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温馨对话场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打造温馨对话场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这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大学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也同样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打造温馨对话场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德育和智育不同,假如我们反对在知识的传授中实行单向传递,那么德育更是绝对不能实行单向灌输的。道德教育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是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心灵沟通中进行的。上海著名特级教师冯恩洪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淡化教育痕迹”的德育理论,认为过去的德育过程角色分工太明确,认为教师是教育者,学生就是受教育者。其实,在知识方面,教师也许会比学生丰富一些,但从道德的角度而言,教师和学生在道德方面更应该是平等的,甚至有些学生的品行可能会超过教师。

学生们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他们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欢迎促膝谈心的气氛。总之,他们希望教师成为中间人(学校社会之间)、引导者、商讨者、唤起者,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师成为间隔者、强令者、教训者、监督者,成为自己的“先生”。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和学生有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一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德性。

德育尤其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即使是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在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接受教师表扬和赞赏中,他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发挥,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成为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但在现实教育活动中,许多德育教师常常扮演的角色却是“警察”,他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批评,班会经常开成“批斗会”,批斗某一个同学的不良行为,批斗某一种倾向,把学生的缺点无限放大,而很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推动学生内心中那种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那些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和处分的学生,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并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放弃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质,一直处于一种消极的防备状态。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在 《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于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他们还说:“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评论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这对那些只会充当警察角色的教师不是最好的忠告吗?(www.xing528.com)

此外,加强德育还有必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去,我们经常把学生的品行问题和心理问题混为一谈。两者固然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看作是德性问题,实际却是心理问题,如学生拿别人的东西,就一直被看作是品德问题,但是据研究,许多都是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因为许多学生根本不缺少这些东西,但是他通过拿别人的东西而获得一种满足感。如果把这些由于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作为品德败坏而进行处理,则会大大挫伤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等角度正确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普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适应环境、 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这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大学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也同样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