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守望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项目实践与思考

守望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项目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4-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阶梯阅读”的项目研究,试图探索阅读如何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精神发育的需要,如何为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寻找到最适合的书籍,从而使他的阅读拾级而上,心灵获得更为完整、丰富的滋养。“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研究,就是要为一个儿童寻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适当的阅读书籍。“儿童阶梯阅读”项目正努力

守望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项目实践与思考

阅读是儿童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是他们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体人格生长生成的过程。“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他认为,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最近几年书香校园、阅读推广、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热门话题与共同研究的命题。“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的首要行动,阅读推广成了全体新教育人共同的使命。“儿童阶梯阅读”是其中的一个阅读研究项目,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实验学校解决“营造书香校园”中面临的不同阶段的儿童读什么、怎么读等现实问题。项目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几年时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共读”“选读”书目,新阅读研究所于2011年发布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研发了相关的阅读指导手册,以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阅读指导工作。

“儿童阶梯阅读”的项目研究,试图探索阅读如何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精神发育的需要,如何为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寻找到最适合的书籍,从而使他的阅读拾级而上,心灵获得更为完整、丰富的滋养。我们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倾情用一身书卷味唤醒儿童的阅读需要,正用一路书香温润儿童精神成长。

一、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当的阅读书籍

阅读可以滋养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思维、丰富儿童的体验、提升儿童的境界。用伟大的童书滋润孩子们的童年已经成为新教育人自觉的追求。“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研究,就是要为一个儿童寻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适当的阅读书籍。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时刻,一定有着这一时刻最适宜的图书。通过阅读那些精心挑选的书籍,让儿童明白正义与邪恶、美丽与丑陋、合作与竞争、爱心与责任、诚实与谦虚、自由与民主、尊重与宽容、乐观与豁达、勇敢与机智、虔诚与感恩……它们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着孩子的童真,唤醒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传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与普世文明的价值,引导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倡导阅读过程中,一些问题一直挡在一线教师面前:有哪些优秀读物可以提供给孩子们,能确保这些书籍是通过更广泛地筛选,是最优秀与最适宜的吗?对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他能够读什么书?为了儿童更好地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该怎么开展阅读活动?实际上,每一个儿童永远有他特定年龄、性格、性别、经验、兴趣与独特的智能。为此,“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组在挑选书籍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的特质,以及汉语言特点,每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以20多个人类文化主题和核心文明价值来综合分布图书类型,并分成文学科学人文三大类别来推荐,让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具有爱、诚信、责任、宽容等“成长维生素”,以达到阅读的“营养平衡”。我们还在师生中广泛进行了“我最喜爱的书籍”的调研工作,聘请专家指导,形成了每个年龄段的推荐书目,就如何阅读这些图书提出了详细的建议。我们坚持以优秀的作品来构筑共同生活,以儿童的精神成长来确立共同目标,犹如人们怀着希望在春天播种一般,我们在努力赋予“儿童阶梯阅读”更为丰富的内涵,帮助每一个儿童从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书籍。

朱永新先生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我们坚信:阅读即生活,阅读即生命,阅读即探索,阅读即审美,阅读应该成为儿童的生活方式

二、为每一位教师探求到此时此刻最适合的指导方式

阅读更源于人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特性,阅读指导应指向于全方位影响儿童整体人格的提升,启迪他们的心灵情操,拓展他们的心智视野,使他们更多更好地受到一种人性、人文、人情的教化。同时,阅读所倚重的乃是潜移默化,是涵养、是孕育、是启迪,而不是强迫灌输。所以,我们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倡导儿童的自主理解,以他们的“生活世界”为根基,从而提升儿童的生活和人格品质。(www.xing528.com)

传统的课堂阅读离真正的阅读是那样的遥远,那仅是在读教材,不是在读整本书,而且只有语文的阅读,没有数学、科学、历史艺术的阅读,更缺乏高雅的、精神的、文化的阅读。我们需要让生命在高贵的阅读中延续。于是,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策略。首先要求所有任课教师进一步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热爱阅读,率先成为学生的阅读榜样。其次,在课程设置中,每周增设一节阅读指导课,用于指导学生整本书的阅读,分享阅读经验,研讨阅读收获。再次,力邀著名作家、大学教授为语文教师开设文化讲坛,拓宽教师阅读课程的视野,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组还对农村教师进行“共读共生活”的专题培训,学习故事听读、绘本阅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等指导方法,通过现场教学、童书介绍、专题报告、影片播放、对话研讨等方式,多维度展示项目组的研究进展,有效引发了农村教师更好地通过阅读实现师生精神共生共长的使命感,为高质量地推进“儿童阶梯阅读”发挥了引领作用。我们正不断探索基于民族、知识、情感、思辨、审美的阅读指导的方法和途径,使阅读指导更好的适合儿童心灵成长和精神发育。

另外,我们研发了“儿童阶梯阅读”指导手册《好书伴我成长》,以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为范本,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现代的阅读观念,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阅读心理的需求和母语学习的规律,兼顾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全方位挖掘文本的语言、人文、美学等价值,设计相配套的形式,灵活的阅读指导和训练内容,以便于师生互动,开展高效优质的阅读活动。希望阅读指导手册能够成为孩子心灵的驿站,一年、两年、六年之后,成为一笔记录孩子精神成长过程的财富

三、为每一所学校营建起此时此地最适宜的阅读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他还说:“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可是,我们很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能够提供给孩子们足够多的适合的阅读资源。“儿童阶梯阅读”项目正努力为儿童营造起此时此刻最适宜的阅读情境。从组织管理(开展图书漂流行动)、课程设置(开设阅读指导课程)、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富于探究性的个人阅读或共同阅读)、制度设计(给予必要的阅读要求与评价激励)、活动展示(搭建多样化的活动平台)等方面,给学生以自由阅读所需要的时间、空间与制度的保障,不断提升阅读的效果。只有儿童拥有了自由的阅读时空和适宜的阅读情境,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才真正成为可能。

我们组织“图书漂流”行动,不同学校与班级之间分享图书资源,保证了孩子们每天都有好书读;倡导“晨诵午读”的生活方式,师生每天一起用诗歌来“开启”黎明;建好“悦读角”与“悦读墙”,展示孩子们的读书笔记、读书成长册;开展阅读文化节,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走近儿童文学作家,让孩子们在与作家面对面的交流对话中,激发新的阅读热情;搭建展示的平台,让诵读、书本剧展演融入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将情感与审美融注在诗意的表达中。

“儿童阶梯阅读”项目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共读,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生,就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所以,我们倡导亲子、班级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父母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意味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反思继承,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将班级、学校、家庭成员凝聚起来,冲破个人主义屏障,打破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生活的整体性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教育生活。

我们努力践行着新教育的田野精神,用坚定的信念、全部的智慧和持续的行动引领广大儿童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通过阅读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儿童,以富有实效的“儿童阶梯阅读”实践研究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