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对戏曲的态度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对戏曲的态度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不完全否认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一味信奉西方文化的人约占总人口的35%左右。他们承认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在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观念不适时宜,相当多的内容与今日之时代精神榫卯不合。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对戏曲的态度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对戏曲的态度

尽管常住城市的人口已经接近总人口的一半,主流文化也已经由城市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并不是说,乡村文化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穷途末路的地步,所有的人都热衷于城市文化。事实上,客观情况远比我们的想象要复杂得多,居住在城市的市民,不是人人都信奉城市文化,同样,乡村的每一个人也不是都坚守着乡村文化。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对社会成员的文化取向进行分析,并做一个大体的归类,对于戏曲前途的展望和如何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否则,我们可能会像盲人骑着瞎马一样,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坚守乡村文化的有这样三种人:一是从未有过在城市生活经历的长期务农的农民。这些人习惯于农村单调、重复、缓慢的生活,也习惯于臣服乡村干部的领导,日常谈论的多是有关忠诚、孝慈、行善、节操等话题,这些人都是成年人,约占总人口的30%。二是60年代之前出生的接受过“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思想教育的工人和一般的市民,这些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基本上是传统的,约占总人口的20%。三是熟悉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而对今日之文化弊病看得较重的人。这些人虽然属于知识阶层,但是他们经过自己的研究,由衷地认为,在世界诸种文化中,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优秀的,它不但能够解决中国现实的许多问题,还能对他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起正确的指导作用。这类人虽然只占总人口的1%都不到,但是为坚守乡村文化的骨干力量。这三种人合起来占总人口的51%左右,是传统戏曲的观众基础。

信奉现代城市文化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在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中成长与出生的部分年轻人,他们在形成与确立世界观人生观的时候,也正是西方文化随着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与大量高质量的商品澎湃涌进之时,他们由直观与对间接接受到的信息思考后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以及生命至上、个性自由、维护人权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应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这种人不仅在观念上趋向西方文化,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也自觉不自觉地步随西人,说英语,吃面包,穿西装,听摇滚,过洋节,等等。有些极端迷恋西方文化的人,还将头发染黄,眼睛变绿。这一种人在年轻人中为数不少。另一种是对西方文化有过深入了解、并能理性地摆列出西方文化优点的人,他们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后,坚定地认为:西方文化是在工业化、后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普世的意义。一个国家,只要走西方的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道路,必须要因袭西方的文化。否则,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就无法实现,因为构建成西方文化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依法治国个人主义、人权至上的制度与观念是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它已经不适应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社会,应该毫不留恋地予以抛弃。这种人虽然人数不多,或许只有几十人,但是被青年人奉为精神领袖和人生导师,青年人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选择,基本上唯他们的马首是瞻。这两种人对戏曲的态度,不用说,肯定是嗤之以鼻的,在他们的眼中,戏曲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垃圾。

既不完全否认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一味信奉西方文化的人约占总人口的35%左右。这一部分人的文化态度较为平正。他们承认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在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观念不适时宜,相当多的内容与今日之时代精神榫卯不合。但是,他们又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对于维系民族的团结、保护民族的独立性、缓和社会的矛盾、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与现实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如“和”的精神,对于国家处理内政外交、个人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类对待人与自然的问题,都有正确的指导意义。其精华与糟粕相比,精华远多于糟粕。同时,他们决不贬低西方文化,认为西方在近几百年中,在政治、科技、经济等领域能够远远地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前面,与这一文化有关。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譬如民主、法制、契约等。但是,不能对西方文化不加取舍地完全照搬,因为中国的国情和西方不同。更何况西方因其文化中的不完善的因素,给他们本国甚至全世界带来了许多矛盾。譬如高消费、高福利制度造成了信贷危机、巨额债务等。中国有将近14亿的人口,吃饭问题必须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稍有差池,就会涉及千万甚至亿万人的基本生活。所以,完全的市场化是不适合中国的,必须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者结合在一起。而计划经济要顺利有效地实施,又必须有一定程度地集权,地方须服从中央,个人须服从大局,有时就会发生以牺牲局部利益与个人自由来换取整体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他们看来,只有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才会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偏执于哪一端,都是有害的。这类人对于戏曲的态度也是有别于前两类人的,他们反对一些戏迷要求戏曲保持原汁原味的审美态度,批评“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不求进取的现象,而赞扬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作品。

尽管坚守乡村文化的人占人口的大多数,但是,由于他们基本上是社会底层的民众,既没有权力,也没有钱财,所以,他们对戏曲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省市级以上的国营剧团对于他们的审美要求基本上不予考虑。主张中西文化合璧的人对于戏曲如何发展的见解从理论上讲,是立得住脚的,但是,要在艺术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极其困难,主要是分寸很难把握。若传统的东西继承多了,给人依然是陈旧的感觉;如果创新的东西多了,则会被人指责为没有了戏曲的特质,没有川剧“味”了,没有京剧“韵”了。由近三十多年来问世的戏曲剧目来看,戏曲的主力军——国家级与省级的剧团基本上走的是继承加创新的道路。然而,为了争取知识分子与青年观众,更多的是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改革戏曲:让戏曲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力求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让人物成为时代的代表,不允许动作、语言雷同、重复,强调其个性化。于是,写意变成了写实;程式性的动作变成了生活中的真实动作;载歌载舞因不符合写实的要求而被减弱到最低的程度;时空的不确定性因为有了实景而固定不移。这样一来,戏曲除了保留着剧种的声腔音乐外,基本上被“西化”了,变成了“话剧+唱”。这种偏向性的戏曲改革是有原因的。虽然二三十岁的知识青年只占总人口的15%左右,但是,他们是艺术消费的主力军,其审美取向往往能决定一种艺术样式是繁荣还是衰弱,所以,任何面向市场的艺术,都不能忽视他们的审美趣味。尽管他们对戏曲没有任何情感,甚至厌恶戏曲,然而戏曲界从培养观众的长远考虑,还是卑躬屈膝地迎合他们。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即是决定一个剧目能否排演、能否得奖的文化部门的官员和戏曲专家,多是饱受西方文化熏陶、钦敬西方文艺理论的人,剧团为了使剧目能够上马和顺利得奖,也不得不按照他们的审美标准来决定剧目的内容与形式。

由上述可见,现在的戏曲观众,其审美趣味不一,这便导致了戏曲剧目的多种多样。有的是传统剧目,基本上照原样搬演;有的对内容与形式都进行了改造,融进了时代的美学精神;还有的则是大量运用了戏曲之外的艺术元素,淡化了戏曲的美学特征。由于它们都有自己的观众群体,因此,很难给予它们“好”或者“坏”的评判。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决不能自以为是的以一种戏曲的表现形态来代替其他的形态,如若那样做了,无疑会使戏曲失去其他表现形态的观众群体,那样会更加萎缩,更加萧条。我们要认识到,现在正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之中,传统文化亦即乡村文化受到了削弱,已经退出了主流地位,附于其上的传统剧目的演出必然要受到影响。再是,所谓“进程”,就意味着城市化还没有完成,社会上存在着多种奉持不同文化的群体,与此相应,戏曲也会以不同的表现形态服务于各个群体。

所以,本书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戏曲如何发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决不是确定一个能够适应现代城市文化、宣扬现代城市文化的戏曲表现形态,而是着力于探讨戏曲如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增强自己的生命力,不至于在主流文化更替之际,因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时代而迷失自我或衰萎死亡,以便它在“城市化”基本完成之后,能够依然作为民族的舞台表演艺术继续地活跃在舞台上。

注 释(www.xing528.com)

[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编:《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集》第24、第28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编:《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集》第2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3]以昆曲“传字辈”艺人为例:部分传字辈艺人成为上海戏曲学校的教师后,他们的工资大都超过行政十级的干部。

[4]陈耕、林志杰、颜梓和:《厦门歌仔戏生态环境分析》。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编:《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集》第26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5]袁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

[6]许涤新主编:《当代中国人口》第4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范恒山、陶良虎主编:《中国城市化进程》第7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