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的心理观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的心理观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混沌理论中,简单性和复杂性及二者的统一具有更新、更丰富的意义。混沌理论认为,简单性孕育了复杂性,而无理性孕育了有理性。在混沌理论看来,波动是心理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不可避免。混沌理论也让人们清醒地看到,心理世界并不是完全杂乱无章的随机偶然过程。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的心理观

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人们所处时代的科学范式为背景的。随着我们所处时代的科学范式从牛顿范式向系统范式的转换,心理学也需要进行范式的转换。当前,心理学范式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人的心理理解成为非线性复杂系统,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加以研究。这一研究为理解和解决现实心理现象和问题,为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系统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框架,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查姆伯莱(L.Chamberlain)认为,混沌理论中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心理学家具有很强的相关性。(Chamberlain,L.,1998,6-7)混沌理论介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如人们对人的心理本质的复杂研究又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一、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到有序

在混沌理论中,有序与无序是同确定性与随机性相对应的一对范畴。有序与确定性相对应,无序与随机性相对应。如果确定性和随机性是从人类可控角度描述现象的话,那么有序和无序则是从现象的心理结构的客观表征上加以考察研究的。普利高津(Ilya Prigogine)的耗散结构论对“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作了富有开拓性的研究,而混沌理论则对有序和无序的统一作了详尽的证明,即有序也可以走向无序,有序和无序可以共存于一体。混沌就是有序与无序的混合体,正如中国古人所说:“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刘华杰,1998,3-4)在心理学上,也有专家证明(Rowe,D.L.,2002,11-13),正常人的脑电波是呈现无序状态的,而神经症患者的脑电图却是有序的,这反映了人在一般情况下,大脑的信息流是一种无序状态,而当人的大脑在信息流转过程中出现僵化时,则是有序的。

在混沌理论中,简单性和复杂性及二者的统一具有更新、更丰富的意义。混沌理论认为,简单性孕育了复杂性,而无理性孕育了有理性。简单系统可以产生出复杂行为,复杂系统也可以产生简单行为。这说明简单与复杂不仅是相对的,也是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简单与复杂的关系正说明了人类心理千差万别的原因。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元素不过100多种,但却组成了亿万种不同的物质,并发生了近乎无穷的事件。而人类的内心状态也正是在看似简单的状态下产生出无数多的情形,这也要求心理治疗家面对来访者的时候注重其唯一性,并注意了解谈话过程中的任何细微之处,因为微小的事件就可能引发重大的变化。另外,简单与复杂的关系还启示治疗者,在分析心理问题时,既不能小看简单的系统,也不要被复杂的系统所吓倒,这给治疗家用简单问题的办法来求解困难多的问题带来了希望。

人的心理从孕育、创立、发展、成熟到变异(或衰退)是一个演化过程。随着人的发展,心理内部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并根据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调整内部的组织结构及与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伴随着心理的演化进程,心理系统由简单变得越来越复杂。如同一般非线性系统走向复杂混沌的道路一样,它的演化过程也会呈现为有限增长及波动、间隙变换和同步锁模等形式。有限增长和倍周期过程是非线性系统走向混沌的一条道路。随着序参量的增加,系统的稳定状态呈现为有限增长的过程,但是当这一增长过程到达了序参量的某个阈值点时,系统状态开始转化为周期态,并且周期数随着序参量的进一步增加而成倍地增加,直到进入混沌态。典型的心理周期过程也是如此(刘洪,1994,39-44),当心理发展进入成熟期以后,便开始出现波动(不过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倍增周期过程),直到其开始新的发展阶段为止。在混沌理论看来,波动是心理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不可避免。因此,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家来说,其任务不是消除波动,而是如何有预见地对付波动。这个过程可以被描述为成长与危机相互交替的过程,即心理演化过程中的成长阶段不会一直下去,危机必然到来,克服了危机,心理又会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

二、从确定到随机,从线性到非线性

混沌理论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将确定性和随机性统一了起来。确定性可以使我们准确地算出日、月食出现的时间和卫星发射后的准确的运行轨道等;随机性则不能使我们准确确定事物的未来结果,如掷骰子一般。混沌系统中则同时出现了上述两种现象,即既不是纯粹的确定性,也不是纯粹的随机性,而是兼而有之,“上帝同宇宙掷骰子,但它们是灌了铅的骰子”(伊恩·斯图而特,1995,1)。确定性和随机性统一在混沌现象中,这是对辩证法中对立的双方互相包含着对方自身而统一的绝好证明。混沌理论也让人们清醒地看到,心理世界并不是完全杂乱无章的随机偶然过程。在混沌系统中,确定性与随机性是共存于一体的,互相包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对于人类心理状态的预测看似是确定的,然而人们表现的情形却是随机的,因而人类的心理也是一个确定与随机的统一体。

一般而言,线性系统是简单的,但简单系统不一定是线性的;非线性系统是复杂的,但复杂系统不一定是非线性的。线性关系在作用时表现为一条直线,非线性关系在作用时表现为各种形状的曲线。复杂的非线性方程不一定有解,不能迭加。非线性由于其内部各种因素的交错变化很难计算,且又能导致线性系统中不可能发生的丰富多彩的行为。在混沌系统中,线性与非线性是共存的,而且更多地表现为非线性。人的大脑的智能运动是一个混沌系统,意识包含着极其复杂的非线性因素,治疗家不可能钻进人的大脑里看到意识的细节,但医学上发展起来的脑电生理学却可从脑电图上观察到人的心理状态,甚至可以在脑电波形上翻译出所想的是什么。神经病人的脑电波的相空间图和气象变化的洛伦兹“吸引子”非常相像,通过脑、电的转换,大脑的非线性就可以变成可理解的线性观察。(利昂·格拉斯,迈克尔·C.麦基,1994,50-70)总之,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目前线性的研究依然是主流,但是对于非线性的研究可以为复杂的心理学研究开辟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三、对初始值的敏感依赖性

混沌与秩序是系统科学理论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任何系统都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相对固化的建构,系统中的每一个局部元素或成员都能够在系统中确立相对稳定的位置,这样才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与之相对的混沌,体现为事物结构与元素的模糊、不确定和运行趋势的不可预测性。混沌系统有一个特点,即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很强,输入一个四舍五入的微小误差,可以使系统指数发散,逐级上升,湍流式放大,对输出值产生巨大的影响,使结果变得与预测面目全非。此即“蝴蝶效应”。因此,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长期的计划和长期的预测变得不再实用。对于心理系统来说,这意味着一个大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小的结果,而一个小的原因可能会有一个大的结果,相似的原因不见得有相似的结果。当系统演化到混沌边缘的时候,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推测未来和作出长期的计划和预测也是不可靠的。此外,当系统的条件处在所谓混沌域内时,序参量的稍微变化就会导致不同性质的行为的出现,所以不同行为之间的转换显得非常容易,因而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每一种状态都不会是长久的。这时要改变这种不确定性的局面,仅仅通过环境条件的小的改善已经不是办法,而是要设法改变系统内在的动力机制。

混沌系统的这种对初始值的敏感性依赖,向传统的心理预测技术过分依赖理性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传统模式在进行预测与心理测评时,总是先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情况总结出一些规律,然后提炼出模型,或者再编写出程序输入计算机,然后就企图一劳永逸地向其输入数据来预测个人的心理要素。而依据混沌模型,只有依靠数量分析的理性与重视面对面的沟通相结合的预测模式才是最佳的模式,而单纯靠理性的预测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是有效的,而在长时间的分析中,人的心理却呈现混沌性。

四、心理系统的分形与迭代

混沌理论的研究表明,混沌有精细的内部结构,即分形。混沌与分形不可避免地联系到一起,事实上,心理系统就是一种混沌吸引子,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和刺激物在进入混沌吸引子之后便会发生信息的重组,即信息的自创性,从而产生新的系统。

分形(fractal)一词源于拉丁文“fractus”,本意是指“破碎的”,用传统的几何观点来看,即是不规则的和复杂的(Butz,M.R.,1997,5-7)。人类心理的要素无比繁多,它们分属于多领域、多层次、多等级和多隶属关系,它们可以被视为心理运动的相空间。这些要素在这些相空间的运动基本是随机性的、涨落式的非线性运动。像混沌系统一样,心理运动是一个涨落的过程。一个小小的因素可能会呈指数倍地放大。一个人的心理可能会泛化地影响很多人,某个人的情绪状态也可能会感染很多人。这就是心理传播中的强化效应,即某种思想或价值取向被吸收和融进特定的心理系统中,经过创造然后输出,影响更多的人。这个过程类似混沌理论中的迭代,通过迭代,一种很小的情绪特质会被放大,一种偶然的、不起眼的现象会风行一时。心理的这种跳跃性、随机性涨落以及它的迭代行为,使心理的演进呈发散性趋势,不过它仍能形成某种集合。如果我们把时间、地域、民族和条件看作心理系统的相空间,则文化心理、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等可以被看作心理的奇异吸引子,个人的行为、个别的心理现象完全是随机的,但又能被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和模式内。这种人类的心理在传播、吸收和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一源多流、一流多源和多流多源的现象,存在不同源流的分野与融合,使得人的心理呈现弥漫态。一种心理在不断地暗示与交流中会不断发歧,系统会因分支和交叉而走向混沌。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无比复杂,它具有自控性、自导性和自适应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应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科学负责的精神。

五、以混沌理论为基础的生理心理学的发现

混沌理论自创建以来,已与其他非线性科学理论——耗散论和协同论一起,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视野。它在各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它已被很多心理学家应用于语言、视觉、运动和脑等方面研究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中。

自从熵的统计解释被引入生命和社会现象后,有序和无序的提法日渐频繁,有序被理解为有秩序、有组织;而无序被认为是有序的反面,成了混沌和无组织的代名词。而非平衡非线性的混沌既不是简单的无序,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有序,它是一种混沌序,即它的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的运动,是对周期及周期性运动的否定。(www.xing528.com)

随着混沌序与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发现人的大脑神经的不规则电具有确定性混沌特征,混沌广泛地存在于神经系统,神经元的混沌电活动对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必不可少。脑电的混沌活动特征与大脑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在大脑正常的状态下,脑电混沌活动维数、李雅普指数和复杂度等指数较高;而在脑功能受损的病理状态下,上述混沌指标降低。可见,混沌是神经系统健康的运动方式,它广泛地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神经系统的混沌运动,对神经系统的研究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具有潜在的意义。在人类大脑的思维研究过程中,人们也将混沌序和非线性特征带入其中。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将思维看作是一种完全有序的运演而忽视了它的另外一面,其实人的思维活动并非一直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就整个过程而言,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宏观的无序和微观的有序象,即思维的混沌象。此外,混沌与精神疾病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作为非线性动力系统,人类精神活动受其内在的非线性作用,当非线性异常时,其状态是难以预料的。(Kossman,M.R.& Bullrich,S.,1997,199-224)这正是人们对于精神疾病难以认清其机理的真正原因。同时人们还发现,混沌与精神健康相联系,动力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与精神疾病相关联。

此外,生理心理学家还证明出混沌在人类生理心理中的特性。他们发现:①具有混沌特性放电的神经元对内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混沌运动的内在特性之一就是不稳定性,混沌的结构不稳定性使具有混沌特性的神经元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杨红军,胡三觉,2002,259-261)②具有混沌特性放电的神经元更容易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它处于一种“等待”状态(waiting state),对外界信息高度敏感。(Rabinovich,M.I.& Abarbanel,D.I.,1998,5-17)③神经元复杂的混沌活动提高神经元对信息和刺激的反应性,感受器细胞的混沌活动可提高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④混沌与意识状态有关,研究表明,在昏迷、深睡和清醒三种状态下脑电活动的混沌程度依次递增。巴伯彦茨(H.Babloyantz)等人研究发现,健康人的脑电活动的维数在清醒状态下大于8,在深睡状态下是4,在癫痫发作状态下接近2。(Zhang XS,Roy,R.J.& Jensen,E.W.,2001,1424-1433)⑤脑电的混沌程度与意识状态相关,在意识清楚的状态下,脑电活动的混沌度较高,而在意识缩小或丧失等状态下,脑电活动的混沌程度减少。⑥混沌与学习、记忆和认知等思维活动有关,健康人在视觉认知、文字认知和空间认知时的脑电混沌活动的相关维数增高,大脑思维活动时脑电的混沌运动有其特殊的动力学特征。莫那(M.Molnar)等将脑电活动的相关维数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RPS)进行比较,发现脑电活动的相关维数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混沌与思维等大脑高级活动密切相关。(Molnar,M.,Skinner,J.E.& Csepe,V.,1995,118-126)⑦混沌与睡眠有关,健康人清醒时脑电活动的维数比睡眠时高,快波睡眠比慢波睡眠高,慢波睡眠脑电活动的嵌入维数在Ⅰ、Ⅱ、Ⅲ和Ⅳ期睡眠时逐渐减低。(Kobayashi,T.,Madokoro,S.& Wada,Y.,2001,32,112-118)

刘昌的研究对120名20~79岁正常成年人的人脑涨落图的年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从20岁到50岁,S系谱线活动向低频方向集中,60岁后谱线又向高频方向有所移动;部分谐振系的随龄变化表现明显,其中以S17系变化最为敏感;脑区间相关活动和各个脑区的连频活动集中在优势脑轴(左前/右后脑)上,与脑高级机能活动密切相关的左前脑的退行性变化最为明显。这些结果都表明脑的功能的减退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层次的复杂过程。(刘昌、李德明、梅磊,1996,309-317)

此外,混沌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发生作用。①脑器质病变可使脑电混沌活动发生改变。对脑电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可以提高脑电图对轻微脑病变(如早期痴呆和轻度脑梗塞等)检测的敏感性,如Alzheimer’ s病早期患者的脑电活动的相关维数减低,脑电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②精神心理疾病可使脑电混沌活动发生改变。精神病患者的脑电活动相关维数较健康人明显减低,心理及精神障碍患者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脑电的分数维数比健康人低,抑郁症患者在首发症状和复发症状期脑电活动的复杂度降低。(Sarbadhikari,S.N.& Chakrabarty,K.,2001,445-455)以上这些脑电混沌活动相关维数对精神心理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六、混沌对于心理治疗的启示意义

混沌理论目前已经开始逐步被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中来。由于心理咨询的对象是人,人是随时变动起伏的个体,而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基本上依照一定的原则,并历经长期互动,因此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相当符合混沌理论的架构。(Beck,R.,&Fernandez,E.,2002,217-229)正因为如此,依据混沌理论,心理系统容易产生无法预期的结果。此结果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而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重要的是,咨询与治疗的成效或研究除了短期的观察之外,更应该积累长期资料,从中分析出可能的脉络,以增加心理咨询与治疗效果的可预测性。

苏珊·艾尔(Susan Ayers)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混沌在心理治疗工作中的应用。她认为,思考人的情绪和情感的混沌的方式之一就是,要考虑系统在稳定与不稳定、平衡与不平衡中的变量。(Ayers,S.,2002,373-398)神经病患者个体本身是一个稳定的系统,而治疗家是使他们置身于一个新的状态中,并成为了一个不稳定的系统。这一事件的积极效果是以对新事物的开放性为特征,并逐渐产生对于系统理解的大量信息。从事混沌理论研究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们在1882年指出:“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差异可能会给最终的现象带来大相径庭的结果。”(Goldstein,J.,2001,181-202)也就是说,前期的一个小失误可能会引起后来的一个巨大的失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心理学在诸多学科中是最难进行预测的学科。再者,由于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特性,每个机体都是主动决定是否接受外在信息,从而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功能,因此忽视个体主观能动性、忽视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的所谓辅导治疗是难如人意的。(郑日昌,2000,599-602)此外,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人与环境的非线性关系提示我们,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作控制和预测时必须十分慎重,切不可盲目乐观和过于简单化。由于影响心理发展的多种变化之间并非是单纯的加减关系,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只有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中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七、组织管理中的非线性思维引用

任何社会系统都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是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而且各种因素彼此渗透、互相制约。系统的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对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系统内部某个或某些要素在特定时期的变化必然要求或引起系统内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从而对系统原有的目标和活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即发生系统调整或系统改变。社会系统的不同主体之间是非线性的作用关系。

根据物理学的熵增原理,原来基于合理分工、职责明确而严密衔接起来的有序的系统结构,会随着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摩擦,而逐渐从有序走向无序,最终导致有序平衡状态的解体。在系统远离平衡态时,系统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给系统带来负熵,结果使整体体统的有序性增加大于无序性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就能自发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组织。

可以说,组织系统也同样属于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处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同时,线性思维方式作为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之后,就会对个体思维实践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而良好的思维方式则有助于我们有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在当代社会,由于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展,通讯手段和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影响人们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因素更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因此必须实施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

鉴于组织的混沌特性,管理应该由封闭的、线性的传统思维方式转向开放、动态的现代混沌思维方式。混沌思维是一种既研究局部又研究整体的思维,它与线性思维的区别表现在:混沌思维是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发散和收敛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渐变与突变相结合、开放的、灰色的、高级的、自组织的和高效的;而线性思维是局部的、收敛的、内部的、渐变的、封闭的、非此即彼、低级的、他组织的和低效的。

当我们用混沌思维重新审视组织管理时会发现,在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的长期影响下,组织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组织理论认为服从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最基本要求,个人和部分的自治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被忽视或受到限制,要求整个组织像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运行。虽然行为学派也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和“社会人”的假设,但是仍然停留在了解人们的需求、寻求金钱以外的刺激手段上,并没有或很少考虑到作为组织成员的人具有“主动”的天性,从而在组织机制上作出相应的“自组织”安排。

自组织是一种几乎没有计划和控制的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可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产生自组织现象。然而在众多的组织理论中很少考虑到自组织。均衡、稳定是传统组织管理考虑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组织管理中,更多见的是为了达到均衡和稳定而采取的各种负反馈措施。与负反馈不同,正反馈是强化某种行为,往往会给组织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系统的动态行为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即具有“蝴蝶效应”。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异受到系统的非线性反馈过程的不断放大和缩小,导致最终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对于组织系统而言,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即有非因果关系,使得长期计划和长期预测变得不再有效。这意味着一个大的原因可能只产生一个小的结果,而一个小的原因可能会有一个大的结果,相似的原因不见得有相似的结果。因此,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推测未来和作出长期的计划和预测是不可靠的。

因此,当代的非线性动力学展现出一种心理治疗的新线索。非线性现象的原则是分形和混沌,非平衡系统是非线性的,它控制着不同的平衡单元。人类的基本行为是混沌的,因而它很难被预知;心理治疗正是在这个方面给予帮助,它在系统内产生更多的混沌使得系统趋于平稳,并因此使系统趋于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