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压电击伤的严重症状及处理

高压电击伤的严重症状及处理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②高压电击,特别是雷击时,常发生意识丧失,心脏、呼吸骤停,如不及时复苏则会死亡。局部表现①高压电击的严重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出部位,烧伤部位组织碳化或坏死成洞,组织解剖结构清楚。电击周围部位烧伤较轻。如有衣服点燃可出现与触电部位无关的大面积烧伤。大约半数电击者有单侧或双侧鼓膜破裂。②电击后数天到数月可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如上升性或横断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④孕妇电击后常发生死胎和流产。

高压电击伤的严重症状及处理

电击伤是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坏死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死亡。死亡原因常为呼吸肌痉挛和心室颤动。

【病情分析】

1.临床表现 触电后轻者仅出现瞬间感觉异常,重者可致死亡。

(1)全身表现

①触电后轻者出现痛性肌肉收缩、惊恐、面色苍白、头痛、头晕、心悸等。

②高压电击,特别是雷击时,常发生意识丧失,心脏、呼吸骤停,如不及时复苏则会死亡。幸存者,可有定向力丧失和癫发作。

③部分病例有心肌和传导系统损害,心电图出现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和非特异性ST段降低。

④组织损伤区或体表烧伤处丢失大量液体时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⑤发生急性肾衰竭者,主要是肾直接损伤和坏死肌肉组织产生肌球蛋白尿、溶血后血红蛋白尿损伤肾小管所致。脱水和血容量不足能加速急性肾衰竭发生。

(2)局部表现

①高压电击的严重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出部位,烧伤部位组织碳化或坏死成洞,组织解剖结构清楚。电击周围部位烧伤较轻。如有衣服点燃可出现与触电部位无关的大面积烧伤。

②高压电流损伤时常发生前臂腔隙综合征。因肌肉组织损伤、水肿和坏死,使肌肉筋膜下组织压力增加,出现神经血管受压体征,脉搏减弱,感觉及痛觉消失,常需行筋膜切开术。

③由于触电后大肌群强直性收缩可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或肩关节脱位。

(3)并发症和后遗症

①电击后24~48h常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神经源性肺水肿、胃肠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烧伤处继发细菌感染。大约半数电击者有单侧或双侧鼓膜破裂。

②电击后数天到数月可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如上升性或横断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

视力障碍,单侧或双侧白内障

孕妇电击后常发生死胎和流产。

2.辅助检查

(1)血细胞比容升高,血浆容量减少。

(2)肌红蛋白尿,如果有尿之后仍持续存在,多提示有大量的肌肉损伤。

(3)pH测定可发现代谢性酸中毒。

(4)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

(5)心电图出现心动过速和轻度ST段改变,并可持续数周。

(6)1~4周内,有些病人可以逐渐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血钾,引起呼吸抑制和心律失常。

【处置策略】

1.一级处置(www.xing528.com)

(1)立即切断电源,如关闭电闸或拔掉保险丝。不能断电则要迅速把电源用绝缘材料挑开,可用干燥木棒、竹竿、扁担等,证实电源被分开后才可接触患者。

(2)急救措施:对于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参照心肺脑复苏术节进行。施行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除颤等,至少坚持抢救2h以上,有时需7~8h,故在未出现尸僵、尸斑之前均不可放弃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肾上腺素用量每次1mg,3~5min重复。在转运过程中也不能中断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3)同时立即呼叫“120”护送患者到上级医院,护送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及心跳、呼吸状态、肢体的活动及血供情况。随时准备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抢救。

2.二级处置

(1)在一级救治的基础上,继续心肺复苏术,待病人心跳、呼吸恢复。

(2)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X线片、B超等。用心电图机监护患者病情。

(3)吸氧,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快速补液治疗。

(4)电击造成的外伤及烧伤者,先局部用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或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消毒,后用消毒纱布包扎预防感染。

(5)积极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

(6)触电后神志清醒者,但有轻度心悸,头昏,乏力者,需卧床休息,观察几天,以防迟发性心跳骤停。

(7)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血清,皮试阴性后用1 500U肌内注射;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等以防感染。

(8)有骨折或肢体肿胀者按外科专科处理后送上级医院治疗。

(9)经上述处理后仍无好转或病人虽然心跳、呼吸恢复,但病情不稳定者送上级医院行监护治疗。途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球囊面罩吸氧、携带抢救的药品

3.三级处置

(1)同二级处置方法。

(2)密切监护病人1~3d。

(3)检查病人的血钠、钾、氯、钙、CO2-CP、动脉血气分析、血尿素氮及肌酐的浓度、肝功能、心肌酶学的变化。

(4)按“心肺脑复苏”后的处理常规治疗,防治并发症。

(5)继续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而加重病情。

(6)急性肾衰竭的防治:应用乳酸林格液恢复循环容量,并维持尿量(50~75ml/h)。如果出现肉眼肌球蛋白尿,尿量应维持在100~150ml/h。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应用甘露醇预防急性肾衰竭。已发生急性肾衰竭者,有指征时应进行血液透析。

(7)外科处理:对于广泛组织烧伤、肢体坏死和骨折者,应请外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

①皮肤组织坏死者应进行清创术,并预防应用破伤风抗毒素(3000U)。

②对前臂腔隙综合征患者,如果腔隙压力超过4~5.3kPa(30~40mmHg),应进行减压术。

③对于肢体电击伤后深部组织损伤情况不明者,可应用动脉血管造影或放射性核素133氙洗脱术或99m锝焦磷酸盐肌扫描术检查,以指导治疗。

④对继发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