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初名作《拜月亭》等古代戏曲小说

明初名作《拜月亭》等古代戏曲小说

时间:2024-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戏发展到元末明初,《琵琶记》之外,又出现了四部名作,即《拜月亭》、《白兔记》、《杀狗记》和《荆钗记》,简称荆、刘、拜、杀。(一)《拜月亭》《拜月亭》,一名《幽闺记》,明代何元朗《曲论》、王世贞《艺苑卮言》、王伯良《曲律》等都认为是元施惠所作。《拜月亭》传奇与当时其他戏曲相比,自有其优点和缺点。《拜月亭》传奇对情节的处理,穿插了许多偶然事件。

明初名作《拜月亭》等古代戏曲小说

南戏发展到元末明初,《琵琶记》之外,又出现了四部名作,即《拜月亭》、《白兔记》、《杀狗记》和《荆钗记》,简称荆、刘、拜、杀。这种评定,明代已经确立,王伯良《曲律》卷三即说:“古戏如荆、刘、拜、杀等。”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四也说:“识曲者以荆、刘、拜、杀为四大家。”可见明清以来人们都对这四部戏曲相提并论,但我们今天看来,其中《拜月亭》成就是最高的。

(一)《拜月亭》

《拜月亭》,一名《幽闺记》,明代何元朗《曲论》、王世贞《艺苑卮言》、王伯良《曲律》等都认为是元施惠所作。但《录鬼簿》施惠名下未尝著录,因此王国维推断不是施惠之作,当出于明代初年曲家之手。我们认为《录鬼簿》未录,可能是遗误,不能因而就推翻明代许多论曲著作的记载。况且徐渭《南词叙录》把它列于“宋元旧篇”,那么,说它是元代末年施惠所作可靠性更大。施惠,字君美,杭州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我们知道得很少,仅《录鬼簿》记载他“巨目美髯,好谈笑”,“诗酒之暇,唯以填词和曲为事”。《拜月亭》是他根据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再创作的,把原来的四折戏,扩展为四十出的长篇传奇。在许多关目和曲词上都保持关作的痕迹,但并不是生吞活剥,而是融汇无间,对大部分情节和场面都加以充实和扩大。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有关时代背景的部分,比关作显得丰富而深刻。从第三出到第十出描写陀满海牙之被诛族和他儿子兴福逃入山寨落草为寇的情节,完全是作者自己增加的。这样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冲突不仅是金朝统治者与异族入侵者的冲突,同时揭示出金朝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和昏庸、聂贾列的奸诈和金主的近谗佞而损忠良及其与人民群众的冲突。这种内忧外患造成整个社会的大变乱。王瑞兰、蒋世隆、陀满兴福等全家都卷入这个动荡时代中去,他们每个人都与这个时代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这本戏对人物的描写,基本上保持着关剧原来的精神,而着力地突出了王瑞兰和蒋世隆那种同甘共苦、互相依倚的患难夫妻生活,从“旷野奇逢”、“偷儿挡路”、“虎头遇旧”到“招商谐偶”、“抱恙离鸾”,都是描写他们这样生活的。正像王瑞兰在“招赘仙郎”时对她父亲所说的,于逃难的旅程中“幸遇秀才蒋世隆,恻隐存心,救提作伴。又被强梁拿缚山寨,几至杀身。幸得寨主是他故人,情深意重,方得释免。若无他救,不知生死何地!”在世隆患重病时,瑞兰又不分昼夜侍奉汤药,感动得世隆道:“娘子,我病体难医难治,你这苦如何存济!”他们的爱情就是建筑在这样互相帮助、感激,共同尊重、爱戴的基础之上。可贵的是,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婚后,也表现在“招商谐偶”的婚前。他们的行为真正体现了青年男女从自由恋爱到结婚的过程,具有新的恋爱观的因素,这在关作中表现得是比较少的。正因为他们坚持着自己忠贞的爱情,从而对瑞兰的父亲王尚书那封建家长式的代表人物更有批判意义。他们批判了王尚书嫌贫爱富、蔑视蒋世隆不知“甚年发迹穷形状”的封建等级观念,批判了封建的包办婚姻制度,也批判了封建伦理的冷酷无情。平日王尚书对待女儿百般疼爱,一旦女儿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不惜以“意似虺蛇,性似蝎螫”的手段来对待。王瑞兰和蒋世隆的性格是坚强的,在他们不屈的斗争下获得了重圆。但是,作者在戏曲结尾把这两个经过斗争取得美满生活的人物渲染为节妇义夫,并奉旨招亲,男方辞婚,皇帝下诏嘉奖节妇义夫,提倡“彝伦”,和《琵琶记》最后一些情节极其相似。这是关作所没有的,完全是施惠世界观落后方面影响所致。当然,作品的主要内容并不在此,而在于表现一对青年不屈不挠的反封建精神。

《拜月亭》传奇与当时其他戏曲相比,自有其优点和缺点。它发展了关汉卿的剧作,并且在剧情的安排、处理上,一般都适得其当,完整自然,没有强作的痕迹。这在剧作家改编杂剧为传奇,其情节大都冗长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仔细玩味,仍有冗漫之嫌,特别是后六出流入常套,兴味索然。这一点,沈德符已经看出来了,他在《顾曲杂言》中引用别人的话说:“后小半已为俗工删改,非复旧本矣。”因此,它不如关作表现得集中。

在曲词方面,虽然往往袭用关作的原曲词,如第十三出的〔剔银灯〕〔摊破地锦花〕,完全是从关作第一折〔油葫芦〕沿袭来的,但却与自己独有的生动活泼具有抒情特色的曲词结合起来。如十九出描写王瑞兰和蒋世隆二人逃难一段情景:

山坡羊〕(生)翠巍巍云山一带,碧澄澄寒波几派,深密密烟林数簇,滴溜溜黄叶都飘败。一两阵风,三五声过雁哀。(旦)伤心对景愁无奈,回首家乡,珠泪满腮。(合)情怀,急煎煎闷似海。形骸,骨岩岩瘦如柴。

真是文采斐然,曲尽人情。与关汉卿的戏曲语言相比,具有同样高的意境。与往往带有迂腐气的《琵琶记》的语言相比,更显示出他质朴本色的特点。

《拜月亭》传奇对情节的处理,穿插了许多偶然事件。如蒋世隆与王瑞兰相遇,蒋瑞莲与王夫人相遇,世隆、瑞莲与陀满兴福相遇,王尚书与妻子女儿相遇等,都是在偶然情况下出现的。作者在处理这些偶然事件时,并未给人以神奇的感觉,而令人感到是剧情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生活的逻辑联系。在描写人物方面,有它生动活泼的一面,也有它不够贴切的一面。如当蒋世隆在酒店里把王瑞兰灌醉了时,瑞兰竟说:“秀才,我猜着你了……你哄我吃醉了,要捉那醉鱼。”这与瑞兰闺阁小姐的身份和含蕴的性格是不符合的。并且其中插科打诨过多,如酒保的起哄,翁太医的开玩笑等,都削弱了描写生活的严肃性,影响了作品的现实主义成就。(www.xing528.com)

从整体上评价,《拜月亭》确是没有《琵琶记》的价值高、影响大,但比《白兔记》、《杀狗记》和《荆钗记》,无疑是高出一筹。

(二)《白兔记》、《荆钗记》、《杀狗记》

《白兔记》的作者不详。内容是描写五代汉高祖刘知远和他的妻子李三娘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见于金人作的《刘知远诸宫调》和元刊的《五代史平话》。此外,元人刘唐卿还作有《李三娘麻地捧印》杂剧一种,今已失传。《白兔记》即采取这一题材,并加以发展。叙述刘知远家境赤贫,雇给李文奎为仆人。李文奎见他相貌不凡,便将自己的女儿李三娘嫁给他。李文奎死后,其子李洪一夫妇对待知远、三娘极其暴虐,知远被迫去投军,以武艺高绝,为岳节度使招赘为婿,三娘在家备受兄嫂凌辱,虽已身孕,也要干推磨、担水等苦役。后来在磨房中生产,以牙咬脐,孩子生下,遂取名咬脐。嫂嫂想把孩子害死,后为邻居救出,远送给知远。十六年后咬脐出外打猎,追射一只白兔,至井边见了三娘,正在悲戚。咬脐问她的身世,知是自己的生母,全家遂得团圆。

这本戏作者的主观意图在劝诫人们“贫者休要相轻弃”。但从总体艺术形象看,其意义在于揭露封建阶级的内部矛盾,通过对李三娘的塑造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欺贫爱富的罪恶。李三娘是戏中最动人的人物,她善良而勤劳,虽然受尽兄嫂各种压迫,仍不肯改嫁富人,而始终忠于刘知远。她这种思想行为,恰巧批判了刘知远的贪图富贵和背恩弃义,批判李洪一夫妻为了金钱,不惜将自己的妹妹置于死地的凶狠贪婪。这是这本戏的价值所在。但此戏也有缺点,即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把刘知远写成“真命天子”,有非凡之相和不平凡的遭际,把这个皇帝神化了,这是作品的糟粕。

《荆钗记》作者是谁?清人高奕、黄文旸都认为《荆钗记》是元人柯丹丘作。王国维则认为是明宁献王所作,因为宁献王的道号叫丹丘先生。两种说法哪个可取,尚难确定,存以待考。

《荆钗记》古本题作《王十朋荆钗记》,记述温州人王十朋聘钱流行女玉莲,以母亲的荆钗为聘礼,结成贫贱夫妻。此后,十朋应会试,状元及第。丞相万俟欲招赘为婿,被十朋拒绝,遂委他远任广东潮阳佥判。十朋托人捎家信告知玉莲,不幸被图谋夺取玉莲的富豪孙汝权买通带信人,窃改书信,谓已入赘万俟府中。家中见信大惊。孙汝权趁机谋娶玉莲,其继母也逼她改嫁。玉莲誓死不从,夜间遂自投瓯江,被温州太守钱载和所救,钱载和遂认她为义女。十朋母进京寻子,随儿子转至吉安太守任。玉莲与十朋不期共处一地,一天二人同到玄妙观各自为亡夫、亡妻祈求冥福,正巧相见,玉莲以荆钗为证,得重团圆。此戏中心是歌颂王十朋和钱玉莲的坚贞爱情和他们那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和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王十朋是个有气节的读书人,虽然中了状元,却不忘糟糠之妻,坚决抗拒了万俟的逼婚勾当。当他知道玉莲投江的消息后,极为感动,矢志不再娶。钱玉莲是个品格高尚的女子,不贪图富贵,不嫌弃贫贱,对孙汝权几次阴谋骗娶,都予以揭穿,而坚决忠于对王十朋的爱情,危急时甚至投江以示反抗。作品中也刻画了万俟丞相的凶恶嘴脸和孙汝权的卑劣手段,对他们进行了批判和揭露。

戏剧情节曲折,语言通俗。缺点是结构不严密,并宣传了封建节义观念。

《杀狗记》的作者,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是明初人徐所作。吴梅则认为曲辞鄙劣,不可能出于有才华的徐之手。姑存疑待考。此戏是根据元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杂剧再创作的。内容写孙华、孙荣兄弟二人在一起生活,孙华终日与酒肉朋友柳龙卿、胡子传等交往,受他们挑拨,因此深恨其弟孙荣,终将孙荣驱逐出门,使他生活在破窑中,之后又屡加陷害。孙华妻子杨月贞苦劝其夫不听,便设一计,杀一只狗放在门外,装成杀死的人。孙华夜间回来,见了大惊,怕蒙杀人嫌疑,与妻商量。杨氏劝他去找柳、胡二人处理,柳、胡都不管。无奈,来到窑中找弟弟孙荣,孙荣慨然允诺,代兄将尸首拖到野外埋掉。孙华深受感动,兄弟二人遂重新和好。此戏的主要思想是宣扬“亲睦为本”“孝友为先”“妻贤夫祸少”的封建道德,说教气息比较浓。作品歌颂孙荣和杨月贞,批判孙华。它歌颂杨月贞的贤德,当孙荣被逼迫时,她极力劝诫丈夫不要对弟弟如此暴虐。但她对自己穷困的弟弟却不施一点直接的资助。她循规蹈矩地按照封建伦理办事,是个封建伦理的化身。孙荣被迫害,但孙荣自己对这种迫害毫无怨言,而且始终表现着对兄长的尊重,具有某种奴性。这些是作品内容的消极面。作品内容可取之处,在于暴露私有制度下家庭生活的矛盾,即封建社会所提倡的孝友与奸诈罪恶的现实相矛盾;又揭露了酒肉朋友的有利则趋附、有害则远避的恶劣行径。作品的语言较生动、朴实。但从总的方面看,糟粕多于精华,是四大传奇中成就最低的一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