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创新战略:含义、风险、成本与商业化

技术创新战略:含义、风险、成本与商业化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技术创新战略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技术创新的含义、特点、种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风险和成本,了解产业成长过程与技术创新的一般关系;重点掌握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新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了解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政策。由此产生了技术创新学派和制度创新学派。其中,技术的产品创新是指实现具有改进性能特征的产品或商品化。②重视技术创新的成功商业化,尤其是首次商业化。

技术创新战略:含义、风险、成本与商业化

第十章 技术创新战略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技术创新的含义、特点、种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风险和成本,了解产业成长过程与技术创新的一般关系;重点掌握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新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了解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政策。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含义、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

(一)技术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指对新产品、新过程的商业化以及新组织结构等的搜寻、发现、开发、改善和采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创新是由熊彼特率先提出的。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创新既包括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也包括科学技术的商业化过程。一般而言,创新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进新技术。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⑤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由此可见,技术创新不过是熊彼特“创新”体系的一部分而已,以后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沿着他的思路来进行的。由此产生了技术创新学派和制度创新学派。

到底何谓技术创新,国内外理论界存在很大差异。Freeman(1982,1997)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Myers and Marquis (1969)指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Utterback (1979)把技术创新定义归为3类:①与发明相似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新强调创新的起源和新颖性;②某种硬件及其设计和生产,这一概念重视市场或生产过程中的有形形式和使用;③选择某种事物,包括它的使用和扩散,这种观点强调接近用户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许庆瑞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一种新思想的形成,并利用它生产出满足市场用户需要的产品的整个过程;汪英洛指出,技术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使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贾蔚文认为,技术创新包括某种新设想的提出,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引进、中间试验、产品试制和商业化生产,直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王明友(1997)综合上述观点,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获取)、研究开发、应用于生产、进入市场并实现商业利益以及新技术扩散整个过程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1]傅家骥(1998)则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给出了技术创新的含义:使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经济合作组织从技术的产品创新和技术的工艺创新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其中,技术的产品创新是指实现具有改进性能特征的产品或商品化。例如,为消费者提供客观上新的或改进的服务;技术的工艺创新是指实现或采纳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法或交付方法,诸如设备、人力资源、工作方式或它们组合等的变化。

从国内外研究者和一些官方的论述来看,有关技术创新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上:①强调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这种定义深受创新的线性模式影响。②重视技术创新的成功商业化,尤其是首次商业化。③强调技术创新的效应,并特别看重技术创新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技术创新:企业在对现有技术有效组合运用以及创造和吸纳各种新技术知识的基础上,以相对低的成本向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而创新投入、市场组织、制度等因素影响着工业技术创新过程和绩效。工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也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和其他机构(教育、信息服务等部门)大多是间接地参与创新过程;相关的制度安排将会对创新起促进或阻碍作用;技术创新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占据市场有利位置,获得满意收益。

(二)研究与开发(R&D)

与技术创新联系最密切的一个概念是研究与开发(R&D),虽然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十分显著,但是R&D活动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一般地,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大都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的R&D定义为基础。在该手册中,R&D是指“为了增加知识的总量,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综合不同研究,研究与开发活动大体包括五种类型:①基础研究,它与新理论的发现与检验相关联,其目的是发现新知识而不是立即应用新知识。②战略研究,是指应用前景虽不明显但还是可预知其预期效果的研究。③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战略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其目的在于获取某种特殊的应用知识。④开发,是将“创新原型”应用于市场并在其周围建立生产线的活动,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新产品、新工艺方面的现有生产知识。⑤扩散,指创新通过市场或非市场的渠道在产业内、产业间及国家间的传播。

前4种研究与开发和一般意义上的研究与开发相差不多。但是,一般意义上的研究与开发并不包括扩散。所以将研究与开发分为5种类型,就使研究与开发和广义创新得以整合,利于我们以新的眼光审视传统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常常把研究与开发等同于技术创新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做法实质是创新线性思想的一种反映,其好处就是可以利用研究与开发来衡量技术创新,方便地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与开发和技术创新还是有差别的,[2]研究与开发仅仅是影响创新的因素之一。根据OECD的观点,技术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组织、财务和商业等一系列活动,“研究与开发只是这些活动中的一类……在创新过程中,除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外的创新活动”还包括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生产启动和产前开发、新产品营销、无形技术的获取、有形技术的获取、设计、示范等内容。

二、技术创新的特点

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从技术上新的产品、工艺或系统的创造,到设计、生产、第一次使用以及扩散等一系列活动。曼德尔(1998,中译本)把技术创新(技术革命)分为5个相继过程:发展纯科学的倾向;在目前发明中,导致能改变整个生产的基本技术的基本发明的转折点;重大创新倾向;资本积聚、利润预期、可预见的市场扩张的基本环境的改变,能证明对重大创新的大量投资是合理的;重大创新完成,利润率上升,经济增长加速(资本积累)的综合效应引起了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技术创新的“过程”性质,使得技术创新呈现出许多层面的特性。

(一)技术创新是一个受制于多种因素的过程

技术创新绝对不是聪明的发明家、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家和有动力的企业独立行动的结果。相反,它必须与其他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以获得、开发、交换各种知识、信息和其他资源。不容置疑,个人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居于重要位置,但是,孕育和传播技术创新(变革)的过程却涉及到复杂的网络合作,包括不同目的,不同机构或组织之间的各种合作。与企业进行合作的组织较多:其他企业(供应商、用户、竞争者)、大学、研究机构、投资银行、学校、政府部门等。而且企业的创新行为也会受到各种制度的制约:法律、卫生安全健康管制、文化模式、社会准则、技术标准、激励制度(鼓励或限制)等。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要想全面认识创新过程,必须通盘考虑影响创新过程的各种因素。

(二)技术创新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

Klein(1977)认为,当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决策时会面临两种不确定性:类型Ⅰ不确定性和类型Ⅱ不确定性。类型Ⅰ不确定性是创新本身所固有的。意欲创新的企业将会面临新产品需求水平和需求弹性方面的不确定性,而且完善创新产品的成本也是不确定的。如果新产品与现有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创新者可能会面临着对该种产品的性能和设计一无所知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构成了企业创新风险,因为面临不确定性的创新投资可能会颗粒无收。所以,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会消减创新动机,而对这些不确定性的补偿是创新成功的潜在回报。类型Ⅱ的不确定性与竞争者的行动相关。如果某个竞争企业率先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该企业就会在市场上占据着优于其他企业的有利地位。竞争企业开发某种新技术的可能性,刺激着其他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预先知道某企业在某环境中的某种创新决策会带来何种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技术创新过程是一种控制和减低不确定性的活动。

(三)技术创新中的技术——经济选择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市场的规模、范围、复杂性和随机性,消费者的偏好和支付能力,以及资本市场运作方式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着技术赖以生存的选择过程。这种选择过程并不总是“完全理性”或符合逻辑,运气或机会的影响不容忽视。Carlsson and Stankiewicz(1991)认为,“如果存在正反馈,也就是总有几种可能的结果或经济遵循着时间路径(Time-paths),那么一个经济的选择就会有赖于历史事件的发生频率,很难保证‘选择’出最好的结果。一旦经济力量‘选择’了某一结果,经济就会被这种结果锁定,正反馈就会产生‘花车效应(band-wagon effects)’。其结果是,某一产品、企业或者国家‘碰巧’领先,它就会居于领先地位,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就不再那么有把握了”。

Dosietal(1988)对上述创新性质概括为5种“程式化的事实(stylized facts)”:①不确定性不是简单指缺乏有关已知事件发生的相关信息,而是指存在一些不知如何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以及无法准确预知某项活动的后果。②主要新技术机会的可靠性越来越依赖着技术知识进步。③研究开发的复杂性不断增强,使得这种活动越来越由正式组织而非单个创新者来承担。④干中学、用中学等经验的作用增强。⑤创新活动具有累积性。

技术创新过程的上述性质或特点使得创新成为一种交互的学习过程,其中不仅涉及用户与生产者、生产者之间的合作活动,而且也包括一些较为分散的网络组织形式。可以将技术创新过程的性质特点与冯·布朗(中译本,1999)的创新过程模型结合在一起,构成新的一般意义上的工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图10-1)。

图10-1 受制度环境制约的工业技术创新过程[根据冯·布朗(1999)修改]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

(一)萨塞克斯大学分类

根据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的创新分类方法,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增量创新(渐进创新)、基本创新(根本创新)、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模式变革4种类型(表10-1)。基本创新和渐进创新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基本创新之后是一系列重要的改进型创新,这些创新的经济效应既受制于(需求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受到(供给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限制。所以,a型的改进路径要比b型更为普通,前者被称为S型或logistic曲线(图10-2)。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技术创新分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技术创新分为技术的产品创新和技术的工艺创新,这种分类与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分类方法很接近,但是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应用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创新调查,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而产业组织理论的分类更加侧重于经济分析。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创新分类中,技术的产品创新包括技术上新的产品(主要产品创新)和技术上改进的产品(渐进产品创新)。技术上新的产品是指与以前所创造的产品相比技术特性或用途具有显著差异的产品。这种创新包括全新的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重新组合以及对新知识的应用。技术上改进的产品是指其特性具有重大改进或提高的现有产品,包括改进性能或降低成本,集成若干子系统组成复杂产品,或对某一子系统加以改进。技术的工艺创新是指采用技术上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法,包括产品的交付方式等。这种创新包括设备、生产组织的变化,以及两者的结合,也包括对新知识的应用。

表10-1 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的创新分类

资料来源:G.多西等(中译本,1992:58~60)。

图10-2 基本创新与创新改进模式

此外,从企业创新战略角度,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三种类型(傅家骥,1998)。这种分类有利于企业结合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直观地确定创新战略,获得竞争优势。

四、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一)技术上的不确定性

技术本身的不成熟、辅助性技术的缺少、技术寿命周期的缩短及企业竞争的加剧等都会降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在创新竞争中,并不是所有厂商都能够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成本节约型”技术。如果不能找到新技术,一方面会形成研究与开发的沉没成本,加大厂商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挫伤厂商决策者(企业家)和研究与开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而且也可能向其他厂商传递某些信息,从而减少其他厂商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

(二)市场上的不确定性

市场变化较快,市场预测不准确,模仿的存在,技术引进等多方面因素,可能使创新者处于不利地位。而竞争对手则可能利用“后发优势”先找到“成本节约型”的技术,进而生产出新产品。同时,消费者又常常把创新者与高质量产品的供给者相等同。这样就有可能使后创新者的需求曲线向外移动,并且可能吸引一部分原属于先创新者的消费者。另外,如果创新产品并未创造需求或并未满足需求,那么这种创新也是失败的。所以,创新的时间、创新与需求的关系将决定着研究与开发的效率。

(三)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资产专用性投资等会产生道德风险,进而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一种通过欺骗来满足私利的行为。在研究与开发竞争中广泛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只不过强弱程度不同而已。如厂商与风险投资者(包括国家)、厂商和研究与开发组织、研究与开发团队和团队成员等之间都有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而且当组织规模较庞大、信息沟通又不畅通、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时,研究与开发的成功概率就可能是相当低的。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一套“激励相容”的机制。但是在制度安排过程中同样也可能存在道德风险(人的有限理性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四)研究与开发的“公共物品”属性

研究与开发产品具有不可分性和非独占性。如信息可以为某人或厂商所使用,但与此同时却无法限制他人使用,即使信息的机会成本是零,为达到社会最优水平,信息的价格也一定要为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家免费地利用它。为鼓励厂商研究与开发投资以生产信息,就必须有一套能够保证创新厂商排他性权利的制度(至少在某一有限的时期内)。否则,就会削弱创新动机。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可分性和非独占性,要想做出上述保障是很难的。而且保护这种信息的成本也可能超过其收益。另外,模仿的存在等也使创新厂商的“独占利润”有可能被模仿者掠去一部分,这样创新者的私人成本相对较高而其私人利益却较低。当然新工艺的保护要相对容易一些,但“溢出效应”的存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测算,技术创新投资的私人收益率一般在80%以上,最高达180%;社会收益率却在60%以上,最高可达700%。

(五)其他方面的不确性

投资强度、人才技能以及政策制度环境等的不确定性也增强了创新的风险性。风险投资家认为他所投资的创新项目,只要有20%~30%的成功率就已经很满足了。

第二节 产业演化与技术创新模式

一、产业演化中的技术创新特点

技术创新活动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始终。产业成长一般要顺次经历萌芽期、扩张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每个阶段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作用都不尽相同。创新经济学家Utterback对美国汽车打字机自行车缝纫机、TV和半导体等产业的研究发现,20世纪前半段创新模式的特点是演化。早期的根本性产品创新产生许多新进入者,导致多种竞争性产品设计。其后,过程创新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将促使某种主导设计方式的出现,使产业组织发生变化,最后以一种寡占的市场结构而告终。渐进式/增量式创新随后将在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创新与产业演化的模式是由Abernathy和Utterback率先提出来的。他们根据主要(重大)创新比率,把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划分为流动、转换和特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导创新类型、创新源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从而深刻地揭示出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关系(图10-3),这就是非常著名的A-U模型。

在A-U模型中,企业的创新速度与其规模、产品或产业生命周期息息相关。在导入阶段,创新潜力巨大,企业资源少、规模小、产量小,产品和过程创新速度快。在成长(扩张)阶段,随着产品越来越便宜和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对这种产品的需求上升,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随之扩大,这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增长阶段。只要开发出大规模生产的专有设备,并使用它,就可以迅速降低这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价格进一步降低——需求扩大——产出扩大——价格再降低”,这时生产者将发现“动态规模经济(dynamic economies of scale)”。在成熟期,随着需求数量持平或者逐渐下降,增长期随之结束。这一阶段有两个特点:①规模不断扩大的企业生产出大量的产品;②与此同时,产品创新较少,原因是最初的产品改进潜力几乎耗尽。面对研究与开发投入效率低,以及需求停滞或下降,成熟产业中的大企业将采取防御措施,如增加研究与开发经费,加大广告宣传,开发远距离的市场,寻求消灭产业中的其他生产者(Gomul-ka,1990)等。可见,基于A-U模型的产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基础是:市场是流动的;产业中有大量的小企业;进退自由;创新的焦点和企业创新类型一直在变化。这表明大企业将随时间推移而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它们在大规模生产和过程创新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其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创新过程的中后期,特别是后期。相比而言,在振荡激烈的产品创新初期,小企业则纵横天下。

图10-3 产业中过程创新的动力学模型

资料来源:Abernathy and Utterback(1978,pp. 2-9),转引自Freeman and Soete(1997:146-147)。

二、产品生命周期与市场结构变化:PLC模型

Abernathy and Utterback的产业演化与创新模型,隐含着产业组织(或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内容,但是他们研究的重点是随着主导产品设计的出现,两种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的替代关系如何变化。Klepper(1996)在A-U模型基础上,研究了进入、退出、市场结构和创新如何随着产品生命周期而变化。他的模型强调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异以及企业规模在独占创新利润方面的重要性,并考察了产业内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努力、创新生产率、成本、利润率之间的关系。Klepper的观点与技术上先进的产业如何从出生期演化到成熟期的思想基本相同。当产业是新的时候,进入者数量多,企业提供差异产品,产品创新比率较高,市场份额变化迅速。尽管市场不断成长,但是随后的进入数量减慢,退出超过进入,生产者数量发生巨大变化,产品创新速度和竞争产品下降,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过程创新,市场份额趋于稳定。这种演化模式被称为产品生命周期(PLC)。

Klepper把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与PLC联系起来,概括出6个规律(图10-4):①在产业初始阶段,进入者数量一直上升,或者在产业发展之初达到峰值,然后一直下降,在这两种场合,新进入者数量最终会较小。②生产者的数量在开始时增长较快,然后达到高峰,在此之后生产者数量稳定下降,尽管产业总产出依然增长。③最大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速度最终将下降,其产业领导地位稳定。④竞争产品多样性和主要产品创新数量在生产者数量上升过程中倾向于达到顶峰,然后一直下降。⑤随着时间变化,生产者将会对与产品创新有关的过程创新投入更多的精力。⑥在生产者数量上升期,新进入者在产品创新中所占比例与其数量不成比例。

图10-4 暂时的进入模式、生产者数量、市场份额和创新

资料来源:Steven Klepper(1996:564).

结合产业演化中生产者进入退出的数量变化,以某种新产品第一次商业导入为起点,我们就可以把整个产品创新分为5个阶段:从第一个生产者的新产品商业导入到新竞争者的进入速度急剧上升的时期;生产者数量急剧上升的时期;净进入为零的时期(进入者和现有企业相互抵消);净进入为负数的时期;净进入第二次接近零的时期。这说明在产业发展初期,小型企业的出现和成熟至关重要,而到了产业发展的成熟期之后,大企业的作用明显增强,而且较为稳定地主导着创新过程(主要是一些成本节约的技术创新,目的在于实现大规模生产、营销优势)。由此可见,企业进入退出与技术创新的源泉紧密相关,其中创新的外部源泉越重要,进入越容易。在产品创新的初期阶段,大部分技术进步来自于外部;而在后期则是内部。这种理论认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现有企业的高利润率和外部创新的高速度,使得进入比率很高;随着技术走向成熟,潜在产品改进比率下降,创新比率将下降,进入也是如此。这种趋势由于现有企业的经验积累而得到加强,那些过早进入的生产者的利润率将下降,而且由于过早进入,潜在进入者数量可能减少。当产业利润开始接近正常利润时,产业内部竞争压力将上升,优胜劣汰机制作用加强,进入壁垒进一步提高,退出比率急剧上升。

但是,伴随着这种产业演化的技术创新,必须以产业内的自由进入和竞争为前提条件,这一点与A-U模型的假设基本一致。一般的,有利于进入的条件是:产业增长迅速;规模经济不是关键要素;关键技术不易于被一个或几个企业所控制;其他重要的无形资产(如商标)不易于被一个或几个企业所控制。随着技术创新过程的变化,市场结构也在变化:由趋于竞争的市场结构转变为相对集中的市场结构。

三、两种典型的创新模式

(一)两种典型的创新模式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34)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中分别提出了两种主要的创新模型:熊彼特模型Ⅰ和熊彼特模型Ⅱ。前一种创新模型的特点是在技术上进入某一产业容易,新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新企业家带着新的思想、新产品或新过程进入某一产业,建立新厂,对原有厂商提出挑战,从而不断地破坏现有的生产、组织和分配方式,消除以前的创新准租。后一种创新活动的特点是,大型原有厂商占有优势地位,存在新创新者进入的巨大障碍。大型厂商通过建立R&D实验室使创新过程制度化,这些实验室具有大量的研究者、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他们在专有技术领域的知识积累使企业在大规模R&D项目、生产和分配以及财务上拥有相当的实力和优势,形成了阻止新企业、小企业进入的障碍。

Malerba and Orsenigo(1997)根据表明产业特征的技术体制把创新分为熊彼特扩展和深度创新两种类型。熊彼特模型Ⅰ和Ⅱ也可以分别称之为“扩展”和“深化”模型(Malerba and Orsenigo,1997)。创新活动的扩展性模型与这样的创新基础相关:随着新创新者的进入,产业中原有厂商的竞争和技术优势被弱化,这使得创新基础不断扩大。相反创新的深度模型与几个大企业相关,大企业通过长期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积累而不断进行创新活动。

技术体制(Technological Regime,TR)不仅决定着不同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系统,也决定着不同产业的创新空间,即创新集聚。有关技术体制的概念可以追溯到Nelson and Winter(1982)的开创性研究。他们认为,由机会和独占条件构成的技术环境对某产业的创新强度、进入比率有着巨大影响。Breschi and Malerba(1997)根据前人的思想,用四个基本要素来解释TR:机会条件、独占条件、技术知识的积累性和相关知识基础的性质。

机会条件是指一定R&D投资条件下创新的可能性,由水平、普遍性、源泉和多样性构成。独占条件是指创新免于模仿的可能性和获得独占利润的概率。累积性是指创新或创新活动间的联系程度,表明在时间T或T以前的创新条件下,在时间T+1创新的可能性。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累积性意指一种经济环境,其特点是创新活动的相关连续性,它可以分为技术、企业、部门和本地四个层次。知识基础是指企业创新活动的知识资产,包括知识属性以及知识传递和交流的形式。技术体制的上述内容详见表10-2。

Breschi and Malerba(1997)以Malerba and Orsenigo(1990,1993,1994)的思想为基础,从TR中多个变量的相互作用角度,来解释两种不同类型的熊彼特创新模式(表10-3)。

表10-2 技术体制的决定因素

资料来源:Stafano Breschi and Franco Malerba(1997).

(二)熊彼特模型Ⅱ的TR特点

熊彼特模型Ⅱ的TR特点是:①高机会、高独占和高积累(企业层次)与创新的高集中度相关。②创新者数量少,进入比率低。③创新者结构相当稳定。在熊彼特模型Ⅱ中,技术能力的积累相当重要,成功的创新者能够快速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并保持一定时期,从长期来看,这种过程将会限制创新者的数量。但是,技术积累水平低,创新者数目的决定力量在部门间会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原因是它降低了新的潜在创新者的进入壁垒。

表10-3 创新模式与技术体制(TR)

资料来源:Franco Malerba and Luigi Orsenigo(1997).

熊彼特模型Ⅰ的TR特点是:高机会、低独占和低积累(企业层次),这导致创新活动集中度较低,创新者数量多,进入比率高,以及创新者结构不稳定。在熊彼特模型Ⅰ中,存在大量的创新者,搜寻活动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创新不能确保其所有权,也无法长期创造出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企业层次积累水平的限制不仅使其创新优势荡然无存,而且也为模仿者和新创新者的进入留下了空间。而低机会条件又强化了熊彼特模型Ⅰ。

此外,技术体制(TR)中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部门创新系统(SIS)的性质。Breschi and Malerba(1997)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把SIS分为5种类型:传统部门、机械工业和工业区、汽车行业、计算机主机行业以及软件、现代微电子行业和硅谷。同时,分析了不同SIS的TR以及熊彼特创新模式的动力、创新者的地理分布和创新过程的知识边界。

第三节 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过程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推广和发展的一个概念。V.K.纳雷安安(中译本,2002)认为,“技术创新战略就是企业技术选择的表现形式。这些选择包括为获取、维持、利用和放弃技术能力而投入的资源。这些技术选择决定了企业基本技术能力的特征和程度,以及可用的产品和过程平台”。根据诺玛·哈里森和丹尼·萨姆森(中译本,2004)的观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至少应该包括公司所能做的技术选择、将技术嵌入新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对技术资源的使用所进行的企业实践和管理过程等内容。

波特的竞争战略大体上包括产业范围差异化、集中差异化、产业范围成本领先和集中成本领先四个基本战略(通用战略)。波特认为,在这四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技术创新可以简单区分为产品创新(产品技术变革)和工艺创新(工艺技术变革)两种基本类型。这两种技术创新形式在不同竞争战略中的作用表现存在些许不同。技术创新类型与企业创新战略形成了系列组合关系(表10-4)。

表10-4 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基本战略的关系

资料来源:M. E. Porter(1983),转引自罗伯特·A.伯格曼、莫德斯托·A.麦迪奎、史蒂文·C.惠尔赖特:《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二、技术创新战略类型

任何一项技术选择基本上都是按照范围和领先两个维度展开的。范围是指在若干可供选择的技术空间中,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必须集中于有限的几个区域,即选择哪个技术方向。领先是指企业在技术开发中制定领先的目标,是在国内的本行业领先,还是在国际领先。根据范围和领先这两个维度,V. K.纳雷安安(中译本,2002)将技术创新战略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一)技术领先战略

技术领先战略,是指通过技术开发和利用,建立和保持企业在所有技术领域的主导市场地位。技术是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法。采用该种战略需要企业拥有较好的技术基础或条件。例如,完善的研究开发中心、充足的资金投入或良好的新技术融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储备,否则将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二)市场缝隙战略

市场缝隙战略,是指通过抓住关键技术来获得领先。该种战略是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常常采用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最大好处就是集中企业之所长,重点开发一种或几种产品,或者围绕市场畅销商品,为其提供辅助支持。

(三)跟随战略

跟随战略,是指保持较大范围技术的适应性。该战略的重点在于应用及应用基础上的再创新,能够避免基础研究和先发研究的风险以及巨额研究与开发投资。当然,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如果仅仅是模仿、仿制,而不是站在巨人肩上再进一步的话,是难以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在知识产权制度日益完善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是简单的、长期的跟随或复制,可能面临诸多不利条件。

(四)技术合理化战略

技术合理化战略,是指保持选定范围技术的适用性。对采用该战略的企业而言,可以借助于它们在其他领域的竞争优势来弥补缺陷。这类企业通常可以通过有选择地在某些领域实施跟踪与模仿,然后获得一定的技术能力。这一战略要比单纯的跟随战略更先进一些。

在这四种技术创新战略中,技术领先战略强调技术是未来竞争优势的来源;技术跟随战略看重的是现有业务的拓展或现有战略要胜于技术能力的获取;市场缝隙战略和技术合理战略则分别将重点集中在了有选择的领先和有选择的跟随上。

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更要结合技术的不同演化阶段、竞争地位和市场地位的变化。例如,在技术的渐进演化阶段,技术领先战略适用于有着强大的技术和市场地位的企业,市场缝隙战略适用于技术能力强但市场地位中等的企业;在技术萌芽或刚起步阶段,技术领先战略适用性更广一些。具体组合关系请见表10-5。

表10-5 技术创新战略的适用性

资料来源:V. K.纳雷安安:《技术战略与创新:竞争优势的源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有改动。

三、技术创新战略组织实施过程

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战略的组织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3]

(一)技术创新战略分析阶段

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形成的第一阶段,企业应该重点进行环境评价,并确定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其中,核心问题是评价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罗伯特·A.伯格曼等人(中译本,2004)提出了一个创新能力审计框架。企业可以利用该框架进行技术创新战略计划设计。在企业创新能力审计中至少要涉及三个问题:①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领域和生产、交付系统中,公司已经表现出的创新性如何?②公司当前业务、公司战略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如何?③要支持其长期经营和公司竞争战略,公司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哪些要求?由于企业创新能力存在于业务单位与公司(多业务)两层次,因此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审计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4]

1.业务单位层次审计。该层次的创新战略与新产品、新服务领域和生产、交付系统有关,具体可以从进入市场的时机、技术领先或追随、创新范围、创新速度等方面加以分析。业务层次的创新战略一般要受到如下因素影响:创新活动的资源、竞争对手的创新战略和产业演化、业务单元的技术环境、业务单元组织结构和文化环境、业务单元的战略管理能力等。其中,每一类因素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可以通过业务单元管理层重大开发战略的决策能力、创业行为战略性的评价能力等角度来衡量业务单元的战略管理能力。

2.公司层次审计。该层次技术创新战略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评价公司创新能力如何提高业务单元的创新能力,也就是分析公司创新能力整体如何大于各业务单元创新能力之和。这一层次创新能力描述的重点是:综合横跨当前业务单元的创新能力而产生的新产品、新服务领域和生产、交付系统的范围与速度,在公司研究开发和技术开发工作基础上形成新业务的范围与速度,以及上述各事项的进入时机。这一层次创新战略的影响因素与业务单元层次创新战略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但是重点有所差异,这一层次更加依靠自身的能力。其影响因素具体包括:可用资源及其配置(可用于风险项目上的现金)、竞争对手的创新战略和产业演化(公司的创新战略规划)、公司的技术环境(技术预测)、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环境、公司的战略管理能力(公司内部创业投资与并购战略)等。当然,每一个因素还可以包括一些更为具体的内容。

上述两个层面的审计可以由公司战略规划部门做出,也可以成立一个由战略规划、研究开发、新产品经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专门审计组来进行相关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有两个参照系供选择:①企业自身的历史状况——现在与过去相比如何?②相对于现有竞争者的地位。

(二)技术创新战略决策阶段

表10-6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技术领域选择

资料来源: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www.xing528.com)

在该阶段,企业将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战略决策,即企业将根据创新资源与市场条件状况,进行一系列的技术选择,确定企业产品、价值链中需要获得、应用、市场化或放弃的技术。这些选择或决策将是企业未来研究与开发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价值链变化和技术许可的基础。这些选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技术的获得。企业要在“自己做”和“外购”之间进行选择,来确定是通过特定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新产品项目,还是通过并购相关企业的方法,来获得某些技术或者开发某些技术。企业的资源将在这些项目和企业其他项目之间进行比较。此外,为了开发现有技术,企业还需要在技术许可或放弃特定技术能力之间进行权衡。②技术的应用。如何将获得的技术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面临的一大课题。产品改进或新产品开发中体现的技术以及产业和竞争者分析,构成了企业产品开发或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在价值链中的应用。通过根本性创新或特定价值链活动,引入过程创新以提高竞争优势,这些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划。在技术战略决策过程中,企业要根据不同技术特点,选择不同的战略(表10-6)。

(三)技术创新战略实施阶段

企业技术选择的完成,意味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正式形成,并将进入实施阶段。在技术创新战略实施阶段,企业需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①为了实现决策,应当独自开发还是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②怎样才能防止技术选择投资所创造的收益被他人分享?③执行技术选择的内部组织应该如何进行?

与技术选择相关的详细的开发计划和人力资源配置是确保技术创新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在技术实施阶段,技术创新战略执行者和关键业务功能执行者(营销、制造、金融和战略)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合作与协调机制。当然,随着外部环境、技术发展、业务战略变化,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新技术的开发与决策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只是勾画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一般框架,由于新技术的开发与决策基本上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始终,下面将简要介绍。

新技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新,它们可能创立一个新行业或改变某个老行业,这些技术包括产生于一些根本性的创新,如生物治疗学、数码相机、高温超导体等,也包括一些集成性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传真、电子银行等。每一项新技术都将创造一个丰富的市场机会,引导着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变革着企业产品结构、社会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能够率先寻找到、获取到一项新技术的企业,当条件具备时,通过适当的策略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新技术在技术的基本属性、基础结构、市场/客户、行业等方面,均与老技术存在很大不同(表10-7),这就需要企业采取相关策略克服新技术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适应技术变化,并发展新的能力。

表10-7 新老技术比较

资料来源:乔治·戴、保罗·休梅克:《沃顿论新兴技术管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根据Noori和Radford的研究成果,新技术的开发与决策要顺次经过四个阶段:新技术选择的目的、新技术的引进时机、新技术的引进环节以及新技术的引进方式。在实施新技术之前,可以采用新技术决策流程图的方法进行分析(图10-5)。在具体分析中,可以使用Noori和Radford提出的方法(表10-8)。

图10-5 Noori和Radford的新技术采用决策流程图

资料来源:转引自诺玛·哈里森、丹尼·萨姆森:《技术管理:理论知识与全球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表10-8 Noori和Radford的新技术采纳评估表

资料来源:诺玛·哈里森、丹尼·萨姆森:《技术管理:理论知识与全球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6页,略有变化。

五、新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

有调查显示,新产品的失败率也高达80%~95%。但是对不同的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的失败率是不相同的。一个企业能否确保实现好的思想市场化,并获得创新利润,关键在于能否利用有利因素,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利益。根据Joe Tidd等人的总结,影响企业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利益的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九个方面:[5]

(一)保密

保密是企业经营者进行技术保护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工艺创新中如何加强保密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保密并不一定能够对所有的技术诀窍、技术秘密形成绝对的保护,因为某些工艺过程的特点和创新特性可以通过诸如反求工程等方式进行“解密”。日益频繁与方便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交流以及人员流动,也会导致某些专有技术、技术诀窍的泄露,尽管某些泄露可能是无意的,并且这些泄露有助于更多的企业获益,但是,长此以往,将最终削弱整个社会的创新动力。

(二)积累的隐性知识

知识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有些知识已经或能被转化为各种符号,便于传递、复制和存储,这类知识被称为显性知识,还有一些知识具有不可言传和高度专有的特性,不容易被复制、传递,如技术秘密和技术诀窍,这类知识就是隐性知识。当这些隐性知识与某些企业、区域高度融合时,任何个体的流动或者局部的知识泄露,都不可能将企业的技术秘密全部泄露,因为这类知识的传递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与周围的许多要素结合在一起。例如,贝那通等意大利公司的服装设计、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飞机发动机设计等,这些积累起来的隐性知识是难以被模仿的。

(三)领先时间和售后服务

领先时间和售后服务是防止模仿行为发生的重要方式,这一点在防止模仿产品创新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持续的技术开发、产品创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品牌忠诚度和良好信誉的方式,加速用户的使用信息反馈,然后进一步修改并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进一步增加用户数量,如此反复,获取学习成本优势,从而提高模仿者的进入成本。当然,领先时间和售后服务对企业技术成果商业化过程的影响,在不同产业的表现也有所不同(表10 - 9)。总体上看,在那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领先时间比较长一些。

表10-9 不同产业的产品创新领先时间

资料来源:Arundel et al.(1995),转引自Joe Tidd,John Bessant and Keith Pavitt:《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69页,略有不同。

(四)学习效应

学习效应,是指“随着劳动者的技能因重复操作相同的手工任务而提高,工厂的效率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的现象。这一现象最早是在飞机制造产业中被数量化的,后来研究者在造船、雷达设备、钢铁等许多产业都发现了这一现象。学习效应通常强调现场工程师的认知技能而非手工技能的提高,因为每一个新工厂中都存在着“起动期”,在这一时期,工程师们要对操作进行学习。当然,学习效应并不是连续的,当达到一定阶段后,学习效应将消失。[6]但是,这种效应对产业的先进入者而言,意义十分巨大,因为他们可以凭借“先动”优势获得规模经济,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

(五)互补技能

创新的有效商业化有赖于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的技能或能力,企业的这些能力能够弥补其技术能力上的不足。与施乐公司相比,EMI公司之所以在扫描仪行业竞争中败北,主要原因是后者缺乏那些补充资产及其相应的能力,IBM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中后期获得个人计算机行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来源于其强大的互补技能,随着IBM在大型服务器等行业技术能力的积累以及个人PC行业利润率的下降,它的补充技能在新领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也是它逐渐退出个人PC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7]

(六)产品复杂性

通常产品越复杂,率先开发产品、进入市场的企业将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因为后进入者或者新的企业要想进入该市场,必须掌握复杂产品生产的许多技能,客观上加大了模仿成本,先进入市场的企业的领先时间就会长久一些。但是,随着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原有产品的复杂性将降低,原有的市场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IBM依靠计算机主机的复杂性建立起了有效的进入壁垒,但是,随着微处理器和标准软件的出现,以及Apple、Dell、Arce、Lenovo等企业的成长,其风光也不再。相反,波音和空客之所以仍然没有面临有力的威胁,主要原因是大型民用飞机的模仿成本和领先时期仍然很高,此外,繁琐与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也将那些新进入者挡在了民用飞机市场之外。

(七)标准

一个企业的产品标准如果能够获得广泛的市场接受,这个企业的市场也将随之扩大,从而提高市场进入壁垒。一般地,在标准竞争中获得胜利的一方,通常会对竞争者和供应商提供技术特许等政策,鼓励他们采用自己的标准。在未来竞争中,谁掌握了标准,谁就获得竞争优势。例如,目前中国围绕数字电视“机卡分离”展开的三个标准之争就很生动地表明了这一点。“机卡分离”就是将采用三个标准数字电视终端中的通用部分(硬件)独立出来,做成“机”,而把各地广电运营商的CA(条件接受系统)和EPG(电子节目指南)、中间件、数据广播等诸多增值服务部分做成“卡”。“机卡分离”共有三种方案,分为大卡、小卡两类,其中大卡方案有以深圳国微为代表的PCM/CIA接口和清华大学为代表的USB接口两种格式;小卡“智能卡”格式则以上海交大为代表。这三种标准最终谁将获胜,数字电视市场将起决定作用。

(八)早期新产品

在新产品开发早期,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此时技术领先者并没有多大优势。例如,De Havilland公司由于没有预见到飞机的关键产品特性——金属疲劳,所以失去了它在喷气式客机领域的领先地位。这种情况在一些消费品市场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新产品开发者既要积极监视竞争对手的产品进展情况,又要善于从用户那里学习,不断改进产品。实践证明,成功往往属于具有市场远见、耐心及灵活性的“早期进入者”。

(九)专利

专利是政府依法向全新者(发明者)授予的,在一定时期内对某项实用新型产品、工艺、物质或设计的独占权利。这种权利及其相关制度安排,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并对创新成果实施有效的保护。

第四节 成功的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的成功[8]

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更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但由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许多技术创新并没有获得预想的成功。下面简要介绍成功的创新企业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如何保障创新产品走向成功。

一、衡量创新企业成功的三种标准

通常,可以利用SAPPHO标准、Freeman标准和Rothwell标准来考察成功的创新企业所具有的特点。

(一)SAPPHO标准

SAPPHO(Scientific Activity Predictor from Patterns with Heuristic Origins)是较早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课题小组。该小组在对化学产业和科学仪器产业的创新成功和失败进行对比后,认为成功的创新者具有如下特点: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非常重视营销和产品宣传;在项目开发上比失败者更有成效,但速度并不一定更快;更善于利用外部的技术和科学建议;其项目主持者资历更深,权威更高等。

(二)Freeman标准

Chris Freeman在对SAPPHO标准进行整合的同时,提出创新成功的企业所具有的10个特征:企业内部具有相当强的R&D能力;从事基础性研究及其相近的研究;能利用专利保护自己并与竞争者进行讨价还价;公司规模大,能为R&D活动提供长期资助;研发时间短于竞争对手;愿意承担高风险;能够较早和富有想象力地识别一个潜在市场;重视潜在市场,并努力地帮助用户;具有有效地将R&D、生产和营销相协调的企业家精神;与外部的客户和科学界保持密切联系等。

(三)Rothwell标准

Rothwell对20世纪80年代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集成,并证实了SAPPHO标准。但他更强调管理计划和控制程序,它认为创新成功的因素包括二类。一类是项目执行层面的因素,包括良好的内外部交流活动,能够获取外部知识;将创新视为公司范围的任务,有效地协调职能部门并在其间保持其平衡;认真贯彻项目计划和执行控制程序,进行高质量的超前分析;提高开发高质量生产工作的效率;有强烈的市场导向意识,能满足用户需要,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创造用户价值的层面上;向用户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为用户提供现实的培训;具有高效生产的拥护者和技术“看门人”;实施高水平的、能广纳新思想的管理,承诺开发人力资本;获得跨项目的协同效应和项目间的学习效应。另一类是企业层面的因素,包括高层管理部门要承诺和明确地支持创新;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要与技术创新战略相协调;对重大项目的长期支持(包括资金);企业组织要保持柔性和适应变革;高层管理部门要承担风险;形成倡导创新、宽容的企业家精神。

二、保证创新产品获得成功的B-N准则与MPD模式

上述标准仅为衡量企业创新是否成功提供了一种参考,企业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尚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采取适当的策略。其中,由Eric Berggren和Thomas Nacher率先提出来的创新产品成功的五项原则,简称B-N准则,虽然不能保证创新产品完全获得成功,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而MPD模式则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创新产品顺利进入市场,获得创新利润,并赢得竞争优势。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能够促进创新产品走向成功的B-N准则与MPD模式。

(一)保证创新产品获得成功的B-N准则

1.洞悉消费者的全部经验。许多企业常常不能从创新产品中获益,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知道消费者到底“想获得什么”和“如何获得”。为此,企业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经验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来提高产品创新的成功率。例如,Peapod网上公司(一家食品零售商)发现,必须增强用户与网站的“友谊”,才能使计算机新手具有“初次试用”的经验,然后再促使他重复使用(或购买)。正如该公司的CIO John Furton所说“当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用户开始对我们的服务感兴趣并使他试用”,“一旦他们开始使用我们的产品,他们就会在网络的另一端等着,因为他们喜欢这种服务,但最重要的事还是让他们使用我们的服务”。

2.将目标定位在具有最高价值的消费者群上。有许多公司由于没有正确定位消费群,而使好的思想化为泡影。Gemplus(法国的一家“灵通卡”制造商)虽然在欧洲信用卡市场上大获全胜,但在美国却吃了闭门羹,因为美国人喜欢信用卡及其信贷的灵活性,而不喜欢“灵通卡”的现金式特点。后来,Gemplus调整策略,进军美国的“预付费卡”领域,才获得了成功。

3.与渠道伙伴的行为保持一致。企业赢得渠道伙伴的关键在于,必须充分了解一种新产品会对供给链中每一个环节的运营和利润带来何种影响。所以,拥有新产品的企业一定要对“渠道伙伴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分析,以了解渠道伙伴的业务特点,并获得激励其适宜行为(desired behaviors)的机会,从而提高新产品分销的成功率。

4.衡量消费者价值。实际上,要更好地遵循前三个原则,还必须用一种可信的办法来衡量消费者的价值。只有消费者和渠道伙伴能够确切了解新产品的价值,他们才会选择该产品。但顾客由于缺乏“经验”而很难体会新产品的价值。这就需要企业采取多种方法以获得有关那些价值的数据,从而促进新产品的增长。Med-I-Bank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Med-I-Bank的信用卡允许其使用者从他们的账户中向医疗服务机构付费,因此减少了使用MSA(Medical Spending Account)的时间和一些纠纷。该公司在研究中发现,这种卡既可以增加MSA计划的参与率,又能增加储蓄,这种统计分析帮助Med-I-Bank在新产品上市的第1年中就赢得1500名持卡者。

5.忘掉你是谁。过去的成功常使得一些企业故步自封,不求创新,所以,当他们发现竞争者以一种新方式进入自己的业务领域时,则显得相当被动。例如Barnes Noble迫不得已与网上的Amazon. com一争高下,E-trade则在电子经纪业务领域向Merrill Lynch发出了强大的攻势。Barnes Nobel和Merrill Lynch之所以遭遇这种尴尬,是因为以往的成功限制了他们在网络空间的竞争能力。所以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时代,一些过去成功的公司必须忘掉自己的过去,一切从头再来,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新技术和新市场。

(二)倡导为用户设计产品的MPD模式

MPD是多源产品设计(Multisource Product Design)的缩写。产品设计是企业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一项产品设计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供给者、用户、创造能力、成本、时间、管理、可用性及营销能力等。只有协调好上述因素,企业才能从技术创新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市场份额。其中MPD就是保证产品创新成功的一种方法。根据P.Tarasewich和S.K.Nair的观点,MPD应由三部分构成:

1.将产品设计者和消费者的偏好整合起来。因为仅依从消费者偏好进行产品设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若仅凭设计者精心构思,产品的“技术含量”可能会很高,而消费者却可能不买账。实践证明,创新产品的失败与消费者不准确的信息反馈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所以,在产品创新中,必须将消费者和设计者的偏好整合起来。

2.在产品设计中要使用多层面数据。其中共同分析(CA)程序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方法,它能够在产品设计初期,就把消费需要与产品设计过程统一起来。也就是可以利用来自于消费者的数据,进行最优的产品设计决策,这种设计实际上是一种给定标准的最优化设计,如有多少消费者宁愿购买新产品而不愿购买现有产品。

3.在消费者和设计者之间追求一种平衡。消费者看待产品属性与设计者看到的产品特性是不相同的。产品特性能明晰产品,并影响着产品属性的形成;产品属性则在数量上要少于产品特性,但比后者更具体。每一种消费者属性都与一种或几种设计特性相关联。所以,产品设计要达到最优化,必须把消费者属性转变为适当的产品设计特性。

三、创新政策环境

(一)创新政策的类型与功能

1.创新政策及其类型。企业通过利用政府的创新政策,合理选择创新重点和领域,将有助于减小技术风险,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支持。创新政策是指政府为推动技术创新而采取的各种经济、法律制度等的总和,其中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及专利制度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创新政策一般包括激励型、引导型、保护型和协调型四种类型。激励型政策的指向是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欲望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型政策是指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家倡导的技术发展领域和鼓励办法等;保护型政策则致力于新兴产业和高技术的扶持;协调型政策却指向技术创新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协调。各种创新政策的具体内容详见表10-10。

表10-10 创新政策的基本内容

续表

2.创新政策的作用领域。

(1)基础研究。大多数基础研究是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但它们却是大多数创新得以产生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一般不会去做没有直接经济收益的基础研究。这就需要超越企业局部利益的政府承担起组织、资助基础研究的责任。例如,有些国家的政府实验室便是为此目的而建立的。

(2)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活动有赖于许多公共设施,如通信、交通和标准化等。由于这些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因而要依赖政府的投资和建设。

(3)社会收益大的技术创新。有一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如电子技术、能源、运输等产业的创新,其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政府应促进这些领域的创新活动。

(4)避免创新的重复性。纯粹市场机制有时会在某些领域造成过度的重复投资,政府就有必要采取相关政策加以防范。

(5)增强国防竞争能力。相比而言,采取创新政策的国家要比没有采取创新政策的国家更能拥有竞争优势。

(6)创新的扩散。技术成果的扩散有益于全社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扩散,社会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创新收益。但因多种原因,自然扩散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所以政府有必要采取某种方式以推进创新的扩散。

(7)合作研究。高技术的投资需求大,风险大,企业既无能力又不敢承担此类创新项目。此时,政府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借以推动创新步伐。

(二)专利及专利制度

1.专利。专利是政府依法向创新者(发明者)授予的,在一定时期内对其某项实用新型产品、工艺、物质或设计的独占权利。许多国家规定,发明者获得专利的条件是他所发明的成果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必要性(或非显易性,即若所进行的改进非常简单,显而易见,一般人都会很容易做出同样的设想,则这种改进就不能获得专利)。专利制度是对创新(发明)的产权进行相对有效安排的一种法律制度,即依法赋予发明创造人或其合法受让人以专利权,专利权具体指创新者或创新受让者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排他独占权,包括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权。法律所承认的专利权,是个人所享有的垄断性权利。专利权与有形财产权的量的区别在于,它是对知识和信息所享有的权利,专利法保护的是依照科学理论开发出来的技术方案。

发明成果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信息可以自由传播,信息的使用没有排他性。如果信息可以免费地获得,即不从法律上规定给予信息生产者——创新者或发明者以拥有排他性的权利,其他人就可以轻易地进行模仿而挫伤创新者的创新积极性,从长期看可能不利于社会进步。但是若给予创新者过长的专利保护,使其“垄断”地位长期存在,又使厂商市场力得到强化,难免要产生福利损失。所以,专利制度必须在刺激创新和市场力增强之间进行比较,然后确定一种最优的社会专利制度。

在美国,发明的专利保护期是17年,新设计的专利保护期是14年。小型实体,如独立投资者、小企业、非盈利组织等的专利费是280美元,大型实体为560美元。小型实体的专利持有者必须在3.5年、7.5年和11.5年后分别付维持费用225美元、445美元和670美元;大型实体则分别付450美元、890美元和1340美元。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专利保护期是可变的,但仍然有一个最长保护年限,英国16年、德国18年、法国20年。按照规定,专利持有者要保护垄断权也必须缴纳一定的年费,如法国规定,专利保护二年之内免费,超过二年要缴纳年费。

专利申请有两种原则,一种是发明在先原则,即谁先发明,专利就授予谁,但是发明者必须提供能够证明其“发明在先”的证据,只有美国和加拿大采用这一原则;另一种是申请在先原则,即谁先申请,专利就授予谁,其他大多数国家采用这一原则。原则的不同常引起国家间专利归属的问题。

2.专利制度的效应。

(1)限制模仿。如果没有专利,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使用新信息,并可以合法地销售模仿品。这样每家厂商都希望模仿其他厂商的发明,任何厂商都不愿意进行研究与开发投资。曼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发现,模仿者的平均成本仅为发明者开发成本的65%。而且大部分厂商都有能力进行模仿。温特等人在对129个行业的研究与开发经理的调查发现,对于一些主要的新型或改进产品,25%的案例中,有一家或二家厂商有能力模仿;在73%的案例中,有3~5家厂商有能力模仿。对于某种典型产品,在89%的案例中,有6家以上的厂商可以生产仿制品,所以专利是相当必要的。在存在专利的情况下,即使专利限制可以被规避,专利也会提高模仿成本,至少专利制度的存在会延迟模仿者进入市场的时间。根据曼斯菲尔德的结论,在美国,一项主要创新的第一次使用和60%的相关产品已模仿这一创新的时间间隔短至一个月或一年,长可达几十年。在被调查的48家厂商中,由于专利而引起的成本上升总体为11%。

(2)鼓励创新。通过使潜在模仿者承担成本,专利可给予专利持有者以市场力,由此而产生的垄断利润将强烈地吸引厂商首先发明一种新产品。理性的发明者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会一直持续到研究与开发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若发明者的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则创新者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专利制度就是要使发明者能从其发明成果中获得利润的大部分,即外部经济的内部化。通过使用专利赋予发明者这些独占权利,社会就可以在某些行业中鼓励更多的发明,如化学产业。当然专利也可能鼓励更多的创新。

(3)鼓励信息披露。一些国家的专利法规定,为获得专利,发明者必须说明是新颖的和必要的。专利保护有两种明显的社会效果:激励更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和加快发明的速度。由于一个发明者可依据另一发明者的信息披露,发明的速度就可以提高。所以,有些厂商不会申请专利以防竞争者从中获得他们的商业秘密。另外,专利中对新颖性的要求也极大地影响着可能利润和披露动机。一般而言,新颖性要求越严格,专利收获越多,创新动机越强;相反如果颁发专利的次数越少,就越不可能获得专利,创新动机就越弱。而且颁发专利的次数越少,公开性就越少(即披露信息就越少),从而延迟他人的研究。为此,新颖原则的严格程度会对收益和动机的权衡产生很大的影响。

思考题

1.简述技术创新及其特点。

2.简述技术创新战略类型。

3.简述技术创新战略组织实施的一般步骤。

4.论述新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

5.简述专利制度的基本效应。

参考文献

1. Freeman C.,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e MIT Press,1992.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德布雷森:《技术创新经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 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6.诺玛·哈里森、丹尼·萨姆森:《技术管理:理论知识与全球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乔治·戴、保罗·休梅克:《沃顿论新兴技术管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8.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王伟光:《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注释】

[1]前三位国内学者的定义转引自王明友:《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1页。

[2]Freeman(1997:7~8)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从投入和产出角度详细地分析了“基础研究”、“发明活动”、“开发活动”和“建立新型工厂”之间的关系。

[3]V. K.纳雷安安:《技术战略与创新:竞争优势的源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217页。

[4]罗伯特·A.伯格曼、莫德斯托·A.麦迪奎、史蒂文·C.惠尔赖特:《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9~13页。

[5]参见Joe Tidd,John Bessant and Keith Pavitt:《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68~71页,有改动。

[6]参见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1页。

[7]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战略层面的原因。

[8]参见王伟光:《成功的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的成功》,《经济管理》2001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