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剧迷:融媒时代新型受众的身份认同建构

美剧迷:融媒时代新型受众的身份认同建构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详细分析美剧迷的身份建构过程和状况。(二)美剧迷——融媒时代新型受众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媒介消费与个人的身份认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6]具体到美剧迷这类融媒时代的新型受众而言,其身份建构经由“媒介渗透”→“影像大举进入日常生活”→“利用影像进行自我表达”→“观展与顾影自盼的循环”四个步骤形成。

美剧迷:融媒时代新型受众的身份认同建构

(一)运用观展/表演范式解释美剧迷的适切性

问卷、参与观察和深访的结果来看,美剧迷所处的媒介图景,以及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与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提出的观展/表演范式的含义都比较吻合。

首先,就媒介图景而言,美剧迷的产生,离不开新媒介技术的支持。不管是跨媒介寻找自己喜爱的文本,还是在互联网上的自我表达与社群交流,美剧迷都不再只是文本的诠释者,而是通过更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方式,介入、参与到文本的生产和传播之中。同时,对于美剧迷来说,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也不再是纯粹为了收集信息,以适应外界社会的变动,还包括获取休闲愉悦的感觉,以及在此基础上,搜寻建构自我的主体地位。

其次,美剧迷属于扩散受众的范畴。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所界定的“扩散受众”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即:在形态类似的媒介间花费大量时间;媒介由日常生活构成;人们身处一个表演的社会,很多活动都具有表演的性质;世界是由自恋的个人所组成的舞台景观,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成为媒介受众。这些特征在美剧迷身上也同样适用,因此美剧迷也属于扩散受众的范畴。媒体影像跨越媒介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大量进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并与之绵密地交织在一起。生活在媒介饱和环境中的美剧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像的碰触。他们对影像有意以及无意的接受,是形成自身风格以及文本创造的依据和源泉。而在Web2.0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与繁盛,也使得美剧迷的媒介消费出现了更多的表演与顾影自盼的成分。同时,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也认为:扩散受众的出现并不表明直接受众和大众受众的消亡,事实上,这三类受众同时并存于现代社会中。当美剧迷通过购买碟片、在线视频或是网上下载等多种方式收看剧集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同时也属于大众受众的范畴。

再次,美剧迷所进行的“表演”。费斯克将“迷”定义为过度的读者。作为一个迷,就意味着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5]同样的,美剧迷对他们所喜爱的文本也有着强烈的情感投入,他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占有并融入文本之中。两者之间的这种情感联系,正是通过剧迷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和创造得以展现的。因此,美剧迷不仅诠释文本,同时也在现实生活和网络迷群中以文本为基础进行表演。

最后,美剧迷有着对于观展和顾影自盼的需求。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提出的“观展”这一概念中包含了“看”与“被看”双重含义。一方面,美剧迷跨媒介、跨地域追逐他们喜爱的影像,他们当然是观看的主体;而另一方面,他们不仅具有符号生产力,同时也具有声明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如通过在网上论坛里的发帖进行自我表达,将所掌握的资讯和自我的情感、意见、创造等展示给同好,那么,此时他们则成为了被看的对象。在网上美剧论坛中,绝大多数美剧迷都表现出对于回应的关注,他们渴望得到来自同好的关注与正面赞扬,这反映出美剧迷顾影自盼的心理需求——他们需要从观看者的“眼中”进一步实现自我认同与肯定。

由此可见,美剧迷的角色及其行为模式,基本上可以被归纳到观展/表演范式的框架之下。本章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详细分析美剧迷的身份建构过程和状况。

(二)美剧迷——融媒时代新型受众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

媒介消费与个人的身份认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媒介不只是信息管道,它还会影响自我建构。现代社会的个体越来越将媒介视为反身建构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受众的自我形构中,个人通过媒介使用行为所隐含的自我指涉及他人指涉,进而形塑或调整自我,并且反映及维持人我之间的异同。[6]具体到美剧迷这类融媒时代的新型受众而言,其身份建构经由“媒介渗透”→“影像大举进入日常生活”→“利用影像进行自我表达”→“观展与顾影自盼的循环”四个步骤形成。

1.媒介渗透

当论及当前的媒介环境时,有学者使用了“媒介饱和”一词来形容,意指媒介无所不在,受众被影像的洪流所包围环绕。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们无法避免影像的碰触,所以无人能够逃脱受众的位置。而当前的一个重要趋势——媒介融合,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媒介饱和的状态。

正如越来越多的媒介批评家所注意到的那样,媒介工业当前的趋势是:媒介所有权日益集中在越来越少的跨媒介、跨国的大集团手中。水平整合,即横跨多个行业的资产合并,已经替代了好莱坞电影公司旧有的垂直整合。[7]对于那些成功的媒介产品,生产者则大力推动它们的跨媒介流动,直到它充斥于整个文化之中——它可能从一部成功的剧集发展出相关的杂志、书籍、网站、游戏等多种形式。就像NBC所宣称的那样:电视网要为它的观众提供全方位的、跨越多个平台的媒介体验。在这种趋势之下,媒介内容的生产者(或传播者)们积极鼓励受众跨越各种传播渠道,追求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关注各种相关产品所可能提供的新体验。詹金斯将这一趋势总结为:融合文化。他认为这种融合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由企业推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由受众推动的过程。企业的融合与草根的融合并存。一方面,媒体公司正在学习如何促进其媒体内容的跨平台流动,以拓展其利润和市场,巩固视听受众的支持;另一方面,消费者则在学习如何使用多种不同媒介技术将媒介之流置于自身掌控之下,并与其他消费者展开互动。[8]詹金斯解释说:关于“融合”,指的是内容跨越多种媒介平台流动,多种媒介产业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迁移行为,他们可能到任何地方去寻求所喜爱的娱乐体验。[9]

事实上,无论是詹金斯在其2013年出版的新作《扩散媒介:在网络文化中创造价值与意义》(Spreadable Media : Creating Value and Meaning in a Networked Culture)中所提出的新概念——扩散媒介,还是近年来在国内大火的“IP热”,都与媒介融合、融合文化一脉相承,可以看作是其在现阶段的新发展。在融合文化的背景之下,影像绵密地笼罩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并极力渗透至无数民众的心灵[10]人人皆是受众,视听行为无处不在。

2.影像大举进入日常生活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生产者极力推动那些成功的内容跨越媒介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直到它充斥整个文化。尽管也有学者批评说,这不过是特定主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而已,并不会促进文化的多样化,但是,这种跨媒介全球化传播的方式却使观众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就像对于美剧迷来说,他们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触到媒介内容,这大大提高了他们被媒介捕获的可能性。当前,媒介影像通过多种渠道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介入社会互动及人际关系,成为生活的一种构成元素。媒介为人们提供了影像、表演的模式以及行动和思考的框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影像对于受众来说都具有相同的意义,不同类型的影像承载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尽管受众沉浸于影像之中,但是他们对于影像的选择、获取,却有着自主性与选择性,而不是一个随意的过程。实际上,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选择,受到诸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也是个人的文化能力与文化认同的体现。对于这部分中国观众来说,他们之所以会主动选择收看美剧,并进一步成为美剧的忠实粉丝,也正是因为他们具有消费美剧的媒介技术条件和文化能力,且认同美剧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从表面上看,美剧迷之所以会喜爱美剧是因为它情节紧凑,制作精良,故事“好看”。除了这些浅表性的因素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内地剧、港台剧以及日韩剧相比,美剧拥有更高的文化象征资本,它传达的是作为强势文化的美国文化,所使用的语言是作为强势语言的英语,所体现的也都是一些美式主流价值观,如个人奋斗、团队精神、家庭至上、乐观、坚强,等等。同时,“看美剧”本身也意味着一种更具自主性、主动性的全新的媒介消费方式。它体现了在网络时代,观众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甚至是国家在引进国外影视作品方面的相关政策、版权制度等等限制,于全球范围内自由地寻找、分享内容。美剧迷们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全球化的媒介影像,他们拥有大量的跨地域视觉经验。这些影像正是美剧迷用来与全球文化产生互动的重要渠道。世界性的图像和故事通过媒介影像展现在剧迷面前,它们提供给剧迷去想象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11]

对于当今的大学生和年轻都市白领来说,美国文化、英语、新的媒介消费方式,这些因素的组合深具吸引力。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他们对于现代化的想象,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全球化的文化幻觉。美剧迷在消费美剧文本的过程中,可以说获得了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愉悦和满足。

3.利用影像文本进行“表演”

和普通受众相比,美剧迷的媒介消费中包含了更多的“表演”成分。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将受众视为对应于“表演”而存在的群体,“表演”是建构受众的核心和关键,不同类型的表演带来了不同性质的受众经验。简单受众的特征是在公开场合直接参与演讲、庆典、戏剧等表演过程,可以亲眼看到对方的表演,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受众可以感受到现场庆典感;大众受众则是通过广播电视大众传媒进行表演、接受的受众,表演没有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在家庭等私人空间展开,观赏也不需要集中注意力,这也使得表演者与受众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庆典感。而当今这个媒介饱和的社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表演的社会,特别是媒介为人们日常的表演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表演随时都在进行,且出现于生活的每个层面。[12]扩散受众和简单受众、大众受众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扩散受众本身既是观看者,也是表演者,他们在一边观看他人的表演,一边也在为自己想象中的受众表演,同时兼具观众/表演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扩散受众不仅是诠释的主体,还进而成为表演的主体。

媒介影像为受众提供了想象与表演的资源,作为扩散受众的美剧迷,其媒介消费也带有很强的表演性质。事实上,美剧迷的表演(或自我表达)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可以是围绕剧集的情感表达、理性讨论,也可以是在原文本基础上的生产创造,甚至可以仅仅是注意力的付出(比如纯粹的转发)。而网上美剧迷群的存在,使得美剧迷的表演进一步可见化了。我们可以在其中观察到美剧迷利用文本在同好面前所进行的丰富多彩的表演,包括对原始文本的重构以及再创造等活动。而且凭借新的传播技术,美剧迷还开创出了很多过去所没有的表演形式,比如制作电子杂志、视频短片等来展示自己操控和进一步创造内容的能力。

美剧迷在网络迷群中的表演有其风格和美学,既极具个性化又高度连接。一方面,他们是自我选择、 自我组织的,在其中力图彰显自我独特的形象,同时这种个性化的表演在网上迷群中也颇受欢迎。美剧迷虽然是以美剧或剧中的角色(明星)为中心的大量媒体使用者,但是他们的生产创造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作为流行文化的美剧,是普遍与大量复制的文化现象,但是粉丝在进入采用的时候,却希望能够借此彰显自我独特的风格品味。所以他们会从中选择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主题、人物或是情节,将其抽离出来,附加上自己的想象、意见与创造,生成新的、更符合自己心意且具有自我风格的文本。另一方面,网上迷群也使得个体表演者并不完全孤立于、不可见于彼此;相反,他们的表演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彼此呼应共鸣、互相增色,不断地混合循环,最终形成了有感染力、有品质的情感和意义流动。

美剧迷的这些表演也都是在广大的想象受众面前展开的。具体而言,第一类想象受众是迷群中的其他活跃粉丝,他们同样也是共同表演者;第二类想象受众是那些“潜水者”,他们会关注迷群中的发帖,但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第三类想象受众的边界则是模糊不明的,可以是因各种缘由看到他们的帖子的任何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类表演的受众是由粉丝想象的,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想象是毫无根据的个人臆想。

美剧迷掌握了一定的媒体资源,他们从影像的洪流中截取所需的片段,再以自己的方式将它们组合起来或是重新创造,从而表达出自我的个性、风格。通过分析网上迷群的发帖,我们发现,对抗或颠覆原文本通常并不是美剧迷们在网络上进行自我表达的主要目的;大多数时候,粉丝们对于文本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基本上都是持一种认同的态度。他们的表演是积极的、富于创造性的,有时也含有戏谑或游戏的成分,但却较少有非常明显的颠覆或抵抗意味。

4.通过观展与顾影自盼的循环形构身份认同

作为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身份”揭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认同”,其本身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本身、本体、身份”,是对“我是谁”的认知;一是“相同性、一致性”,是对与自己有相同性、一致性的事物的认知。[13]因此,身份认同既包括个人的心理过程,也包括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认同是在自我拷问和对他者关系的探索中最终完成的。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认同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主体问题,是主体在特定社会—文化关系中的一种关系定位和自我确认,一种有关自我主体性的建构与追问。”[14]认同是对自我身份的寻找和确认。认同的过程既是个体不断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也是个体通过他人或社会进行确认的过程。可见,自我认同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和参照他人两个层面得以实现。具体到美剧迷而言,他们正是在观展与顾影自盼的过程中,展开自我反思和参照他人,因此,其身份认同经由了观展与顾影自盼这两个过程的交互作用而最终形成。

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将“观展”解释为:“看/被看”以及“观看凝视/公开展示”,这一概念包含了观看和展示双重含义。对于美剧迷来说,他们首先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于媒介影像的需求,但当前的媒介环境所造就的消费形态中,也包含了更多表演与自恋的成分。因而,当粉丝们在网上美剧论坛中进行极富风格与个性化的自我“表演”时,“观展”与“顾影自盼”的需要则同时得到了满足。

就观展的角度而言,内容的跨媒介、全球化流动,使得现代社会中充斥着大量的媒介影像。美剧迷身份的形成,首先是出于对特定影像的追逐,他们在网上论坛中下载剧集,并搜寻大量的相关资讯和意见,从而实现其浏览、观看的目的。美剧论坛中包含了丰富的资讯,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美剧迷们对于影像的需求。对于粉丝来说,他们观看美剧的过程也在同步进行着情感和意向的投射。所谓“投射”是一种心理分析术语,指的是将自己的态度、感情或猜想归因到别人身上,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这种操作,主体摆脱自我而在他人(人或物)那里看到不了解的或拒绝的品质、感情、愿望,甚至‘对象’”。[15]投射是将自己内在的心理内容转移到他人身上或转移到某种客观存在物的心理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不同程度地将自我投射到其他人或存在物之上,并在与投射形象的“共鸣”中,实现深层自我的认知。[16]在观看美剧的过程中,美剧迷也会频频将情感、理想和价值投射到剧中人物及其他们的生活态度、个人品性之上,将他们同化为自我的延伸。在这个过程中,美剧迷将自我的情感、理想、价值信念等向剧中的角色形象投射和放大,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深层自我的现实化和理想化。当然,这种投射的最终目的并不仅限于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和理解,而是更进一步通过对客体的评价来认识、反思主体自身,挖掘出主体的本来面貌,从而实现主体的自我认同。这种情感和意向的投射在论坛/贴吧的人物分析帖中几乎是随处可见。比如ID名为“公元1874”的粉丝在“我为什么会替弗兰克(《纸牌屋》的男主角)难过”的帖子中这样总结道:“我看《纸牌屋》,得到最大的东西,是将来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想起这个叫弗兰克的人,想起他所做的事,想起他得到的东西和付出的代价。然后提醒自己,不要变成弗兰克。用第二季第十一集里心理医生的话来说:‘这,关乎道德。’有时候,我们做人的底线,为人处世的标准,心里那杆道德的秤,面对社会上这么多方方面面的诱惑,很难抗拒。可我们得知道,如果接受了一次,滑向那一方,也许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变成弗兰克”。美剧迷通过在网上迷群中的发帖,使得情感和意向的投射公开化、可见化,而如果能够进一步得到其他迷群成员的肯定、产生“共鸣”, 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便可以最终得以完成。

从顾影自盼的角度来说,美剧迷对于剧集有着强烈的情感投入,这种情感联系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外显出来,比如收集、分享剧集信息,发现剧中的矛盾和疏漏,弥补意义的间隙,甚至对于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偏好。作为一个理想的平台,美剧迷可以在网上美剧论坛中, 自由地向同好展示这种自我表演,从而成为他人观看的对象。美剧迷将自己对于剧集的思考和参与、创造,通过发帖的方式展示出来,当然首先是出于对剧集的喜爱,同时他们也希望获得同好的认同和赞赏,这充分反映出美剧迷对于顾影自盼的需求——他们需要在他人关注的目光中搜寻、建构自我的主体性。就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花时间写这些帖子,当然首先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发到网上以后,还是很希望能和别人分享,得到一些回应,哪怕就是一个简单的‘好’字呢”。

当美剧迷们在网上进行公开的自我表达之后,他们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重视,即使是负面的评价。一般而言,发帖者都非常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跟帖,并且大多数人还会反复阅读这些跟帖,从中体会因得到他人的关注、认可而带来的满足感。其他同好的反应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表演,他们可能因此而更加沉迷、投入或是丧失兴趣。毕竟在网上,完全不在乎别人的反应和评价的粉丝还是非常少见的。除了同好之外,如果他们还能够获得来自生产者(传播者)的回应和重视(比如得到了偶像的回信或是签名照片等),则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对剧集投入更多的热情,成为更加忠实的粉丝。对于美剧迷来说,尤其是那些活跃的美剧迷,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看”与“被看”的双重需要,他们需要在他人关注的目光中获得被认同的满足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肯定自我的形象。可以看出:认同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如何为我们自己与他人造就、看待、诠释和展示我们自己的。认同性是通过角色扮演和形象塑造,从而戏剧性地形成的。相互再认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人的认同性有赖于他们的再认以及对这种再认的自我确定。[17]

观展与顾影自盼的循环也解释了网上美剧论坛/贴吧对于粉丝的吸引力之所在。它一方面提供了大量可供观看的资讯和影像;另一方面,它也为粉丝的个人表演提供了平台和空间,粉丝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展演以彰显个性,并寻求被同好关注和认同的满足感。同时,网上美剧迷群中的会员评级制度、加精品帖、将帖子置顶等做法,实质上也代表了迷群对于粉丝个人身份与价值的认同。所以,网上迷群不仅作为一个汇集众多资源、资讯的平台而存在,同时也是美剧迷形构其身份认同的重要空间。

顾影自盼中包含了将自己展示在其他人的面前,它与表演相联系的途径之一就是强调外表和风格的重要性。尽管美剧是高度发达的文化工业的产物,其影像具有普遍、流行、大量复制的特点,但是美剧迷在进入采用影像之际,他们的表演却是非常个性化的,体现着自我的品味和风格。实质上,美剧迷们正是通过这种个性化、风格化的表演来进行自我的定位、自我的“标签化”。粉丝群体也更为鼓励这种个性化的表演。在网上论坛中,我们看到那些或是显示自己掌握了详尽的资料、或是展示独家的消息、或是发表独特见解、或是富于创造性的粉丝,一般都会更受关注,且拥有较高的地位。

经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将美剧迷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简要地归纳为三个主要的步骤:想象→表演→身份认同。具体而言则是:当前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之下,媒介影像大量进入日常生活,人人都难以逃避影像的碰触,因此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受众。所以在当今社会,受众的身份不只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命定,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成员的基本属性。“随着人们日益生活于媒介饱和的环境中, 自我的建构工程便可能愈来愈受到媒介渗透,媒介消费成为影响自我及认同的重要因素。”[18]“受众从影像的洪流中选择他们所需的部分,并通过对媒介影像的消费来彰显自我的身份。受众的媒介经验投射出对自己与他人的定位和想象,这些联想及投射使得其媒介经验不只是纯粹的媒介经验,而更是一种认同建构过程,所以人们不仅表演某种受众的角色,也同时展现自我与展示认同。”[19]美剧迷正是那些对于美剧文本有着较高的认同且投入了较多的情感的受众。同时,这种情感投入也激发了美剧迷利用媒介文本进行表演。这些表演反映出了粉丝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某种自我建构能力,而互联网又使他们的表演进一步可见化、公开化。在网络迷群中,美剧迷实则兼具了观众与表演者的双重身份。他们不仅追逐影像,同时也通过发帖的形式将自己呈现于同好面前,并从他人的回应中来搜寻、建构和确定自我形象。

(三)美剧迷——融媒时代新型受众的身份认同特点

美剧这一跨国、跨媒介平台传播的文本,构建了一个文化想象的空间。美剧迷经由对于美剧的消费而彰显了自我的身份,他们又通过在网上迷群中的表演活动寻求其他同好的认同,并进一步建构和强化了其身份认同。美剧迷与其他不同地域的粉丝们形成“想象”迷群,最终促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国内地美剧迷群文化。值得注意的是,美剧迷这类融媒时代新型受众的身份并非单一的平面,而是包含了多个层次,具有复杂的多重性。

1.较之于传统受众,处于融合文化背景下的美剧迷拥有更加复杂多重的身份

媒介融合使得媒介类型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分明,而是开始彼此融蚀,转而以巨大串联的媒体影像形式出现。当前媒介工业致力于为受众提供360度全方位的媒介体验, 目的就是要使媒介影像渗透至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观众即使不看小说、电视,不玩游戏,也难逃影像的碰触,扩散受众的身份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必然身份之一。如果说在之前媒介类型界限分明的时代,我们还可以清晰地判断出人们是属于某个大众媒介产品的相对物(如因为阅读报纸而成为读者,观看电视而成为电视观众,收听广播而成为广播听众),那么,在媒介融合时代,跨媒介叙事的逐渐盛行使得媒介产品更多地呈现出相互指涉、相互勾连的状态,媒介影像则成为了受众的相对物。美剧迷的状况也正是如此。美剧文本,尤其是那些广受欢迎的热门剧集,一般都具有一系列互文性指涉和推销。它们不仅仅是出现在电视上,而是作为成功的文化产品,以多种形式(如网络、书籍、报纸杂志、游戏等),辗转出现于多个媒介平台之上展开跨媒介叙事。在追逐其喜爱的文本的过程之中,美剧迷也是跨越多种媒介渠道、多家媒体,兼具多种媒介使用行为。因此,我们很难再以观众、读者、用户或是游戏玩家等传统的单一身份来界定当前的美剧粉丝,因为混合型的媒介使用模式使他们同时兼具了多重身份。

2.美剧迷既是文本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文本的生产者

粉丝的媒介消费中常常包含了大量的生产性因素。在《受众》一书中,阿伯克龙比与朗斯特对受众做了非常细致的区分:(1)无特定媒介使用的普遍消费者(consumers); ( 2)受到某类型文本吸引,但彼此无相互接触之“迷群” (fans); ( 3)针对特定文本、大量媒介使用且彼此见面、组成非正式网络连结之“崇拜者”(cultists); ( 4)组织严谨、专注特定文本、可作为抗争基础之“狂热者”(enthusiasts); ( 5)由狂热者发展出来、具有专业生产能力之小规模生产者(petty production )。受众依照不同的涉入程度,分属于此五个类别,越往右边则投入越多的精神与时间,也发展出越专业的解读分析,甚至是生产技巧(见图8.1)。 [20]

图8.1

研究发现,美剧迷介于“迷群”与“小规模生产者”之间。其中,属于第三类“崇拜者”的数量最多,当然所谓的“彼此见面”基本上都发生在互联网上。这些美剧迷超越那些无特定目的、只是漫不经心地收看内容的偶然消费者;他们受到美剧的吸引,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表现出了较强的目的性,且经常性地收看美剧,同时也积极参与对内容的解读与比较,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诠释能力。他们或进一步将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撰写成文本,在网络上发表,并与其他同好分享、交换意见;与此同时,也有少部分小规模生产者的出现,类似于字幕组成员,或是某些自发组织起来、编辑发行美剧杂志的美剧迷,等等。

有必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域下,美剧迷们对于文本的积极参与,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实质上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免费的劳动。大多数粉丝的实践活动,包括字幕组采用分层众包的模式合作翻译、传播美剧字幕和视频资源,美剧迷们踊跃讨论、推荐所喜爱的剧集,对剧中角色或演员的情感投入,购买剧集周边产品,等等,也都可以看成是自愿的劳动,以协助版权方生产、销售相关的内容产品。“当前,凭借新媒介技术的支持,粉丝的形象变得愈加积极主动,这当然有助于文化产业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培养、扩大自己的粉丝社群。但粉丝的这种免费劳动,不应成为剥削正当化的理由,因为他们并没有被赋权参与到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中的决策环节中来。”[21]“事实上,无论是在内容生产,还是传播渠道方面,粉丝们都没有获得主控权。就美剧在中国内地的传播与接受现状而言,美剧迷们并不是在与一个叫作‘资本主义’的单一制度打交道,而是在有多种资本力量的复杂情况下,设法增进自己的利益。其中首要的矛盾就是全球资本与国内资本的矛盾。”[22]多年来,美剧迷们几乎不用有任何花费就可以在国内网站中观看或下载美剧。他们的粉丝实践活动,与其说被美国的文化企业利用,还不如说是被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利用。国内美剧迷免费观看这些由字幕组以自愿的免费劳动翻译的美剧,其版权方并未从中得到收益,而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则从中大获其益。直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视频内容正版化活动的开展,类似搜狐、腾讯、优酷等大型视频门户网站才开始通过引进版权、植入广告盈利,向美剧的版权方支付报酬。(www.xing528.com)

张玮玉在《粉丝公众》一书中指出:粉丝的免费劳动这一论述的问题不在于他们被剥削这一事实本身,而在于粉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剥削。某种程度上,这与马克思所定义的“虚假意识”相类似。粉丝可能仅仅因为通过劳动而感到喜悦满足便忽略了资本家的剥削,误以为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因此,粉丝成为免费的劳动力并不是问题,他们享受被剥削才是问题。只要他们满足于当下互联网企业与他们之间的剥削关系,他们就会继续运用这一商业平台,而不会寻求他法。但她同时也指出:粉丝仍然有可能意识到他们被数字资本剥削,并找到反抗的对策。[23]

具体到美剧迷身上则体现为:首先,最明显的是美剧迷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获得那些在本地的合法市场无法获得的内容,这本身就可以被认为是对信息流的国家控制的反抗。其次,字幕组的发展细分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目前,为了能够进一步地生存发展,有些字幕组开始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选择与视频门户网站合作,为其播出的美剧提供字幕翻译。但还有很多字幕组在面临经济压力的时候,仍然坚持“能撑过去就好了”的心态,拒绝为互联网企业工作、被商业化所收编。比起追逐商业利益,他们更希望“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保有那份只为单纯分享的初心”。再次,相比被动接受,当美剧迷们主动参与活动时,他们更有可能意识到这一剥削关系。在二次售卖模式中,媒体和广告公司运用注意力经济,即通过提供免费或廉价的内容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为广告商盈利。如果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媒体内容,没有机会与其他受众交流,那么他们很难了解内容是如何制造的,也几乎不太可能争取到哪怕是一点点的内容所有权。但当受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并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进行充分的分享、讨论、协作时,他们对于生产结构的认识、对所有权的意识以及志愿劳动的兴致,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所以,一方面美剧迷的实践活动确实是免费的非物质性劳动;而另一方面,成为劳动力并不代表他们便不可能有政治上的进步性。“马克思提出并使之广泛使用的‘劳动力’这一概念,也包含着解放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希望工人阶级推动社会变革,而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晚期,非物质性劳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极大的颠覆力。”[24]所以,美剧迷能够同时作为非物质性劳动者和积极受众,甚至是公民参与者而存在,这些身份可以说是并行不悖的。

3.区别于明星偶像的粉丝以及当前大行其道的粉丝经济,在美剧迷的身份认同中,更多地彰显出一种“文化能力”和“智力快感”

费斯克曾经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理论,提出了文化产品可以在两种同时存在但并不相同的经济即金融经济(Financial Economy)和文化经济(Cultural Economy)中流通。金融经济注重媒介的交换价值,流通的是金钱;而文化经济注重受众的使用价值,流通的是“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25]如果我们借用这一对概念来分析的话,则不难发现:围绕明星偶像的迷文化主要体现为“金融经济”。尤其是在文化工业的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明星偶像们已然彻底物化,像商品一样,他们成了被抽空内容的纯粹形象,而其价值正在于他们的一切都可以被物化为商品。粉丝们主要是通过购买与他们相关的商品来表达情感、建构意义。[26]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这个过程中粉丝也得到了心理、情感上的满足,但这种愉悦和满足更多的是建立在真金白银的消费行为之上。同时,粉丝所拥有的象征资本的多寡又决定了他们在迷群中的地位。而这种象征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粉丝的消费能力。因为只有通过消费,粉丝们才能拥有更多曾被偶像拥有过的物品、由偶像代言的产品,以及亲身参与和偶像相关的各种节目或演唱会等活动。这些消费行为换来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更是被现代商业社会刺激起来的一种欲望满足。所以,在围绕明星偶像的迷文化中,粉丝将商品视为一种符号,一种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形式,并制造出一场非理性的消费主义狂欢。[27]粉丝文化由此走向了粉丝经济,而媒体、明星和各路商家则成为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当前火爆异常的所谓“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是一种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前,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现在互联网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束缚,“粉丝经济”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多种领域。商家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朋友圈、粉丝圈,给粉丝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转化成消费,实现盈利。[28]不管其适用范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将消费和盈利作为“粉丝经济”的终极目的这一点却始终未变。

与之相比,由于美剧本身的特点,尤其是目前它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状况,使得中国内地的美剧迷文化中,更多彰显的是“文化能力”和“智力快感”,偏重于“文化经济”。美剧彰显了人性、科技、理性、智力与专业精神的统一,这对美剧迷来说深具吸引力。而标志其粉丝身份以及迷群中地位的,并非对商品的消费能力,而是其所具有的解读、创造等“文化”能力。是否掌握英语,能否真正理解那些“烧脑”的剧情与人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风格、有创意的“表演”,成为了“美剧迷”身份的核心标志,远比是否拥有大量的周边商品更为重要。享受美剧所带来的“智力快感”,强调接受过程中的“文化能力”和“技术能力”,不仅将美剧迷与日韩剧迷、国产电视剧的观众区分开来,也凸显了其文化消费特征。从网上美剧迷群的发帖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有人对某些剧情、人物表示不理解时,一些美剧迷会建议他去看国产电视剧、 日剧或韩剧。因为在美剧迷眼里,这些类型的电视剧非常浅显易懂,并不需要“文化储备”和较高的理解能力。美剧迷注重商品的文化符号内涵,但又不是通过炫耀商品品牌的外在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品位,而更强调获得商品的内在意涵。[29]事实上,围绕美剧也开发出来很多周边产品,比如,相关的海报、玩偶、饰品、服装、棋牌游戏,等等,但是在网上迷群中,却很少看到有美剧迷发帖炫耀自己所拥有的剧集周边产品。当然,演员的签名照是个例外。但这种炫耀并非在于照片的“物”的属性,而是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内涵。论坛/贴吧里的精华帖子也以独家资讯或分析类、知识类的为主,要么提供自己所搜寻的独家资讯,要么与其他粉丝分享自己对于剧集的解读,要么深入解析剧集中所包含的背景知识。这些具有较高“知识”和“意义”含量的帖子,也容易得到其他粉丝的认同,获得更多的点赞与回应。

对于语言——主要是英语的掌握,是美剧迷的另一个身份象征,而这同样也与知识和文化相关。学习地道的英语是一些粉丝收看美剧的主要目的,论坛/贴吧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就是有关台词的讨论,几乎每一部热门剧集都有其粉丝对其中的经典对白、重点词汇、用法等进行细致而专业的梳理、总结,这类帖子在论坛/贴吧中也深受欢迎。那些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美剧迷所收获的群体认同更多,优越感也更强。可以说,美剧迷正是在这样的观看体验与接收方式中,建构了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

当然,笔者也并不否认,尽管美剧迷的身份认同中更多地彰显了“文化能力”与“智力快感”,偏重于文化经济,这与目前美剧在中国内地的传播状况有很大的关系,美国电视剧产业暂时还没有、也较难对中国内地的美剧粉丝进行充分的商业化,但美剧迷终究还是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不仅受制于消费主义的逻辑,也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制约。

4.对美剧迷群的认同

媒介融合的语境造就了一种新的“迷文化”,即从单个分散的粉丝凝聚为群体的集体参与。新型信息传播科技的媒介化,或者说新媒体赋予用户建立网络的能力,是网上迷群得以形成的关键。美剧迷沉浸于媒介影像的洪流之中,运用诸如论坛、贴吧、知乎、微博、微信等诸多社会化媒体,不断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组织,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其他同好开展对话、分享,从而形成拥有共同想象的迷群。美剧迷在其中获取并分享资源、资讯,建构身份认同。同时,通过粉丝个体之间的合作联系,以及他们公开持续的表演,网上迷群获得了可见度。

首先,美剧迷群的形象是经由社会化媒体和专业媒体之间的“媒体循环”(media loops) [30]而逐步建构的。粉丝们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在网络上集结,围绕美剧建立网站(或论坛/贴吧)。除了热衷于剧集本身之外,他们对于群体的情况也颇感兴趣,常常自发地在论坛中开展粉丝的人口构成、偏好、收看行为等调查。而主流媒体对美剧迷的报道,大多也都参考了网上的调查,这些报道令更多的人了解、关注美剧,他们到论坛中寻找影像和资讯,或是参与讨论,进而成为美剧粉丝。实际上,媒体对于美剧迷群的报道也常常被转帖到论坛中,一般都有较高的点击率和较多的跟帖。越来越多的加入者,持续地讨论、创造,不断扩大影响,则成为媒体继续关注这个群体的依据以及可以被报道的内容。而美剧迷群的形象,正是通过这样的循环逐步清晰起来。

其次,美剧迷们不仅进行个人的自我定位,同时他们也具有较强的群体观念,对于迷群表现出了较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访谈和问卷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美剧迷都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即使他们很少参与群体的活动,或是对群体的贡献甚微。而对于迷群中的活跃分子来说,他们一方面通过阅读他人的帖子来印证或扩充、加深自己的解读,认同同好;另一方面也通过自我表演(发帖)来寻求他人以及群体对自我的认同(群体的认同主要通过对帖子加精华或是置顶等方式表现出来)。此外,媒体对于美剧迷的正面报道,也促进了这种群体的想象和认同感,使粉丝们非常乐于承认自己的这一身份。

再次,美剧迷的群体认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建构。一方面,美剧迷在谈论迷群时,一般都会凸显迷群与自己的相似性和接近性,如年龄、教育背景、外语水平、拥有的媒介资源、对于内容的偏好和品味相似等,并强调这个群体所具有的正面和积极的特质,如更成熟、理智和具有较强的解读能力等,通过这种自我“标签化”、归类的方式来建构群体认同。另一方面,美剧迷对于群体的认同更多的是通过比较和区分美剧与其他剧种及观众的差异来最终达成。其中,国产剧和韩剧是两类最多地被用来和美剧相比较的剧种,论坛/贴吧中有相当数量的帖子在讨论、评价它们之间的差别,而作为具有可比性的同质外群体——韩剧迷群和国产剧的观众,也经常被用来与美剧粉丝们相比较。通过压低对韩剧、国产剧的评价来抬高美剧的地位和品质,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做法。这一类帖子里常常充满了对韩剧、国产剧的贬抑、不屑以及对国产剧恨铁不成钢的态度,认为它们和美剧之间可谓“天差地别”,进一步凸显出美剧的制作精良,有内涵、上档次。比如,“为什么美剧、英剧比国产剧好看?”这一提问在知乎中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该问题得到了878个回答。其中,ID为“云墨雨”的用户通过对比同类型题材的国产剧与美剧,指出前者具有:节奏慢、信息量少;布景差、配色差、灯光差;台词矫情、演员功底差;低估观众的智商,不懂节制;(在职业剧中〕没有专业素养;没有新意;音乐有浓浓的廉价感等一系列缺点。该帖子内容翔实、举例充分、图文并茂、语言幽默,获得了高达38175个点赞,2801条评价。但“云墨雨”也进一步写道:“我无比地想看到一部认真好看的国产剧,听着自己熟悉的语言,感受着自己扎根的文化,这是看1000部美剧、英剧都带不来的快乐。”在美剧迷看来,“韩剧的既有套路、模式过于明显,没有什么智力含量,看起来也不需要费脑”。韩剧迷无非是两类:不成熟的青少年和无所事事的家庭妇女。其收看的状态基本上是非理性的、消极的,沉迷于剧中偶像明星的颜值和虚幻的、套路化的爱情故事,处于一种做白日梦或消磨时间的状态。美剧迷正是通过比较,强化韩剧、国产剧及其观众的负面特质,以与其进行区分,使自我定位更加明确,以建构作为美剧迷群的认同。

5.全球化的想象与在地化的实践

美剧迷们综合利用多种媒介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影像,获得了大量的跨地域的视觉经验。而且凭借技术的支持,他们基本上可以做到和美国观众一样,在同一时间收看同样的剧集,“世界大同”的理想似乎在屏幕前得到了实现。影像的全球化流动带给人们一系列可供想象的不断变化的图像、人物和故事。世界性的图像和故事通过媒介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们提供给人们去想象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31]尽管大部分美剧迷都未曾到过美国,未曾有过在那里的生活经验,但是通过大量消费美剧,其中的影像为粉丝们提供了丰富的跨境想象的资源,以至于他们对于那里的情景和生活方式都能侃侃而谈,而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正如在深访中一个粉丝所说的那样:一年多以前,当她第一次到纽约时,她竟然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一座陌生的城市。那些著名的景点、标志性建筑物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都是她在《老友记》和《欲望都市》中反复见过的,在现实中见到后更觉得亲切熟悉,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影像的全球化流动为粉丝们带来了全球化的想象,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解读、诠释和创造却又是在地化的,其消费实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在地因素(如社会、文化、制度、历史等)的影响和制约,即他们是在既定的情境框架之下去解释、创造内容。所以对比中、美粉丝网站,我们发现,尽管面对的是同样的内容,但还是有很多的不同。

首先,在对剧集类型的偏好上,中、美受众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科幻剧作为一种传统的重要类型,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科幻剧迷一直以来也都是英美迷文化研究的重点对象。而在中国,罪案剧是最受欢迎的类型,科幻剧则比较小众化。中国的美剧迷在对剧集的选择上,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我导向性。尽管他们也会关注剧集在美国本土的收视率、是否获奖,等等,但是这些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却非常有限。有些剧集在美国表现平平,却并不影响它们在中国大受欢迎,如《越狱》的走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次,美剧迷的解读、诠释中可能存在着盲点和双重标准。由于美国文化属于弱语境文化,美剧中的很多观念、主题都具有普世性,这些特点也确实为粉丝们的讨论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与普通观众相比,美剧迷更加了解、熟悉美国文化。可是由于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心理的差异,他们的讨论主要还是集中于那些普世性的主题之上,而对于有些非常西方化的主题和细节,如历史、宗教等,如果不是作为剧集的重要背景出现,则很容易被美剧迷们忽略过去,成为他们解读中的盲点。而在解读剧集内容时出现的双重标准,也体现了既有的在地经验对于美剧迷的影响和限制。比如,政治剧《纸牌屋》不仅涵盖了美国政治,还因为要表现大国国际关系问题而涉及了中国政治。知乎的“纸牌屋”话题中,有的帖子就是围绕这类情节的真实与否展开讨论。当涉及美国和美国政治的情节时,粉丝们更多地倾向于相信该剧进行了比较真实的反映;但当涉及中国和中国政治时,有不少剧迷的发言都在质疑该剧没有真实地反映中国的现实状况。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双重标准,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美剧迷有在中国的亲身体验而对于美国只有间接经验。事实上,大部分粉丝也并没有机会亲眼目睹剧中所表现的中国政治,但他们仍然相信,他们对于本国文化的了解和他们对日常政治的直接经验,赋予了他们评价该剧中有关中国政治是否真实可信的一些发言权。[32]所以,当剧集内容涉及他们的日常体验,如中国政治时,他们能够判断并反对节目中隐含的话语权;但如果内容是那些他们无法直接接触到的体验,如美国政治时,他们似乎更相信剧集的表现,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经验来抵制西方的话语。[33]

再次,粉丝们的生产、创造情况也各有所侧重。有些生产创造,如收集相关的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剧集挑错等,是一般粉丝都热衷的活动。然而,粉丝的生产创造也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例如,弥补意义的间隙,尤其是因为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等造成的意义间隙,是国内粉丝网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知识”对于中国的美剧迷来说有其特殊意义,显示出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也会影响粉丝在群体中的地位。

此外,由中国粉丝自己创作的美剧同人小说的数量极为有限,大部分都是从国外网站中转帖过来的。主要的原因在于,相对于美国的粉丝,中国的美剧迷形成的时间还比较短,可以说现在还处于学习吸收的阶段,其生产创造也处在比较初级的水平,对于创作同人小说这种需要对美剧的文化、结构、运作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更多把握的活动,在目前看来尚难以驾驭。所以,尽管作为全球化的观众,美剧迷也同样会受到在地因素、 日常经验的影响和限制。他们拥有全球化的影像与想象,但其具体实践却是在地化的。

(四)对“观展/表演范式”的补充与修正

“观展/表演范式”避开了“纳编/抗拒范式”下关于究竟是文本主导还是受众主导的莫衷一是的争论,突出了媒介消费与身份认同建构的概念,为媒介迷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笔者通过对美剧迷的个案研究也发现,受限于该范式提出的时代背景,由于媒介技术的进步而带来的某些新变化、新情况,则未能涵盖在内。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尚处于Web 1.0阶段——以Web网站为核心的“大众门户”传播模式, 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并未建立。网络迷群尚未大规模出现,媒介内容的生产者(或传播者)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也远不如当前那么密切、复杂。而当前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产业结构,则进一步改变了迷与文本、迷与迷以及迷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面对来自其他媒介的激烈竞争与大众受众的分化消解这双重的挑战,电视节目的生产者们重新注意到了迷的重要商业价值。他们正在利用各种策略促进受众对于媒介内容的参与,力图加深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为内容创造出大量的忠实粉丝,并不断强化他们的入迷程度。由此可见,媒介内容的生产者(或传播者)对于美剧迷身份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同时,美剧迷的媒介消费与认同已经不再只是发生在想象的社群之中,即他们不光在为想象中的观众表演,大部分美剧迷对于文本的选择、诠释和创造,也都是在现实的群体语境中展开的。在网上迷群里,粉丝之间的关系也不仅限于看与被看那么简单,而是产生了更多真实的参与、互动和交流。此外,“观展/表演范式”将受众视为表演者,着力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对于产生和限制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结构因素却很少涉及。然而,在前述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成为美剧迷和美剧迷所表现出的主动性都并非随意偶然,而是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对于“观展/表演范式”的补充和修正,将主要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1.生产者促进美剧迷身份的形成

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提出的“观展/表演范式”,将媒介消费与认同的概念纳入受众研究,重视受众通过媒介消费行为所展现出的自我形象。在当前的新传播环境下,美剧迷身份的形成不仅仅是自我建构的结果,而是越来越多地受到生产者的影响。生产者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极力促成并巩固这种粉丝身份的形成。

20世纪80—90年代,媒介迷更多地被视为受众抵制的象征,他们积极地挪用、拼贴、转化大众媒介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生产更符合他们自己兴趣爱好的文化产品。媒介工业普遍认为,迷的品味与关注内容毫无典型性可言,因此并不值得给予迷以特别的重视。[34]然而, 目前生产者对于迷的认知则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注意到迷文化中所蕴含的潜在价值。研究表明,迷文化促进了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或者说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这些确保并延长了特定商品的销售周期。对于生产者而言,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受众不仅会收看内容、消费产品,还需要具备积极主动、投入情感且处于某个社群网络中等特征,[35]而这些正与媒介迷的形象相符合。

美剧的生产者们非常重视吸引受众的参与,他们采用多种策略为受众的展演提供空间与机会,努力使受众与内容之间建立起稳定而强烈的情感联系,将普通观众转变为自己的粉丝。通过对美剧官方网站以及粉丝网站的观察,我们发现,生产者不仅重视粉丝们的反馈,而且与他们保持着“协商”与“合作”。当然,生产者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为粉丝赋权,而是出于对商业价值、经济利益的追逐。在当代社会,迷文化之所以会如此繁荣,一方面得益于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源于生产者一方的大力推动。美剧迷身份的形成,可以说是传、受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发生在网上迷群中的媒介消费与认同

媒介技术带来的新选择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一方面,新的技术常常创造出一种彼此分离的收看形式,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电视或电脑屏幕前收看节目;但另一方面,媒介工业需要为他们的观众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36]这种矛盾恰恰反映出当前美剧迷的收视形态:单独收看和群体分享相结合,整个收视过程在群体的语境中展开。

今天,收视不再是个人私下的行为,而是正日益成为一个公开的游戏,并且它不再受限于个人有限的时间和知识。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剧粉丝在网上电视剧社群中互相协作阐释剧情,享受解开疑团时的成就感,以及体验作为群体中一员的归属感。借由互联网,这个游戏变得更大、更好玩,当然参加的人越多则越有意思。

詹金斯借用了勒维(Pierre Levy)提出的“集体智慧”的概念来描述当前受众收视中出现的这种新样貌。简而言之,所谓的“集体智慧”,是指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没有人能够了解所有的事情,每个人只能了解其中的一部分。人们是在群体中进行共同的创造和分享知识的。个人可能从属于多个群体,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自己需求的变化而转移到其他群体中去。这种新的知识群体可能突破地域和民族国家的限制,建立在由集体智慧的联合和情感投入而产生的自愿、暂时和实用性的基础之上。[37]詹金斯认为,互联网上的迷社群可能是这一概念的最好体现。美剧迷们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收集、交流分享、传播大量的相关信息。依靠集体的智慧,迷群可以完成哪怕是最忠诚的单个迷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美剧迷的乐趣不仅来自于了解和占有更多的信息,同时也来自于在群体中的相互分享。迷跨越地域和社会距离,在网上社群中进行自我表达与交流分享,也正是Web2.0的核心理念。

在“纳编/抗拒范式”盛行的20世纪80年代,受众对于媒介影响思辨的过程与结果,只能与周遭亲友或同事讨论,至多扩大到迷群团体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的范围和及时性都非常有限。但是在互联网发达的年代,受众思辨与参与的结果,比如美剧迷在美剧论坛中的自我表达与社群交流,则可以打破地理疆界、年龄性别、阶级身份等限制,快速、直接进入网络公共空间之中,进行个人的展演。因此,当前美剧迷大量的观展与表演活动都在群体的环境下进行。这个群体也不再仅仅存在于个人的想象之中,而是大量真实地出现在互联网上。网络已经成为美剧粉丝们进行观展与表演的理想平台,而网上迷群的存在,也大大刺激了剧迷媒介消费中自恋成分的增长。它使越来越多的粉丝具有加入迷群的能力,甚至在他们面对的社会圈子中没有其他粉丝时,也是如此。网络除了让人们有接触粉丝文化的空前机会,还使粉丝群有可能达到空前的规模。[38]在网上迷群中,美剧迷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寻找更多的影像,同时也在对于原文本进行挪用、补充,赋予它们个性、改变它们,并把它们当作创造力和社会探索的跳板。他们经由在网上的相互展演建立自我的风格,并以此寻求其他同好的认同。

3.结构与权力

为了避免“纳编/抗拒范式”中的理论困境,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提出的“观展/表演范式”不再将权力的问题放在核心地位,而是围绕受众身份的形成与建构展开。但研究重点的转移并不意味着结构因素的影响与权力的不平等便不复存在。尽管美剧迷是更加积极主动且富于创造性的新型受众,但是在形塑这一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结构因素的制约,其中也存在着权力的不平等。

首先,个人之所以会成为美剧迷,他(她)对于文本的选择,以及在展演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和品位,都不是偶然的巧合。根据之前的问卷调查,美剧迷的人口构成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都市年轻人中。这部分受众占有较多的文化资源和媒介资源,是新技术的早期采纳者,其媒介使用行为也比较多样化。美剧迷之所以会集中在这部分人群中,正是因为收看、欣赏美剧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文化能力,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会选择美剧。

同时,美剧迷在网上迷群中的展演也不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结构因素时刻制约着他们的自我表达。尤其是对于文本的深入分析,将零散的材料统合起来建立起完整的意义,以及进一步创作等等,更不是仅凭个人的主观意愿就能展演出来的。个人所持有的资本形式与资本量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才气与能力,如对于媒介的近用、所具有的专业背景知识、创造能力等方面也必然会有所差异,因而也导致剧迷们在文化消费中显现出不同的文化言行与文化表现。由此可见,结构因素会影响和制约个人对文本的选择,以及对文本的消费实践。

尽管平等、宽容和社群的观念是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剧迷们也常常强调参与网上迷群时的自由和平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美剧迷们构成的网上美剧论坛并不是一个均质的群体,相反,其中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在个案研究中我们也发现,潜水者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他们在迷群中的地位最低,影响力也最小。而规律的发帖者虽然人数很少,但他们却是迷群中的核心人物,甚至可能进一步成为其中的意见领袖。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层级和差异同样也会投射到迷群之中,只是某些指标发生了变化而已。通常来说,在迷群中,主要是根据粉丝所表现出来的关于文本的知识、他(她)所参与的粉丝活动以及对于迷群的贡献等因素,来决定其在迷群中的位置的。

在当前的新媒介环境下,凭借技术的支持,美剧迷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内容的控制权。媒介内容的生产者(或传播者)为了吸引粉丝,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空间。当前美剧迷不仅消费文本,同时也在消费环境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挪用、拼贴或是赋予原文本新的意义,从而创造出符合自己意愿的新文本。草根的创造越来越多地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粉丝们更多地参与媒介内容,并不等于他们因此就顺势获得了对于内容的决定权、控制权。传媒业的产业结构并未发生如技术进行所提供的可能性那样奇妙的变化,原有的媒介所有者依然处于强有力的支配地位,控制着媒介生产。从迷与生产者所掌握的经济、文化、技术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来看,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同时,媒介融合的趋势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权力不平等。通过垂直渗透与水平联合,少数传播者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尤其是那些跨国的媒体巨头,他们几乎掌握了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多种媒体,同时控制着内容从创意、生产到传播的全过程。由于媒介迷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生产者对他们的追逐,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参与和表演机会,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将他们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策略,而不是赋权给他们。

综合以上的讨论,考虑到新媒介环境下的种种变化,笔者认为,在分析美剧迷这一类新型受众通过媒介消费而进行自我主体建构时,还应该考虑到生产者和迷群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将这些因素补充到该范式中,使之更切合当前传播环境下,美剧迷的媒介消费和身份认同状况。此外,我们也不应该脱离对结构和权力的思考。一方面,结构限制着迷的行动;另一方面,结构也是通过行动者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再生产出来。在强调迷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其中结构因素与权力的不平等,避免走向过度美化迷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所谓“文化民粹主义”。现以图8.2表示经过补充和修正后的“观展/表演范式”。

图8.2 经过补充和修正后的“观展/表演范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