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适应

小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适应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新生入学后能否顺利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和学习,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做好“幼小衔接”,即在幼儿园阶段为儿童入学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第二就是儿童入学后的自我调节与适应。当然,这二者均需要学校、家庭和儿童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中使儿童本人顺利完成入学后的适应。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在于避免幼儿园与小学脱节,克服和解决刚入学儿童的不适应现象。

小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适应

学前期儿童是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而学龄初期的主导活动则是学习。同时,在学前末期和学龄初期,游戏和学习有相当部分的重叠,而后游戏活动减少,学习的比重逐渐增加。目前,幼儿园和小学脱节的现象仍较严重,据调查,儿童入学后出现的不适应现象,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兴趣、人际关系不良、学习习惯差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问题躯体化的情况,影响、降低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学习效果。小学新生入学后能否顺利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和学习,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做好“幼小衔接”,即在幼儿园阶段为儿童入学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第二就是儿童入学后的自我调节与适应。当然,这二者均需要学校、家庭和儿童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中使儿童本人顺利完成入学后的适应。

一、“幼小衔接”

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在我们周围,众多家长都在为适学儿童做着入学准备,以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起步。然而,应试教育的误区使得家长误将智力开发、知识灌输摆到了不恰当的位置,以至于忽视了幼儿的全面发展。部分父母更是恨不得在孩子入学前将小学的课本知识一股脑地塞入宝宝的脑中,为他们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奠基工作。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发展规律,而且增加了孩子入学前的焦虑感,使他们无法对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在于避免幼儿园与小学脱节,克服和解决刚入学儿童的不适应现象。1990~199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原国家教委幼教处联合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课题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实质上是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现代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年龄阶段性。认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皮亚杰认为,两个相邻的阶段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一定的交叉、重叠,前一阶段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展,各个阶段的出现是从低级到高级,有一定的次序,又不能逾越和互换,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幼小衔接”就是如何在尊重儿童阶段性年龄特征的前提下促进其连续发展,体现了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在社会角色、生活内容、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键在于其能否顺应这两个阶段的“坡度”。为了尽量减缓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坡度”,很多幼儿园已在儿童的园末期做了一些特殊的准备工作。比如,创造幼儿与小学生双向交流的机会、参照小学作息进行幼儿园作息时间的调节、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等,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减缓“坡度”。但更重要的是着眼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儿童的情绪、交际能力、自我意识进行培养,这将有助于提高其入学后的适应。

任何心理问题的存在究其根本都是客观或物质上的不足引发的,因此,要做好儿童入学后的心理适应,就要在幼儿园阶段从基本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起,为小学较为严格的规范性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而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协助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儿童入学后就意味着学习生涯的开始。所以首先要给儿童建立稳定的生活作息制度,加强时间观念,形成固定的生物钟时效,以适应规律性的学校生活节奏。其次,家长应逐步引导幼儿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注重个人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平时,父母能够以身作则,以自身良好的行为影响儿童,向他们传递一种正确的观念,使儿童懂得坏习惯的危害,明白一些是非对错的概念,教给儿童自我约束的重要性,以便他们在行为上能遵守各项行为规则,不任性。再次,在入学前,帮助他们了解一系列的日常生活知识,指导儿童必要的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鼓励他们的社会合作行为,培养与同伴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以适应小学中人际关系的变化。

(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所谓的启蒙教育,并不仅仅指读书、认字,而是要激发幼儿多样广泛的兴趣。兴趣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是儿童顺利学习、发展智力的动机。许多儿童入学后厌学与幼儿期缺乏学习兴趣的培养关系极大,所以,培养儿童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为入学后适应学习生活做准备。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提前给他们以超越年龄的教育会给孩子在心理、生理上造成负担,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强制式的灌输只会使他们厌恶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反之,则不然。事实上,大多数儿童对某些方面或某个方面会有强烈的热情和爱好,一旦他们对事物入了迷,就会主动、好奇地去探究,去学习。这种对事物的浓厚兴趣是他们以后进一步求知的动力源泉。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增强儿童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竞争。同时,由于儿童的心理活动常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种兴趣和求知欲又是很随意、很脆弱、很短暂的,需要认真地加以引导、鼓励、强化和培养。因此,作为家长,配合幼儿园挖掘自己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开发儿童各方面的潜力,并以一颗宽容的心保护孩子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着意挖掘并培养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成才之道。

(三)对儿童进行智力培养

智力培养并不只是着眼于灌输、识记一些意义不大的知识,而是包括了幼儿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全面开发。而这些都是儿童进入小学后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它构成一个完整的能力系统,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因此,在开发幼儿智力时,不能只偏重于其中某个能力的培养,以免过于片面化。当然,在教育中,也不要忽视幼儿爱玩、好动的天性,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引导幼儿在游戏、故事、音乐美术以及日常生活中发现、学习,逐步促进孩子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教育

健康的体魄是幼儿今后学习生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提高心理耐挫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幼儿平时的锻炼也是不可少的。有意识地帮助儿童进行身体机能的训练,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肌肉发展,提高生理机能,还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疾病,刺激大脑发育,可谓益处多多。但在活动时也要防止幼儿过度疲劳,应注意运动时间的控制,做到有张有弛、动静交替,逐步加强体力,提高运动技能。此外,对幼儿进行身体健康的教育还包括合理的营养搭配,必要的保健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幼儿的安全知识以及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五)培养儿童学会控制情绪,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窗口,情绪不稳定的儿童,入学后将难以与集体相容,并直接影响学习。从心理卫生角度看,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有其生理及心理的价值,都是个体对内外刺激的一种反映,是机体的一种防御、一种调整及自我保护的机制,问题在于当某种情绪作用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时,便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造成行为的偏移。儿童学会控制情绪的“度”,是“衔接”心理准备的前提。幼儿期儿童情绪发展虽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仍易冲动、易变,而儿童的“度”又不能与成人的“度”相提并论,因此,教师对“度”的控制应该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上去把握。

(六)注重培养儿童的交际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要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家庭中,亲子关系是保护与被保护的纵向关系,而幼儿园的伙伴关系是友情、信赖、协作的横向关系,儿童如能与人友好相处,就能获得一种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得到友谊和帮助,从而很好地适应环境。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幼儿入学后能减少骤然进入陌生环境之中所产生的交往困难,更快地适应小学生的生活。所以,在幼儿期就要注意培养儿童的同情心,让儿童学习了解、关心、体谅他人,懂得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多与同伴进行感情交流。否则儿童就可能会出现离群索居现象,导致交际障碍,进而造成适应困难,并由此而引发性格缺陷、不良行为、学习困难等种种问题。

(七)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满足其独立性的要求,树立自信心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等,它能够维持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自我意识的歪曲可导致心理异常,任何不切实际的赞许或责备都可能导致儿童自我评价的偏颇。成人过分夸耀儿童,易造成他们只能享受成功,不能面对挫折。反之,过低地评价或过分地惩罚儿童,则会令其丧失自信心,缺乏成就感,从而出现行为退缩、自卑、焦虑等心理缺陷。而当儿童遇到别人的评价与自身的评价不符时,便会出现情绪的骚动和偏移,可见,成人公正地评价儿童,对其自我意识地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同时,儿童对独立性的期望也会越来越高,他们常常希望能够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人过分干涉,或代劳代办,就会造成他们往两个极端发展:一是会引起儿童的不满和敌对情绪,产生反抗行为,形成任性、固执等不良性格;二是独立性被扼杀,导致儿童依赖、怯懦、自卑、缺乏责任感等。因此,家长应充分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要求,给予其独立处理事情的空间和机会,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否则,儿童的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入学后可能无法独立生活和胜任繁重的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要搞好“幼小衔接”,首先应转变教育者的教育概念,正确理解“入学准备”的内涵,确保儿童具有健康的身心状态则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

二、儿童入学后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其主导活动由游戏变为有目的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是其生活经历中的一个全新的、根本性的变化,在其心理和行为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个适应的过程。而那些一向任性、胆小、不合群、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较差的孩子也会因环境的陌生而感到不安、孤独、焦虑、自卑、苦闷、不知所措和易冲动,严重的还会呈现心理问题躯体化,如一上学便头疼、恶心、尿频等。

(一)儿童入学时的行为表现

小学阶段和幼儿园的最大区别在于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化,学习任务更加复杂化,考核频率加大、学习压力剧增,所以儿童入小学后总体上讲是压力大了、困难多了。那么,新生入学后在行为上有哪些明显的特征表现呢?经专家调查发现,新入学儿童在行为表现上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兴奋期(入学前及入学初期):他们心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坐不住,充满自豪感,个个表现好,都有当个好学生的愿望。情绪高涨,放学欢腾活跃。(www.xing528.com)

(2)厌倦期(开学一个月左右):由于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的约束和生活上的紧张,对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内容感到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容易,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产生不想上学、怕吃苦等厌倦心理;情绪低落,不愿意提及在校的表现和活动;性情发生改变,如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击行为增多;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孤单,无法融入集体生活,等等。

(3)适应期(两个月后):一般来讲,在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大多数孩子会较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教师沟通、和同学相处,初步懂得了爱校、爱学习,并会积极追求上进,争当好学生。

(二)儿童入学不适应的心理原因分析

有些新生对新的环境及生活、学习不能平稳度过厌倦期,而产生持续的不适应的情况,引起问题的原因,从心理方面分析,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学校正规的课程的繁杂感

入学前,孩子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没有学习上的压力;入学后主导活动是学习,教师有教学目标,孩子有学习任务,便有了压力。进入小学,分科细化,各学科目标任务明显,学生每堂课都要接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些课程中有些是学生感兴趣的,但也有的是不感兴趣的,对有兴趣的科目也会由于注意力的不集中或者学习上的不用心而导致与达到目标有偏差,致使学生产生繁杂感,轻则出现厌学,重则形成学习障碍。

2.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感

小学生已达到一定的年龄要求,需要注重纪律观念和良好作息习惯的培养,但由于接受一些新的规章制度本身就需要适应过程,而儿童性格上有比较随意的特点,往往是想玩就玩、想走就走、想睡就睡,一下子要规范自己的自由行为,感到约束力大,趣味性小,从而导致一些怪异的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严重者造成攻击、叛逆行为。

3.对学校情绪生活的不满足感

美国心理学家斯宾斯和杨指出,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包括归属的需要、独立的需要、社会称许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的情绪紧张、促使他们情绪适应的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在的孩子,爷爷奶奶惯着,爸爸妈妈呵护着,亲戚朋友宠爱着,对爱的需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更加不可或缺。在幼儿园中,教师像妈妈,而小学的教师往往对学生要求严格,师生之间的沟通减少,同伴之间的熟悉也需要一个过程,以致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让学生产生自卑、恐惧、退缩、郁闷等不良情绪。

4.对学校人际关系的生疏感

儿童一入小学,轻则是半熟悉状态的人际关系(其中有些幼儿园的同伴一起入学,或者父母是老师,有一些新老师熟识),重则是完全陌生的人际关系状态,加上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没有什么概念和技巧,对新的人际圈产生陌生感。同伴关系尚且不能逾越陌生,对感觉神圣威严的老师就更加不易亲近。尽管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表现尽量和善,但是生疏感的消除有待时间上的推移。这种情况如不能迅速改变,就会引起抑郁、自闭现象的产生。

5.对学校集体生活的盲目感

小学阶段的集体活动占很大比例,很多时候是集体起立、集体坐下、集体说话、集体出发。在幼儿园上课随意走动等能得到老师的宽容,在小学则会遭到老师严厉的批评。班主任老师的首要事情就是建立班集体,渗透集体意识和观念,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学生对集体的概念由模糊到逐渐清晰,但还是处在一种懵懂的状态,对因与集体行动不一致、与集体不团结等原因遭到老师批评和同伴责怪感到茫然,对自己的行为取向也比较盲目。情况严重者便会导致对班级生活的厌恶、疏远或者逃避。

以上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如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能够及时给予关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能够妥善解决的。

(三)儿童入学心理问题干预

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据近年一项追踪调查表明,在学习困难的小学新生中有87%不是由智力因素而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而其中大多数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只要加以积极正确的干预和引导就可以消除。

1.正确审视幼—小差异,做好做足适应阶段的功夫

由于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衔接问题上较少沟通,缺乏理解,因而在观念和意识上存在较大的差别。相比较而言,幼儿教师能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评价标准较宽松,评价方式新颖多样,较乐观,儿童容易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而小学教师由于教学时间较紧张,忽略了儿童的成功心理需要,评价标准较客观严格,评价形式较单一,随着教师鼓励性话语的减少,儿童学习热情也随之降温,这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儿童入学时,由幼儿园客观、详实地提供儿童在园期间的表现非常必要,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情况,这将有助于小学教师及早了解生源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家长也要积极与学校多沟通,尽可能多地提供有关儿童的气质、性格、脾气、习惯、爱好等综合心理品质情况,同时配合学校工作,对有明显心理问题迹象或可能出现入学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采取有效过渡措施。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可以积极借鉴幼儿教师的一些做法,在一年级新生的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教学形式,注重启发、鼓励,动静结合,寓教于乐,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尽可能将来自同一幼儿园的儿童编入同一班级,使其在陌生中感到熟悉,这对于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是非常必要的。

2.正确对待儿童个体差异,积极正确进行引导

根据差异性原则,每一个儿童的心智发展都是不一样的,父母、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提出目标要求和希望,切忌急于求成,盲目地提出要求只会使儿童觉得努力也无望。儿童如感觉到目标高不可攀,就会产生畏惧,并试图逃避。相反,制订鼓励性的目标,循序渐进,会使儿童把上学当成一种乐趣,把学校当做自己的乐园,一步一个脚印自信地走下去。坚持因材施教,不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全班儿童,而是允许他们按其不同水平、不同发展速度来学习。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了解并针对每个儿童在过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恰当的帮助。对于存在问题的儿童,教师要深入查明引起这些入学不良情绪反应的原因,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入学适应措施,鼓励、引导他们去正确面对这些问题。

3.重视对儿童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卡尔·罗杰斯坚信人类自我实现潜能和人的积极自主性,认为人都是生活在自己主观经验的世界中,只有个人自己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经验世界,旁人永远不可能像当事人那样好地了解自己,所以要当事人自己来主导自己的行为。森田疗法(Moritatherapy)则强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也就是说,对于儿童适应心理问题的干预除了积极创造有利于儿童适应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达到不治而愈的效果。

教师要特别真挚地对待那些有入学心理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给予温情、关怀,不停地传达对学生的重视和接纳,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值得相信的人,当他们产生某种独特感受时,也能诚实地告诉老师。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其过失行为,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持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纵容他们的特异行为。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努力捕捉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他们进一步扩大这种感受的环境,及时表达出正确的认知观念和态度,在顺应自然的态度下对他们的行为予以指导与引导。在课程设计及教育活动的组织上,通过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让儿童感受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感受和体验努力与成功,感受和体验失败与挫折,使儿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自信心,逐步建立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

4.家长积极配合

家长应与教师及时沟通、密切配合,主动询问孩子的在校表现,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合理竞争意识,激发孩子表现欲。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在知识上的缺欠,及时给予辅导,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孩子练习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如队列、坐立走的姿势、书的摆放、举手回答问题等,从礼貌、卫生纪律、习惯等许多点点滴滴的事,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情感,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上这些讲、比、看、练的方式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可以唤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尽快喜欢学校生活。

其实,每个儿童在入学过程中,都会遇到这种环境变化,如新交往圈、新课程、新的校园生活规律等。通常,当儿童面临这些变化时,也都会出现兴奋期、厌倦期、适应期三个阶段的表现,以及由新环境引起的各种主观心理感受,只不过表现的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会因人而异。这些变化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也是能通过自我调节去适应的。同时,针对存在不适应问题的孩子,只要各方面能够积极面对,并通过有效的辅助措施,这些问题也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