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鲁迅纪念馆:成为国内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成为国内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

时间:2024-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建立的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45年以来,已接待观众700多万人次,其中前来瞻仰鲁迅墓、鲁迅故居、参观纪念馆的外宾达60余万人次。上海鲁迅纪念馆已成为中外人士向往的人文景观和旅游之地,成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纪念馆:成为国内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建立的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馆名由周恩来同志题字,1951年1月7日对外开放。

上海鲁迅纪念馆馆址初设于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和10号,9号是鲁迅故居,10号为辅助陈列室。上海鲁迅故居是一幢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鲁迅自1933年4月11日迁居于此,直至1936年10月19日在此与世长辞。鲁迅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的情形复原。屋前有小花圃,底层是客厅和餐室。二楼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房,后间是贮藏室。三楼前间系鲁迅儿子海婴的卧室,后间为客房,瞿秋白冯雪峰曹靖华等曾暂住在此。1959年5月,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6年10月,上海鲁迅纪念馆在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建造了新馆舍,同时鲁迅墓也迁建于公园。鲁迅墓占地1600平方米,全部用花岗石构筑,具有民族风格。墓碑由毛泽东同志题字。墓前草坪内矗立着鲁迅先生铜像。墓的四周青松翠柏,郁郁葱葱。1961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舍是一座造型简洁、朴实、雅致,青瓦白墙、马头式山墙,具有江南民居风格、中西合璧的二层庭院式建筑。该馆以有关鲁迅文物的征集、保管、整理、研究、宣传和鲁迅墓、鲁迅故居的保护管理为其主要任务。它通过基本陈列、举办专题展览、编辑出版鲁迅研究书籍以及开展对外学术文化交流等活动,向国内外民众介绍鲁迅伟大的一生。现馆藏文物资料约20万件,其中有鲁迅文稿、诗稿、译稿、书信、生活用品和20世纪30年代木刻作品等珍贵文物1万余件。该馆的基本陈列历经多次修改,以鲁迅手稿、遗物、文献、书刊、照片等1000余件展品系统地介绍鲁迅的思想发展和创作及社会活动,重点反映了鲁迅在上海10年的光辉业绩。

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45年以来,已接待观众700多万人次,其中前来瞻仰鲁迅墓、鲁迅故居、参观纪念馆的外宾达60余万人次。上海鲁迅纪念馆已成为中外人士向往的人文景观和旅游之地,成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现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虹口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www.xing528.com)

鲁迅(1881—1936年),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鲁迅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