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画的文化宣言的分析介绍

动画的文化宣言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动画发展的血脉,那么人文主义便是动画的灵魂。欲探究如何接近美好则应当对动画品格进行追问,这是动画人对于动画艺术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面对中国动画八十年历史的追问与反思时应当践行的一份使命。在对中国传统审美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中国动画,会发现许多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所体现的传统美学精神。

动画的文化宣言的分析介绍

一、动画文化宣言

文化之于动画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自始至终会伴随着动画的成长,然而,这种力量却需要时间去发掘,需要时间去改写和珍视,更需要时间去打磨得更加强大,这就是文化的软力量。

(一)承担一份责任

中国动画八十多年的历程中,诞生了无以计数的动画电影、电视动画片和动画短片,其中不乏优秀的、经典的作品,或者成为一个时期的象征,或者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唱,抑或成为一代人童年永远的回忆。伴随动画片成长的一代代人在历史的潮流或者时光的罅隙中依旧常常提及这些经典。

一方面,传统动画的世界观满足了人们对梦想的向往,使人们在复杂凌乱的社会中找到了一片纯净的天空,他们把这片难得的净土当做心灵的栖息地,放飞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同时,许多动画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在温情的幽默中微讽社会,含而不露,映射出日常生活的百科,同时制造黑色幽默,在成人的世界里注入对人间百态的关注,人世温情、辛辣和生活的艰辛只有通过这种手段才可以得到诠释,动画因而也是受政治和舆论限制最小的艺术形式。

另一方面,网络广告走入了“明黄一代”的生活中。网络对现代经济生活带来的根本影响就是直接性的商业模式。网络广告不仅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而且这种互动式的方式给网络广告带来了较强的竞争力。多以网络动画形式存在的网络广告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眼球,因此简单的造型、鲜明的色块、流行的话语概括了动画广告的特点,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接近“注意力经济”的模式。像这样的广告模式已经开始取得较好的收益,而动画的用武之地并不局限于此,它还将在许多地方散发热量,其所到之处则会带来一片从文化到商业的勃勃生机。

这一转型的关键节点是基于以下现实背景的。上个世纪90年代文化研究的兴起,“起码由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四重语境所构成:传统与本土化,意识形态化,现代性西化以及数字复制的后现代化。”[6]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市场和文化工业迅速扩张和崛起,大众文化有如一片燎原大火蔓延全国,使中国的文化景观在短短几年内一下子被改观,批评界和理论界对此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做出什么样的阐释?又如何在此种理论和批评实践中发展新的知识?”[7]西学东进的过程中,某些东西是理应发扬的,某些是应当继承的,对现行的动画热做出意义的解答,对其进行文化学的冷静分析与理性考究,将更有利于动画艺术的发展。

(二)提供一个平台

从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诞生至今,中国动画的历史已经超过八十年了,然而对于动画人文精神探讨的历史却没有八十年这样漫长,也没有八十年之后动画制作这样略显成熟。在人类的历史上,对人文主义核心思想的探究已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人文主义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即使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算起,人文主义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人文主义是在精神文化层次上提升动画文化品格的关键所在。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在科学和艺术的双层文化系统里,承载着文化传播、艺术继承和文化产业等多重功能。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动画发展的血脉,那么人文主义便是动画的灵魂。当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理性泛化之时,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一度使我们走入技术文明的误区,当数字科技应用于艺术创作时,人们往往缺乏对人文思潮和社会现况互动的了解。重新认识动画文化的艺术价值,合理评估动画文化的人文品格,加强探索动画文化的民族理念,是具有战略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动画文化应该摆脱对技术的依赖与对新工具的滥用。人文主义哲学带给世界以创造力量,正如吕斯布鲁克所言,“在万事万物的尽头,总有一个微妙发生的神意,神是那潮汐涨落的大海,涌动不息。”

对于动画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旨在为动画理论的各种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个平台,借助各种动画文化现象的提出和简要的探讨,引起动画人对动画文化现象的关注,也让广大动画爱好者在观看动画片时有更为深入的思考,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动画观众的素质和对动画更深层次的感受力。同时也架构了一个基点,更多对动画文化有所关注的人可以在每一个文化现象的背后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精确的研究,从而从整体上展开动画文化研究的长卷。(www.xing528.com)

(三)践行一份使命

现代社会中,社会性别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指标。动画文化的出现,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欲探究如何接近美好则应当对动画品格进行追问,这是动画人对于动画艺术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面对中国动画八十年历史的追问与反思时应当践行的一份使命。

如果说童话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那么,动画便为童话构筑了一种无限链接的机制,让我们把某种至真延续下去。风格迥异的影片穿插着风格迥异的动画,是技术语境和机器时代的人类幻想跟随爱丽丝掉入兔子的休栖地。这种梦的实现,也就是格式塔心理学所提及的“集体无意识”,弥补了许多成人在童年时期或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留下的遗憾。

在动画文本解读与文化研究中,还要深刻理解东西方动画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是对物的考证,可以说是科学文化,而中国文化主要是对人对心,可谓是艺术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优势和特点更多地体现在对审美和艺术的经验做感观的、具体的描述。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传统的结合与融会,更应表现在对审美心理和艺术经验的认识上。在对中国传统审美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中国动画,会发现许多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所体现的传统美学精神。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不单包含在哲学家的著作和美学思想文献中,同样存在于许多动画作品中,那些艺术的结晶生动地诠释了东方美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情怀的超脱自然。

(四)描摹一道风景

记忆是奇妙的东西。许多东西会随着时间而褪色,多年以后,往事成为雾中风景,却依然记得关于生命最初的感动。那些记录在老胶片上的影像细节依然完整得如同一部画质清晰的胶片电影,像一条风景线,贯穿了整个童年。

这些奇幻多彩的动画世界是一个多棱镜,折射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是小小的哲理,在轻松与幽默之中化解一天的苦闷;或许是小小的生活寓言,在诙谐中便领悟了人生的一点真谛;或许是黑色的幽默,在融洽的环境里,看穿了世间的冷暖和人生的百态。

在曼妙的动画王国中,魔法、超自然的力量以及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总在理性与灵性的缝隙中折射出不一样的光彩。这些光彩放大了生活的真实,夸张了真实的典型。现实与幻想的结合,将真实的社会与充斥着神怪、魔幻的幻想世界交融在一起,促成了宫崎骏的可爱哲学,这位环保主义者的动画片所折射出的人本主义、自然观念等仍旧让人们记忆犹新。或者像《果实》这样令人感动、折射着友谊之情的短片,或者像《新装的门铃》和《超级肥皂》之类反映时代、有时还会夹带着一点点政治特色的动画,还有非主流动画的许多经典作品,像《学走路》、《故事中的故事》,等等,都充满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却又从不拘泥于现实世界,像智者一般用理性和思想的深度折射社会。这些愈来愈丰富的动画世界,折射出来的是一个同样更加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科技进步的世界,更是一个需要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比从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精神食粮的世界。

近年来,高成本、大制作的动画电影越来越把消费群体锁定为成年人,动画人物的刻画与情节安排走的也是成年人道路,把成年人的思想与情感卡通造型表现出来,准确地折射出成年人回归童年时代的梦想,所以对成年人也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心理专家分析认为,很多成年人之所以喜欢看动画电影,除了它温馨、有趣之外,在动画的世界里,他们可以没有烦恼和压力。事实上,现在很多动画电影也不是单纯娱乐,成年人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当然,最重要的是动画影片能帮助人们减轻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