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实践教育研究的目的就是:以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为着眼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提高高校及其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共赢”。

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海生 张学玲 陈美球 郭细根 谭会乐

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协调能力、应用能力、组织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实现培养热爱专业所学、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的专业人才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1~2]。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针对资源环境类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特色,通过以上创新实践,使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形成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产生较好的社会反响,实现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共赢”,是当前实践教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实践教育研究的背景、目的及其意义

1.实践教育研究背景

据统计,“十五”期间(2001—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共培养了1082.43万名高校毕业生,比“九五”期间多培养了590多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将从2006年的近400万增加到2010年的近650万,每年增加约60万,总计约2600多万大学毕业生(比“十五”期间净增1500多万人)走向社会。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教育阶段,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这种迅速增长的毕业生就业大军,使我国的就业形式愈加严峻。尽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保证高校毕业生及时、充分、体面、公平、安全就业,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和法规,社会各界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目前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大学教育与社会生产的需求、大学毕业生素质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存在的矛盾非常突出[3~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水平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以及人才培养规格具有决定性作用。教高[2007]1号、高[2007]2号和教高厅[2004]21号文件规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地方高校来说,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

2.实践教育研究目的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校的发展除了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外,就是要依托学科建设优势和社会职业的要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新型专业人才,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发展之路。开展实践教育研究的目的就是:以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为着眼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提高高校及其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共赢”。

3.实践教育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以江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类专业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体系创新实践,立足于生产教学实践、科技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三实践”,依靠教学实践基地、科技服务项目、学生社团活动“三平台”,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教育培养与服务社会“三结合”,培养思想素质好、创新能力优、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心强的专业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满足当前社会对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高校建设更加科学、全面的大学生实践教育体系,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专业品牌,形成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2)有利于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和承担社会责任。(3)有利于高校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满足社会生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促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消除人才培养和社会生产的脱节,最终达到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共赢”。

二、资源环境类专业实践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当前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注重在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这就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实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5~7],如何结合生产教学实践、科研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等内容,不断完善我校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和教训内容,努力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主要研究内容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只注重校内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在生产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环节相对薄弱,这不利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资源环境类专业,在资源不断匮乏和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今天,社会迫切需要能将专业知识创新应用和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也对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涉及资源环境类的专业共有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基于以上思考,结合资源环境类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社会要求,相关教师在大学生实践教育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索。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的客观定位。不同的实践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其客观分析有利于大学生实践教学科学体系的形成。教学实践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要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促进专业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

(2)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生产教学实践、科技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三实践”为基础;以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科技服务计划、学生社团活动“三平台”为载体;以大学生实习校内外“双导师制”、校企合作项目实施,大学生助研、科技竞赛、科研立项、科技下乡,社会公益活动、社会专题调研、主题宣教活动等为途径;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教育培养与服务社会“三结合”;以培养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等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

(3)创新实践管理服务体系及其保障机制。人员到位,构建了学校、实习单位、学生群体校内外“三位一体”,校内外双导师和学生管理人员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制度到位,制定了“双导师制”、“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大学生助研”、“科研立项”、“科技竞赛”等管理办法和制度;确保实践教育经费到位,包括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科技下乡、社团建设等经费保障;确保管理服务程序到位,在实践时间安排、内容确定、学分及成绩认可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定。

(4)创新实践的绩效评价。从加强实践教育师资力量、提升人才培养特色、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绩效分析,实现了“大学生—实习单位—学校—社会”的共赢。

3.基本研究思路

对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进行合理的工作定位,确定总体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的工作理念和建设模式,即:结合生产教学实践、科技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三实践”,依靠教学实践基地、科技服务项目、学生社团活动“三平台”,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教育培养与服务社会“三结合”,构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本体系,并探讨其管理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研究基本思路与框架见图1:

img48

图1 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基本思路与框架

三、实践教育创新实践情况及其成效分析

实践教育作为我校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内容,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广泛参与。针对资源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我院结合“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中心理念,鼓励实践教学一线的老师积极申报相关教改课题,要求所有老师都要参与到实践教学改革中来,在学院形成了“教学改革,人人参与”的格局,使得我校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在生产教学实践、科研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方面得到了广泛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1.创新实践情况

(1)生产教学实践开展情况。主要依托各专业教研室的力量,通过专业老师与用人单位、科研合作单位、科技服务单位的联系,先后在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武宁县扬州乡九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奇佳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东理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地源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遂川县国土资源局、江西招商旅行社、南昌市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南昌市麦园垃圾场、南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昌市昌北枫景小学等20多家单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并与相关单位合作协商实行大学生实习“双导师”制。

(2)科技服务实践开展情况。主要依靠承担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和横向课题的老师,通过开展大学生助研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老师主持的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30多项课题;通过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积极组织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和科技下乡等活动,包括“兴赣杯”、“挑战杯”等科技竞赛和创新设计大赛;校团委拿出专项基金进行大学生科研立项,鼓励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开展大学生科技论坛和学术交流;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科技下乡、服务宣教活动;编辑发行《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学报》,促进学生专业论文写作和专业学习。

(3)社会调研实践平台建设。主要依靠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实践的指导、组织和管理,成立了江西农业大学绿源协会、江西农业大学旅游协会等学生社团,并指导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形成了“江西省高校环境文化节”、“环境警示教育”、“导游之星”、“大学生设岗定责”、“保护母亲河行动”、“绿色使者行动”等活动品牌;组织学生深入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就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和专业论文。

(4)管理服务和保障机制建设。主要围绕实践教学中的学生组织、教师职责、成绩考评、学生管理、特色活动、经费支持、制度建设等方面提供管理服务和保证。

①针对生产教学实践:研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互惠互利的激励机制、论文选题机制、学生跟踪管理机制和毕业实习效果评价机制为一体的大学生实践实习校内外“双导师制”运行模式,制定了《校外实践实习导师遴选办法》、《毕业论文选题暂行条件》、《毕业实习管理暂行规定》、《毕业实习考核评估暂行规定》等相关制度。通过校内外“双导师”的机制的构建,把高校的较高理论水平与社会的实践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大学本科的毕业实习效果。

②针对科研服务实践:主要围绕大学生老师的科研项目,从事助研工作,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服务,实现科研老师与助研学生的双向选择,针对不同项目将学生按照专业学习和兴趣等进行统一调配;组织大学生参与有关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参与学校有关大学生的科研课题申报,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科技下乡、服务宣教活动。对大学生参与科研服务活动加强管理并进行管理,制定了《大学生参与科技服务活动管理规定》、《大学生发表科技论文和参与科技竞赛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发表专业论文和获得科技竞赛奖励的同学将给予响应的奖励。

③针对社会调研实践:主要依靠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实践的指导、组织和管理,成立了江西农业大学绿源协会、江西农业大学旅游协会等学生社团,并指导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形成了“江西省高校环境文化节”、“环境警示教育”、“导游之星”、“大学生设岗定责”、“保护母亲河行动”、“绿色使者行动”等活动品牌;组织学生深入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就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和专业论文。制定了《大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实践活动管理规定》,评选优秀调研报告和先进论文,并在大学生综合测评中给予加分作为奖励。(www.xing528.com)

2.项目实施成效

在传统实践教学基础上,结合生产教学实践、科技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等,对资源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创新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促进专业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

(1)促进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健全了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专业办学特色。

通过“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加强了“产—学—研”的联系,突出“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使得大学生实践教育打破传统模式,打破了高校教育壁垒,形成了开放式办学模式,高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培养与服务等,有了更多的渠道和平台融合在一起,对培养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2)推动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了校企科研合作,扩充了师资力量。

通过“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特别是大学生实践教育“双导师制”,不仅有利于吸收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担当大学生实习的指导老师,扩充了师资力量。同时,通过“双导师制”、校企科研合作、科技服务等,为专业老师了解社会生产的现状、发展趋势与专业人才需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

(3)提高了大学生素质能力,创新了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大学生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具体的社会生产,有机会参与科研初步了解科研工作开展的方法与步骤,有机会了解社会基础科技普及情况,以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将大学生培养成热爱所学专业、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特色型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4)带动了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

通过“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大学生有机会进入到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实习和承担社会工作,能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情况,接触用人单位,就业过程中可以抢得先机。同时,因为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独特性的人才培养需求,有利于实施人才“订单培养”,使大学生能更及时的、更充分的实现就业。

(5)加大了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技术含金量,完善了学生科技活动,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特别是搭建了科技服务平台,让大学生申报课题研究项目,参与科技竞赛和科技服务活动,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科技实践的锻炼,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水平,科技实践服务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6)实现了教育培养和服务社会的结合,强化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提升了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

通过“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从社会生产实践、科技服务实践、社会调研实践等多方面、多途径与社会实际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通过科技下乡、科普宣教、社会调研,让大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的社会生产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在资源环境领域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社会、为基层、为生产服务,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

四、继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针对资源环境类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特色,建设“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将大学生实践教学拓展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培养体系,提升实践教育的效果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共赢”,对于提高高校办学效益、服务于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总体而言,通过多年的创新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但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面”的问题

从“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的内容看,新构建的大学生实践教育培养体系涉及的面相对传统教学来说,是比较宽的。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堂到课外,从管理到服务,从学习到应用,都有所涉及,从体系构建上看是比较广泛的。然而,因为目前的教学安排及管理体制、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和活动组织提供的机会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大学生自身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大学生参与程度和深度都受到影响,如何使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面”不仅在体系构建上全面,从大学生的参与角度上同样全面,让大学生普遍接受全方位的实践教育,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度”的问题

学生实践教育的参与程度、深度和广度问题同样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谈到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面”的问题时,已经涉及大大学生参与的广度问题。除此之外,参与程度和深度则对大学生个体来讲更加重要。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是肤浅的、走马观花的、形式上的实际,还是高技术水平、高要求、高标准、系统性的实践,是否具有严格的时间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平台保障等,对大学生的成长更为关键

3.大学生实践教育的“信”的问题

“信”的问题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值得信赖,整个过程是可信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认可的,并且可以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从而使“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使之能更好地开展下去。目前,对于大学生专业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的角色定位,对于科技竞赛的组织和指导,对于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或参与教师课题等,都没有统一规范为实践教学统一管理,也既这种实践教育方式更多的还只是相关老师和学生自发的行为,没有上升到学校实践教学层次。正是因为从“信”的角度看,还有很多制度上的缺陷,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层面和参与积极性,这不利于“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4.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绩”的问题

也就是对基于“三实践、三平台、三结合”的大学生实践教学绩效的评价,创新实践归根到底是希望能够提高实践教育的实效,真正实现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共赢”。这种绩效由谁来评价、如何评价,如何利用这种评价结果,并使其发挥作用非常值得思考。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创新实践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范例。就目前看,这种评价是随机的、不成系统的、不全面的,这不利于创新实践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2]管莉菠,虞方伯.高校实践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

[3]郝建平,王成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3):11-15

[4]吴林根.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6):101-104

[5]孙金栋,王鹏,韩芳,黄忠臣.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中国建设教育,2007,(12):46-48

[6]陈鹏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5):83-85

[7]吴建忠,张俭,杨吉兴.谈地方性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16-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