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服装解构主义的发展及变化

服装解构主义的发展及变化

时间:2024-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浅议服装的解构主义及其发展变化[1]/尹志红摘要:解构主义不仅运用在建筑设计、艺术等方面,在服装领域的表现也在不断地领导潮流。究其原因,社会底层人们利用服装表达其政治和社会诉求、社会上层人们着装观念的变化都促使服装解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服装上的解构主义及其发展变化解构主义,顾名思义,有“分解与构成结构”的意思,解构主义一词与结构主义相对,可认为是对结构的破坏与重组。

服装解构主义的发展及变化

浅议服装解构主义及其发展变化[1]

/尹志红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解构主义不仅运用在建筑设计艺术等方面,在服装领域的表现也在不断地领导潮流。究其原因,社会底层人们利用服装表达其政治和社会诉求、社会上层人们着装观念的变化都促使服装解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服装是时代的产物,解构主义的流行或者众多主义的流行都是因为抓住了时代,与时代感同步。

关键词:服装;解构主义;着装观念

包铭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代主义犹如一架晚到的班机,后现代主义犹如一架早到的班机,它们同时停留在中国这个大航空巷里面。”正是这架提前到来的班机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迎来了一个风格多元的时代。从解构主义开始,各种“主义”在服装设计界此起彼伏,“各领风骚数十年”,甚至有些仅是昙花一现。服装是文化的重要表现,时代需要什么,就产生什么样的服装,无论是解构主义还是装饰主义、极简主义、未完成主义……各种“主义”之所以能盛行,与其背后的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它们之所以兴盛和衰退,皆因人们的诉求不同。

1 服装上的解构主义及其发展变化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顾名思义,有“分解与构成结构”的意思,解构主义一词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相对,可认为是对结构的破坏与重组。这种手法不仅运用在建筑设计、艺术等方面,在服装领域的表现也不断地领导潮流[1]

就服饰设计领域来说,日本的解构主义服装的设计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他们独特的设计打破了西方一统的服装舞台。三宅一生于1971年在纽约举办服装发布会,两年后在巴黎举办了服装发布会。1981年山本耀司与川久保玲一起参加了巴黎时装节,并在巴黎服装界引起了轰动,世界各地的媒体开始竞相报道,既有厌恶声也有赞美声。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设计师的出现,有别于传统服装的呆板,同时也非反叛青年那般激进,新奇的服装,以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结构打动着人们。三宅一生非常注重服装的流动感,注重面料的“灵魂”,他会潜心研究面料数年再着手设计服装,他的“一片布”和“褶皱”为主题的系列设计,服装理念和面貌的惊人改变让世人震惊。三宅一生是勇于创新不甘寂寞的设计师,他之所以到现在仍然在服装相关领域里被人们所关注,就是因为一直坚持着“走在时代前面”的设计理念。

用解构来表现,给服装一个全新的面貌,渐渐成为世界各地喜欢这类服装设计师的选择。现代的服装解构仍然是倾向于强调个体本身,强调每件衣服的独特存在感,就像山本耀司所说的:“凡穿我所设计的服装的人,所欲表达的是一种属于自己所独有的个性。”[2]现今的解构并不仅仅是破坏,更重要的是重组与构成,服装语言的纯熟,解构激发的多样,使得服装结构更加具有不可捉摸性。结构完全被打破失去平衡的服装,不能算是解构服装,只有通过设计师的巧妙手法做出新的结构,新的整体性才算是解构服装。需要注意的是:解构不可过分散乱残缺,为了标新立异而破坏服装的基本结构和美感;解构并非无章法的乱来,也同样应该是经过反复推敲而确定的设计;大的或者大量的解构,需要付出相应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有些人认为,解构服装是日本带来的,只有日本式的解构才是解构。但是,服装设计是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的,一种风格可以发展演变成许多风格,适应人们不同时期的审美需要。解构主义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消失,但其他的主义也会应运而生,共同引导服装的发展。在服装界同时出现了未完成主义、装饰主义、极简主义等服装设计,这是解构主义的一种发展演变,是人们对一种手法的长期使用已经产生了厌倦心理,对新的设计手法的需求和渴望。服装的发展总是不断变化的,是展现人们心理的东西,所有的设计就是这个时代的体现。

2 对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及其他主义出现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底层的人们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按照服装正常的流行趋势,应该是从上层社会一层层发展到下层社会,但现在大众的意见,特别是具有创新而又叛逆的新势力似乎左右时装界发展的力量更大些。他们怪异的着装在下层社会不小的圈子里能掀起热潮,从而引起上层主流设计师的关注甚至采纳。设计师们在民众中吸收新的创意手法,加上自己特有的设计再把它引向上层社会,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以及主流媒体的炒作,一种新的潮流就流行开了。

社会底层人们之所以首先使用这种未完成服装的手法,主要是想用服装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想用服装表现另类的设计,发泄内心不满的情绪,展现自己桀骜不驯的一面。他们用自己另类的着装告诉人。他们是一群有个性的人,不在乎社会的认可,穿衣只是随心而着装。他们对服装的改变往往是出自内心的,是引导心灵潮流的,是很多上层社会的人敢想而不敢做的,往往最能折射出当代社会动态。他们是一群对热点问题非常敏感,对前沿事物思考最多的人。因而他们能经常领导时装的潮流,左右时装的风向标。他们中大部分是一些还没有名气的艺术家,一些时尚前卫的、还没进入主流社会又具有无限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社会青年等。他们的服装一般是低廉的、另类的,很多是自己设计的,也有的是来自专为这个群体设计的,但他们的着装蕴藏了无限的新的设计元素,是设计师寻找灵感、发现设计方向的聚宝盆

2.2 上层社会着装观念的改变

很多有个性、有特点的服装设计灵感虽然来源于社会底层,但设计师在完成作品的创造时不能“全盘皆抄”,要考虑消费群体的特性、阶层和生活方式等。那些消费得起高档时装的人大多都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渴望新潮时尚,渴望服装能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他们绝不敢另类和怪异,他们需要高品质、好质地,既能展现个性、又不失其身份的独特服装。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精英们的着装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他们不愿再受设计权威的制约,也想主动玩玩时尚。“过去人们穿佐丹奴,就全身穿佐丹奴。而现在,上身ZARA T恤,下身H&M牛仔裤,手上拎着LV的包,很普遍了。”奢侈品的消费变化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过去消费者买奢侈品更多的是为买而买,“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消费行为时有发生。但现在,消费者需要奢侈品奢而不侈,华而有实。在消费过程中,他们希望能找寻到自身个性与品牌之间的某种共性及代表其个人生活品质的某种标签,这正是“后标签”时代的到来。“消费者自己会去思考什么是时尚,发表自己的生活主张。”现代人,希望能与设计产品亲切、自由地对话。现代的服装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的适穿性和感觉问题,既体现了功能性,又解决了人的情感性。穿衣不仅仅是一个遮体的过程,更是一种气氛:环境、服装的颜色和搭配,包括配件的运用,让人们感受气氛、感受存在的意义,从而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

服装本身就是体现时尚的一个很好的媒介,作为时尚的个体的人,也希望获得时尚的话语权,选择解构主义和未完成主义的服装,就是想对服装进行二次改造,或者说是对服装进行重新搭配组合,穿出自己的品位,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是现代人的一个共性。

2.3 顺应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服装中的绿(www.xing528.com)

色设计

绿色设计的概念是欧美国家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即从环境保护出发,通过改善并创造一种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也称为生态设计、环保设计。绿色设计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环境服务。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崇尚简洁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世界性潮流。设计师们重新定位自己的作用和职责,绿色设计很快在整个世界设计领域被重视和运用。

绿色设计在服装领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极简主义、环保主义和自然主义等。遵循自然主义及舒适简约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不仅采用生态环保型面辅料,更将重点放在简约流畅的造型设计上,使穿着者舒适健康,并且充分考虑到废弃服装材料的再生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发和使用废弃材料。能源问题这些年一直是设计师的重要题材,反映在服装上就是另类的设计、打破衣服结构的设计、露出毛边的设计、没完成的设计,服装不再向极端精致方向发展。故意打破传统的设计,采取逆向思维的设计模式,这些各式各样另类服装的不断出现,用这些服装来诉说能源的短缺,体现人们对能源问题的思考和担忧。

20世纪90年代,打着“少就是多(Less is more)”口号的极简主义应运而生,未完成状态的半成品大量在设计中出现。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英国设计师维维安·维斯伍德的作品中都出现了这种设计倾向。简约主义让我们在减少资源与能源需求的同时,以简约和流畅的线条解放了身体,使得穿着者更为舒适。绿色设计将是21世纪服装行业的设计特点,把绿色设计的原则应用在服装上,重要的是设计师要关注环境问题,对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有更多了解的同时,富于创造性、新思维和想象力,在设计中把握服装款式、材料等元素的环保性。

2.4 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们着装的影响

现代的人们强调“现在”,轻松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因而,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自然的特征。绿色设计使人们从各个方面更讲究舒适性了。交通的发达使人们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生活,交际圈扩大的同时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穿衣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像以前那样循规蹈矩,在着装的礼节上不再像以前那样烦琐,在服装的搭配上不再有前人那么多“程式化”的规定,在服装的款式上也不再有前人那么严格的要求。

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可以适合多种场合、多种变化的服装的搭配,因而那种多搭的、有个性的服装就格外受到青睐。解构的服装往往呈现未完成的状态,但是这种未完成开辟了另一种审美模式,仿佛一道清新的空气。这种“未完成”也给人第二次创作的余地,让人在看这个服装的同时进行了第二次的创造,将未完成的部分基于自己的想象把它们在头脑里面完成。

当今社会人人都是服装设计师,而且服装的选择也日益多元化。服装的组织搭配不再是一个模式,打破传统的搭配模式,产生新的服装组合,如西服里面穿高领毛衣针织衫、带围巾等。有的衣服虽然看起来是个“已完成”的作品,但穿着者可以随自己的心情定型、穿着。简单地讲,比如一件多种穿法的毛衣,可以正面穿着,也可以反面穿着,甚至可以当成披肩或围巾,还可以与很多服装进行搭配着穿;有的服装在领的边缘上夹有铝丝,穿着者可以随意造型,可以让它领角飞扬,也可以让它形成荷叶边形状。这样的经历无疑给人一种参与感和成就感,体现设计的深度。就像包铭新所说的话一样:“服装解构是对传统的颠覆,结构和含义都难以把握,作者的作品不仅仅为作者自身的理念所转移,还在于观众的参与,观众看到了什么,那便是什么。”

打破传统结构的服装设计,可以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款式,延长服装的穿着寿命,没有一定流行规律可查,淘汰就会慢一些,而且新奇的设计可以增加服装的穿着方法,增加穿着效果、穿着次数甚至增加服装的穿着季节,一衣多穿,既时髦又节约。山本耀司说:“我的梦想就是能够穿越时空进行设计。”他设计的服装确实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流行。

3 各种主义服装的深刻含义——服装发展的真谛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的融合大势所趋,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化,造就了消费理念的转变,颠覆了人们的审美观。服装的统一审美标准也越来越模糊。当今是人们展现自我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和审美需求已经成为左右设计师的重要因素,服装的精神性比起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解构主义之所以能长期盛行,是因为服装设计中所解构的不单单是指对服装的解构,更是对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经典等流行套路的解构,对正统原则以及正统标准的批判和新的诠释,才是解构主义更深刻的意义。它以不激进但热情的方式探索一条新的服装发展道路。解构是解构,但解构已经不单单只是解构,解构只是众多“主义”中的一种。社会在进步,时装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对时装的要求与日俱进,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设计手法在不断出现。

服装是时代的产物,解构主义的流行或者众多主义的流行都是因为抓住了时代,与时代感同步。现在和将来必定会出现新的主义继续吸引着人们,也许解构主义和未完成主义不会再这么迷人,但它们不会从舞台上退出,它们会和众多的主义一起,丰富着异彩纷呈的服装舞台。

参考文献

[1]包铭新.国外后现代服饰[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32.

[2]阿列西·埃尔耶维奇.美学:艺术哲学还是文化哲学[J].郑州大学学报,2003(2):56.

[3]河清.现代,太现代了!中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J].哲学研究,2004(4).

【注释】

[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际化合作下我国服装造型与服饰文化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2011jyte1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