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这样,才可能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办高职,发展人文,提升高职教育的学术水平,走一条真正使中国高等教育既大又强,同时又能真正创建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道路。其中,中国高职教育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通识教育是中国高职院校推进人文与科技融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此,中国高职教育必须如何对技艺与学术发展,包括人文发展找到一条符合高教发展规律的实践形式。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强化技艺性、重视全面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核心内涵

(一)强化技艺、科技人文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我国高职要克服时代发展的各种内在危机,解决目前的困境,就必须致力于建构一个在技艺教育基础上依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增强新人文素养的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可能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办高职,发展人文,提升高职教育的学术水平,走一条真正使中国高等教育既大又强,同时又能真正创建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道路。其中,中国高职教育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社会功效观来推进高职教育人文发展

首先,必须坚持高职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动力的社会功效观,依据教育服务生产发展来推进技艺教育、发展科研和建构符合生产发展的新人文,不是简单地讲几句古文,背几首古诗。比较教育学家康奈尔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后认为,工业化以来世界发展迅速,其根本动力是人类推动了教育的现代转变,而现代教育觉醒的关键标志在于注重社会功效,为社会、为生产发展服务。

世界现代化经验表明,职教是引发工业革命、推进现代化的本质动力,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高职的人文发展只能也必须是以技艺为基础的,只有在坚持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其技艺性、应用性的基础上推进和建构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从而使技艺教育得到加强和完善,才能有真正的人文发展,才可能使高职成为现代化的主力军,也才能真正建构起现代高等职教模式。

2.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推进技艺与人文与科技融合的重要形式

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素养教育,20世纪迅速兴起并受到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视。“通识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关于进行普遍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通识教育是中国高职院校推进人文与科技融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香港中文大学“特设通识教育,以扩阔同学视野,及培养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在瞬息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

首先,通识教育是实践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重要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精神,一种在学习技术、发展技能中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从学习中享用到人类的全部情感和智慧、成功快乐和对未来的展望。其次,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实践人文与科学相融的教育方式。一是开设相关专业、科系及研究机构,既可积聚相关专业人才,又能对相关人文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如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所,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专业、台湾的通识教育研究会等。二是设置相关课程、讲座和人文环境,如哈佛大学等都设立通识教育讲座,一些高职院校针对学生需要开设如服装文化、艺术欣赏以及国学论坛等。三是全面倡导人文交融的学校文化。

3.推进全人教育,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根本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技术将在加剧分化的同时更加强化综合,要求生产者在掌握高科技的同时也要具备越来越高的文化素质,但人文发展不是背古书,而是要求高职院校要按服务社会原则来重新阐释和设计人文内涵,定义全人发展理念。以此为基础,全面整合人文与科学、科研与教学、学术与应用的内在联系,创立科技与人文相融的高职文化,培养职业技能突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又有人文素质和科学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这是中国高职能否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高职人文发展必须参与推进技艺性、科技性与学术性教育融合的实践,其关键指标是在于培养出高素养、高技艺的一代和谐发展的新人。

(二)走从应用到研发到应用性学术的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探索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中国高职教育当前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名校?二是高职教育要不要搞科技研究,要不要重视学术性?三是高职院校能否随着发展不断升格?对此,中国高职教育必须如何对技艺与学术发展,包括人文发展找到一条符合高教发展规律的实践形式。

1.引导高职院校走向名校之路

国际高职教育经验表明,高职可以发展名校,但只有坚持其技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方向,才能成功走向名校,而不是中国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硬套普通本科院校强化学术标准的做法。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必须走出一条与传统普通院校不同的发展道路。

德国双元制、美国生涯教育、日本企业内教育以及新近崛起的澳大利亚高职发展的经验中可以看到,我国高职应当走从应用到研发再到应用性学术的新发展道路,是引导中国高职院校走向名校之路,这也是高职院校坚持技艺性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科性、“学术性”和施行技术与人文融合的发展进程。我国高职院校在推进这条道路的两大要务:一是坚持技艺性,以此统一和发展“技艺的学术”;一是创建一个与这一发展道路相一致并具有促进其目标实现功能的人文体系。换句话说,技术或技艺是科学产业化的灵魂,没有技艺就不需要高职,但高职不随生产技术提高不断把学术注入技艺,提升技艺水平,就不能适应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而高水平技艺是人文和技术的融合体,不营造一种有利技艺发展从而引导高职走向名校的人文,高技术人才就无从成长,高职名校就无以产生。高职院校在注重转变追求文凭和功名的教育模式的同时,还必须从应用某一技术的技艺性高校,走向应用与研发兼具的技术性高校,再向学术性应用型大学发展。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高职新人文的勃兴,它经历一条从服务应用到服务研发再到服务应用性学术的新高职人文教育发展之路的同时,不断为高职走向名校注入科学和研究,从中生成名校之名,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才能被注入作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具备走向名校的基础。

2.开辟高职教育新学术性发展之路

由于高校扩招和大学毕业生高失业率,我国大学那种注重训诂考据型学术性研究传统开始受到打击。首先是认可高职教育是现代化先锋,对高职的生产力特性有了新的理解;其次是加大发展技艺性教育的力度,这将必然产生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需要并促使研发的兴起,使原先纯粹技艺变为研发与应用的综合体。而由于研发力度的加强,应用性学术研究得到了发展,这又反过来加速高职技艺提升和人文发展的进程。

3.推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升格之路

我国现行高考制度在不断加深传统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对立,使学术性变成学究,应用性化成很短视的“有用”,高职成为高考的收容站。高职作为与经济发展的最紧密结合体,必须保持最有活力的运作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多样性发展。因此,应把市场机制引入高职教育,按自由、公平、开放的规则竞争发展,创立优势,形成特色,通过全面优化资源,按市场需要对不同高职升格或关停并转,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高职院校,如两年制、三年制等,有条件也可申报建立四年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学术与应用间的对立,发展市场运作下的高职人文体系。

(三)全面实践科学发展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

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实践新高职科学发展观,其中最突出的是强化技艺性、重视全面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等,使高职融入高教发展整体的过程中来优化高职教育,使高职与高教的各部分、各要素、各功能得到整合及协调互动发展,以实现更具长远意义的最佳发展。

1.在技艺性下建构高职与高教的整体最优教育功能

高职教育是高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协调各种高校作用和功能,消除传统人文大学与新兴科技型高校对峙的负面影响。但是,实践证明只有在强化高职技艺性前提下,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协调。加强技艺性发展是遵循现代教育规律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既是高职教育真正实现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基础,也是促使以往古典人文类与科技类高教从相对立中转向协调,促进学术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全面整合高教中的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社会等多种功能,形成不同类型高校交融相动的根本坐标。

2.在实用性下创建全面和谐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

依据国际职业教育经验,中国应重视高职教育与现代经济的直接性实用性特点,发挥高职酵化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并推向产业使之变为生产力从而又进一步引发更高水平社会需要的中转站的作用。一是高职发展必须与中国特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全球视野下把握当前发展的需要;二是把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技能发展相结合,按最大功效设计课程和教育目标;三是把高职作为协调社会发展需要和解决产业转型劳力技能发展的重要形式,把中国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口优势,全国提升劳力技能素质,降低失业率和提升产品质量。

3.在服务性下创新高职精英教育理念

中国高职在走向名校进程中,必然要致力创新精英教育新理念。首先,从欧美等国发展可见,在一个国家高教大众化过程中,几乎都是从初期依靠传统大学为主,随着大众化的推进,其重点逐渐转向以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精英作为实施大众化任务的主力军。科学发展观下的中国高教应当是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精英与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精英相互动,面向大众、为大众服务和发展精英教育目标相一致的高职教育体系。

可见,中国发展高职教育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须纠正单纯“学术性”的高教政策和发展定位,以全面发展观推进高职教育发展,强化应用技艺性教育,创新精英教育概念,发挥高职推进高教大众化,在承担国家普及高等教育重任中拱起中国高尖端科技和基础研究的塔尖。离开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不仅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也不会有强大的高等教育和一流大学。

二、构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1.指导思想和原则

完善我国高职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协调性原则,即高职体系内部及其与外部各因素需要协调发展,必须用系统的观点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区域性原则,即高职体系结构调整应与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渐进性原则,即高职体系的完善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层次结构

(1)专科层次仍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主体。

专科层次高职不仅肩负着提供大量应用性人才的使命,而且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上应突出实践性,使之同其他层次高职的教学模式有所区分。

(2)需要确立应用性本科高职教育的地位。

从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在本科层次分化出职业教育类型是一种共同趋势。近年来,我国学者也纷纷主张本科教育宜划分为不同类型,需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单独形成系列,并且提出使部分确属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恢复本来面目和选择有条件的职业技术学院升格的发展策略。在发达地区,某些职业院校已试办四年制本科高职,有的大学也办起了四年制高职学院。这种将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的教育形式的出现,必将增强高职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缓解当前“专升本”热潮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冲击,并在即将建立的多层次高职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探索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的实现途径。

专业学位研究生(如工程硕士)教育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应用性特征,有理由归入高职教育的范畴,但限于我国目前的教育分类方法,将其完全视作高职尚有一定困难。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从现有的本科层次高职院校中,择优试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行使专业学位授予权,即在教育部门的扶持下,通过增加投入、改善师资、强化管理等具体措施,发挥高职院校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固有优势,进行专业学位建设,提高其教育层次和办学水平。在生源方面,需要更多地招收四年制本科高职毕业生,提供对口深造的机会,以利于高职体系内部的相互衔接。

(4)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补充与整合。

根据高等教育规范性结构的整合性取向理论,各种旨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个体性教育活动只能在教育的整体上达到预定目标。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应在与普通高等教育活动的整合中发展。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尚在起步阶段,虽然在职业训练、就业导向等实践性教育环节上有一定的经验,但在诸如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则需要尽快成熟;另一方面,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相对较为成熟,却因注重学术忽视实用而面临种种挑战。因此,根据教育活动内在统一性的特点,通过两者之间的协调和补充,形成比较合理的发展和活动策略,可能将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采取的是较为合理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合理之处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现有的潜力,防止了盲目新建。然而,内涵是对高等教育整体而言,不是将高等教育的各种类型割裂开来看。因此,内涵发展还应有另一方面的内容与要求,那就是现有力量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补充。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两者的发展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缺少相互的补充与交流,没有发挥整合的优势。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不同高等教育类型之间相互协调和补充的整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各种类型的个体发展,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针对我国地位竞争意识较强的特点,从规范性结构优化的角度说,类型与层次交叉的整合性结构,应是我国高职教育和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较为理智的选择。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便是一个十分有力的说明。ISCED1997(《国际教育标准分类》1997年新版)将大学专科和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育纳入同一等级,而且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均被分成以理论为基础的、为从事研究或从事高技术工作做准备的A类课程计划和实用的、技术性的、具有职业特殊性的B类课程计划。可见,高等教育类型与层次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整合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现象。菲力普·福斯特(Philip Foster)认为,只要普通教育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就业倾向,那么,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没有意义的。有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职业教育是提供技术劳动者的重要途径。然而,它的回报率却低于普通教育。因此,随着社会进步对机会均等的逐渐重视,职业教育将渗透到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之中,而目前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有可能会渐渐淡化成短期职业培训。总之,社会的变迁是永恒的,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是一个终身过程,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的、以培养人的应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终身教育

三、努力办出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既要办出高等教育的共性,更要办出自己的个性。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是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宏观上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办出以下特色:

一是时代特色。2l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类型,知识不断更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等都将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努力办出时代特色。

二是中国特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时间不长,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办学经验。但是,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模式,而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原国家教委确定的“三改一补”和“三多一改”的方针,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三是学校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不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而且不同类型的高职学校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既不能把高职高校办成普通高校,也不能办成“千校一面”,而应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发挥学校的优势,独树一帜。

四是专业特色。有人说,办学校就是办专业,这话不无道理,因为专业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体现市场需求。在专业特色上,应体现出以下三性:首先是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其次是职业技术的适用性,第三是专业人才的应用性。要做到:别人没有的专业我有,别人有的专业我办得更好,通过办出专业特色,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五是人才特色。人才是教育的最终产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它主要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第一线急需的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是个性化、复合型、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

四、多种形式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特征有以下几个表现:

表现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作用下形成的以政府包揽办学和单一计划办学为主要特征。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有所突破,行业、企业办学的行为有所加强,市场机制开始在高等职业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但是如何形成以政府举办公办学校为主导,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行业企业办学、个人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多主体办学形式,需要有相应的政策规范和引导。

表现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是直接和具体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由政府或国有经济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转变,同时使公民个人、合资企业等成为办学主体的需求与可能成为现实。但是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非国有企业尚未成为办学主体,对其办学行为缺乏政策引导与实施措施;民办教育规模较小,对其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政策扶持;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作为办学主体的地位由于是实际中缺乏必要的操作规范,其办学主动性、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性要求的多元利益均等机制尚未形成等等。

表现之三: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类型是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办学主体决定着办学的管理主体与投资主体。弄清办学主体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权利,有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改革。由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事关大局的重大决策,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就高职教育来说,发展“国有民办”高职教育,不仅是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重大创新,而且是一项利国利民、投资最省、效益最好的发展选择。

(一)“国有民办”高职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国有民办”高职教育,是在学校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承办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的原则,将国有学校全部财产权有偿租赁给“国有民办”学校,实行依法自主办学,自负盈亏,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一种新的办学组织形式。“国有民办”高职教育中的“国有”就是为国家所有,学校教育资产增值仍属于国家所有;而“民办”主要是引入民营机制,吸引企业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集体经济组织、公民个人投资办学,教育事业费、日常运行经费的全部由承办者依法负责投入。在改制初期,国家可以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但应逐年减少,一般应在三年内彻底“断奶”。承办者必须享有社会力量办学的各种政策和办学自主权。从“国有民办”高职教育的内涵分析,它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①教育资产国有化。发展“国有民办”高职教育,其所有制性质完全不变,且增值部分仍归国家所有。

②办学主体自主化。发展“国有民办”高职教育,其机构不靠国家编制,决策不靠上级批准,可以大大增强“国有民办”高职教育办学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

③办学机制市场化。“国有民办”高职学校因性质决定,必须面向市场,引人竞争,提高办学质量。否则,就要失去市场和生源,没有办学市场学校则无法生存下去。

④办学经费自筹化。国办高职改制后,其办学经费完全由承办者依法负责投入,这样不仅弥补了国家财政经费投入的不足,而且使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有了一个多渠道、多主体投入的经济基础。

⑤学校管理竞争化。改制后的民办高职教育,无疑必须强化竞争观念,建立人尽其才、优胜劣汰的滚动发展机制,增强广大教职工对社会、对教育对象的责任感。

(二)“国有民办”高职教育的积极作用

1.发展“国有民办”高职教育,有利于加快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在经济转轨初期发展起来的中国高职教育,仍带有很浓的计划经济色彩,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之间界线模糊,职能不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破“统、包、管”的计划经济模式,政府转变了办学职能,随之高职办学体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民办高职教育初具规模的今天,一种新的高职教育发展形态不可忽视,它就是不同投资主体、不同资金来源、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组合方式的混合型高职教育“国有民办”。“国有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加快了高职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使其朝着多主体、多形式、多途径方向延伸,而且有可能成为新世纪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向。

2.发展“国有民办”高职教育,有利于打破单一的高职教育投资体制

高职教育实行招生并轨,缴费上学以后,基本上改变了单一的投资体制,使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有所增加。但它仍然是在国有化的办学体制下运行的。即使缴费上学,其收费标准也是比较低的,且标准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从高职培养生均成本核算,实际上高职培养一名大学生每年约需1~1.3万元人民币,而现在高职学校每年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仅占教育成本的30%左右。这样,高职学校办学经费来源依然由国家负担,在国家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就选择了“撒胡椒面”的拨款方式,使高职学校普遍感到办学经费不足,这既不利于示范性高职学校建设,也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及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笔者推算,现在新建一所2000人规模的高职学校(无论是国办还是民办),恐怕至少要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且五年内很难达到其设计规模要求。如果充分利用现存教育资源,在条件比较差的国办高职学校的基础上通过改制,实行“国有民办”,则是明智选择,它不仅不需要国家投资就能盘活教育资源,而且可使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绝对数量大大增加,给国办重点高职学校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

3.发展“国有民办”高职教育,有利于拉动内需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迫切需要提高受教育的层次,迫切希望子女有上大学的机会。作为大力发展的高职教育,应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81%的城市居民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另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家庭用于教育的投资已超出了用于住房的支出。这一数字充分说明,教育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重要投资领域。

五、提升办学层次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是高职发展的规律性趋势

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现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职教的教育层次持续高延。这是职教发展的规律性趋势。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斯迪文教授(Stepher R.Cheshier)在“技术教育发展还是消亡”一文中,提到“各种科学技术的复杂程度是一个连续频谱,代表最复杂程度的频谱末端,会随时间推移而扩展。我们必须联系这一频谱,不断地重新考察科学技术教育”。(www.xing528.com)

二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至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社会职业岗位的总体结构产生了以下变动趋势:

(1)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职业岗位,如机器人技术员、CAD/CAM维修技术员、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人员。

(2)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使社会职业岗位分布已出现了另一种倾斜,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如广告设计、企业估价员、投资经纪人。

(3)原有的职业岗位,产生了既有分化又有复合的现象。例如护士岗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分化为五个层次:主任护理师、主管护理师、护理师、护士、助理护士。社会职业岗位除分化外,尚存在复合趋势,出现了不少知能结构呈复合特征的职业岗位,如机械电气岗位、涉外秘书岗位。

不论是高新技术发展或是第三产业兴起所产生的岗位,技术含量都比较高,已不是中职所能培养。原有岗位的分化与复合,也增加了不少需要高等教育来培养的岗位。

由此可见,由于社会职业岗位总体结构的三个变动,职业技术教育已由中等教育层次高延到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型人才。

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如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大学等,就是这一职业技术教育高延化的具体表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1976年编制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对这种高延化趋势加以权威性的确定。从人才特征和教学内涵看,《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第5层次教育,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当时将第5层次教育界定为不授学位的大学专科层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相继出现了大学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我国的高技术行业,如航空航天、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生产线上也存在着大学本科教育层次的技术型人才。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修订《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时,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归入新的第5层次B部分,这B部分中就包括大学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高职的大学本科教育也得到了这一世界性组织的确认。

总之,20世纪40年代开始,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大学专科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的高延历程。

当然,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延趋势并未终止,我国台湾已存在着技职教育的研究生层次。1965年,美国教育家Harod.A.Foeehek教授提出“大学本科水平上至少有四种学位教育:科学类、工程科学类、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其中工程技术类就属于技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编的1997年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也明确提出,技术教育可以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层次。这是对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权威性肯定。

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向高层次延伸。如在美国,1969年已有首批技术学位毕业生2858人;在英国,1975年获职业技术方面学位的毕业生7189人;在中国台湾地区,1974年已开办有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1979年有硕士研究主层次的技术教育,1986年有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正在转向高延化、复合化,由注重培养操作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转化,强化职业基础,重视开发能力;由注重培养专业人才转向培养社会通才。重视复合型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心智技能的开发;由注重培养职业型人才向社会型人才转为重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一专多能的技能训练;由注重培养从业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化,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创造心理品质、创业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上是专科层次。但随着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的逐年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这种专科层次将无法满足这些城市对高层次、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逐步将某些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的专科层次提高到本科层次,某些专业甚至要逐步提高到硕士和博士层次。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满足这些城市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途径

1.鼓励大学办高职

(1)从大学高职院产生的背景看,包括重点大学在内的本科院校办高职,是基于“三改一补”的四类学校总体办学力量欠缺条件下发展高职的必然选择。

国家提出通过现有职业大学、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的改革、改组及改制,并可选择少量的重点中专通过转制作为补充的发展高职途径(即“三改一补”)。毋庸置疑,职业大学、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近年来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三者在性质上也较为接近,通过它们改制应该是发展高职的重要途径和合理选择,但这三类学校在中国高教系统中一直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而且近20年规模高速扩展过程中有许多多年形成的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具体表现在:

①科类结构仍然不合理。师范、财经、政法、管理等专业所占比重过大,而工程技术类专业和人数增加缓慢,这与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愿望相违背。

②高职特色和专科特色仍不突出。三类学校中不少由中专升格而成,一些学校尚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在办学上仍沿用中专的一些作法,充其量只是“扩大了的中专”;另有一些学校把“升本”作为奋斗目标,片面追求“高大全”,搞压缩式本科模式。

③办学条件差的状况仍没得到根本的改观。从师资来看,不仅硕士以上学历和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严重不足,而且师资结构也存在问题,教师多为单一学术型,“双师型”严重缺乏;从办学的其他条件来看,三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经费紧张、设备不足、校舍拥挤、图书资料缺乏等问题。至于中专,虽然长期以来,它在各类中初级人才培养上发挥过重大作用,但由于其本身不属于高等教育性质,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因此,“三改一补”的四类学校,总体办学力量欠缺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仅仅通过“三改一补”不能很好实现21世纪初期高职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才作出“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决策,希望通过部分本科院校的参与,来增加高职的办学途径,拓展和充实中国的高职教育。在新中国高教史上,当专科学校力量较为薄弱,无力承担大规模专科人才的培养任务时,本科院校(包括重点大学)举办专科教育不失为培养专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看,高职和高专皆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任务,其本质是基本相通的。50年代和80年代本科大学所办专科专业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比较接近高职性质。因此,不结合中国高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考虑问题,简单把大学办高职的动机归结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恐怕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

(2)大学办高职无论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是对大学本身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大学办高职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这样几个意义:

①有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地位。受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被不少人认为是“稼穑百工之艺”,在高教系统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连一些本来应该实施职业教育的专科学校也不愿与高职为伍。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它们中的某些大学参与办高职,对于冲击落后的传统观念,提高高职地位和社会影响显然有重要意义。

②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大学具有相当雄厚的师资、设备、经费和无形资产的优势,而且已有部分专业属于应用技术性质,依托这些专业来办高职,能够有效提高高职人才即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质量。如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建院4年多以来,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各种资源和名牌大学无形资产,作为办学的强大后盾。一方面联合校内有关专业,利用校内办学力量拓宽专业口径,提高教学质量,如与建工系联办土木建筑施工专业、与机械工程学院联办机械电子技术专业。另一方面又与其他行业和企业合作办学,如与南市区政府合作举办旅游营销、广告电脑制作专业,与上海柴油机厂合作举办机械设备及自动化专业。学院还与中外数十家大型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岗位实践的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由于该院在上海市高职教育发展中起到了示范、骨干和带头作用,已列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一。

③有利于部分高职专业向高层次延伸。随着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各行业技术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和升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结构和规格肯定要发生相应变化,相当一部分高职专业将出现本科层次,个别高职还将出现研究生层次。而在培养本科以上高职人才方面,本科大学显然独具优势。

④大学办高职,使高职模式更趋多样化,高职人才的类型也会多样化,使高职教育更好适应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要。而且不同高职模式之间存在竞争,从长远来看,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有利的。有了大学参与办高职,现有的职大和高专未必就像有学者担心的那样在竞争中一定处于下风,关键是各类学校都要树立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尽快确立自身在高职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和优势。

从大学的发展来看,办高职对学校发展也至少有两个意义:

①提高了大学的办学效益。我国大学多数都是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的老学校,“大学办社会”、重复建设、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师生比过低等问题是多年来困扰学校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据统计,世界各国高校的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大约是1/ 10,我国的大学可能只有1/3。大学办高职,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②有利于大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近年来,为地方经济服务日益为各大学所重视,但却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招生分配政策、专业设置等因素限制,创办高职院就为大学和地方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从世界大学教育发展来看,大学办高职符合大学职能和目标多样化演进的趋势。大学(包括一些名牌大学)办高职也是当今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

本科大学办高职早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学也陆续创办了高职性质的学院和短大部。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高等技术学院(IUT)是法国高职教育的主要机构,现有68所,全部设在综合大学内,利用综合大学的设备和师资来培养高级技术员。世界闻名的巴黎大学设立了高等技术学院,学院在招生、学制、培养目标以及管理上与大学其他教学研究单位有较大不同,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体现高职特色。日本的短期大学是日本高职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而不少短期大学正是设在本科大学内,一些著名的国立大学都设有短大部。如专门实施医技、护理教育的筑波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等大学的短大部,实施工业、商业职教的静冈大学、长崎大学等大学的短大部。一些知名的私立大学如日本大学等也设立了短大部。美国的社区学院历来把实施高职教育作为主要职能,有些社区学院是附设在大学内的。60年代以后,美国的某些研究型大学甚至还专门设立高职性质的分校,如著名的普渡大学就在1967年设立中北部分校,分校设商业行政管理、市场销售、机械与机电技术等多种高职类专业,实施2年制的高职教育。可见,包括重点大学在内的本科大学办高职并非中国首创。

2.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立交桥”

1996年6月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同志在“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讲话中指出:“一定要建立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为青年一代开辟广阔的成才之路。建立完善的,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就是这座立交桥的一项主体工程。”显然,这是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如何发展展现出一幅形象、生动、具体、博大的图景。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再次提出:“逐步建立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教育。”

那么,什么是立交桥?为什么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大立交桥?怎样去建这座立交桥呢?这是我们首先需要认识的问题。

所谓立交桥,是为了消除道路交通中平面交叉路口的冲突点,而设置立体交叉通道,以建造立体交叉网络形式开放交通咽喉,提高通行能力,获取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立交桥形式在高级公路及城市道路中已是随处可见。立交桥成为现代化城市有序、高速、正常运转的连接纽带,也是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社会发展,形成快速、便捷、经济的具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关键工程。

道路交通的这种立交桥图式为我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立交桥的核心就是消除了红灯,使不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前后左右、桥上桥下自由通行。而现行的教育体制使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上下左右到处都遇到红灯。例如:

(1)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种类型的高等教育缺少一种沟通的机制,“门户”之深阻断了教育应有的连续性。

(2)不仅在横向上的沟通连续不能畅通,就在同一类教育内不同层级的学习者也难以享受便捷、通畅的衔接性教育。专升本模式被视作为一种奖励措施,寥寥无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近几年开通了可升高等职业教育的通道,但口径过小无疑导致了路口的阻塞和拥挤。

(3)成人高等教育也不能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沟通。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为社会成员进入终身教育系统提供选择的多样性,以满足社会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面需要,但现行的教育体制很难做到。

社会进步与人成长的全面需要,独木桥式的教育系统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因此,构建起类型交叉、可上可下、四通八达、螺旋上升的立交桥,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一个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的充满生机的大教育体系,也只有真正把这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建立起来,才能为青年一代开辟广阔的成才之路,在教育内容、时间与空间的三个向度上,为青年一代提供充分的选择自由。也只有到这时,才能较好地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三个突出矛盾。即:①教育上育人目标的单纯化模式和人们对自身发展多样化需求间的矛盾;②教学上培养目标的确定性与学生自身状态的动态性之间的矛盾;③社会进步对劳动者智能素质不断高移化要求的学习终身性同现行教育制度上的阶段终结性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些矛盾不是靠哪一类教育的自我完善,而是各类教育凭借知识互补,时空转换而共同承担的。所以,只有通过立交桥体系上的衔接、沟通的畅通无阻,才真正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一,建立“立交桥”的可行性。

国内、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都对建立“立交桥”作出肯定的回答。

在国内,近年来有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同时又在读着大专学历的高自考。从而,在中等教育毕业的同时,还可以拿到一张大专文凭(证书)。也有不少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在学习本专业高职课程的同时,还到校外参加其他高校或教育机构举办的技能证书学习班,以期毕业时拿到双证书。还有的普通高等学校同中专校合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高等职业教育班设在中专校内,由中专校负责教学管理,实际上是在中等教育学校内举办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省,试点成熟者经批准以“一补”的形式晋升为职业技术学院,而未获晋升者多是借用合作大学的名义具体操作。也可以说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现实存在的立体交叉的雏形。

在法国除在专门高等教育机构中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学里也进行高等职业教育,颁发高等教育文凭。在中学内举办的高级技术员证书班便是法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级技术员证书班利用中学的教育资源,利用中学同当地政府、社会及企业界联系紧密的优势,培养当地所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制两年,所颁发文凭同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两年制高等教育文凭具有同等的水平和效力。

在德国纵横衔接沟通的分流体系建构中,更冲破传统教育观念,淡化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线,对完成一定层次继续教育者授予高等学校毕业生相应的学衔。

英国教育体系极大的灵活性,则表现在教育体系的衔接沟通,不是以学校作为连接点,而是以课程作为连接点,凭借众多的可选课程,可便捷地使青年学生从原定的某一发展道路上转入新的发展轨道。

吕鑫祥教授把世界各国在教育体系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大体上归纳成三种模式:

①中等职业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只有普通教育对高一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单向双类沟通。如:西亚模式。

②中等职业教育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普通教育对高一层次的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单向双类沟通。如:泰国模式。

③中等职业教育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中等教育同高一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单向双类沟通。如:韩国模式。

显然,只有两类教育既能自身衔接,又能双类沟通的模式是较为完善的。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上升的通道,又使中等教育阶段的分流选择都有了向另外类型教育的交叉选择,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

我国台湾的教育伴随经济发展的模式转换,其教育也随之发展、完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教育汲取了各国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使其教育的立体交叉网络体系具有更畅通的完整性。

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可分段选择的升学通道,交互的多轨式沟通管道,既保证台湾经济发展对人才技术能力提升的需要,又满足了社会成员对升学深造的渴望。为接受各类各级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台湾的普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台湾称之为推广教育)统称为教育的三条高速公路。它们自身的多样衔接,以及彼此间的交叉沟通,为受教育者提供了贯穿人生的广阔空间。如:高职专科既可升高职本科又可插班普通本科三年级(称插大),普通本科和高职本科的毕业生既可考高职硕士生又可报考普通大学的硕士生。另外,台湾还倡导“学力重于学历”的价值观。专门规定了各高级中等以上学校同等学力资格的认定。如,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又获丙级技术士资格证书,可以按高职专科毕业生资格报考高职教育的四年制本科;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又获甲级技术士资格证书,则可按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毕业生资格报考硕士班。这就为在职人员重新进学校提供方便。台湾的多体系教育发展都有相应的法律保证,其“职业训练法”中就明确规定职业训练、职业教育同进修补习教育应彼此配合,相互沟通。这也为职业教育可上可下的双向沟通创造了条件。

由上述国内外可资借鉴的实际经验,不难理解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同其他教育的立交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应以突破现有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作基础;以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传统做法为核心;建立有质量保证的课程认证为前提的学分制是关键,以突破传统的终结式教育而营造弹性学制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为重点。使我国的教育更好地为终身教育目的服务,充分地调动起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社会的多样性需求以及受教育者的多种选择服务。

第二,建立“立交桥”的途经。

①首要的问题是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

打破只有普通高等教育才是正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旧观念,树立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两种类型教育平等的观念。办学层次有高有低,规模有大有小,但从类型上讲必须看成是平等。这是建立立交桥的前提,否则就谈不上互通交叉了。

打破两种教育类型、不同教育层次封闭的观念,树立相互开放的观念。只有大门打开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出得去、进得来,立交桥才能真正沟通起来。

②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纵横上下相通的政策。比如:招生制度的改革,生源多样性的保证,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等。如何通过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条例在宏观指导同微观搞活间保持恰当的张力。唯有真正建造起立体交叉、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才能实现“活而不乱,统而不死”,形成生机勃勃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③解决好接口和渠道问题,保证各自的教学质量,要有进出条件,要设一个门槛,即进来必须“经过考试”。应该承认不同教育类型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其基础也不同。如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学科系统的理论,而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应用实践。要进入另一教育类型,就要按要求缺什么补什么,参加考试。

④立交桥还要有超前性。由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教育本身又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设计教育立交桥时就要一定的超前性。如现在的高职一般指专科层次,而将来高职层次高移是必然的。所以设计立交桥时就应把高职的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考虑进去。

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教育体系,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不断发展,各自都已形成不同程度的体系。去建立立体交叉网络形式的教育立交桥。使每一类教育能够在自身体系内实现完满的衔接,还应使不同教育类型间,能够横向交叉沟通,实现层级间的转轨。从而,使每一位有志学习者在教育时序进程上,可上可下;在专业、课程、学校、地域、学历、非学历等方面,于不同类型教育间,有最大的空间自由选择。为满足社会以及人的多样性、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出广阔的发展途径。

第三,“立交桥”建立的模式。

构建的教育立交桥,在宏观层次上,应体现出产业、市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间的立体交叉网络。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能够同产业界更好地合作,在“入口”与“出口”上遵循市场规律,能同社会协调发展,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监督,满足家庭对子女教育日益扩大、高移的要求。

在中观层次上,体现出各类、各级、各种形式教育机构间的立体交叉网络。诸如:

①普通高中毕业生可报考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报考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③专科(包括现在普通专科、高职专科和成人专科)可续普通本科、高职本科和成人本科,或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学校接续本科;

④普通本科、高职本科和成人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普通硕士和高职硕士;

⑤普通本科毕业生,由于就业的需要,可就读高职专科、可插班高职本科;

⑥高职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除专科层次外,还要有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

立交桥的构建不是千篇一律、一种模式的,必须因地制宜,因条件而异。正是大小不一、发展目标不同的各类教育的存在,才为多样性需求提供选择的余地。在学校管理体制上,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方式的实施,使得学校间的立体交叉网络异彩纷呈。按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在21世纪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上,架构起一座座结构优美、道路通畅的立交桥。

六、提高毕业生的升学率和就业率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专科一个层次,没有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的上升通道没有打通,只有少数毕业生经过考试可以专升本,而大多数毕业生升学无望。

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出口也不畅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据有关资料表明,初次就业率仅有70%左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专业不对口。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不急需的人才却供过于求。二是社会偏见。高职毕业生尚未得到社会的认可,“重普轻高”的观念还比较普遍。三是用人上的“高消费”。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将高职专科毕业生拒之门外。四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不愿意干基层工作,对工作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五是地方“土政策”的限制。有的地方政府出台“土政策”,人为限制高职毕业生入城落户和就业。以上这些都是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就业难自然而然地带来招生难问题。长此下去,高等职业教育就可能出现“无米之炊”。不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就将是一句空话。

如何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升学问题?如前所述,主要应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打通升学通道,提高升学率,让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升入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或普通高等教育。

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首先,要广开就业门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应用技术产业,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要调整专业结构。高职高校要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努力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人才。第三,要转变就业观。高职学生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竞争实力,同时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到生产第一线去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第四,要转变用人观。用人单位不要盲目追求用人上的“高消费”,要重真才实学,因岗用人,大量使用高职人才。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战略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现实问题;既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去系统思考,又要求我们从现实出发去分析和解决潜在的制约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