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调整、改革和发展,直接取决于社会和个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和需求结构及其变化。因此,需求约束,是高等职业教育新运行机制的动力机制。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研究市场机制,尊重市场规律。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机制中,政府的功能及其与学校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高等职业教育运行中,国家干预、社会参与都少不了市场的中介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

第六节 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的运行机制

一、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的运行机制的理论依据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理论、政府法规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的运行机制其理论假设可概括为:两种需求为导向,两种规律为依据,公平竞争为基础,两个高效为目标。其具体内涵是:

①两种需求为导向。所谓两种需求,是指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调整、改革和发展,直接取决于社会和个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和需求结构及其变化。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需求,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不同的人才规格和层次的需求,个人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接受不同程度教育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时代,这种种需求,都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汇集成一种对高等职业教育兴衰存亡休戚相关的市场需求。需求旺盛,高等职业教育就会兴旺发达;需求衰退,高等职业教育就会萎缩滑坡。因此,需求约束,是高等职业教育新运行机制的动力机制。

②两种规律为依据。所谓两种规律,是指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特殊产业,它以育人为根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出,是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违反了教育规律,就难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研究市场机制,尊重市场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拓展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③公平竞争为基础。所谓公平竞争,是指高等职业学校应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中的竞争规律,在条件基本相当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的竞争。所有高等职业学校,不分所有制形式,不分规模大小,都要面向市场,公平竞争,享有完全平等的政策待遇,优胜劣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健康发展。

④两个高效为目标。所谓两个高效,是指高效率运作和高效益办学。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目的,就在于提高运行效率,从而达到办学效益的提高。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且已形成激烈竞争态势的今天,起决定作用的是只争朝夕、抢抓机遇的高效率运作,包括学校决策者的决断能力,通过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出来的群体力量以及管理环节上高效率运转等。

二、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的运行模式

在上述理论假设的基础上,为走出低效综合症的困境,结合我省未来发展、借鉴先进经验,对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模式进行新的科学的设计。

1.新模式图解

新模式是以学校为核心,恰当发挥政府干预、社会参与、市场调节作用的“四元一体”的运行结构。如图5-6-1所示:

img1

图5-6-1 “四元一体”示意图

模式图中,政府是指各级政府以及立法、司法机构;社会是指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和投资的各方;市场则主要指教育市场。

图示体现以学校为核心的“四元一体”的功能结构。四要素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目标是使高等职业教育运行处于最佳状态,发挥整体功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要素)功能的简单叠加。合理运行的关键是要素目标明确,在互动中协调运作,达到人才需求平衡。

2.新模式中四要素的功能及相互作用。(www.xing528.com)

(1)政府—学校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教育的严格计划、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机制中,政府的功能及其与学校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对学校不再事无巨细地包揽,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其职能由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中的功能主要是立法、拨款和规划。立法是政策干预教育的主要手段。立法是高等职业教育运行走上规范轨道的必要条件,它标志着政府依法适度而有效地干预学校。拨款是政府通过财政方式干预教育的有效手段。政府可通过拨款调节教育的规模、速度及发展方向。规划是政府通过人力资源和科技发展的预测为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定向的过程,其目标在于使多因素影响的高等职业教育按政府意图和社会需求有控制地动态发展。

(2)社会—学校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与学校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已成为反映世界潮流的大趋势。在这样一个社会—学校双向参与背景中,社会要素在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中扮演日益灵活而重要的角色;学校也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3)市场—学校

市场是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模式中最具省略、对高等职业学校发挥经常化影响力的要素。就我省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面临“计划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市场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不言而喻的。在高等职业教育运行中,国家干预、社会参与都少不了市场的中介作用。具体地说,市场在运行机制模式中具有:“中介—交换”、“信号—反馈”、“竞争—动力”、“预测—调节”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五个功能。

高职院校应有办学自主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必须有办学自主权。因此,政府转变职能,高校自主办学是时代的呼声。要使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真正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科教兴国。争创新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还必须在政府与高校这对纵向关系上加以改善,最根本的是要让举办权(所有权)与办学权(经营管理权)分离,使高校的眼光从政府转向社会、转向市场、转向企业、转向产业,变向上为向下,与各种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直接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走向市场,适应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但不能把走向市场的高职教育视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企业”。这是因为高职教育只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驱动的。因为市场的本质就是大众胃口,市场的逻辑就是顺从和服务于大众胃口,市场的规律就是不能接受一个无销路的好东西。而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高职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总是要把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在办高职教育时所不能动摇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院校的自我调控能力还较差,办学实力也软弱,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还不强,这些都不是处在一地一所的高职院校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还要切实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宏观管理与指导,借助市场调节机制,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使我国高职教育顺利健康地发展。

(4)学校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模式中的核心要素,居主导地位。政府的干预、社会的参与、市场的调节都是以高等职业院校的合理发展以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应享受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独立自主地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去营造构建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这是设计新模式的依据之一。学校的合理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运行机制中政府、社会、市场、学校四要素的合理匹配与协调一致。

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新模式的操作机制

新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运行要素关系的理论概括,而将这一中介理论具体为教育行为,需要把模式分解为可操作“程序”即若干操作机制。

(1)高等职业教育运行的监督机制。通过立法,社会通过参与管理评估,市场通过倡导公平竞争,学校通过咨询审议制度,四者结合为一个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

(2)高等职业教育运行的动力机制。高等职业教育运行的动力来自:国家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期望与投资所产生的动力;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所产生的压力;高等职业学校作为独立法人实体所萌发的自身的活力。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运作就是在动力、压力、活力产生的合力下,向既定目标不断发展。

(3)高等职业教育运行的制约机制。为了保证运行符合新模式设定的方向,减少偏差,纠正不合理教育行为,必须对高等职业学校的行为进行约束。对学校的外部行为主要通过法律约束、经费的约束、市场约束;对学校内部行为主要通过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学校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相应的考核评估制度进行约束。

(4)高等职业教育运行的调控机制。宏观调控是国家通过立法和修改法规干预运行和调节要素间的地位及关系,并且还可以通过资源配置、人才预测、学校规划等手法进行纠偏矫正;微观调控是社会、市场、学校自身对各项行为作业进行调整。通过宏观和微观调控可以“亡羊补牢”,更理想的是“防患于未然”,以便高等职业教育运行的实际动作与新模式的理论模拟尽可能相吻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