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植物生产类园艺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植物生产类园艺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植物生产类园艺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徐小彪辜青青黄春辉曲雪艳刘善军陈金印园艺产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据此,本文主要根据现行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对其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见解。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在园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实践教学课时资源的整合成为强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

植物生产类园艺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植物生产类园艺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徐小彪 辜青青 黄春辉 曲雪艳 刘善军 陈金印

园艺产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园艺产业的企业化、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程度越来越高,现已成为世界园艺大国[1~2]。伴随着园艺产业的发展,对高质量园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培养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宽专业、强能力、重应用”高级复合型园艺人才成为各高等农业院校园艺学科的教学培养目标。

园艺科学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3~4],其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是强化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从事相关科研的能力,毕业后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5]。据此,本文主要根据现行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对其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见解。

一、课时资源整合

传统的园艺专业教学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及素质教育的现象[6~7]。实践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只是理论教学的从属课程,其作用只是辅助理论教学,验证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课程自身所应有的独立性、综合性及系统性,所占课时数比例较小。在我校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教学课时(包括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占专业课课时的30.88%,占所有必修课课时的13.67%;而专业实践课教学课时仅占专业课学时的8.19%,占所有必修课课时的3.68%。可见实践教学在传统的园艺专业教学中是一个十分薄弱的教学环节。

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在园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实践教学课时资源的整合成为强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具体的措施有:①整合基础课程,以“必需、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8~9],将性质及理论相近或内容上有重复的基础课程进行融合,将部分公共及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化,从而压缩基础课程的课时数。②压缩专业课课时,对专业理论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学科界限,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10],进行课程的合理配置。③扩大实践课课时,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理论去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加速对理论的理解,并进一步深化和强化理论的发展,从而培养和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增设园艺专业生产实习课程,通过在不同园艺作物、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生产管理,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模块的系统理解和连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生产和管理技能,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能与企业的工作进行对接。

二、教学内容更新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园艺科技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高新科技日新月异。而现行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使得培养出的园艺人才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园艺科技动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园艺人才,剔除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增设与现代园艺生产接合紧密的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科技成果,引入高、精、尖的实践技术手段成为教学内容更新的重要途径[11~12]。

在实践教学内容的组成上,现行多数农业院校还是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核心教学内容,主要是对课本中一些基本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性的操作,缺乏园艺专业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所应有的综合性、创新性实践项目,使学生所掌握的实践内容和方法不能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了提高其教学效果,引进综合性、创新性实践项目成为教学内容更新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置上,减少验证性实践内容,在验证性实践为基础的前提下,增设综合性、创新性实践内容,并通过以综合性实践为基本内容发展创新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园艺植物具有地方区域性特色,不同的地区因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不同所发展的园艺植物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园艺植物的区域性特点进行教材内容的编排,在教学中突出当地园艺产业所发展的园艺植物,重点讲述当地园艺植物栽培、产品化的系统过程,并通过实践让同学熟练掌握当地园艺植物的生产过程。之后,辅以讲授其他非特色园艺植物,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实习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强化了学习的目的性,并通过在非特色园艺植物上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反应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模式创新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两部分。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实验教学都是由老师将实验原理及步骤写在黑板上,学生照着步骤做;实习教学是通过老师在田间进行原理及步骤的讲解,并通过操作示范,学生跟着老师进行操作。在这种“教师抱着走”的教学模式下[13],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完全被老师和课本所束缚,缺乏在实践过程中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因学生进行的实践操作都为模块式实践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只注重过程而不关注后续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整体的系统性,从而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改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具体如下:①更新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课程安插在大学的四年里,通过大一安排品种及设施的识别与认知,大二安排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观测及简易农事劳动培养学生对园艺学科的感性认识,大三安排专业技能的模块训练,培养学生对园艺学科的专业认知,使学生掌握应有专业实践技能,大四安排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及对园艺产业的行业认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②通过小组制形式开展综合性实践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原理及方法的构建,实践项目的完成,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老师只起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实践方案和完成效果均纳入考核中。③设立创新基金项目,倡导创新性实践的开展,通过各种科技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④更新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实物进行验证性实验的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实习教学中,关注实践过程的同时注重后续结果,通过结果反应过程的优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并在生产实习中,通过实行责任承包制进行周期性生产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且将其产量及销售业绩纳入考核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⑤改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8]

四、教师资源开发

随着农业经济和园艺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高等农业院校开始扩招,但业务素质良好、实践经历丰富的教师不能得到满足,因此教师资源的开发成为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一个新方向,主要的途径有:①培养年轻教师的实践及业务水平,年轻教师具有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充满活力、成就动机强、工作热情高、掌握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职业发展定位意识淡薄、科研协作组织能力较弱、教学经验不足、角色适应困难、实践动手能力偏低等不足之处。针对这些特点应制定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采用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导师制,并通过教研活动经常化、公开化,加强对年轻教师的督导作用,在工作中实施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年轻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培养,推荐年轻教师加入研究团队,走向生产第一线,建立年轻教师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使得年轻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14]。②学校可聘请企业专家及企事业主要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承当部分生产实践教学任务,并协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专业教学,打造成“双师型”教学团队。③鼓励专业教师共同创办企业,通过企业的运行,可丰富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提高教师对园艺产业前沿信息的了解,从而培养出“双师型”教师。

五、实验室及教学基地建设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中,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利用率,我校将原隶属于农学院、园林学院国土学院的植物生产类实验室按其功能融合、重组、科学配置,组建成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为各专业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打破了以往专业各自为营,实验教学资源缺乏或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此外,为了提升实验室的建设水平,高新仪器等资源的购置也是必要途径。同时,为了保证资源的正常使用,还应加强实验室管理水平,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www.xing528.com)

基地是高校实习教学的重要场所,是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重要载体。目前,教学基地出现的突出问题是校内基地建设经费投入较低,校外基地构建不稳定。为了加强基地的建设,改善基地的不良现状,学校可以在先期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基地的标准园、试验园、生产园及相应的设施条件,之后通过实践结合生产,以公司的运营模式进行基地的生产经营,保证基地的后续经费。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得到规范化的实践训练,同时通过责任承包制及分红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激情和加强学生在实践生产中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基地以低于外面的价格承包给企业,通过企业和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教材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获得企业技术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在基地的生产中充当技术顾问,同时企业为教师提供了前沿的行业信息,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校外基地的建设上,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与校外企业的联系,建立学生毕业前在校外的顶岗实训基地,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为学生安排岗位、食宿以及相应的生活补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选择在企业就业,这样学校可以相应地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问题,企业也可得到他们所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武涛,杜亚琳.浅谈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96-197

[2]曹毅,任吉君,孙秀华等.浅谈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 115-116

[3]车树理.《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职教,2008,(9):50-55

[4]李树玲,赵国防,王震星等.强化果树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9(4):57-59

[5]王启军,李睿红.简谈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孝感学院学报,2009,29(3):112-114

[6]廖明安,李焕秀,曾伟光等.加强基地建设注重能力培养—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增刊):68-70

[7]李作轩,张凯斌,须晖.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园艺人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6(专辑):61-64

[8]熊丙全,阳淑,万群.创新教育模式下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4:74-76

[9]赵凤艳,王玉群,梁云福等.构建高职设施园艺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2,5: 19-20

[10]刘玉石,丁九敏.加强高职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探讨[J].现代农业,2008,12:92-93

[11]马兵钢,赵扬,牛建新等.关于园艺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2009,3:55

[12]别之龙,向佳玲,杨仁海等.深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05-109

[13]赵春芝,史作,安王超等.园艺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山东农业教育,2009,3:53-56

[14]秦嗣军,吕德国,刘国成等.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新教师特点与业务素质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7):37-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