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咨询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介绍

咨询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介绍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阶段,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特别是对咨询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二)咨询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人们把咨询心理学的起源定于1908年。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咨询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介绍

第二节 咨询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国外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国外心理咨询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萌芽期或称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职业化阶段。

(一)咨询心理学发展的初始阶段(1908年之前)

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早就存在于人类生活实践之中,应该说自人类有了语言(甚至包括手势语言)以来就有了心理咨询活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相倾诉,教育、指导下属或子女,抚慰、支持亲人或病人,可以说在人与人的一切交往活动中都包含有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早就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西方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早在公元前400年就强调语言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18世纪末期西方盛行的“磁”治疗,实际上就是一种催眠与暗示治疗技术。

在人类早期的生活中,不是没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只不过那时产生心理问题时,人们更习惯于求助牧师、神父或巫师。

1879年,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此阶段,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特别是对咨询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高尔顿(F.Galton)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进行了研究,卡特尔(J.M.Cattell)发表了《心理测量与测验》(1890)的论文,韦特默(L.Witmer)开创了儿童行为矫正的工作,1904年比纳-西蒙(A.Binet-T.Simon)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了智力量表。1905年,弗洛伊德(S.Freud)创立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说,同时建立了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体系。

(二)咨询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908年~20世纪40年代)

人们把咨询心理学的起源定于1908年。现代咨询心理学起源于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尤以帕森斯(F.Parsons)所进行的工作为开端。帕森斯于1908年在美国的波士顿创立了“就业辅助局”,并发表《职业选择》一书,该书强调职业要与个人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相符,为获得理想的职业,不仅要对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估,还要有正确的自知和良好的自我意识。帕森斯对当时美国兴起的“指导运动”(guidance movement)起了主要的指导作用。

自1912年起,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了早期的心理咨询活动,主要服务对象是儿童和学生,心理工作者采用适当的测量技术指导学生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解决大量与战争有关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由学生转向军人,特别是为退役军人和因战争而受到精神创伤的人们服务。这个时期,明尼苏达大学职业咨询机构的工作突显出来,尤其是以威廉森(E.G.Williamson)领导的工作小组为代表。

从1930年开始,以人格为对象的咨询发展起来了,包括职业、学校生活、家庭、情感、人格、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咨询也都开展起来了。至40年代初,个性与学习理论、心理治疗理论又促进了心理咨询的发展,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指导性谈话的临床咨询模式开始被心理治疗的模式所取代。此时期的社会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教育或职业问题的影响。人们开始在个人适应的各种问题上,尤其是在情绪或人际关系方面寻求帮助,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心理治疗年代”。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等人于1942年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一书。该书提出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咨询模式和非指导性(nondirec-tive)的咨询原则。他强调个人的情绪问题,强调要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为来访者主动、自由地倾吐内心秘密创造良好的氛围。他相信,个人具有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在动机,应充分发挥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鼓励来访者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他告诫要避免指导或咨询的影响。罗杰斯创立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和方法,第一次使非心理分析的心理治疗成为现实,从而加速了“心理治疗年代”的到来。

20世纪4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得到了迅猛发展。它不仅从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如学习、动机、情绪、测量、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汲取营养,而且也从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卫生学、精神医学等领域中吸收养分。

(三)咨询心理学完善和职业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

经过40年的迅速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咨询心理学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1952年成立了美国心理学会(APA)心理咨询分会(DCP)、美国人事与指导学会(APGA),这对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的成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量新的咨询理论和方法纷纷涌现,行为主义理论如沃尔普(J.Wolpe)的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理论如艾利斯(A.Ellis)的合理情绪疗法,等等。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并成为现在的教育训练委员会研究生博士课程培训计划的认定标准;同时,这一分会还向美国心理专业职业考试委员会派出常任代表,参与心理咨询指导员的特别执照的颁发。1954年,20余名著名心理学家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随着对专业心理咨询师角色的明确定义,建立了一系列州级和国家级的职业道德规范、培训标准、权利范围、资格证书、职业证书制度。心理咨询逐渐成为一种明确的专门职业。

挪威的奥斯陆(Oslo)在1909年成立了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工作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心理咨询工作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发展也很快,除德国外,其他欧洲国家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尤其在二战结束以后,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获得新生。20世纪60年代,心理咨询的发展更上了一个新台阶,科特尔(W.C.Cottle)对咨询心理学家和其他心理学家之间在目的、作用、角色、手段、程序、背景和服务对象的特点方面的区别做了更深入的论述。

20世纪70年代,人们明确了咨询心理学在治疗和康复、预防、教育和发展这三方面应起的重要作用,并对咨询心理学专业的本质和作用进行了反思,有了四个创新。一是对专业本身的进一步改善;二是对21世纪咨询心理学的作用的规划;三是对咨询心理学的特征给予规定;四是对下一个十年进行规划。1983年出版了《咨询心理学手册》和《职业心理学手册》,这对促进咨询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www.xing528.com)

二、我国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分化不是很明显,互相渗透,又互相重叠。所以我国咨询心理学的发展与我国心理学的发展相并行。

回顾历史,我国古代的“相面术”与西方的“颅相学”类似,更加侧重于心理特征的测量而非“咨询”,可以说已经带有一定心理咨询的含义。我国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就已经记载了丰富的心理治疗方法,可归纳为:说理开导式心理治疗、以情胜情式心理治疗和惊式心理治疗等。

1920年我国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次开设心理系,1929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了心理研究所,1936年在南京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著名心理学家丁瓒于1936年开始从事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工作,随后开设了心理卫生咨询门诊。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中央卫生研究院(重庆)创办了心理卫生室。丁瓒是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倡导者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创者,他强调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40年代,在我国北京、南京、上海长沙、重庆等地的一些医院、学校、儿童福利机构及医学研究机构都有了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间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少部分专业人员进行了零散的心理治疗工作。如50年代末对神经衰弱的快速综合治疗,之后又有了较大规模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80年代末李心天将此法作了总结和提炼,称其为“悟践疗法”。

1966~197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只有钟友彬等少数心理学家在做一些有限的工作。钟友彬对某些神经症患者做了治疗,创立了“钟氏领悟疗法”,并为认知领悟疗法打下了基础。

1978年开始我国学者翻译了不少西方心理学家的著作。1979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并积极组织相关学术会议,对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起了较好的作用。这一阶段我国各大城市开始举办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培训班、讲习班,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80年代初,全国各精神病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开始设立心理咨询门诊,主要开展临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于1978年就开始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

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从1987年开始进入初步发展的阶段,其标志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创办。这一阶段能证明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初步发展的事实有:

1.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学术论文的数量增加,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除了有大量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翻译书籍之外,国内心理学家的论著也普遍增加,如钟友彬所著的《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车文博主编的《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乐国安主编的《咨询心理学》、张日升主编的《咨询心理学》、郭念峰主编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等。

2.1993年创办了《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和《健康心理学》杂志 这两种杂志和之前问世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促进了心理卫生领域的信息交流、学术交流以及科学普及工作。

3.学术组织的发展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90年11月成立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次年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于2001年成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

4.专业培训和管理逐步规范 针对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活动中遇到的许多困难,以及有关人员训练不足的问题,我国专业领域已经做了多方努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有条件的大学开设心理咨询的学历教育,对医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系、心理学系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训练,包括理论学习、案例讨论及临床实习等。

(2)进行心理治疗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的培训。

(3)对在职人员进行连续的心理治疗培训。如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在三年内每年两次集中培训。

(4)2001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并联合华夏心理网组织了国家心理咨询员(师)的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全国已经有数千人参加了该培训和考试。

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93年颁布了《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同年,中国心理学会制定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对我国的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使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根据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和各方面条件,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的心理咨询已经开始了职业化的发展取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