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助力专业发展

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助力专业发展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所培养的理应是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但目前研究生教育忽视创新素质的培养,学生对导师的依赖性大,缺乏独立的创新精神,因此,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中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加强研究生心身素质教育,有助于其在专业领域内百折不挠地探索与研究,以良好的心态、旺盛的精力面对竞争与挑战。

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助力专业发展

试论研究生的素质教育

李志红 宋颖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本文分析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构成,提出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加快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步伐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 素质教育 创新

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其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人才资源的水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要积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批综合素质优良的高层次人才。

一、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构成

(一)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因为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做人做事的根本,也极大地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培养研究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不懈地开展邓小平理论教育,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当代研究生的精神支柱,认真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教育引导研究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研究生心系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复合型的专业素质

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的趋势,各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一系列新兴的学科,相应地,要求培养的研究生必须是“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既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研究生专业素质的核心应该是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新素质在今天既是提高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也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标志。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所培养的理应是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但目前研究生教育忽视创新素质的培养,学生对导师的依赖性大,缺乏独立的创新精神,因此,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中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三)全面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的综合体现,它包括哲学和历史修养、伦理道德修养、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等等。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塑造品格。杨叔子院士指出:“21世纪是意识形态纷争、文化冲突迭起的时代,一定要把深层次文化构建与爱国主义教育统一起来,提高人文素质,这是固民族之本、扬民族之威的精神纽带。”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很难想像一个人会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生追求,也很难想像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会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研究生开阔视野、活跃思路、突破传统,使其在专业领域更具有创造性。

(四)健康的心身素质

健康的心身素质是研究生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基本条件。未来社会的各种竞争将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能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荣誉与挫折,如果不具备强健的体魄,就难以适应未来繁忙的工作。加强研究生心身素质教育,有助于其在专业领域内百折不挠地探索与研究,以良好的心态、旺盛的精力面对竞争与挑战。(www.xing528.com)

二、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是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方面建设好高素质的专兼职德育工作者队伍,用德育工作者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去影响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就有了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制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导师在研究生心目中备受尊重,其言行对研究生的影响举足轻重。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是只由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的。无论什么巧妙的设施,哪怕想得怎样巧妙,都无法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导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德和业务水平,对研究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成才与否。因此,要提高研究生的素质,首先必须提高导师的素质。导师要严于律己,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严格要求研究生,以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严谨的作风影响、感染研究生。

(二)加强研究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并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是受教育者自觉解决思想矛盾,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自然”向“必然”方向转化、从目前状态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是研究生素质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每个研究生都有积极向上的意识,因此,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每个研究生的积极性,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发挥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督促的作用,并创造有利条件,鼓励研究生承担助教、助研、助管的“三助”活动,以此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主、自律意识,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快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步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学科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多学科交叉、协同作战成为必然。因此应制定和实施鼓励跨学科报考研究生政策,实行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来培养研究生。

在我国,导师平时有合作者或课题组的,对研究生的指导可能有其他教师参与,但大多情况下没有其他教师介入,这样就容易出现“师承一人”的弊端,要尽快改变研究生只接受一个导师指导的“单兵操练”的局面,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由于学科划分上长期以来的不完善,我国高校导师和研究生已习惯于在有明确学科界限的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的研究,这种现状需要改变,也就是要进行多学科交叉。对于交叉学科课题的研究,由于各学科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认识和探究方式上的不同,因而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色,这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来自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队伍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他们在参加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学科导师的指点和培养,这样就能博采众长,改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的能力。

(四)创新性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我国的传统思想和现有的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从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均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优差,目前应试教育机制仍占据着研究生培养教育机制的主导地位,相当多的研究生被引导得只习惯于接受现成知识,习惯于在固定的框架内思考问题,缺乏自主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学校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不前沿”,课程内容与研究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脱节。为真正使创新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应加大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和培养课程的改革力度。选择确有创新意识、有较多创新成果、并具有良好培养前途的考生进入高层次人才培养,分数不应该成为惟一的衡量标准,学术论文、科技发明、重大发现等体现考生创新精神的科研成果应以一定比例折合进总分中;并考查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基础、接受新事物、吸取新知识的科研素质等;在招生工作中应赋予导师更多自主权。在课程改革方面,要构建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从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提高研究方法论的课程地位,增加对高项目水平研究起重要支撑作用的课程,采用对能力提高的硬碰硬的课程考核指标。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改革培养方式,实行多方联合培养。进入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应尽快采取专门措施,在条件较成熟的重点高校启动与发达国家著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项目;国家可以给少数重点高校和学科以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鼓励优秀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吸引国外著名学者参与研究生指导,这样有助于研究生开阔视野,更具有创造性,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我国理工科博士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02.8

2.卢 英 试论研究生的业务素质教育 四川师院学报[J]20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