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戏曲艺术思想的成熟和繁荣

戏曲艺术思想的成熟和繁荣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以戏曲的文人化这条线索贯穿明代戏曲发展历史,来描述明代戏曲艺术思想史的变迁,可以分成这样三个层面:声腔剧种的雅化、戏曲文学的文人化、戏曲理论的体系化。

戏曲艺术思想的成熟和繁荣

明代戏曲艺术初期相对萧条,中期开始复兴,晚明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二次高潮,文人化是一条贯穿有明近三百年戏曲发展的重要线索。文人参与戏曲的发展,对戏曲艺术思想史的内容、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可以归纳为两点,即戏曲审美的雅化和戏曲理论的体系化。而在不同的阶段,受到不同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文人化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从横向上来讲,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体,对戏曲艺术的认识、阐释及其隐含在作品中的戏曲观念,也不尽相同。这种纵横交错的局面足以为人们认识戏曲思想史的发展增加难度,造成困难,但文人化作为一条提纲挈领地认识明代戏曲艺术思想发展史的线索,仍然是清晰存在着的。

我们以戏曲的文人化这条线索贯穿明代戏曲发展历史,来描述明代戏曲艺术思想史的变迁,可以分成这样三个层面:声腔剧种的雅化、戏曲文学的文人化、戏曲理论的体系化。

中国戏曲史上出现的、可以睥睨一时,并成为后世经典的戏曲艺术样式,都是由一种地方声腔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元杂剧也是如此,它本就是金元时期,北方地域音乐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地方戏曲。在元杂剧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元代文人特殊的地位、遭遇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心态、思想,它的民间性特色一直保持着,最起码在杂剧中心转向南方以前是这样的,而元杂剧的辉煌时期也是在这个阶段。比如关汉卿等戏曲家都是书会的成员,他们与勾栏中的演员关系密切,都说明元杂剧的民间性特色非常的浓厚,元杂剧的雅化是从元末时期开始的。到明初,北杂剧在官方的干预下,进一步雅化。明初政府对戏曲的政策,既有限制又有利用,一言以蔽之,就是提倡庙堂戏曲,把戏曲作为歌舞升平和进行高台教化、宣传儒家伦理道德的工具。因为勾栏的逐渐消亡,北杂剧主要在宫廷和藩王王府演出,日渐贵族化,也就日渐失去了生命力。到何良俊生活嘉靖时期,北杂剧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唱了,可见其消亡的迅速。

与此同时,南戏在民间复兴并逐渐得到文人的青睐。南戏的复兴,与明代中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明代经济开始繁荣,特别是江浙等南方地区,城市和大的市镇迅速发展,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享乐风气也日渐兴盛。在那个以戏曲为主要娱乐方式的时代,根植民间、以南方各地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腔调、敷演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的南戏,便顺势而起,并迅速传播各地,形成多种南戏声腔。南戏声腔流行开来时,也有一些文人如祝枝山、何良俊仍然坚持北曲为正宗的立场,批评南曲的简陋质朴。相反,也有一些文人开始提倡这种来自民间的声腔艺术,早在成化时期就有仕宦文人丘浚写作南戏作品,嘉靖时期徐渭撰写《南词叙录》为之鼓吹,说明南戏在明中叶复兴时,就已经受到文人的重视。文人对南戏的重视和介入,使得南戏声腔逐渐雅化。嘉靖时期,魏良辅与一些志同道合者改革昆山腔,“水磨调”等以形成。梁辰鱼是改良昆曲的音乐家,同时也是戏曲文学家,他为昆曲的舞台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继而有沈璟的编撰曲谱,进一步雅化昆曲,并得到文人广泛的认可和推崇。经过文人不断的努力,一种腔纯板正,“一字之长延至数息”,婉转典雅的昆曲,逐渐称霸剧坛,形成“四方歌者皆宗吴门”(清徐树丕《识小录》)的局面。而在民间流传的,是少有文人染指的弋阳腔,昆、弋在明代代表着雅俗两种戏曲声腔,毫无疑问,昆曲的势力要远远超过弋阳腔。(www.xing528.com)

戏曲文学的文人化,也与各个时期政治气候、时代思潮相表里。在明初,受政府戏曲文化政策的影响,文人化即是贵族化、庙堂化。此时期戏曲文学,以皇族成员朱有燉成就为最高,能代表此一阶段的戏曲文学特色。朱有燉戏曲文学思想表现在重伦理教化、重歌舞升平方面。戏曲既是高台教化的工具,也是贵族筵席前以神仙云集、祥瑞丛生为内容的轻歌曼舞。《五伦全备》等南戏作品也是以伦理教化为旨归。明中叶,社会风气开通,思想逐渐多元化,无论是杂剧还是南戏,创作中都有了充实的思想和内容。康海、王九思的杂剧,有为而作,体现了作家的主体精神。《宝剑记》、《鸣凤记》、《玉簪记》、《浣纱记》、《红拂记》等作品,文人把对时代的思索,对人性的拷问,对人情的赞美放在了这些历史剧爱情剧之中。晚明,是戏曲文人化的高潮时期,并且形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一些各有特色的创作观念。汤显祖可谓“至情”戏曲的代表,以华美婉约的曲词描写男女真挚热烈的情爱,孟称舜、阮大铖、吴炳以玉茗堂为楷模,他们的作品,显然深刻性不如《牡丹亭》,显示出至情戏曲流变为世俗婚恋、才子佳人剧的倾向。徐渭可谓“书怀写愤”戏曲的代表,以戏曲书写自己的情志,或讥讽时事,或针砭社会恶俗,总之是一腔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感宣泄在戏曲创作中,这是继承了中国文学离骚》、《史记》“发愤著书”的传统。此类作品寓言体、自传体、荒诞式的写法比较常见。著名的作家有王衡、屠隆、陈与郊等。沈璟、冯梦龙等吴江派作家,重视“风世”和“情教”,是在晚明物欲横流的情形下,一些文人意欲通过戏曲来宣扬和鼓吹道德传统的努力,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中一股回归传统的趋势。

晚明戏曲文学思想的文人化,不仅仅表现在题材内容上,也反映在戏曲文学的形式上,主要就是语言风格。南戏来自民间时,还是质朴、鄙俚的,同时也很自然。自文人染指以来,明中叶开始兴起文辞派的作品,《香囊记》以杜诗、时文为曲词,骈四俪六。自后逐渐形成一股潮流,张凤翼、屠隆、梅鼎祚等晚明前期作家都以文辞派著称,汤显祖早期的《紫箫记》也是此类作品。批评界对这种涂金缋碧、脑满肠肥的风气及时做出纠正,提倡真实自然的本色。但在沈璟那里,又走向一个极端,他以早期南戏的鄙俚为本色,他的学生王骥德都批评这是“认错路头”。王骥德等人在总结前期本色派和文辞派创作实践基础上,以汤显祖为标的,倡导一种融合雅俗,“才情在浅深、浓淡、雅俗之间”的本色论。从俗到雅到雅俗融合,反映出文人戏曲文学观念认识上的演进。

明代的戏曲理论逐渐体系化,这也是文人化的一种表现。一些热衷戏曲艺术的学者开始比较系统的总结戏曲艺术的规律。李贽《童心说》、《杂说》以及多部戏曲评点等文字,对戏曲创作“发愤著书”进行了阐发,对“书怀写愤”文学思潮有着重要影响;他以有着自然真实情感的戏曲作品为“化工”,反对雕琢,反对为文造情。明代初中期主要是曲学,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到沈璟的一些曲学著作,都是这样。在明代晚期,特别是自王骥德开始,戏曲理论中的剧学开始发展起来,虚实论、结构论、情节论、审美论各个方面都有精彩的论述。关于舞台艺术方面的讨论也是戏曲理论中的构成部分,为了叙述的方便,本章把它们另分一节,主要探讨了明代唱论、演员论和表演论三大部分。因为中国戏曲对于导演和舞台美术没有太多的关注,所以此方面阙如。在唱论中所反映的审美思想,也体现着文人雅化的情结。演员论以潘之恒为代表,他论述了好的演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同样体现了文人化的审美要求。表演论中反映了戏曲艺术传神写照,以塑造逼真人物形象为追求的审美理想。同时潘之恒和汤显祖都论到技进入道的表演境界,对演艺的执着与忘我,所谓“一汝神,端而虚”之后,才能具备微妙之能,达到表演的最高境界。

由于明代文人对戏曲艺术全方位的投入了极大热情,推动了戏曲艺术文学、音乐、表演艺术思想的全面繁荣和成熟,戏曲艺术思想的雅化和体系化则是此阶段最为突出的总体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