一,在孔子的道德论或者在学者们的解读之中强调,道德不是为了求得实际利益的工具,也不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的工具,而是人们必须具备的秉性和精神修养。但是,就他们推行道德论的实际行为来看,是一种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如果说他们的目的在于维持社会安稳,那么,道德标准所能覆盖的人群越广泛,也就是接受道德说教的人越多,达到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传统道德必然要把“小人”排斥在外,那么,人为地把一部分人放到自己的对立面,是传统道德体系的缺陷之一。如果这个缺陷在传统农业社会并不明显,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个缺陷就无比巨大。因为,那些一心追求物资利益,只替自己打算的“小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没有他们,经济就无法发展。选择只有一个,要么修正传统道德,把“小人”们也纳入其中,要么就回到传统经济去。

这种状况为什么会发生呢?也许我们会说,孔子就是这样教诲的,没有办法。也就是说,因为孔子的道德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基本矛盾,带来了天生的缺陷。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道德这一概念的理解仍旧停留在几千年前的水平呢?孔子对道德的理解是什么呢?道德是对一切行为的理性约束。既然是约束,当然就有一部分人理性不强,或者不愿接受这样的约束,而自然地被排斥在外。

第二,如果推行道德论的目的是为了给人们建立一个精神生活支柱,那么,道德论就应该具有鼓励人们投入现实生活的功能。但现今的道德论并没有起到这种功能,相反却具有消极对待炒股票、炒房产的“小人”,蔑视胸无大志、斤斤计较的“小人”的倾向。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正是源于孔子对道德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也许是今天大多数人对道德的理解。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测,那些“小人”们仍旧背负着道德的十字架,虽然赚到了钱,却不得不遭受别人的白眼。而也许正是“小人”们抱有这种不安心理,为了掩饰自己,他们才老是穿金戴银,招摇过市,对穷人挥舞金钱和权势的大棒,咄咄逼人。而这些行为无疑会更加激怒众火,于是,社会矛盾就这样不断地被加深。所以,人们对道德的传统性看法,是导致人们无法用平静的心态来看待财富和权利的一个因素,从而也是搅乱社会安稳的一个因素。

因此可以说,今天要在中国重建道德,应该要找出道德体系中鼓励人们投入现实生活,同时在维持社会安稳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面。即,运用道德精神所带来的积极性,而不仅仅是约束性。

【注释】

[1]道德理论或道德论,也包括对人类道德分析的论述。但本书所指的道德论,主要是那些主张“人生正道”,指导和教育人们行为的论述和著作。

[2]傅佩荣:《奥林匹克精神儒家文化——儒家价值观重构》(傅佩荣的博客2007年8月20日)。

[3]为了确认中国传统道德理论的内容,这里引用并解读了《论语》的基本思想。这可以说是对儒家学说的一种诠释。根据董洪利的研究,在历史上对儒家学说的诠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为己之学”,“融旧以铸新”。第二种是“返本以开新”,通过重新解释经典的途径,对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第三种是“激浊以扬清”,通过解释经典的途径,批判非正统思想(董洪利《古籍的阐释》,教育出版社,1993年)。本书并不是想依据儒家学说,来推论出符合儒家思想的结论,所以其解读都不属于以上的三个类型。

[4]傅佩荣:《解读论语》,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

[5]为了探讨孔子的道德论,这里做了一个单方面的假设。实际上,我们许多“为他”行为也具有强烈的本性色彩。

[6]根据考古发现,“九九表”至少在公元前200年前就存在了。因此,中国在更加古老的时期就确立了这种思维形式。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社会就没有这样的形式。《新约圣经》就是其中之一。问题在于,中国至今仍采用这种形式。

[7]林语堂:《林语堂自传》(网络版)。

[8]对事物的直观、整体与逻辑、分割地把握,所带来的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比如,对赚钱的把握,如果是直观、整体的,很容易导致人们去求菩萨,找风水先生;如果是逻辑、分割性的,就会去分解营业额,成本,市场供需量,客户信息等等,最后才得到一个影响赚钱因素的综合结论。又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都是对生活中因果关系的直观理解。但这种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却难以成立。不能说我付出了劳动,制造了产品,我就一定能够得到收益。要使这种因果关系成立,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必不可少。

[9]《论语》中还有大量表达这样想法的叙述。比如,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算在市场担任守门员,我也去做;如果无法以正当手段求得,那么还是追随我所爱好的理想吧(那就自行其乐吧)(述而篇第七,7.12)。孔子说: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啊。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就好像浮云一样(述而篇第七,7.16)。孔子说:君子不断上进,实践道义;小人放纵欲望,追求利益(宪问篇第十四,14.23)。孔子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里仁篇第四,4.16)。

[10]比如,余秋雨先生所指出,在今天的社会里依然存在着“批判情节”(余秋雨《秋雨时分》(2008年10月1日凤凰卫视中文台)。不过,余秋雨先生把其根源归结于“文化大革命”。但实际上,根源却应该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本身。

[11]其实,另外一种悲剧性人物更能说明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打江山的人被坐江山的人冷落,甚至被借口杀掉的例子有许多,人们用“兔死狗烹”来做概括。对其道理的解释,一般都归结为“可与共患,难与处安”,即勾心斗角,权势之争的必然结果。然而真正的理由也许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战争这样特殊状态与一般生活常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这要求人们用不同的道德标准来处理问题。第二,不能这样区别对待的人(赤诚的人),只能被淘汰。也就是说,政治要求人们的行为切合实际。而能够建功立业的将军们,都是赤子之心,忠诚可嘉。自然他们也偏向于用战争时期的心态及标准来对待和平时期的一切事务。这种“一诚到底”,恰好成为国家安稳发展的绊脚石。相反,哪些商人们,在战争时期,仍旧只顾追求商业利益,同样也招来“奸商”的骂名。而更为现实的例子就是,2009年8月8日台湾因台风袭击,造成巨大的人财损失,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没有采取得力措施,受到非难。有人认为,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在危机时期不能按照常态的制度、规矩行事的必要性。在这一方面,远远逊色于温家宝总理在处理四川大地震中的表现。

[12]陈颂红:《笑声笑声,满载温馨》(2008年2月20日《信报》)。

[13]梁巨鸿:《说‘虚伪’》(2008年2月25日《信报》)。

[14]Lydia:《第一块石头》(2008年2月20日《信报》);曾瑞明:《正在遗失的性隐私》(2008年2月13日《信报》)。

[15]傅佩荣:《人心向善还是人心本善?》、《你为什么不是伟人?》、《培养浩然正气提高自身修养》(2008年4月10日、4月12日、4月16日、5月5日凤凰卫视中文台);傅佩荣:《人性本善!?——儒家的人性向善论(1)(2)》(2007年5月11日、5月14日傅佩荣的博客);傅佩荣:《善是什么?——从现实到理想》(2007年5月14日傅佩荣的博客)。

[16]傅佩荣:《哲学与人生》第300至308页,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傅佩荣:《人性本善!?——儒家的人性向善论(2)》(2007年05月14日傅佩荣的博客);傅佩荣:《儒家的宗教功能——儒家与宗教》(2007年5月21日傅佩荣的博客);傅佩荣:《奥林匹克精神与儒家文化?——儒家价值观的重构》(2007年8月20日傅佩荣的博客)。

[17]傅佩荣:《哲学与人生》第137页,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傅佩荣:《艰难人生路让生活多一些乐趣》、《生活情调与人生理想:孔子的方式》、《孟子替齐宣王治“三疾”:好色好勇好货》、《生命的快乐根源是在内不在外》(2008年1月16日、3月15日、4月9日、5月5日凤凰卫视中文台);傅佩荣:《为什么你不快乐》(2007年4月28日傅佩荣的博客);傅佩荣《奥林匹克精神与儒家文化?——儒家价值观的重构》(2007年8月20日傅佩荣的博客)。

[18]前面提到的生活中必须与人为善,为的是生存而不是为了追求快乐,所以,与这里所说的为了实践道德论的与人为善,是有区别的。

[19]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版。

[20]陶国璋:《投资与负面对比》(2008年3月21日《信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