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转型观察:探索中国现实问题

中国转型观察:探索中国现实问题

时间:2024-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踏实走进发展与改革的大实验田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孙建波博士新著《中国转型观察》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采取的是追赶型经济发展战略。孙建波博士在其新著《中国转型观察》中,给出了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超越一切分析技术的障眼法,踏踏实实走进中国这个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大实验田。愿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更多地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转型观察:探索中国现实问题

踏实走进发展与改革的大实验田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孙建波博士新著《中国转型观察》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采取的是追赶型经济发展战略。如果我们把摆脱贫困作为中国实施的第一轮赶超战略的话,过去三十多年来追赶战略的目标是追求从贫困快速迈向基本小康,那么随着GDP总量进入世界第二位,中共提出的“两个100年”的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意味着中国整体上进入了实施以追赶西方中等发达国家为目标的第二轮追赶战略。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在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作为有条件走在现代化建设前列的地方和作为实施追赶战略的第一方阵,早已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开启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征程方面发挥了先导作用。

第一轮赶超战略形成了“中国经济奇迹”,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困扰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面对和有效地解决它们,中国就有可能因此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有通过实施新一轮的发展战略,才有可能在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在这里,新一轮的发展战略是指实施相对均衡发展的赶超战略,其内涵是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显然,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老大难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解决,只有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中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第二轮赶超战略与第一轮赶超战略相比,在发展的背景、目标、重点、步骤、策略等方面,究竟有哪些本质的不同?追赶战略自身还有哪些内涵需要进行丰富和提升?在“十八大”判断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的前提下,第二轮追赶战略会对我国的长远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根据发展战略的变化以及由此决定的体制机制的关系,未来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经济发展体制,尤其是如何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适应发展战略变化的要求?孙建波博士在其新著《中国转型观察》中,给出了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等收入陷阱”和滞胀是拉美国家和西方国家曾经遇到过的困境,当前全球是否遇到了技术瓶颈所引发的滞胀?中国能否以及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些重大而又朴实的话题,需要年轻的学者们多多关注。超越一切分析技术的障眼法,踏踏实实走进中国这个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大实验田。

我观察到,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持续且自我强化的危险:技术高超但却无效的分析正在正统化。这种注重招式而不讲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发展取向。那些在数理统计和经济计量技术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人,就有了某种自我强化的专家型神秘性。并且,他们有强烈的动机让这一神秘性永久化,从而形成一种学术壁垒。然而,为技术而技术的倾向好像是时尚,但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其寿命往往是短暂的。以实验物理来说,实验方法的设计往往比统计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要。(www.xing528.com)

孙建波博士热爱数学,但从他的经济学研究中却很少看到数学的影子。这与他关心的话题有关。中国经济是一个改革的实验田,这份实验田中,改革的思路比统计方法更重要。而数学训练的,是思维的方式。不用数学,不代表不用数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实验是不可重复的,而统计是事后的,对于不可重复的经济实验,统计之后,需要更多的思考。改革,需要更多事前的设计和事中的调整,这正是中国政府摸着石头过河的基本经验。

在这个浮华的岁月,我们不需要锦章绣文和丰词丽句,我们需要的是朴实平和;在这个缺少责任的日子,我们不需要柔和温情,我们需要的是有所担当;在这个严重不公的时代,我们不需要语言承诺,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从细处着手的行动。愿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更多地解决实际问题。

长江学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刘志彪       

   2013年1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