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画影视片的传播类型介绍

动画影视片的传播类型介绍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动画电影的长度则应在60分钟至90分钟之间。这正是类型动画与类型观众的互动关系。但是,应该强调类型动画影视片并不是某一固定模式的简单重复生产,而是同样需要不断变革,不断创新。此可谓骨架相似,血肉与神情各不相同,这正是类型动画影视片的生命活力之所在。

动画影视片的传播类型介绍

第七节 动画影视片的传播类型

动画影视片以传播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和艺术短片。前两者为动画片的主流,特别是电视动画片的制作和播映越来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各国各地电视台几乎每天都有播放,影院动画片也经常在电视里播映。

一、影院动画片

顾名思义,是专供在电影院里放映的动画片,即动画电影故事片。因此,这类动画片的特点也是由影院传播方式而产生的。它的特点是:

1.有一个曲折、生动而又完整的故事。无论是人间的、自然界的还是仙界的故事都必须有足够的吸引力,使观众感到神奇、瑰丽,前所未有。并且采用戏剧式叙事结构造成悬念迭起、变幻多端、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因为观众是个人分散购票,聚集在影院里同时集体观赏的,如果动画故事不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感人肺腑,很难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

2.动画形象造型设计要新奇、独特,尤其是正面形象无论是英雄型,还是智慧型或者幽默型的人物都应该既是典型的,又令人感到亲切、可爱。动画形象的动作设计既要符合人物性格和特定情境,又要富有灵气,生动风趣,避免呆板、简单和一般化。

3.在电影银幕上,特别是在宽银幕上放映,更要讲究影像的三维立体感、画面的纵深感、镜头丰富的调度和细节的真实……因此要求声、光、色、影、角度、运动等等元素都必须精确、协调,符合美学规律,而且工艺细致精良。

4.一般电影故事片的长度是100分钟左右,这是符合观众欣赏的生理、心理要求和电影艺术规律的美学法则。而动画电影的长度则应在60分钟至90分钟之间。因为动画片是“画”在自由地、无限地运动着,动作幅度大、频率快、节奏变化多,而且色彩绚丽、变化无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使观众始终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如果放映时间过长,致使观众的生理、心理承受不了时,也就失去了艺术观赏的意义。

二、电视动画片

电视动画片的特点有:

1.电视荧屏比电影屏幕小得多,影像也小得多,而且电视机屏幕的视频现象掩盖了很多工艺上的粗糙现象,因此,电视动画片的影像质量、动作设计、色彩、光影、声音的工艺技术要求较影院动画片低,生产周期也较短,投入资金相对较少,更宜于规范化的生产。

2.电视动画片多为系列片,一部作品分多少集,每集多少分钟要由内容长度和适合电视播出要求来决定,一般为13集、26集、52集,以一周播一集为宜。每集长度按国际主流动画市场通行标准为:17分钟、22分钟。当然,这些规定不是绝对的,仍然要以播放的艺术效果为基本标准。

3.动画系列片总体的叙事结构曲折多变,丰富多彩,尤其是几十集、上百集的作品更需要有一个全面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其结构方式有:

(1)以人物为线索的叙事结构分两种,一种是以性格发展变化为线索展开故事,而形成纵式结构,例如:北京科技教育电影制片厂1998年拍摄的《小精灵灰豆》共26集,每集12分钟,讲述一个长相滑稽的灰色精灵灰豆心地善良,乐于帮助别人做好事,但因其幼稚、笨拙闹出很多笑话。经历了很多事情后,他成长起来了,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喜爱。《熊猫京京》也属此类;另一种是以一个人物相同的性格特征串联许多各自独立的故事,而形成横向结构,如辉煌动画公司和广东中山威力集团共同制作的52集大型系列片《太阳王子》,每集13分钟,讲述一个坚强而善良、勇敢而机智的少年英雄威力童子与黑暗势力斗争的故事。《小糊涂神》、《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也属此类。

(2)以事件进展、演变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例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9年拍摄的《奇异的蒙古马》以一匹蒙古野马被带到美国接受驯养,但它思念家乡,终于冲破重重阻力,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回到了可爱的故乡——蒙古草原,故事的推进是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黑猫警长》也是以破案经过为情节线索展开的。

(3)以某一固定的动画造型形象贯穿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米老鼠唐老鸭的一系列动画片,《聪明的一休》、《蓝猫淘气三千问》都属此类。一个定型的动画形象已经在观众的眼里、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由这类形象可以演绎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同样会得到观众的喜爱。

(4)以某一相同的理念串联各不相同的故事;如《自古英雄出少年》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前者以展现古代少年们的种种英雄事迹为主旨,后者以弘扬中华传统的种种道德行为作为创作理念。

4.就一部电视动画系列片总体而言是丰富复杂的,但其中的每一集内容却是非常单纯而明快的,是独立而完整的小故事。它也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悬疑和突转,也有闪光和妙趣,感动和共鸣。

三、动画艺术短片

如果说影院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系列片是产业化生产的商业片,那么动画艺术短片纯属个人化的、探索性的艺术创造,常常是以表达创作者主观意识、思想、情感、心理为主要目的。它没有规范,也不需要规范;它没有限制,也不允许限制;在内容上、形式上、表现技巧上,完全以充分表达艺术家内在的主观精神和情感宣泄为最高标准。

本章结语

一种动画类型的形成,需要一定数量的同类作品的积累,同时,一种动画类型的形成过程也是培养这种类型观众群体的过程。反过来说,一旦类型观众群体形成之后,又呼唤、催化同一类型的作品不断诞生。这正是类型动画与类型观众的互动关系。但是,应该强调类型动画影视片并不是某一固定模式的简单重复生产,而是同样需要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例如《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战鸽总动员》等动画片的基本情节结构框架大体同一模式,但其中各自的动画形象、性格心理、动作等等及其表现的技巧、手法、情调、风格却各有风彩,独具魅力,决不雷同。此可谓骨架相似,血肉与神情各不相同,这正是类型动画影视片的生命活力之所在。(www.xing528.com)

【注释】

(1)黑格尔 《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95页。

(2)孙立军、马华 《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3)歌德 《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一版,第216页。

(4)王亮衡 《电影学研究》中的郝建的文章《电影类型和中国的类型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5)郝建 《电影学研究》,《电影类型和中国的类型电影》一文,第234~235页。

(6)托马斯·沙兹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观念》,《世界电影》,1984年,第6期。

(7)托马斯·沙兹 《好莱坞的类型》,转引自《电影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8)郭沫若于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9)伍蠡甫 《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下卷,第179页。

(10)万籁鸣口述,万国魂整理 《我与孙悟空》,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141页。

(1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12)朱光潜 《谈英雄崇拜》见《文豪人生》,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4~84页。

(13)蓝仁哲编选 《里柯克幽默随笔选》,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254~262页。

(14)〔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乔修业等译 《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38~139页。

(15)刘大基等译,苏珊·朗格 《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83~399页。

(16)卓别林 《卓别林自传》转引自《中外名家论喜剧、幽默与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18页。

(17)张延群等译 《幽默定律》,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5、6、11、24页。

(18)阿达 《谈谈“三个和尚”》载《美术电影创作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19)顾森 《现代艺术鉴赏辞典》,学苑出版社,第58~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