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仫佬族的民族教育发展及其影响

中国仫佬族的民族教育发展及其影响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民族教育发展仫佬族的学校教育,可分为古代的科举教育和现当代的学校教育两大块。私塾的兴起,突破了官办教育的樊篱,使教育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原王朝在广西仫佬族地区推行科举教育,培养了一批仫佬族科举人才,有效地促进了仫佬族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中国仫佬族的民族教育发展及其影响

第一节 民族教育发展

仫佬族学校教育,可分为古代的科举教育和现当代的学校教育两大块。教育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延伸性和传承性。

一、清代以前的科举教育

史料记载,仫佬族地区的科举教育始于唐宋,兴于明清,衰亡于民国时期。清代以前仫佬族的科举教育有地方官学和民间办学两种形式。地方官学分为府学、州学、县学三个等级;民间办学则有学宫、书院、义学、社学、私塾等。

官办府州县学。唐宋以后,中央王朝在柳州府、庆远府等地仫佬族聚居区开办的府学、州学、县学主要有:①柳州府学,唐初创建,宋皇祐间重修,汪藻《修学记》:“大观中(1107~1110年)士之弦诵者至三百人,为岭南诸州之最。”②庆远府学,宋庆历三年(1043年)创建,校址宜山县,宋咸淳元年(1265年),宜州升庆远府。③宜山州学、宜山县学等。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汉族著名学者黄庭坚贬谪到宜州后,热心为俚僚子弟传授中原文化,影响颇大。宜山县学创建时间不详,淳熙十年(1183年)重修,校址宜山县(今宜州市),规模不小,宋陈经《宜州重修学记》载:“声教之所登,文轸之所薄,每举应书文士,不下五六百人。”④融县学,宋乾道三年(1167年)创建,在融水县。⑤天河县学,宋初创建,校址今罗城天河镇。⑥罗城县学,明洪武三年(1370年)设立。

学宫。天河县宋代始建学宫于城北,历经重建、复修、移建,明末毁。史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罗城县建学宫于县城凤凰山麓,明末迁至城内东北隅,后毁于兵火。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复草创于旧址;康熙元年(1662年),迁建于东门外文庙旁;雍正乾隆道光年间,历经重修或扩建。学宫以教授儒学的“四书五经”为主,修八股文,以应科举考试。

书院。旧时地方上设立供人读书、讲学的教学场所。罗城县旧有“凤山书院”设于县城内,道光三年(1823年)重修凤山书院于学宫之后、明伦堂之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为二等小学堂。乾隆四十年(1775年),天河建“风岗书院”于城南,咸丰元年(1851年)停办。道光二年(1882年),建“龙江书院”于城东,同治元年(1862年)停办。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柳城县古砦乡贡生秦胤琦与前知县谢珩举及举人谢三聘等人的倡议下,建成了柳城县文昌阁,为全属书院,为书香柳城增添了浓厚一笔。

义学。旧时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积金创办的免费学校。也有“捐买义田,以为膏火之费”。清政府于顺治九年(1652年)颁布“不许别创书院”的禁令,抑制书院发展,之后义学大兴,以补地方官学之不足。“义学,初由京师五城各立一所,后各省府州县多设立。教孤寒生童或苗、蛮、黎、瑶子弟秀异者,规制简略”(《清史稿》卷106)。义学多建在县、乡之下,教师多“选取儒学中老成、学行谊端方之士”或“择儒学中文、行优者为之”(《广西通志》谢本卷133、卷136),为贫困的仫佬族子弟入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清代“国朝学校遍天下,秦汉以来所未有也”。据现有资料证实,仫佬族地区的义学兴盛于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罗城县兴办义学,学址在县城乡贤祠右,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九年(1744年)移建于明伦堂前,道光后无考。乾隆二年(1737年),又在黄金兴社学,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改称为义学。义学的设立为生活贫困的仫佬族子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

社学。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启蒙教育。社学始于元代,《元史·食货志》载: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颁令各路,劝农立社,规定“诸县所属村庄,五十家为一社……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学。如学问有成者,申复官司照验”。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诏令天下立社学,“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令”(《明史》卷69)。正统元年(1436年),诏令社学凡有俊秀向学者,许补儒家生员。弘治十七年(1504年)又“令各府、州、县立社学”,清代规定“社学,乡置一区。择文行优者充社师,免其差徭,量给廪饩。凡近乡子弟十二岁以上令入学”(《清史稿》卷106)。《广西通志》记载,乾隆二年(1737年)罗城县设有社学1所。

私塾。仫佬族地区的私塾起源于何时目前无从考证,但从其考中科举的事实来看,至迟于清初就有了。私塾因家庭、宗族、村寨设立的不同而分家塾、村塾和族塾;私塾因教育程度差别,分为蒙馆和经馆两种形式。蒙馆是为初学者而设的,从认字、写字开始,要求只要能写会读就行了。在蒙馆里,先生只管教读、教写、督促学生背诵,从不讲解书中的内容。学习结束后,学生认为成绩已经及格,便可转入经馆,先生是不过问的。入蒙馆者多为家境较为困难的学生,每馆一般有二三十人,多者达40人。仫佬族地区蒙馆先生的报酬有月钱和月米,此外每年还有500~700公斤稻谷。经馆为成年人就读场所。经馆先生会讲解书中的内容,并教导学生做诗写文章,如果学得好,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经馆学生人数较少,且为有钱人家子弟。经馆先生的报酬除月钱、月米外,每年能得1000~1500公斤稻谷,均高于蒙馆。私塾使用的课本有《三字经》《百家姓》《传家宝》《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直到民国22年(1933年)左右,私塾在仫佬族地区才最后结束。私塾的兴起,突破了官办教育的樊篱,使教育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民国26年(1937年)国民政府明令取缔私塾,私塾日渐消失。

龙岸宾兴馆。宾兴馆是科举时代地方官员款待即将应试乡考士子的宴所,清末罗城县的龙江商会在龙岸乡街设有一所宾兴馆,当时不少有作为的仫佬族人就是从该馆受宴后去柳州府赴考的,此乃科举制度的产物。

在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原王朝在广西仫佬族地区推行科举教育,培养了一批仫佬族科举人才,有效地促进了仫佬族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1935年出版的《罗城县志》载:罗城县宋代有进士3人,明朝有举人21人,清朝有文举人8人、武举人4人;明朝有副榜生2人,清朝有副榜生6人、拔贡生2人;明朝有恩贡生5人,清朝有恩贡生17人;清朝岁贡生112人。天河县明朝有举人13人,清朝有进士1人、举人4人;明朝有贡生11人,清朝有贡生13人、副榜生2人。两县共计260人。这些科举人才大多在全国各地或为官,或从教。他们虽然不都是仫佬族,但是从仫佬族家谱记载及试者的籍贯、姓氏推测,其中仫佬族所占比例不小,如从清康熙到宣统间,四把乡新村、大梧两个村屯仫佬族人中科举的就有28人,其中贡生7人、拔贡生1人、廪生1人、庠生19人,考后担任儒学正堂的有2人、县学训导的1人。清光绪年间,仫佬族潘氏一姓就考中拔贡生3人。当然在封建科举时代,能入学者多为地主、官绅和富商的子女,贫困仫佬族人民的子女是很少能上学的,即使能入学的,也往往因无钱粮半途而废。

二、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

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始于清末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有50余年历史。就办学形式和层次而言,有学堂、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民族特种教育及成人扫盲教育和民众教育等;就办学主体而言,有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学校教育和地方集体、个人自筹资金创办的学校教育。

学堂。在光绪末年废科举以后兴办起来的,是一种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和性质的学校教育,是科举制度向现代学校过渡的初级教育形式。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仫佬族最为聚集的四把乡大梧村创设学堂,办有初小两个班,学生70余人。1906年,天河县于县城南门内西侧兴建初、高等小学堂1所。1908年,罗城县在县城、龙岸各兴建初、高等小学堂1所,并于黄金、寺门、排沙、三防等处设初等小学堂各1所,初、高级学生共300余人。学堂所授的课程与私塾不同,也与后来创办的小学不完全一样。学堂虽选学四书,但主要以国文、算术、体育、图画、修身等科目为主,其中国文、修身两科最重要。由于有的教师对新设的科目知之甚少,所以上课时马虎了事,应付一下而已。例如当时的算术、体育等科目,一个月只上一次课。学堂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优秀人才,并将优秀学生送到外省求学。“迄兴学堂,建学校,留学衡、湘者,颇不乏人”。

幼儿教育。1938年,罗城县城文昌庙内设立幼稚园1所,入园幼儿30人,有幼师2人、主任1人;1939年,天河县在北陵中心学校附近设幼稚园1所,入园幼儿30人左右,有幼师1人。

小学教育。民国初年,罗城县学堂改为学校,开始了仫佬族地区的现代小学教育。到1917年,罗城县设小学10余所,有私立小学80多所;1918年,县城昭忠祠内设有女子小学1所。民国初年,天河县兴办女子初等小学1所,1918~1921年,天河县下里区热心教育人士,募款开办完小1所。1932年,罗城县有学龄儿童10149人,入学2953人,入学率29%;1933年,天河县有学龄儿童7635人,入学1166人,入学率15.3%。1933年,罗城县有小学教职员工155人,天河县有小学教职员工100人。1934年,撤区划乡,实行军、政、教三位一体管理制度,仫佬族地区的地方官员经常调集小学教师受训,各乡还设有辅导员监督、辅助教育,有助于小学教育的正规化发展。至1935年,罗城县已有小学128所,学生5600人。1936年,天河县有小学教职员工235人。1937年,罗城县有小学教职员工481人。1940年,天河县有小学136所,学生7245人。1946年,罗城县有小学245所,学生8589人,其中仫佬族学生1532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4122人;教职工302人,其中仫佬族教职工35人,其他少数民族教职工123人。1948年,罗城、天河两县共有小学209所,在校学生达11334人。

始建于民国时期的罗城小长安镇中心小学

中学教育。1938年秋,罗城开办县立国民中学1所,原名罗城国民中学,后又易名为罗城初中、罗城一中、罗城中学,当时招生1个班,40多人。1946年春,罗城国民中学招新生两个班。1945年,罗城在龙岸乡开办私立德山中学,原校址在龙岸乡飞龙寨山下,以何家祠堂为教室,以黄家祠堂及宾兴馆为宿舍,该校创建后一直是中共地下党在柳北地区活动的重要据点,到1949年共办9个班,毕业学生170人,其中100多人参加了中共柳北游击队,后因时局动荡,学校停办。1946年罗城县建有中学3所,在校生620人,其中仫佬族学生43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240人;教职工52人,少数民族教职工11人。1942年,天河县开办县立中学1所,招两个班,80多人。1948年,罗城、天河两县共3所中学,共招29个班,在校学生1000多人。

特种教育。民国时期,广西政府将少数民族统称为特种部族,对他们的子女实施的教育称为特种教育,与当时国民政府举办的“边疆教育”同一意义。1932年,罗城县在三防大云村设立苗瑶模范初级小学1所,有学生40多人,始开仫佬族特种教育之先河。1933年,罗城又设立特种教育学校8所,到1936年,扩充至22所。民国23年(1934年)一月,广西省教育厅南宁举办了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分甲、乙、丙三个班,修业为期五年,招生165人,其中罗城籍2人,毕业后回原籍从教。

师范教育。清宣统年间,罗城在县两等小学堂开办县立师范传习所,两个月卒业。1917年,在县城文昌庙内设立师范讲习所,学制2年,招1届,学生40人,教员3人。后又招2届学生,共100多人。1931年,天河县在县城开办讲习所,招1个班,学生40多人。1938年,在罗城国民中学设简师科1班,学生40多人;1947年,在罗城一中办简师科1班,学生约5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仫佬族地区的中小学任教,或是从事其他行业工作。

扫盲教育。1911年后,罗城县办有贫民夜学演讲所。1933年,设民众教育馆,有夜学班两个,授以《民众基础读本》(上、下册)。1934年,罗城、天河各有民众学校5所。1939年为天河县成人教育年,有成人就学8376人,结业6292人。1940年,继办及补办成教强迫班,结业6500余人。

公民社会教育。主要场所有公共体育场、通俗讲演所、民众阅报处、民众问字处、图书馆和公共娱乐场等。民国20年(1931年),广西省教育厅第一次统计了全省的社会教育情况,罗城、天河两县的民众社会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受到了省教育厅的通报表扬。具体数据见下表。

注:选自《广西省社会教育概况》,广西省社会教育厅设计委员会编(www.xing528.com)

应该看到,现代教育为仫佬族人民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截至1949年,罗城县累计培养各族中小学生数万名,各族民众教育结业万余名,各族师范毕业生270名。其中韦一平成长为红军高级指挥员,潘鼎新成为国民党少将,龙谢兰、潘宝箓、银韦学等成为仫佬族现代著名诗人,周钢鸣、曾敏之等成为著名作家和文艺评论家。

民国时期仫佬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相关的教育机构尚未健全,例如省教育厅列举的补习学校、特殊学校、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及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尚未建立起来,或建立不全,教育工作开展不力。其二,教育经费少,参加教育人数比例不高,全民教育的情况就更谈不上了。其三,办学层次不高,主要是中小学教育。有的教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学生上课环境恶劣,失学、辍学现象严重,边远、落后山区的仫佬族孩子很少能上学,许多教育工作流于形式。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学校教育日渐落后,至1949年下半年,大多数学校均已停办。

三、当代仫佬族的学校教育

当代仫佬族学校教育始于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教育成就十分显著。以办学层次和培养档次划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以办学性质划分为公立学校教育和私立学校教育,其中以公立学校教育为主体,私立教育学校很少。

幼儿教育。主要是对3~7岁的学前幼儿教育。1953年,罗城县在东门镇一小、天河小学各附设1个幼儿班,入学幼儿30余人,幼师1人。1985年,全县有42个幼儿班,入园幼儿1705人,幼教职工273人,其中教育部门开办21个班,836人,幼师20人;其他部门开办的21个班,869人,幼教职工253人。1986年全县开设保育院1所、乡幼儿园6所、城区幼儿园1所,共有78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876人。2004年,全县有幼儿园13所,各类幼儿班130个,在园幼儿5278人,其中县级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49人。城区学前1~3年入学率为91%,农村学前1年入学率为58%。仫佬族的幼儿教育以年龄分为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等5个层次。幼儿教育的科目有语文、常识、算术、音乐、体育、美工、游戏等。

小学教育。1952年下半年,罗城县人民政府将原有的102所农村民办小学全部改为公办,实行正规化教育和规范化管理,同时增办了一批学校;同年年底,全县有小学231所,学生达14852人。1957年,学生增至20370人,其中仫佬族小学生达7000人,是1946年的2.4倍;其他少数民族小学生9777人,是1946年的3.2倍。1997年全县有小学145所,教学点405个,在校小学生达45186人,是1948年小学生数的4倍。2004年,全县共有完全小学144所,教学点108个,在校小学生达32034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小学教育,办学条件较好、成绩比较突出的有东门镇第一小学、东门镇第二小学、东门镇第三小学、四把镇小学、天河镇中心小学、桥头镇小学、龙岸镇小学、小长安小学等。东门镇第一小学为县级重点小学,1985年以来,多次被评为自治区、地区和县文明学校。东门镇第二小学位于罗城县城内东南面,系地区、县重点小学,创办于1972年,占地两万平方米,是罗城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

仫佬族聚集区的平洛小学

初中教育。又称中学初级教育。1952年,罗城县有两所中学,学生192人。1956年有4所中学,学生743人。1958年4月,黄金乡首办农业中学1所。同年全县发展为29所中学,其中农村中学26所,学生总数达2098人。1976年,经过调整,全县有中学17所,初中生13697人。20世纪80年代后,对中学教育进行再调整、整顿,停办了大多数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和部分公社中学的高中班,改革单一的办学体制,形成了以公办为主的多种类、多层次办学形式。1997年,全县有初中21所、附属初中2所,在校初中生15251人;民办中学1所,在校生200人。中学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1952年的13倍和87倍。2010年,全县小学75所,教学点109个;初级中学14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所。在校中小学生37944人,公办幼儿园学前生581人,教职工3069人。全县专任教师3100人,其中小学1900人、中学900人、高级中学300人。

高中教育。原在罗城中学设有高中班。1973年,成立罗城高中。1976年,在校高中生2978人。1997年,有完全高中1所,在校高中生l164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239人。2004年,有普通高中两所,在校高中生3167人。罗城高中是仫佬族人才培养的摇篮,创建于1938年,原为高中二年制,1979年改为三年制,系县级重点高中、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00年,学校有42个教学班,学生2900余人,其中仫佬族学生占56%,壮、瑶、苗等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27.8%。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63人,其中专任教师136人。建校以来累计培养毕业生3万余人。

罗城高中

现代化的罗城高中教学楼

民族教育。针对少数民族的中小学教育。1954年,罗城县政府明文规定,凡本县苗、瑶、侗少数民族学生,一律不收费;龙岸乡的风强、良泗、龙塘、双降、侗南5个村屯是柳北游击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根据地,学生不论民族成分,一律不收学费;家住偏僻贫瘠地区、生活贫困的学生,均可减免学费。1956年起,罗城县政府每年都拨专款作为民族教育事业补助费,当年为16576元。1977年恢复统考后,高、中考统考实行定向招生高考录取照顾仫佬、苗、侗族学生20分。1983年以后,又设有小学、中学、高中3个民族寄读班,学生均为自治县内的少数民族。至1997年,民族寄读班小学已办有27个班,招收学生共1450人;中学共办17个班,招生700余人;高中共办15个班,招生750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主要由国家负担。1997年,县政府又在县民族事务局设立了“民族教育发展基金”,用于资助考取大学的贫困学生。据统计,1985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校的少数民族小学生为32548人,其中仫佬族为12668人,占38.9%;在校少数民族中学生5764人,其中仫佬族为2960人,占51.4%,仫佬族在校生比例高于其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总人口中的比例。后来相继建有四把镇民族小学和罗城民族中学。目前全县有民族寄宿制学校4所,在校学生5000多人。从2002年起,全县中小学寄宿制民族班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也相应调整提高。

民族教育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仫佬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特殊教育。是针对“三残”儿童、少年的小学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先后在县教育局内开办聋哑和智障儿童康复班,有学生21名、教师1人。20世纪90年代末将智障班开设在东门镇第一小学。2004年,建成县特殊教育学校,当年开始招生办班。另外,每年全县都有十几名聋哑、低视力及智障儿童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资助得以完成小学学业。2003年,全县有“三残”儿童156人随班就读于县内各小学,入学率达66.7%。2011年10月,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小学建有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大楼,总投资455万元,建筑面积3873平方米,主体建筑为4层24个教室的框架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特殊教育的发展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仫佬族“三残”儿童和少年获得合法教育的权利,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罗城教师进修学校

师范教育。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师资水平。1951年,天河中学附设短师两班,学生120余人。1952年、1956年分别于罗城一中、四把小学附设一个短师班,学生100人,均为1年制。1959年,在罗城中学成立罗城师范,不挂牌,招收农村中学生86人,有专任教师2人,兼任教师3人;1961年又招两个班,学生90人。1965年,在小长安牛鼻设立罗城县耕读师范,招一个班,学生50人,从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农村青年和应届初中毕业生中选送,开设中师课程。1973年,正式成立罗城师范。1984年,改称教师进修学校。1973~1985年,进修学校共招普通中师8个班,毕业364人;进修中师5个班,其中毕业97人;函授中师14个班,其中毕业70人;师范职业高中班1个,学生57人;短期轮训14个班,结业349人。截至1997年,共培训教师1747人,其中仫佬族人数占了80%以上,为提高仫佬族地区师资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

函授教育。在于提高干部、职工和教师的知识水平及学历层次,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1963年秋,设立罗城县函授站,隶属宜山师范函授部管理,开设语文、数学两科,学员200人,学制4年,后在东门、四把、天河、龙岸各设教学点1个。1978年,县教育局教研室成立函授组,后又改为函授部,有专管员2人。同年冬,各公社相继成立函授辅导站。1979年,全县参加函授学员600人。1982年,招学员340名。1983年后,罗城县的业余函授教育归县进修学校函授部管理。1979年5月,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南宁师范学院在县内招收函大学员50余人。同年,河池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河池师专在县内招中文、数学两科函授学员60人。1985年,全县共有343人参加成人自学考试,其中34人成绩合格取得结业证,另有24人考取电大。1996年,罗城县教育系统有14人进修大专学历,另有320人参加自学考试,其中25人取得大专文凭。参加函授教育的既有仫佬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

扫盲教育。1955年,罗城县成立扫盲办公室,配备文教驻乡员21人,并制订扫盲计划。1957年,全县脱盲1.3万人。1958年5月,全县干部和中小学生组成扫盲队伍,组织73790人入学,当年基本脱盲67123人,其中彻底脱盲约1500人。同年5月,下里乡首先实现河池地区第一个无盲乡,地区行署授予“文化先锋”红旗奖。同年7月,罗城县被国务院授予循环红旗奖。1985年,全县12~40岁的有104508人,其中文盲20547人,占19.66%。1989年,全县非文盲率为94.6%,经自治区、地区两级政府检查验收,成为河池地区第一个达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并获得自治区颁发的“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县”奖。1986~1987年,全县举办各种扫盲班593个,扫除青壮年文盲7884人。1998年,全县青壮年文盲率降至0.18%,通过国家扫盲评估验收。2000年,全县青壮年人口189709人,文盲、半文盲人口1506人。到2004年年底,全县尚存文盲261人,非文盲率达99.86%,通过自治区“普实”“普九”评估验收。

职工教育。1954年,罗城县在东门镇开办职工业余教育高小、初小两个班,学员共50余人。1956年,开办两个初中班,学员70人;高小两个班,学员22人;初小1个班,学员25人。共有教师7人。1980~1982年,县内各系统聘请教师,对在“文化大革命”中毕业的初、高中生进行文化补课;对工农兵大学生进行回炉教育,补专业知识。1983年,成立县职工教育办公室,开办6个班,有学员205人。1984年,成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并开办2个班,有学员66人。1985年,开办15个班,有学员450人。1958~1982年,罗城县共选送少数民族干部到县党校学习的有2738人,其中仫佬族787人;选送到地区以上院校学习的503人,其中仫佬族146人。1985~1989年,罗城县举办职工业务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共培训2590人。1986年以后,在招工中实行岗前培训制度,至1990年,共培训800多人。主要是为提高包括仫佬族在内的各族职工的文化水平和理论素质。

职业技术教育。有中学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技术教育两种形式。仫佬族中学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针对仫佬族地区的社会实际和市场需求,开展对部分仫佬族中学生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技之长。1983年,罗城中学高中部曾举办家用电器、畜牧兽医、财会、林业、蔗糖等5个专业的职业技术学习班,有毕业生136人。另外东门、四把、天河、德山等中学开办了电机修理、畜牧兽医、农作物栽培、养蚕职业等班级,1983~1985年共招学生245人,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设有罗城职业高中、农业技术中学、罗城卫校、国防预备役学校和罗城少年儿童业余体育运动学校5所职业技术学校。农民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仫佬族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从1986年开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分别成立了农民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委员会和职业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开展对全县成人文化技术的培训,特别是农村青年的科技培训。先后开办了养殖技术、农业技术、电脑技术、卫生、税法及计划生育等多种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和初级技术人才。截至2004年年底,全县举办农村从业人员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722期,培训人员137161人,其中12471人取得青年农民技术培训证书、绿色证书和职业技术培训证书。2004年对全县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转移培训5587人,实现就业3208人。2006年,全县13个乡镇141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农民文化科技培训中心,村村建有农民技术培训班。

大学教育。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没有大学,仫佬族大学生都是从仫佬族地区中学毕业后到其他地方读大学的。1949年前,仫佬族地区教育不发达,大学生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仫佬族大学生的培养,采取如招生倾斜、降低录取分数线、助学贷款、定向培养等多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培养了大批仫佬族大学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仫佬族有大学生数十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每年都有仫佬族优秀青年考取大学。现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仫佬族大学生,其中在广西高等学校中的仫佬族大学生最多,而又以广西民族大学、河池学院等高校的仫佬族大学生最为集中;省外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的仫佬族大学生较多。从2000年至今,中央民族大学累计招收仫佬族大学生50余名,该校现有仫佬族教职工5名。目前北京市有200多名仫佬族,其中半数是大学生。据统计,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广西罗城县有1万余人被高等专业学校录取,成为仫佬山乡名副其实的人才摇篮。

另外,还有部分仫佬族干部、教师、职工通过干部培训、夜大、函授、成人教育等学习,取得大学本科学历。2000年以来,已有仫佬族学生到美国、日本、欧洲读大学。

仫佬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当代仫佬族注重素质教育和树立教育品牌,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