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教材,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研究教材,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窦老师以教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依据,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拓展教材资源,从而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面,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势态,使拓展、延伸的资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最大的效益。一是要通读教材,通过通读了解教材大致内容、体例安排和来龙去脉。

研究教材,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第二节 研究教材

教材是为了有效反映和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现代教学论强调“不是教教材(课本),而是用教材(课本)”,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教材的性质。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非唯一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仅是依据),是“教学的工具”和教学的抓手。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开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确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

如在语文教学中,“用教材”不仅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用到教材,而且应当用好教材。编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和反复加工的,文质兼美、语言规范、内涵丰富、意味隽永,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规范文本。我们只有以教材为教学的首要凭借,充分激活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才能促成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随文起舞、循情而动、因境而歌,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绝不能抛开教材,而漫无边际、牵强附会地进行所谓的延伸、拓展。

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村居》一课时,以“村居”为抓手,循着文字、文学文化台阶,以文本的语言文字为首要凭借,通过“吴音”“溪”“媚”“醉”“卧”等字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读出蕴涵在文本背后的意义来。在此基础上,窦老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居”字领会作者对“安居乐业”的向往。接下来,窦老师并不是就此结束授课,而是再现另外一首辛弃疾的词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让学生再次走近作者、了解作者,从而明白作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通过两首词的对比,学生明白了“醉”虽然是一样的,但作者想的却不一样,普天下人的安居乐业才是作者真正的向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窦老师以教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依据,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拓展教材资源,从而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面,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势态,使拓展、延伸的资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一、阅读教材

备课过程应该是教师与作者心灵交流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言感受,切不可简单搬用他人的方案,只有这样,备课才会有生命力。

一是要通读教材,通过通读了解教材大致内容、体例安排和来龙去脉。

二是精读教材,通过精读理解教材上每个字词句的具体含义和内容,领悟其中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真谛,以便向学生传授。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理解和研究教材要求做到懂(弄清每个字、每句话的含义)、透(对教材的谋篇布局、结构层次乃至微言背后的大意、潜台词等,都必须做到透亮明白)、化(教师的思路、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理解水平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把这三者化为一体后,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了一辈子小学语文,对于于老师而言,每一篇课文都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于老师在备课时仍一遍遍地朗读课文,反复揣摩,面容和着文本时而严肃、时而高兴,入情入境。于老师说:“反复朗读课文,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就是我认为的最好的备课方式。课文读得有味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有了。”教师只有朗读好了,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世界,给学生以切实的朗读指导。

二、“吃透”教材

一位特级教师总结经验时曾这样说过:“千重要万重要掌握好教材最重要,这法那法掌握不好教材就没法。”这足以说明研读教材时要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里的知识点,这才是备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

一要注意横向、纵向相联系。学期初要粗略研读整册教材,明确本学期内容的条块分隔,和前面所学的哪些内容有联系,有什么联系,目标要求上有什么区别,学生学习的基础如何,安排多少课时完成。知识之间是有其内在紧密联系的,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或本门课前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无处不在。只有非常清楚这些联系,才能明确每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所处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进而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前后呼应、条理清楚。

二要应注意深度、广度要适当。知识涉及太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太浅又会浪费时间,面太广则显示不出本课特点,面太窄则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取舍,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否则,学生不是“吃不了”,就是“吃不饱”。只有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教参,才能把内容选好。

三要做到重点、难点突出。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是判断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对于重点内容要舍得下工夫、花时间,并在提问、探究、交流、练习、总结等阶段,均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学生精力集中、目的明确、弄清搞懂、印象深刻。对于难点或复杂的问题,可采用多次铺路搭桥、化整为零的方法。抽象的问题可结合图表、利用模型;深奥的问题可通俗举例、类比推理;隐蔽的问题可顺藤摸瓜、层层剥皮,都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吃透了教材,我们就可以对教材了解和熟悉,然后才可以超越教材。

例如在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中的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备课之前首先要弄清作者描写两棵樟树为什么?为什么不写故居内别的植物而非要写两棵樟树?通过一遍一遍的读课文,不难看出作者是借樟树喻宋庆龄。知道了作者的意图,那么在备课时就要围绕它进行教学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樟树,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收集樟树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请教科学老师了解樟树,这样不但让学生自我收集资料的能力得到提升,也是课程与课程之间融会贯通,让学生明白学习不是独立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厚此薄彼。在初步了解樟树后,课堂教学设计也就以樟树的两大特点为主线,从而引导学生由树及人,由浅入深的了解宋庆龄,认识宋庆龄。

三、“补充”教材

“补充”教材实际上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它并不改变教材原有的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少”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此而比较平稳、安全。虽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在中国教育界已经提倡多年,但是“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说已经完全消失。显然,“补充教材”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我们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减少我们对考试的焦虑,只要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上课中的教学主题提供相关的材料,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例如:课文《斑羚飞渡》,让我们感受到斑羚们演绎一曲动人的生命之歌,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让人感动的是,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它们心甘情愿以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而造就生命的辉煌。有一个老师在和学生讨论《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就特地为学生提供了人类的“弃老”传说、《泰坦尼克号电影片段感人故事、“克拉玛依大火”的灾难等等,把这样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这样的课堂多么的轻松。

四、其他课程资源

准备好各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和材料、用具等,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重要的课程资源还包括:学校现有的教学辅助设备(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室、挂图、模型、图书馆等);社区或学校周围的课程资源(如森林公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植保站、实验田、自然保护区、养殖场、果场、学生家庭等);人力资源(包括学生、家长、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等)。注意充分考虑这些课程资源的作用,使物尽其用,将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对于课程资源我们应做广义的理解。教师、学生与教学相关的人员、教材、相关媒体、时间、空间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关键是我们要具备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如语文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社会又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大课堂,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的局限,延伸到室外、校外,使课堂变得博大、丰富、生动。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室、广播、电视、电影、书报、杂志等资源搜集资料,还可以进行调查、参观、实验、访问等实践活动。此外,教材本身作为一种资源也是丰富的、多元的,也需要我们去重新发现。如果教师善于多角度挖掘现实教学、现实生活、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就会进一步拓宽教学的天地。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学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www.xing528.com)

如《一夜的工作》,赞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抒发了作者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小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在理解内容上、体会感情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备课中,设计让学生以《我了解的周总理》为专题搜集关于描述周总理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文章、图片等。学生到书店、阅览室、互联网去查阅,进行摘抄、印制、下载,并整理成书面材料。在课前有了这些研究,在课上适时进行交流,学生就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为新中国有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曾经被称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叛徒”。他说我上课的时候有两种模式,你要听我的课吗?好,你进来了听好了。你要听我的课,就要忍受我上课的方式。他的第一个模式叫做“放羊式”,你不是来听我上课吗?我一句话都不说。为什么呢?他说,我把我的学生带到一个草美水肥的地方,让我的学生像羊一样去寻找最好的水草。这有什么不好?这个案例有意义呢?就是补充资源、改变教材。他改变教材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他说,我的学生自己在看书,我不要去惊扰他们。他们自己在看书,老师根本不要说太多的话。这是他的第一种教学方式。他说,还有第二种教学模式,叫做“满堂灌”。你说“放羊”不怎么样,我再上一堂给你看看,叫“满堂灌”。他说,满堂灌有什么不好,别人灌进去的是“自来水”,我灌进去的是“牛奶”。我就一讲到底怎么啦?我的学生喜欢听我讲。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不意味着老师不能“讲课”。一个善于讲课的老师,他可能在不断地讲,但实际上他是在对话———心和心之间的交流。黄玉峰老师的追求,就是让他的学生自己往前走,他不断地引导他的学生自己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在他看来,那么薄的一本语文课本,很快就能把它搞定,不需要在那里有太多的纠缠。他的学生在复旦大学的图书馆可以借书看。他的学生对复旦大学附中周围的书店都了如指掌,书店里面有什么信息,他们都知道。后来《中国青年报》发表有关黄玉峰老师的一篇报道,标题就叫做《语文教学的“叛徒”》。“叛徒”两个字是打引号的,说的比较突然,但是这个“叛徒”打引号之后基本上还可以表达一个意思,就是他是在“改变”,他有“反叛”,有“批判”的思维。黄老师的课为什么让人感觉到讲得好呢?因为他有个性。一个真正有个性的教师是不会容忍没有个性的教材的。他不会容忍,他一定要把教材变得有他自己个人的精神的痕迹。黄老师有一个做法:他每年都会带学生去旅游,他把它叫做“文化旅游”,尤其是浙东一带。他把课堂带到外面,借用余秋雨的说法,叫做“文化苦旅”。黄老师的学生高考成绩是出色的。为什么?很简单,第一,视野开阔,阅读量大。第二,通过写作带动进一步的阅读。语文有什么技巧呢?不过就是读的多,然后通过写作进一步的带动阅读,就越读越多,越写越多,语文成绩就比较好了。语文课是要“听”的,但是,还有比“听”语文课更重要的,就是“读”课外书。有哪一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好,不是因为他在课外读了大量的书?这就是我们做老师的使命,除了有课堂教学,一定还要有大量的相关资源,要有补充,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阅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智慧,它令我们突破空间的束缚,与智者同行。阅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尊严,它令我们跨过时间的设定,思接千年。阅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力量,它令我们克服自身的局限,无所畏惧。

五、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传统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授受,教材基本上是用叙述性的语言直接呈现知识,比较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而忽视其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更要深入分析和挖掘知识的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要看到教材背后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如结合人教版教材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老师可设计如下探究性活动,这些活动能够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和考查。

问题:漫画“冷战”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创新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动手创作能力等。

情境设置

基本素材包括:三个人、一个话筒、一支消防水枪、一把雨伞。

基本要求:

(1)必须要在画面中显示出与“冷战”相关的主要内容:丘吉尔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苏联的反击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2)情境的设计必须要体现出美苏冷战过程中的对峙状况。

(3)人物的描述或设计要明确地体现出个性特征,让人一目了然。

(4)可以根据需要自主添加素材,但情境设置中提供的素材必须要使用。

(5)建议自由组合成3至5人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创作。

(6)作业形式可以是详细、准确的文字描述,也可以绘制成一幅漫画(建议有一定绘画能力的同学可尝试)。

作业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专题学习档案。

六、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结构体系

教材结构体系的构建是影响教材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为宗旨的教材,它的体系设计必然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教材编写中,教材体系的构建往往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编写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的发展规律,难以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思路去进行教学,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