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大家揭示传统礼教误解

四大家揭示传统礼教误解

时间:2024-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也就是说,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在古代,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用礼来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的,法的基础是强制力,靠国家机关强制执行。礼对人们有约束,但不是强制性的。仁要落实到礼上,通过礼来检验。

四大家揭示传统礼教误解

礼(上):现代人对传统礼教有哪些误解

主讲:钱 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论语》好几处都讲“不学礼,无以立”,立就是立身,立身就要依据礼,不学礼,就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

孔子的儿子孔鲤,也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陈亢问孔鲤,你有没有听你父亲给你特别讲点什么啊?意思就是说你父亲有没有给你开小灶,传授一些其他的道理。孔鲤说没有啊。只有两次,孔子单独问他的学习,要他学诗、学礼,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孔子对礼是非常重视的。

那么,礼是什么呢?现代人对传统礼教有哪些误解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该如何正确认识礼并用礼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呢?

礼之精神,是“敬”。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恭敬、辞让,是“敬”的两方面的表现。仁的精神是“爱”,礼的精神则是“敬”。爱和敬,是传统道德最重要的两种精神。

礼之功用,是“和”。和为贵(《论语·学而》)。人的生活是社会性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中,有一定的地位、身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是古代社会基本的人伦关系。礼就是在这种区别、分别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这种区别、分别,厘清和维持这种区别、分别,以达到和的目标。爱和敬的感情是普遍共通的,但它的表现又是有区别的。礼既体现着爱和敬,同时也体现着“别”;爱和敬通过“别”而表现。

是不是道德要看合“礼”与否

现在一般人讲到礼,就会想到是礼节、礼貌、礼仪。其实中国传统的礼,并不简单就是这些。它可以包含这三者却不就是这三者。钱穆先生有一次接受一位美国学者访问的时候,讲过这么一段话: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在西方没有礼这个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也就是说,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在古代,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用礼来规范。大到天子祭天、祭祖、朝廷议事、诸侯国之间会盟、战争,小到婚丧嫁娶、家庭生活,以至日常生活中怎么坐,怎么走路,怎么站,怎么穿衣,怎么吃饭,人们之间相互怎么称呼,等等,都有一整套礼的规定。

我们常说的站如松、坐如钟;《论语》里说的“食不言,寝不语”;还有节日的种种习俗,都属于礼。总之,礼就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规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礼的约束。换句话说,中国人就生活在礼里边;不懂得礼,行为就没有了依据,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也正是因为一切都以礼规范,大家都依礼而行,中国才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名。

礼跟法不一样。法是由国家制定的,法的基础是强制力,靠国家机关强制执行。礼不同,它不是由国家从上至下来制定,也不是靠国家的强力机关来维持;礼体现了道德的要求,它的基础是人们的道德自觉,是靠社会的习俗,靠社会的舆论来维持的。礼对人们有约束,但不是强制性的。

礼和道德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重道德。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但是德这个东西比较抽象,不容易把握。前几年,我们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很多人反对,说怎么能够以德治国呢?德是很抽象的、很虚的东西,没有办法把握,怎么知道他的行为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呢?没有办法衡量。不像法,哪些是违法的,哪些是不违法的,都有明确的规定。其实,这个问题,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把它解决了。就是用礼来体现德的要求。

【编辑注评】

生活中我们遇到某些法律不能制裁的坏人坏事时,就会说让道德法庭去审判。什么是道德法庭?社会舆论。道德法庭在哪儿?人们的心中。道德法庭的“法规”是什么?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有些人说用道德法庭去审判那些坏人坏事,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安慰,因为道德法庭是抽象的、不存在的,不像法律,实实在在地给坏人以惩罚。

这样说来,就涉及礼对人们行为的规范程度的问题了。一个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就越会诚心守礼,那么不符合礼的行为就越没有市场,这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就会越完善。实际上,依法治国是治标,以德治国是治本,二者结合才是标本兼治。(www.xing528.com)

二、不诚心去爱人礼数到了也没用

现在很多人在读《弟子规》。《弟子规》的全部内容,就是根据《论语》里孔子说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孝、弟、谨、信等这些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要怎么做。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也都是礼的要求。

所以,礼和仁是密切相连的。仁是灵魂,礼是形式。仁要落实到礼上,通过礼来检验。

另一方面,如果礼脱离了仁,那么礼的这些形式就毫无意义。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不仅仅是指玉帛等这些礼器说的;乐,也不仅仅是指钟鼓这些乐器而说的。必须要有仁的内涵。孔子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祀就要带着诚心参加,就好像受祭者就在上面坐着一样,否则不如不祭。

还有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就是要认真地对待父母的丧礼和祭礼。这样做了,民风也就可以归于淳厚。就是说,认真执行礼的规范,反过来也可以潜移默化,起培养人们道德情感的作用。

【编辑注评】

这个问题是很现实的。譬如讲丧礼,是人内心对父母的一种情感,父母去世之后的一种哀戚之情。现在有人形式上还是那么做了,甚至排场更大,花钱更多。但是自己呢,出殡的时候花钱雇人去哭,自己在那儿打麻将赌钱。在这种情况之下,丧礼还有意义吗?仁要落实到礼上,才不会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礼必须要有道德的情感,才不会流于形式。现在清明节已经被定为法定假日,很多人会去扫墓祭祖,我们又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参加呢?如果是带着旅游的心情去,还有什么意义呢?黄帝陵的公祭等重大的典礼,也有不少人只是当做旅游活动去参加,那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现代人对传统礼教有哪些误解?

受西方思想影响,现在我们许多人爱讲平等,认为礼的规范是封建等级制的反映,一概要不得;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同学、上下级……都只用一个“朋友关系”来概括。于是,孩子对父母直呼其名,甚至称“哥儿们”;父母、师长的批评、管教都被看做“不平等”,如此等等,总之是只知有“平等”,不知有“敬”。

孔子说过,“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任何一个人都是在父母抚养下长大;也只有在前辈师长教导下才能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和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等级制无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这种关系的反映。只讲平等和做朋友,不能说明父子关系,也不能处理好父子关系。

有一位朋友和我说,他和儿子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平日儿子总叫他老张,不叫爸爸。只要他叫爸爸,就知道准是要钱。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朋友”概括不了父子关系的全部。这个孩子也清楚,对朋友是不能随意伸手要钱的;只有父母和子女之间,子女才可以向父母要钱。所以到要钱的时候就不能不叫爸爸了。他实际上承认了父子关系不同于一般朋友关系,但他的理解还是不对的。父母的抚养、教导是个人成长的基础条件。不懂得这一点,只在要钱的时候叫爸爸,没有感恩、没有敬爱,也没有学习受教的愿望,那也还是“父不父,子不子”,不是正常的父子关系。

遵守礼,就是守规矩。就是要求我们的一言一行,看什么、听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要合于道德礼仪规矩的要求。这就要有所节制。人有七情六欲,情和欲两个方面都要有节制。对于欲,要取之有道,不取不义之财;对于情,《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之谓和。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这是自然的,无所谓是非善恶。人与外界接触,情就发而表现为行动。因为人是生活在群体中,所以对情的表达就须有所节制。节制得好,才能达到和谐。我们见到一些报道,或因恋人提出分手而加以杀害;或因小事引发口角,或因自认受到屈辱,导致斗殴以至凶杀;还有孩子杀害老师甚至父母等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往往就是不知节制,任性而为,情绪失控,丧失理智。很多情况下,一时性起,酿成大错,感到后悔,但为时已晚。我们只能说,虽情有可原,但罪不能赦。学会自我节制,实为青少年修养、成长和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大问题。

【编辑注评】

现代社会倡导人人平等、不拘礼数,实际上说的应该是人格上的平等。父子、师生、上下级都应成为朋友,这个是对的。但是,并不等于在日常行为上长幼不分。父子、师生、上下级的关系毕竟各有不同,更不能等同于同学的关系。如果不懂这一点,就无法做到尊重师长、敬重上级,这样也就没有感情、没有敬爱,又怎么可能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想想看,一个人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不知尊敬、对教诲自己的老师不知感恩、对信任自己的上级不知忠诚,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环境又怎么可能和谐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