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昌龄:诗坛圣手,文学巨擘

王昌龄:诗坛圣手,文学巨擘

时间:2024-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王昌龄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开元二十八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王昌龄是盛唐诗坛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杀了闾丘晓,对王昌龄在天之灵,可以一慰。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王昌龄:诗坛圣手,文学巨擘

【生平简介】

姓名:王昌龄

别名:少伯。

出生地: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卒年:公元690—756年。

身份:诗人。

主要成就: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名家推介】

王昌龄(公元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

王昌龄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情深厚。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名家故事】

王昌龄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贬谪岭南。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北归,游历襄阳,拜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因为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诗留世。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卓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他的诗风清丽,虽抒情色彩浓郁但不伤其清新明快。各种诗体中,他最擅长七绝。《全唐诗》收录他的诗作一百八十余首,七绝即有六十余首。王昌龄擅长七绝和李白相似,而且他的七绝水平,也不比李太白差。二人同样不拘小节,同样性情潇洒,只是李白于七绝之外,样样皆通,古风、歌行成就尤大。王昌龄用意全在七绝,别的诗体也有佳作,但影响远不如他的七言绝句。

王、李二人绝句,可称盛唐独步,终唐一代,以至宋、元、明、清,可与比肩者,不过二三人而已。王、李七绝,成就相当,但各自的特色分明,色调相近而不相淆。李白七绝,妙在自然,仿佛信口而出,内里功夫却大。王昌龄七绝,妙在千锤百炼,人工造化,浑若天成。若以书法类比,李诗好似张旭草书,虽云烟满纸,规矩自在。王诗如颜柳楷书,虽然有大规矩绝不失之呆板。如他的《出塞二首》、《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等都脍炙人口,几乎尽人皆知。其流传之广和李白《早发白帝城》等七绝名作不相上下,如《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www.xing528.com)

王昌龄绝句的内容广泛,有送友、有观猎、有边塞、有伤怨、有青楼生活、有宫中旧事、也有根据民歌改化而来的艺术精品,送别诗的数量尤多。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能把许多不同的送别感受,用不同的文字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如他的《别陶副使归南海》:“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别情豪迈,如同壮军之酒。他的《送别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别情凄苦,情长万里。他的《送柴侍御》:“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别情洒脱,诗里诗外,皆是安慰。奇在他送别诗必定言月,好像无月不成行。

王昌龄写诗多写七绝,写七绝多写送别情,在友情二字上是非常有人情味的。很可叹他这么一位诗才八斗情重千金的人物,竟然一生仕途如此坎坷不平,可见盛唐之气是要出毛病了。果然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便遇了上战乱。盛唐元气剧伤,从此无法恢复。他也因为动乱而还归故里,竟被刺史闾丘晓因忌而杀。然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古而然。为时不久,张镐军兵进河南,命闾丘晓驰援张巡的许远城。偏这闾贼畏敌如鼠,逡巡不前,被张镐杀了,临刑前,他哀告张镐,说家中亲老无人赡养。张镐对他说:“王昌龄家中就没有亲老吗?他们靠谁赡养?”杀了闾丘晓,对王昌龄在天之灵,可以一慰。但于中国文学史,纵然杀一万个闾丘晓,又怎能消除失去王昌龄的千古遗恨。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赞誉他的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专家品析】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作品是《出塞》。

【代表作品】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