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大学期间,因为太贪玩,马某四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劝退。回到家,马某始终无法对家人开口提起此事。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呈现积极、健康、稳定、向上的良好态势,主流是好的。但是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必须引起学校社会和本人足够的重视。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境遇性的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主要有如下一些方面:

(一)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学习动力不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存在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和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被大家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有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至于为什么学习却不很明确。一位大二学生也写道:“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特别是一年级大学生,很多人都感觉“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沉溺于上网聊天、玩游戏、看武侠小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另外,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对所学专业的前景感到迷茫也是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大部分中学生来说,生活的中心和学习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考大学,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再苦再累也能忍受。一旦进入大学,好比船到码头车到站,多年的愿望和理想终于实现了,发现现实中的大学不像理想中那么美好,而中学阶段目标已实现,新的目标还未确立,很容易出现迷惘困惑、无所事事的状态,不知道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用,失望、痛苦也由此产生。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有同学说道:“大一开始时,由于高中的惯性,自然做着高考前紧张复杂的噩梦,一旦噩梦醒来,觉得无所事事,现在又不肯用功,不求上进,上课时总听不进去,可下课后却又为没有听好课而遗憾,精神总在这一无所获中受着折磨。”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其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虽然学习上很尽力,上大学就是为了求学,而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也十分压抑”。有人随机抽查了一个30人的大四工科班级成绩,在7学期中,有63门次不及格,人均2.1门次,不能不引起重视。

【案例】某大学临床医学系的大三学生马某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是邻里孩子学习的榜样,直到从中学毕业上了大学,他的路一直走得很顺。大学期间,因为太贪玩,马某四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劝退。回到家,马某始终无法对家人开口提起此事。眼看假期就要过去,觉得活着没意思,于是想到了自杀,可又觉得自己死了,父母、奶奶会很伤心,于是在2002年2月25日开学前一天中午,马某用电饭锅的电线活活勒死了慈祥的奶奶,用斧头砍死了父亲

(《北京晚报》2002年3月18日)

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二)情绪问题

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应,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而大学生的负性情绪高于正性情绪,值得引起重视。

抑郁。表现为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等,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逃避参与。中国矿业大学连续三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列在第一位的心理不适是抑郁,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亲和感差、考试失败、失去亲人、失恋、同学感情失和等都是抑郁的直接诱因。一些同学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对自己今后的前途“出路”感到迷茫,自信心严重不足,由此导致进取心不强、心境苦闷、学习兴趣减退甚至失望、悲观。

焦虑。学生的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来源并非现实的威胁,而是内心,无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考试焦虑与自我焦虑。尽管所有的大学生都经过了黑色六月的严峻考验,考试焦虑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大学第一学期考试失败的学生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考试前基本都睡不好觉,一想到考试心里就非常紧张,总担心下一门依旧会失败,不能自我调节,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状态。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长相、胖瘦、高矮、能力、魄力、魅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有的学生担心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不能获得异性的好感,甚至部分女生因没有男生追求而苦恼;有的学生总感到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够理想,因而非常自卑,不能建立自己的社交形象与公众形象。

情绪失衡。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不稳定性与内隐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高低不定,喜怒无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负性情绪的控制相对较弱。个体负性情绪表现为情绪高低不定、易怒,难以驾驭自己的情感,不能保持常态,如一次考试失败,有的学生就很难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群体负性情绪又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如某大学10年71例违纪处分案例中,打架的占到45%,起因多数是生活中的小摩擦。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为“朋友而战”,为“义气而战”,当情绪稳定下来,他们又多后悔不及。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评价认为“充实”的仅占14.2%,负性情绪明显高于正向情绪。

(三)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

中学生活的范围限于学校和家庭,交往对象主要是同窗好友、父母亲戚和老师等,而且主要是被动交往。到了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各异的同学重新组建成一个新的集体,师生关系也不像中学那么密切,每个人独立地进行社会交往。大学的交往相比中学更开放,加上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交往形式,使大学生将处于新的人际关系中,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小社会的环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示大学生的风采。(www.xing528.com)

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个体独立地步入社会交际圈,他们尝试成人式的人际交往,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并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作出评价,为将来步入成人社会作最初的准备。这一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交经验,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并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因此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者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诉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同学感叹说:“我常常感到很孤独、很难入群,觉得与人交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且很多事,自己做着就觉得没意思,有一种失落与空虚的感觉。”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普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大学生普遍的困惑。有调查指出:在一些全国招生的院校或重点院校,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语言隔阂及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原因,具有不同程度人际敏感的学生比例高达60%~70%。

【案例】2007年9月,某大学大一男生小孔,疑因不习惯大学生活,内心孤僻的他竟用玻璃片割颈自杀,幸抢救及时已脱离危险。据一直陪护着小孔的老师介绍,小孔说自杀的原因很简单,由于刚进入大学,很多地方他都不习惯。“他没有什么朋友,内心孤僻。”老师说,这也许是他自杀的一个诱因。

还有部分大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是到周末,大学生普遍感到无处可去,甚至出现了“周末恐惧症”,“盼周末,又怕过周末,那种孤寂的感觉真难受”,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挥。

除一般性的交往问题之外,大学生大多数的交往障碍都表现在与异性的交往之中,主要表现在与异性交往困难方面以及如何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与同龄异性交往的机会明显增多,同时与异性交往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由于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的理想成分过多,又缺乏经验,这样既增加了对异性交往的渴望,同时也增加了与异性交往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希冀与异性交往,但又不知如何着手,不知如何去沟通彼此的感情,不知如何交流相互的看法,不知如何调整双方的关系,由此带来心理上的困惑和压抑感。即使恋爱中的同学也深受困扰。尽管爱情是美好的,却不是每个恋爱着的人都品尝着甜美的爱情之果,爱所产生的结果也因人而异。很多同学缺乏两性相处的方法,也没有爱的能力,对爱情中的悲欢离合不能很好处理,从而带来一系列心理困惑。“想说爱你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谁为我憔悴”,“想得到偏又怕失去”。有的大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甚至认为有爱就有一切。当失恋的打击袭来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面对分手,面对自己。

(四)性心理问题

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必然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与承认,产生性幻想、性冲动等,18.3%的新生和30%的老生产生过“性幻想”,用自慰的方法解决自身的生理冲动,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错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苦恼和困惑。

青春期性心理与性生理密切相关,对异性的好感,希望在异性心目中确立良好的形象,获得对方的认可。有的大学生认为,“爱,不能没有性”,“禁欲是对美好爱情的打击”。由于性生理的成熟与性心理的不够成熟的矛盾,使更多的人面临这样的选择:最初的恋人可能不是最终的选择,性关系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心理上都给对方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男朋友的性要求,如何选择才既不伤双方感情,又保持了自身的尊严?”“既不破坏社会公德、又不影响他人,健康的性行为为什么不可以呢?”性的好奇、性无知、性贞洁感的淡化,甚至性与爱的困惑、分离以及由于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及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五)适应问题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大学生面对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方法及生活条件的变化,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又没有建立起来,因而产生了感情无以寄托的孤独感、幻想破灭的失落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优势地位丧失的失落感、自我能力欠缺的否定感等多种适应性问题。在大学生中的新生,适应性问题尤为突出。一位进大学后因为不适应而产生抑郁情绪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到了一个人才济济的新环境,之前的赞美、掌声、光环都已不再,体味到了传说中的大学人情之薄,竞争之激烈和残酷……平时与同学打交道,发现他们说的很多我都不懂,甚至闻所未闻。阴郁、沉闷不断在内心积压。”

【案例】2001年9月17日凌晨,广州市某高校宿舍楼一名刚入校两天的新生从宿舍楼6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16日,他曾给妈妈打电话说,6个人住一间宿舍,又没空调,没办法睡觉,很痛苦,15日、16日他已经连续两天失眠

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大学生作为“文化人”与“社会人”的培养任务,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大学毕业生,由于面临着走向社会,去面对一个对他们来说还十分陌生的生存环境,焦虑、无助、失落的复杂心态也比较普遍。

生活能力弱,自理能力弱的情况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尽管高校都在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但作为社会一员,学生普遍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务。这不仅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也同样表现在困难学生身上,学生连简单的劳动都不愿从事,衣服找人洗、被子请人洗,有的学生宿舍集体请“钟点工”,帮助收拾内务、清洗衣物。困难学生家长感到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已经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作为一种补偿,不让孩子干更多的活,因而大学生的生活能力依旧很弱。部分毕业生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显得思想和心理准备不足,不知所措,等待家里想办法。丢失毕业证书、派遣证明等的事件每年都有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我国经济发展之日,物质条件在逐步好转,兄弟姐妹减少,可以说“一路高歌到大学”,在学校“老师宠着”,在家庭“父母捧着”。面临学业、生活、感情方面的挫折,学生显得无所适从,感到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甚至怀疑人生。多数学生只能听顺耳话,听不进不同意见,更不用说老师和同学的批评了。困难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感、自由感、自信心等方面更容易受挫折。面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担心受挫。

(六)手机、电脑、网络依赖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由此而引起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多,形成某些大学生现代生活的诸多依赖综合征,并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手机依赖行为:有的大学生对手机极其敏感,平时就恨不得一直把手机攥在手里,生怕错过电话,别人的手机响,也要拿出自己的来看看。更严重的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屏幕,有未接电话没有。“短信焦虑症”者则沉迷于手机短信,每天不用短信和朋友聊很长时间就坐立不安,如果收到的短信数量少了,就感觉规律被打破了,产生焦虑、不适应的情绪,心里焦躁可能造成失眠,让其异常痛苦。对有“手机依赖综合征”的学生来说,手机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的变化,要么言语粗俗、烦躁不安;要么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在一般人看来很正常的一些事情,如手机没电、信号减弱、别人呼打不多等,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

电脑依赖行为:据心理专家分析,计算机操作大多采用会话形式,下达指令后,计算机便言听计从。习惯了与计算机交流的人,与人交往时往往很难体谅对方,陷于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因此,无法与他人达成妥协和谅解,是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容易犯的毛病。他们经常无法很好地与周围人沟通,以至于无论干什么事都不顺,时间一长,内心烦躁、身心疲惫,产生心理障碍。由于工作、学习、娱乐都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产生了依恋,当电脑发生故障时对电脑破口大骂、拳打脚踢,甚至把鼠标或键盘抛出门外或窗外,或因电脑故障而埋怨同学、责怪同学。长时间面对电脑,会产生身份危机:“到底是我在控制电脑,还是电脑在控制我?”

网络成瘾行为:网络给传统人际关系带来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网络把交往带入了一个完全虚幻的空间。网上的你可以不必顾及后果地“创造”一个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形象。没有人会知道你言语不利,也没有人看得到你面色苍白的羸弱形象,你丝毫不用担心被嘲笑,不高兴了关上电脑完事。于是,在现实中被压抑的自我就破茧而出了。据最新统计,全世界2亿多网民中,就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综合征,而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主要表现在网上持续操作的时间过长,为了达到自我满足,不惜大量增加网上操作时间,随着感觉乐趣不断增强,欲罢不能,难于自控,早晨一起床,就有上网需求,有关网络上的情景反复出现脑际,漠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患有网络依赖综合征的人,初时是精神依赖渴望上网“遨游”;随后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有的大学生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导致退学,如四川南充考生张空谷(本名张非)先后4次参加高考,曾考上北大、清华两所名校,后因沉迷网络而退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