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健将自小培养,家长应及时发现兴趣

运动健将自小培养,家长应及时发现兴趣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动健将自小就培育我国乒乓球队员张怡宁童年时期好动且淘气,望女成凤的妈妈王凤英见她如此活泼,便带她报了不少业余兴趣培训班。许多孩子自小就表现出对运动的兴趣,妈妈如果及时发现,往往孩子会在体育运动方面有一番作为。在运动中,肌肉活动量增加,所消耗的主要是糖类和脂肪,而不是蛋白质。因此,孩子运动量加大后,膳食中应该注意补充糖类和脂肪,并辅以蛋白质。运动营养学家认为,营养补充需在孩子参加运动前2~3小时。

运动健将自小培养,家长应及时发现兴趣

运动健将自小就培育

我国乒乓球队员张怡宁童年时期好动且淘气,望女成凤的妈妈王凤英见她如此活泼,便带她报了不少业余兴趣培训班。先后报了舞蹈班、武术班、游泳班,但都不了了之。最后,喜爱乒乓球的舅舅把张怡宁领到了北京东单业余体校乒乓球队。五岁的张怡宁开始爱上了兵乓球。

张怡宁在乒乓球方面的天赋开始展露。从此,张怡宁凭着多年的兴趣和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如今的张怡宁已经是中国兵乓球队的领军人物,多个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得主。

许多孩子自小就表现出对运动的兴趣,妈妈如果及时发现,往往孩子会在体育运动方面有一番作为。

妈妈如何引导孩子向体育方面发展呢?

一、从多方面考察孩子

妈妈一定要谨记: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走上运动这条路。妈妈一定要从多方面来考察孩子。

1.身体素质

程菲是大家熟知的体操运动员。她出生后不久就因营养严重不良,时常生病住院,令程立高夫妇操心不已。程菲2岁时,仍然体弱多病、面黄肌瘦,个子也比同龄的孩子矮一大截。爸爸程立高非常为小程菲的身体担扰。小程菲4岁上幼儿园时,爸爸就把女儿送到体操队学习,没想到,程菲竟然一学就上瘾了。教练看了非常高兴,对程立高说:“小程菲是块练体操的料!”

妈妈在平时就要多关注孩子的运动细胞。所谓运动细胞就是身体灵活、动作协调、反应敏捷、具有某方面的优秀身体素质。妈妈是最了解孩子身体状况的人。有些孩子身高体长,妈妈可以考虑孩子练习跳高;有些孩子动作灵活,妈妈可以考虑孩子练习体操。

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推出了《0~6岁多元智能测评系统》软件,其中包括对孩子大运动能力的测评,通过这个测评系统,可以从中发现孩子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妈妈如果想要具体了解孩子是否适合某项运动,可以在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少年宫、早教中心进行评测。

2.运动兴趣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很大,作为妈妈,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兴趣,如果发现孩子对体育特别有兴趣,就应当适当培养,多给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如果孩子实在喜爱,可以利用假期给孩子报相关的兴趣班,在实际训练中发现孩子是否真

正适合从事体育运动,再决定孩子将来的出路。

3.意志品质

邓亚萍当年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训练场上,背着教练加班加点“偷练”,在乒乓球台旁挥汗如雨。她在训练馆里放了两双鞋,一双被汗水浸透了,就换另一双。至于腿绑数公斤重的沙袋,身穿沙背心长跑5000米以上,每天挥拍数千次,则是她的家常便饭。连食堂的师傅都说:“什么时候看见邓亚萍来吃饭,就说明训练馆没人了。”当时的教练许绍发这样评价道:邓亚萍是我们队训练最刻苦、最认真的一个,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她都是好样的。(www.xing528.com)

运动的道路是非常艰辛的,运动员付出的汗水与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对于还没有成人的孩子,妈妈一定要观察孩子的意志品质如何,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运动一旦系统化,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许多孩子学习了几天就失去了兴趣。

二、系统的教育

如果确定了孩子要发展运动这条道路,妈妈就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先延续孩子的兴趣,然后再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练与体校,进行系统的训练。

目前,我国的体育人才选拔机制日趋多样化,但主要采用的仍为逐层筛选制,即小学开始选拔到县区一级业余体校,训练后优秀的选拔到市一级运动学校,再到省体工大队,水平非常高的会被调入国家队。一般的运动员从开始训练到世界冠军的水平需要8~12年,每个项目的黄金年龄各不相同。妈妈可以在与孩子沟通好的情况下,选择进行这样的专业训练。

三、积极地鼓励孩子

优秀孩子的身后,都有一个会积极鼓励他们的妈妈。运动是枯燥乏味的,而且每天大量的运动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的心理。

因此,妈妈要学会科学地鼓励孩子。在孩子进行完每天的训练后,妈妈应该对孩子进行口头鼓励;在孩子取得明显的进步之后,妈妈可以选择适当的物质奖励。但是妈妈最好的鼓励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以自我进步为重,以比赛成绩为次。

四、科学的补充营养

处在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大量的运动会使孩子的能量消耗比较大。因此,妈妈要注意适当为孩子补充营养。那么,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地为孩子补充营养呢?

有些妈妈认为,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因而每天给孩子吃许多牛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以为这样可以补充体能。在运动中,肌肉活动量增加,所消耗的主要是糖类和脂肪,而不是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血液的酸性,引起不适和疲倦。因此,孩子运动量加大后,膳食中应该注意补充糖类和脂肪,并辅以蛋白质。

妈妈应该让孩子吃诸如豆类、面包、麦粥、米饭等这些复合糖类,这些食物可以在体内慢慢氧化,给孩子提供运动能量。

另外,孩子还要多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所以土豆青豆、笋等新鲜蔬菜动物肝脏以及香蕉、梨等水果也应尽量补充。运动营养学家认为,营养补充需在孩子参加运动前2~3小时。因为脂肪类食物消化吸收较慢,间隔这段时间,能有效地释放能量。若运动后吃富脂高糖的食物,则易发胖。

最后要强调的是,妈妈在培养孩子的运动时,一定要抛开功利思想。对于孩子来说,奖牌奖品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从运动中增强了体质,锻炼了品质。妈妈希望孩子成为世界冠军的心愿固然是好的。同样,成为不了世界冠军也是非常正常的,把眼光只放在一个冠军上,实在是太短浅了。

另外,妈妈不能因为自己喜欢某项体育运动,就强迫孩子来学习,更加不能让孩子因为运动而放弃学业,那样做是非常不明智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还是应该让孩子进行全面的学习,等孩子稍大一些,如果发现孩子依然热爱这项体育运动,或者真的运动成绩高于别的孩子,可以考虑让孩子从事这项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