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什么是美,美的含义及分类

什么是美,美的含义及分类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1 美的含义美是一种社会现象,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美就无从谈起。美是心与物之间的契合一致,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统一。内在美又称心灵的窗口,外在美又称形象的标志。但是,美在社会生活领域内的存在却一向被资产阶级美学所轻视或抹杀,他们很少谈及社会生活中的美的问题。与此相反,我们认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美是这种产物最为直接的存在形式。

什么是美,美的含义及分类

1.1.1 美的含义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美就无从谈起。

据文字学家考证,“美”“姜”“羌”等姓氏,都包含有羊的图腾。 以羊为图腾崇拜对象的部落在举行巫术仪式的时候,部落首领或巫师往往要把自己打扮成祖先的模样,戴上羊头,跳起图腾舞蹈,祈祷狩猎成功。 他们认为这种巫术仪式是美的,反映在甲骨文的文字上,就形成了“美”字。(图1.2,图1.3)

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美”字图腾形象的意义渐渐淡化了,羊从过去的氏族神和人们心目中的保护者,变成了饮食的对象,“羊在六畜主给膳”。 在生产力低下的奴隶社会,羊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人们把“美味”作为重要的享受内容,越是肥大的羊,味道越鲜美。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美”字的含义时写道:“美,甘也。 从羊,从大。”这样一来,原来具有图腾意义的象形字“羊人为美”,便转化为以“美味”为美的会意字,即“羊大为美”了。

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美是心与物之间的契合一致,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统一。判断一个事物美不美,不但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属性,也包含着人的主观评价与感受,美产生于主客观的相互作用。 朱光潜先生曾引用苏东坡小诗来说明这个道理: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图1.2 原始岩画1

图1.3 原始岩画2(www.xing528.com)

琴声的美既不在主观,又不在客观,而是人作用于琴的结果。 人类通过实践,与大自然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将自己的本质转移、体现到对象世界上,实现了“人化”,从而产生肯定主体自由精神的美感。普通自然物升华为审美对象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的过程。审美对象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所能达到的领域,即人使自然“人化”的范围,而这一目的实现的前提就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实现。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创作时,完全生活在他创造的人物的环境中:有时,好像他的人物突然离他而去,于是,他立刻挺起身子,揪住自己的头发,想把他找回来;有时,他好像同人物说一阵话,又写几行;有时,他的脸上表现出极大的痛苦;有时又流露出怜悯之情……晨光熹微的时候,巴尔扎克心力交瘁,累得几乎不能动弹,于是吃一些樱桃,让自己清醒一点,又继续和他的人物一起活动起来。就这样,巴尔扎克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写出了《人间喜剧》中的各种“场景”。在写《高老头》的日子里,有一次他的朋友去看他,发现他已从椅子上滑倒在地上,脸色苍白、脉搏微弱,以为他发了急病,连声大嚷快请大夫。 巴尔扎克被惊醒,问请大夫干什么?朋友回答说:“给你治病呀! 怎么,你醒过来了? ……”巴尔扎克满怀悲痛地说:“高老头死了,心里难受得很。”说着,一下子又昏过去了。朋友们看到他的稿子上洒满泪痕,他真是为高老头的死而悲痛欲绝了。巴尔扎克就是这样,在他的人物的喜怒哀乐中度过了一生。直到他快死的时候,他还突然高叫着:“到我这来,我的孩子们! 我用自己的血、自己的肉、自己的生命做成的儿女们,都到我这儿来!”巴尔扎克快乐地叫着他作品中的名字:“高里奥!葛朗台!皮罗多!高迪萨!于洛!克勒维尔! 高布赛克! ……”最后,巴尔扎克气喘吁吁地喊着自己作品中最有才华的医生:“皮安训! 皮安训! ……叫皮安训来呀! 他,他能救我的命!……”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服毒时,自己也仿佛尝到了砒霜的苦味,并且为她的死亡而坐在地上痛哭流涕;我国剧作家曹禺写《雷雨》时“流着泪水哀悼”繁漪……艺术家总是用全身心去创造这种物我一体、对象与心灵合一的审美境界,所以他们笔下的人物才会栩栩如生、各具性格,富于强烈的美感。

在人类整个的精神世界中,比起其他的文化创造形式来,审美活动更完整、更深刻地显现了人类的存在之根。审美精神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寻找新的审美形式来寄托自己的丰厚的审美感觉,以在这种心物合一的境界中深入人生。所以,美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客观化后形成的,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而运行发展的,使人类能够从中感受和欣赏到自身价值的社会存在

1.1.2 美的分类

美,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内在美又称心灵的窗口,外在美又称形象的标志。 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是艺术家在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下,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从本质上说,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定向化活动。

现实美,与艺术美相对,是社会生活的美,是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科技美等。在人们日常经验中,经常感受和认识到社会事物作为审美对象具有某种审美性质,使我们能对之作出审美评价或体验。但是,美在社会生活领域内的存在却一向被资产阶级美学所轻视或抹杀,他们很少谈及社会生活中的美的问题。 与此相反,我们认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美是这种产物最为直接的存在形式。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丰富的,其中最为基本的,则是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 与之相关的是人的思想品质和情操等。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美就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的这些领域中,特别是集中表现在作为一定时代、阶级的主体的社会先进力量、先进人物的身上,美在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人的一切都应是美的,外貌、衣裳、灵魂、思想。”我们又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说法,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看待美?怎样追求美? 这就涉及“审美”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进行探讨。

图1.4 岩(壁)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