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文化的表征:龙纹的分析介绍

中华文化的表征:龙纹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西襄汾县陶寺中原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三件彩绘陶盆,在盆内绘着蟠龙纹,其造型与仰韶彩陶龙鱼纹较相似。在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陶器上的纹饰,显示出人与蛇、蛇龙变化的关系。商代的图案纹样中,特征明显的龙纹并不多,有一种似从鲵鱼变化出来的龙纹。

中华文化的表征:龙纹的分析介绍

四、中华文化的表征——龙纹

龙纹是中华民族具有表征性的主要纹样。关于龙纹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红山文化的玉猪龙、马厂文化彩陶的蜥蜴龙、齐家文化陶器的蛇龙等说法,其中以闻一多的图腾说影响最大,在他写的《神话与诗》一书中,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我们试从陕、甘、晋的新石器时代的造型和纹样中,寻找龙纹起源的踪迹。一种现象是鱼龙变化,在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的一件仰韶文化彩陶细颈壶的上腹,绘着鸟和鱼衔合的纹样,鱼的身上有大鳞甲,鱼头为方形,后部两侧有突起的角状物(图26a、b),可称作龙鱼纹。山西襄汾县陶寺中原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三件彩绘陶盆,在盆内绘着蟠龙纹,其造型与仰韶彩陶龙鱼纹较相似。蟠龙的身子变长,身上有两排大鳞甲,头后部两侧也有突起物,嘴长而有齿,衔着针状叶的草,已具备了龙的基本形态(图27)。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距今6 000多年的蚌壳摆塑成的龙虎图案,墓主人的头朝南,龙纹图像在东,虎纹图像在西,当时应该已有青龙白虎的观念。

图22 马家窑类型彩陶豆旋纹(康乐烽台)

图23 马家窑类型彩陶罐旋纹之平视和俯视

图24 半山类型彩陶壶旋纹(兰州焦家沟)

图25 半山类型彩陶壶旋纹(兰州土谷台)

图26 半坡类型彩陶细颈壶大鳞鱼纹鸟纹(宝鸡北首岭)

图27 中原龙山文化彩绘盆蟠龙纹(襄汾陶寺)

图28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组镶青龙偃师二里头

图29 半山类型彩陶罐神人纹和浮雕蛇纹(甘肃会宁

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存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被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夏文化。2002年,在二里头遗址的一座贵族墓中,发现一件大型绿松石镶成的青龙,全器由2000余件绿松石片组合而成,这些绿松石片原粘嵌于有机物上,现有机物已朽。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龙头近方形,有多条由龙头伸出的须状物。以一对白色圆玉作眼睛,鼻呈蒜头状。龙身中间有脊状突起,身上饰12个由绿松石组成的菱形纹。龙尾内卷。尾后方还有一条绿松石组成的带状物。在龙腹左侧还有一带舌的铜铃(图28),此龙的造型与陶寺龙或有渊源关系。《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郭璞云:“归藏郑母经曰:‘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吉。’”这表明龙是夏的显要的神物。

《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载:“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龙与蛇同属鳞虫类,蛇亦称小龙。在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陶器上的纹饰,显示出人与蛇、蛇龙变化的关系。甘肃会宁出土的半山类型彩陶罐上,四个神人纹之间,各有一条浮雕的蛇,构成神人与蛇共舞的奇妙图像(图29)。甘肃广河齐家坪出土了一件浮雕蛇纹红陶罐,蛇身有鳞甲状纹,蛇腹下有一爪,为亦蛇亦龙、蛇龙蜕变的纹样(图30)。

商代的图案纹样中,特征明显的龙纹并不多,有一种似从鲵鱼变化出来的龙纹。湖南安化宁乡一带出土了两件虎人铜卣,在卣底各刻有形状基本相同的龙纹(图31),龙首上有一对角,身上有鳞甲纹,是陶寺龙纹身上鳞甲的演进样式,在龙纹下部的两侧有游鱼纹。日本泉屋博古收藏的商代铜鼓上的夔神纹的右下侧也有类似的龙纹,但龙尾为分叉状。商代青铜觥的器盖多饰浮雕的扬尾龙纹。

西周铜器上的龙形纹饰增多,蟠龙纹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铜盘中的主要纹饰之一,有时在蟠龙的周边饰有游鱼。上海博物馆藏的西周“伯尊”盘的外底饰着蟠龙纹龙头近方形,头上为一对蘑菇状角,身上有两排鳞甲,有两足,尾尖。头首前有一对幼龙(图32)。

战国时期的龙纹被装饰在各种物品上,最重要的是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漆匫盖面上的苍龙纹,盖面中央为象征北斗的“斗”字,“斗”的左面为苍龙纹,右面为白虎纹。“斗”的周围篆书二十八宿星名(图33)。龙纹在天象图中确立了重要的一方位置,明确地以苍龙标示东方,以白虎标示西方,龙纹成为最重要的方位神。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人物御龙图》,一条苍龙横贯画面(图34)。另一幅长沙楚墓帛画《龙凤人物图》,左上方有双足曲体上升的龙(图35)。这里的龙纹是接引墓主人升天灵兽。

我们认为战国时期的两仪学说,可以引申出天和地、阴和阳、东方和西方的相对的二元观念,出现了对应的苍龙、白虎图像。由两仪生出四象,就是木、金、火、水。对应地为西、东、北、南四方。还出现了与四方相对应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像。西汉瓦当上的青龙,龙身细长,龙首昂起,头上有弯曲的长角,龙嘴张开,巨眼鼓凸。颌下有须,项上有鬣。身上满布细鳞,尾上举而蜷曲,四肢折曲而有爪,龙的基本特征已具备,龙纹至此时方有统一的形象(图36)。在汉代的壁画画像石和砖上,在表示东的方位上,经常出现龙的图纹,汉以前龙纹常和水族动物配置在一起,汉代的龙纹常和云气纹配置在一起。还有仙人骑龙的图像,这都是当时盛行的升仙思想的反映(图37)。汉代还出现了带翼的龙纹,龙的主要活动空间由地面转到天上。

东汉两晋北朝时期,龙虎纹盛行,龙虎纹是铜镜上的主要纹饰之一(图38)。北朝的墓门上喜爱用东面门上饰青龙,西面门上饰白虎。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的墓门上,饰相对的青龙、白虎。青龙在云气中矫健地遨游,形象生动(图39)。

唐代是龙的造型成熟的时期,成为上层人士使用的器物上的主要装饰纹样之一。西安何家村出土的一件银碗底部刻着蟠龙纹,龙头较小,头上长着分叉的鹿角,嘴张开,鬣毛较长,龙身开始变得细长,背脊有三角形鳍,龙尾缠于一足上,这是唐代龙的特征之一(图40)。在一面葵花形铜镜上也饰着相类似的龙纹(图41)。西安出土的一件鎏金铁芯铜龙,龙嘴张开,露出长条状的卷舌,龙身细长,身上有双翼,脚上为三爪(图42)。

宋代的龙纹继承了唐代龙纹而发展。宋代龙纹的龙首一般嘴张得更大,上颚细长而上卷,鬣毛多而长,向上扬起。龙身鳞甲满而细密,多为三爪。宋代流行双龙纹铜镜,双龙饰于铜钮两侧,双龙身下为海岸和海水,岸上有一个三足炉(图43)。也有炉形镜中饰双龙或与道教观念有关(图44)。(www.xing528.com)

元代龙纹的应用面增广,在瓷器上龙纹较多地出现(图45、图46),景德镇窑至正十一年(1351)青花瓶上饰有云龙纹,龙头较小,头上有似鹿角的有杈角,龙显出双眼,眼眶上缘有长睫毛,嘴张大,上颚呈横向的葫芦形,上和下颚都有须,舌细长。颈细而向下弯曲,有如鸡颈。颈和胸下部为白色鳞片,四肢变长,肘弯处长有鬣毛,有等距张开的四爪,第一爪和第四爪呈“一”字张开(图47)。在景德镇窑霁蓝釉盘中,饰一张牙舞爪的龙纹,形态十分威武(图48)。

图30 齐家文化陶罐浮雕龙纹(广河齐家坪)

图31 商代虎人铜卣器底龙纹(宁乡)

图32 西周铜“伯尊”盘蟠龙纹

图33 战国漆匫盖苍龙纹(随县曾侯乙墓)

图34 楚墓帛画《人物御龙图》(湖南长沙)

图35 楚墓帛画《龙凤人物图》(湖南长沙)

图36 汉代瓦当龙纹

图37 汉代画像砖仙人骑龙纹

图38 东汉铜镜龙虎纹(陕县刘家渠)

图39 北齐娄睿墓墓门青龙白虎纹

图40 唐代银碗底部蟠龙纹(西安何家村)

图41 唐代铜葵花镜龙纹

图42 唐代铜龙(西安)

图43 宋代铜镜双龙纹

明代的皇帝穿黄色龙袍,洪武三年(1370),在皇袍前后及二肩饰织金盘龙纹样,这种样式的龙纹,臣民是不准作为衣服或物品上的装饰纹样。嘉靖皇帝的画像上的龙袍,正面竖列三个蟠龙团纹,左右两肩及下裾各饰三个蟠龙团纹(图49)。官窑瓷器上常饰有龙纹,专供皇室使用。正德年制的青花龙穿花纹盘,内圆底中饰一作舞动状大龙,为侧面的龙首,正面的眼睛,有“比目龙”之称。龙吻和牙为3/4的侧面。龙首的下颚要长于上颚。上肢左右伸开,爪指钩曲,等距张开,犹如转动的风车(图50)。一件底部有嘉靖年款的青花龙纹盘,盘内龙纹的头部为正面,如发的鬣毛向两边分开。龙的体态作挺胸直立行走状,尾部变长(图51)。龙纹也成为帝王建筑上的重要装饰。山西大同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长45.5米、高8米。壁上排开9条浮雕巨龙,色彩各异,瑰丽灿烂,宏伟壮观(图52)。北京故宫保和殿下的汉白玉云龙丹陛,建于天启七年(1627),长16.57米、宽3.07米。浮雕的龙纹在满布的云气纹中升腾,雕刻精美,气势非凡(图53)。

清代是龙纹最繁盛的时期。对袍服上龙纹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龙袍只有皇帝、皇太子才能服用。康熙皇帝的朝服为明黄色龙袍,身上的龙纹数量增多,袍的前面多为正面龙。龙身蟠延而柔软,龙尾有五根分叉的白鳍(图54)。自皇子下至九品服蟒袍,所谓蟒袍,袍上的龙纹只有四爪。清朝晚期关于龙纹的禁制松弛,龙纹装饰进入市井,龙纹渐失去往昔威严的姿态。嘉庆年的胭脂红彩龙凤穿牡丹纹罐,龙在牡丹丛中游走,充满妩媚的气氛(图55)。光绪年的贯耳扁方瓶上的粉彩云龙,虽然色彩鲜丽,已失去龙的叱咤风云的气势(图56),龙从水里腾上天界,几经反复,终于落在了凡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