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吉祥文化与艺术设计,吉祥文化的概念

吉祥文化与艺术设计,吉祥文化的概念

时间:2023-05-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吉祥文化与艺术设计Propitious Culture and Design Art张道一Zhang Daoyi张道一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清华大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张道一教授毕生收集整理吉祥文化艺术的诸多资料,现逐渐整理成文,本刊征得先生同意刊发其第一篇。它是有关吉祥本身和吉祥内容的形象记录。

吉祥文化与艺术设计,吉祥文化的概念

吉祥文化艺术设计

Propitious Culture and Design Art

张道一 Zhang Daoyi

张道一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清华大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

编者按: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吉祥文化”,这种吉祥文化又是需要由艺术形式加以表现的一种文化,因此,吉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文化,这种艺术又是一种经过设计的艺术,在中国艺术的历史上,它广泛地表现在各种领域,又具有多种形式,其样式更是层出不穷。张道一教授毕生收集整理吉祥文化艺术的诸多资料,现逐渐整理成文,本刊征得先生同意刊发其第一篇。

原始凤和龙 上:双凤朝阳纹象牙佩饰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 中:猪龙形玉器辽宁建平县出土 下:蛇龙纹彩绘盘(中原龙山文化),山西囊汾陶寺出土

一、吉祥文化的概念

“吉祥”这个词可释为吉庆祥和。我国的汉字都是单字单义,从字面看,自有其特定的解释。《说文解字》说:“吉,善也。”“祥,福也,一云善。”可见两字都释为善。而“善”为美好,凡美好之事皆可称作“吉”或“祥”。在这两个字的使用上,吉之反为凶,福之反为祸,善之反为恶,也说明其美好的内涵。不过,“祥”字本指吉凶的征兆,如《左传·僖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是指吉凶通指。后来才多以吉兆为祥,而以凶兆为不祥。因此,“吉祥”可直解为吉利美好的预兆。以后才通用为祝颂幸福的祝词。

人生处世,都希望幸福圆满,一切顺利,吉祥如意。所谓“吉祥止止”[1],不就是指喜庆好事不断出现吗?不管是现实生活也好,还是仅仅满足于心理的慰藉,人们不但将吉祥挂在了口头上,并且讲其图绘成形,广泛用于人生仪礼和喜庆节日,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大众文化。过去的民间年画艺人深谙此道,在创作中提出了“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的口诀[2]。其中的“出口要吉利”,便是指在题材上赋予吉祥的内容,并且便于上口,读起来好听。有人概括说,吉祥图就是“取吉祥,讨口彩”,是很准确的。

吉祥图的历史很久,应用也很广。它是有关吉祥本身和吉祥内容的形象记录。原始时代的图腾、自然崇拜,就是为了人的自身的卫护和安全,所想象的祖先和守护神。巫师、巫术占卜,即所谓交鬼神、问吉凶者,尤为明显。在殷商时期遗留下来的甲骨片上,所刻的文字,有不少与吉凶有关。

就现在所能见到的图形看,龙与凤的形象是具有图腾性质的,如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双凤朝阳”象牙佩饰、红山文化的“猪龙”玉器、龙山文化的“蛇龙”彩绘盘等,作为原始部落的图腾,都带有吉祥的意味。正因为在人类童年的原始时代发展起这种文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才被后人所继承,尤其是在封建社会被赋予新的意义,成为帝王后妃的象征。皇帝如飞龙在天,后妃们如凤凰于室。为了区别这种关系,还规定了皇帝之“龙”为五爪,民间只准为四爪。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喜欢“龙凤呈祥”,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

闻一多说:“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与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我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和信仰)”[3]

在古代,巫师和巫术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巫师利用巫术可与神鬼沟通,预知吉凶,而巫师也就成为能够与上天对话的使者。张光直认为:“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大观念,是把世界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中主要的是 ‘天’和 ‘地’。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不是严密隔绝、彼此不相往来的。中国古代许多仪式、宗教思想和行为的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这种世界的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沟通。进行沟通的人物就是中国古代的巫、觋。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是所谓萨满式(shamanistic)的文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4]

蚌壳堆塑之龙矫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局部)

那么,巫师与天地沟通所使用的工具是什么呢?张光直指出:有神山、神树、龟策和各种动物以及药、酒等。他谈到动物时说:“在渔猎时代,我们的祖先跟自然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动物是人在自然界里面的伙伴。在萨满文化里,通天地的最主要助手就是动物。在中国,这种动物的特性常常被忽略了。……巫师和动物之间的具体关系又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看到的资料太少,倒是在《道藏》中找到一些有意思的资料,我觉得不妨谈一下。虽然《道藏》的年代较晚,但是可否认为它的若干成分是从汉代甚至先秦传下来的?《道藏》中有一部经叫《太上登真三矫灵应经》,讲道人如何召唤龙、虎、鹿,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是:‘夫三矫经者,上则龙矫,中则虎矫,下则鹿矫。……’”张先生在此只引了“凡用虎矫者”,当然是手续很复杂,并且要进行六十天才能见效。最后他说:“道士召唤龙、虎、鹿矫,这种传统是否由来于更早时候巫师召唤动物,帮助他游‘洞天福地’,与神接触?这种可能是有的。”[5]考古发掘证明,这种情况早在6000年前确实存在。

1987年8月,在河南濮阳西水坡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第45号墓内,发现了用蚌壳堆塑的龙、虎形象。均为侧面,作行走状。龙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竖耳,张口吐舌,曲颈躬身,短足利爪。虎头微低,尾部下垂,身长1.39米、高0.63米。龙、虎分别置于墓主人的左右。虎左龙右,均背向墓主人。所摆蚌壳有大有小,有正有反;有的并列成线,有的杂布,但都与整体形象相吻合。这种用蚌壳堆塑而成的龙虎,并且置于墓主人的左右,与主人背向并列,在考古发掘中是鲜见的。据发掘报告说,在另一个灰坑中还发现有龙虎同躯的蚌壳堆塑作品,虎背上还有卧鹿。龙头上还有一个蜘蛛。另在第215号探方还发现人骑龙图。人骑在龙背上,一个手高举,并回首相望。据说,除了濮阳发现的蚌壳堆塑外,在别地还发现有用卵石摆塑的龙图。[6]

以上材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巫师们已经在召唤“三矫”,作为与神沟通的工具。在墓葬中龙与虎与人并列,并且相背安置,表明龙虎是被召唤来的,仅仅作为巫师与神沟通的工具;而另外的卧鹿,说明“三矫”俱全,因为它是下矫,没有被召唤,便闲卧在那里。至于那龙头上的蜘蛛,是否就是“蟢蛛”,在那时候有没有产生“二龙戏珠”的观念,就不得而知了。

龙凤形象的塑造,是采集了走兽和飞禽的若干特点组合而成的,虽系古人想象,却又信以为真;它所包含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为什么叫做“祥禽瑞兽”呢?即带有祥瑞之气,成为中国吉祥图中最典型的标本。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看,它是隐喻性的,将吉祥的内容寓于相关的形式之中,就像猜谜语一样,谜面和谜底需要经过揣摩和领悟,并非是画狗像狗,绘猫像猫。艺术上的“龙飞凤舞”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具有文化深度的艺术,其传统性也很强,有很大部分是得益于中国的文字,因为汉字的表义太微妙了。

古人造字,是由形、音、义三方面构成的,汉字学者归纳为六种方法,称作“六书”。但在文献中各家对六书的名目和次序解释不同。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解释较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之书,耐人咀嚼,很有意味。它远远地超越了拼音的文字功能,表明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汉字如此,在艺术的思维和创造上也是如此。前面提到,有些吉祥图像猜谜语一样,其谜面和谜底便是这等关系。

汉代铜洗“吉羊”纹样右图为单独羊纹,上面篆文“古羊”(即吉祥)二字左图二羊,实为同一纹样(模具)的重复,因此“吉祥”二字也是重复的

三个羊头 汉代画像石,山东平度马戈庄出土

中国的汉字数以万计,一部《康熙字典》就收有四万七千多字,加上现在的简体字,据说已超过六万,但它的基本读音(不算四声)只有几百个。因此,汉字的同音字很多,有的多达一百以上。在人们的交往中,隐喻性的语言很多,其中有不少是运用“谐音”,吉祥图也是如此。

吉祥图(羊头与山鸡) 汉代画像石 山东肥城北大留村出土

吉祥图(鸡和羊) 现代北方民间剪纸

福德羊 汉代画像石,江苏邳州燕子埠乡尤村出土

古代的造字者很懂这一点,一个“祥”字可以用“羊”表示,并且两字通假。《说文解字》说:“祥,福也,从示,羊声。一云善。”又“羊,祥也,从示,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刘熙《释名•释车》:“羊,祥也。祥,善也。”毕沅注:“羊者,祥也。汉碑每以吉羊为吉祥。”又通“阳”。《释名•释姿容》:“望羊:羊,阳也。言阳气在上,举头高似若望之然也。”毕沅注:“古羊,阳字通。”

这说明,在汉字中一个“羊”字,既可作为一种动物之名,又可与“祥”字和“阳”字通。动物的“羊”有实体,为具象之形:吉祥之“祥”和阳气之“阳”为概念,是无形可视的。于是,便将有形之“羊”代替无形之“祥”和“阳”。在汉代,不仅碑刻上用字如此,日用器物(如洗脸的铜洗)之纹饰也画羊表示吉祥。山东出土的石刻画像中常刻有正面的羊头,悬在墓门上,以示吉祥;还有的在墓门的楣石上排列三个羊头,很可能就是表示“三阳开泰”,因为在冥冥的世界中阴气太重了。

“三阳开泰”为《易经》的卦象,从十一月到来年正月,三阳增生,意味着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古人将“三阳开泰”(或称“三阳交泰”)为一年开头的吉祥物,所谓“当三阳开泰之侯,正万物出震之时”,以此祝愿“三阳交泰,日新惟良”。因此,民间尝画三只羊为“三阳开泰”的吉祥图。

然而,汉代人将羊头悬于门楣,对于现代人来说,会不会犯忌,恰好应了“挂羊头,卖狗肉”的谚语呢?由此看来,在汉代可能还没有这谚语。汉代之前倒有一个与此相类似的谚语,但不是挂羊头。据《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县(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脯于内(市)也。”从比喻看,两者都是以好的作幌子而卖劣等货,但不知什么时候将牛头改成了羊头,我想,应该是在汉代之后。

羊在古代社会是被重视的。它不但是“六畜”之一,为人们所亲近,而且更有为人所重之处。《初学记》卷二十九引《谯周法训》说:“羊有跪乳之礼,鸡有识时之侯,雁有庠序之仪,而人取法焉。”这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传统美德,所以汉代人称羊为“福德羊”。不仅如此,中国汉字的造字者对“美”的定义就是着眼于羊,即所谓“羊大为美”。《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这是从味觉的快感联系到审美的美感,中国古代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活动离不开实际的社会和生活。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羊是主要的财富之一,羊大而肥不仅物美,而且羊群越大财富越多,富有也是一种人生的美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美”与“好”是分不开的。不但福德之羊为美,也是一种吉祥。

羊为吉祥,那么鸡又怎样?当然也是吉祥。鸡同为六畜之一,是过去农村最重要的一种家畜,又有“识时之侯”,以“信”为象征,虽然没有在文字上与“吉”通假,事实上它是借谐音做吉祥图的主要对象。

早在神话传说远古时代,我国东南沿海的原始部落以鸟为图腾,所有的首领都是以鸟命名,其中最大的是“凤凰”,来自东方“君子之国”,实际上是冠羽禽类的综合。如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刻有鸟纹的象牙佩饰,考古家命名为“双凤朝阳”;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刻有两只大眼的鸟头,在中原地区,则有火与鸟的结合,即太阳中的“金乌”(乌鸦)。从甲骨文金文,“凤”有多种写法,据说,概括起来为阳鸟、鹰鸮、孔雀和鸡的四大类飞禽的象形。其中的鸡,包括了长尾原鸡和驯化了的家鸡。雉(山鸡)尾长而绚丽,直到战国时还有人以为是凤凰。《尹文子》中记述了一个故事:“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卖)之乎?’曰:‘然。’请买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不暇,来不及)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唐代诗人李白怀才不遇,在长安时同那些权贵们格格不入,并且蒙受谗言,被迫离开京城。他在山东时写的《赠从第冽》,反映了当时的矛盾心情,他借用山鸡(山雉)的故事说: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古代画鸡画羊,可谓真正的“吉祥图”。其手法是借用谐音,用鸡和羊表示“吉祥”。在汉代的石刻画像中,画的是羊头和山鸡;直到现代民间,便画羊和家鸡。在民间剪纸中的鸡仍然是夸张了它的尾羽,如像光芒四射,人们忘不了那辉煌的凤凰。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除了浓厚的人文内涵之外,也与当时的民生结合。农历五月“端午”气温已经很高,各种毒虫非常活跃。人们在剪纸窗花和刺绣的儿童衣物上表现辟除“五毒”。所谓五毒,并非限定于“五”数,主要是指蝎子、蜈蚣毒蛇壁虎、蟾蜍之类,其中名目并不一致。由于认识不清,有的并非有害,其目的是提醒人们,防止被毒虫伤害。[7]而在现实中,鸡是啄食毒虫的能手。所以说,鸡不仅有“金鸡报晓”的荣耀,还是“辟除五毒”的代表。在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出土的一件铜臂甲上,刻着许多动物相互搏斗的画面,其中有野豹食鸡和鸡食壁虎,说明了人对鸡的喜爱。在现代民间剪纸中,鸡的形象主要是报晓和啄虫。

人们爱鸡,以鸡的特性比附于德,有所谓“鸡有五德”者,这是在一个人事故事中引出的,载于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三章。故事是说田饶投靠鲁哀公,在那里做事,但长久不被重用。便以鸡自比,说鸡有“五德”,但君主每天食鸡,就因为鸡在身边,得之容易;可是黄鹄(天鹅)远在千里之外,可以飞到他的园池里吃他的鱼鳖,在田地里啄他的黍梁;虽无五德,却受了珍贵,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以其所从来者远也”。于是田饶离开了鲁哀公,去了燕国,在燕国做了国相。鲁哀公知道后当然是后悔不已。这是故事的原委,我们所要了解的是鸡有哪“五德”呢?

《韩诗外传》说:“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鸡虽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者何也?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黄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黍梁,无此五德者,以其所从来者远也,故臣将去君,黄鹄举矣。’”

谁也想不到,在这里竟然遇到了鸡同天鹅相比,不论在动物学上,还是在文化上,都难以下结论。现在讨论“五德“,只好具体问题作具体而论了。

我们在本书的开头,第一节中便谈龙凤和鸡羊,是想以此说明吉祥文化的历史很久,内涵非常丰富,用鸡、羊的谐音解释“吉祥语”和“吉祥图”,进一步了解吉祥文化的概念。吉祥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层次虽然不高,但非常普及,面广量大,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文化。我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吉祥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注脚。它用最通俗的语言和最一般的形式,不但通向高层文化,而且涉及到人生的诸多方面。从表面看,它可能成为人际之间的祝福、祈愿、希望,也可能成为讨好、献媚、颂扬,而透过它的表层所看到的,却是人生一些最重要的东西。

汉代鸡纹二幅上:山东沂南出土画像石鸡纹下: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铜壁甲纹饰“鸡食壁虎”

现代鸡纹二幅上:鸡鸣富贵(剪纸喜花)下:鸡食蜈蚣(剪纸鞋花)

“三多”纹样上:南京云锦图案(局部)中:苏州版刻刺绣花样下:山东长山岛剪纸窗花

二、“华封三祝”的故事

在《庄子•天地篇》中有唐尧同华封人的一段对话,是否真实已无从考,可能是庄周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所设的寓言。“华封人”是在叫做华的地方封疆(守护疆界)的人。尧到那里视察。原文说: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

“使圣人寿”,尧曰“辞。”(谢绝,推辞)

“使圣人富”,尧曰“辞。”

“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封人曰:“寿、富、多男子(男孩子),人之所欲(欲望)也。女(汝,你)独不欲,何邪?(耶,疑问词)”

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

封人曰:“始也我以女(汝)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鹑居而彀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天地交接的地方);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封人去之。

尧随之,曰:“请问。”

封人曰:“退已。”

这是一段很有意义的对话,可说是关于祝福的辩论。我们知道,尧是传说中古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即陶唐氏,史称唐尧。相传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咨询四岳,禅让王位于禹舜。历史上称唐尧禹舜为传说中的贤明帝王。这里尧与华封人的对话,所体现的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可能是假托,我们只能姑妄从之。

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三祝”(祝长寿、祝富有、祝多男儿)。尧到边疆视察,华封人称他为圣人,连行三祝,都被他以“三患”之名辞绝了。理由是多生一个男孩就多一份忧惧;财物多就多了麻烦;寿命长就多受些困辱,这三个方面都无助于培养无为的观念和德行。但华封人不这样看,他们认为,生孩子是人的本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职务;生的多职务也多。富有的人可以把财物分给众人。圣人总是像鹌鹑一样随遇而安,居无常处;像待哺的雏鸟一样,觅食无心;像鸟儿在空中飞翔一样,不留下一点痕迹。天下太平,就跟万物一起长生;天下纷乱,就趋就闲暇,修身养性;寿延千年而厌恶活在世上,便离开人世而升天成仙。驾着白云飘到天地交接的“帝乡”。圣人的长寿、富有、多男,是不会导致多辱、多是、多惧的。华封人听了尧的话后失望地走了。尧还想同他们讨论,华封人说:不必了,你回去吧!

对此,没有必要论是非。任何事物都有正负两个面,其发展也有两种可能,关键在于驾驭事物的人,结果只能由人的行为来决定。人们希望长寿、富有、多男,体现了人的生命维持和自身延续的基本条件,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多辱、多事。多惧,并不是必然的。所以,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多数人和华封人一样,喜欢“三祝”,防止“三患”。因而它也成为吉祥语和吉祥图的最重要的题材——“三多”和“三多图”。

所谓“三多”,一般解释为多福、多寿、多子。由“三祝”到“三多”只是提法的变化,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三祝中的“富”改成了“福”,可说是内容的扩展与丰富,不等于取消了富字,因为在“五福”[8]中就包括了“富”。

富贵三多纹大折枝锦缎图案(南京云锦)这是一棵苍劲的大树,弯曲盘结的枝干构成了二方连续的纹样,永也不到头。在枝干上开着硕大的牡丹花,象征富贵;佛手、桃子和石榴生在牡丹之间。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美好的愿望

招财进宝与“三多”(河北民间剪纸)“招财进宝”是一个表现发财的主题。当传说中的“聚宝盆”与“三多”组合在一起,连财神也来相助,岂不是多福、多寿、多子的丰厚基础吗?

怎样表现多福、多寿、多子呢?人们在艺术上找到了可借其音或借其形的三种果物——桃子、佛手和石榴,将它们盛在一个果盘中,或者令其长在一条枝干上,连植物学家都做不到的事情在艺术中出现了,表明是同根而生。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人们在吃桃时很容易联想到西王母为群仙祝寿的蟠桃大会,那蟠桃树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籽,吃了蟠桃能长生不老,所以叫做仙桃、寿桃;由蟠桃会想到孙悟空的大闹桃园,以及东方朔偷桃的故事。还有桃都山上的守鬼门的神茶郁垒兄弟,又曾手持木棍棒为我们守卫门户,防止鬼魅的侵扰,被人们奉为门神。佛手即佛手柑,又称香橼。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佛手,取象也。……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成熟的佛手金黄而有光泽,清香袭人,多作清供观赏,也可食用、入药。由于佛手之“佛”字与“福”字读音相近,便以佛手作为“福”的谐音物。石榴,又名“安石榴”,据传为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取名安石榴。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榴五月开花,有红、黄、白三色,单叶者结实,千叶者不结实,或结亦无子也。实有甜、酸、苦三种。《抱朴子》言苦者出积石山,或云即山石榴也。《酉阳杂俎》言南诏石榴皮薄如纸。《琐碎录》言河阴石榴名三十八者,其中只有三十八子也。又南中有四季榴,四时开花,秋月结实,实方绽,随复开花。有火石榴赤色如火。海石榴高一二尺即结实,皆异种也。案《事类合璧》云: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色,亦有洁白如雪者。潘岳赋云: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酲止醉。”石榴之子无数颗,晶莹如宝石,同聚一膜之内;隔膜还有无数颗粒粒宝石,就像母亲孕育的孩子,成为多子的象征。

人生在世,特别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家族的维系和繁衍是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生的道路上,谁不想幸福美满、富贵长寿、多子多孙呢?即使事实渺茫,至少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慰藉。因此,人们对于“三多”的追求不仅是普遍的,也是积极的,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三多”的形象化,由三种不同的果物代表,也就被紧密地连在一起。当艺术的意匠将它们长在一条枝干上的时候,不但是艺术升华了,也是人的追求的集中概括。不论“华封三祝”的故事真实与否,至少已经延续了3000年以上。

是树就要开花,是花就会结果。“三多”的种子撒开来时,就会遍地开花;有的产生了新的组合。譬如说多福和多寿,引得蝙蝠飞来了,用“蝠”字代替了佛手,篆文的“寿”字代替了桃子,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组成了“五福捧寿”。用两个圆形铜钱重叠一半,与蝙蝠、桃子组成“福寿双全”,因为那“钱”字古代称“泉”,而泉又是“全”的谐音。诸如此类,一路走下去,在形象思维的引招下,越走越远,通向广阔的吉祥文化的世界。“寿”字遇到了南极老人,是位人人崇敬的老寿星;老寿星联络了福星和禄星,俯视人间,即为福禄寿“三星高照”。至于那多子的石榴,遇到了莲花,乐器中的“笙”也吹响了,出现了“连生贵子”。“天上麒麟儿,人间状元郎”,仙女们护送着“麒麟送子”。就像连环套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永也不断。当然,“华封三祝”只是一个个案,是吉祥文化中的一个实例。吉祥图的寓意和构成路子很多,而且错综复杂,并非都是由此出发,却是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但在众多的吉祥图中。多福、多寿、多子的“三多”确实是吉祥文化的主调。

顺便说明一个问题,即在“三多”之中为什么会有“多子”呢?多生子女已经造成负担,而且还要多生男孩,岂不是重男轻女吗?本来,这个问题不属于本书讨论的范围。我们研究的是吉祥文化,为了了解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种种表现,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历史。古代的事情是由古人做出的,我们可以不做,但不能改变历史,更何况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我们不同,怎么能同我们一样呢?

若说重男轻女,在历史上确实存在。早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即由母系制氏族向父系制氏族转化之后,男性在社会上就占了主导的地位。进入封建社会之后,规定了妇女的“三从四德”,不消说男女之间的平等与否,实际上妇女毫无社会地位,完全成为男子的附属。对于妇女的所谓“三从”,《礼记·郊特牲》说:“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一个“从”字,就是归顺、顺从、听从。出嫁前由父兄做主,出嫁后由丈夫做主,丈夫死了由儿子做主,总之自己什么也不能做主,一生都被束缚在家庭中。所谓“四德”,《礼记·昏义》说:“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所以成妇顺也。”妇德就是贞洁操守,妇言就是辞令温雅。妇容就是容貌柔顺,妇功就是织绣女红。这是在女儿出嫁前的“必修课”。我们研究民间工艺,常说中国的劳动妇女“心灵手巧”,赞叹她们所做工艺品的精致优美,却不知在她们的背后,过去曾有沉重的压力,是在屈辱中得以磨练的。

由此看来,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是由历史的不公而造成的。在古代,既然男子是社会的主干,当然也就受到了重视。再说,男女之间的体质毕竟是有区别的,从事农业劳动出现了“男耕女织”的模式。遇到战争也要靠男子。“木兰从军”的故事所以受到赞扬,便是女扮男装从军报国。连木兰也叹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闻一多在《匡斋尺牍》中分析《诗经•芣苡》篇时指出:“芣苡”就是“车前”;“古籍中凡提到芣苡,都说它有‘宜子’的功能,那便是因禹母吞芣苡而孕禹的故事产生的一种观念”。他说:“你知道,宗法社会里是没有‘个人’的,一个人的存在是为他的种族而存在的,一个女人是在为种族传递并繁衍生机的功能上而存在着的。如果她不能证实这功能,就得被她的侪类贱视,被她的男人诅咒以致驱逐,而尤其令人胆颤的是据说还得遭神——祖宗的谴责。环境的要求便是法律,不,环境的权威超过了法律。而‘个人’偏偏是一种最柔顺的东西,在积威之下,他居然接受集团的意志为他个人的意志。所以,在生理上,一个妇人的母性本能纵然十分薄弱,可是环境的包围、欺诈与恐吓,自能给他逼出一种常态的母性意识来,这意识的坚牢性高到某种程度时,你便称它为‘准本能的’,亦无不可。总之,你若想象得到一个妇人在做妻以后,做母以前的憧憬与恐怖,你便明白这采芣苡的风俗所含的意义是何等严重与神圣。”[9]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而一个家族的兴旺最重要的标志是子孙繁衍。就国家而论,古代的人口不是太多,而是偏少。我们知道,人力是小农经济的主体;人丁是封建国家各种义务的具体承担者,诸如捐税、徭役等。很明显,人口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国力的兴衰。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先秦时代的总人口只有一千万至两千万左右,到公元之初,即西汉元始年间,全国人口也不过五千九百多万;直到清朝中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高。至清康熙、乾隆时期,才出现人口上升的势头,到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已达四亿一千多万。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唱歌中“四万万五千同胞奋起”,新中国成立后的正式人口统计已超过六亿,现在是12亿多的大国,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良策,走上了科学控制人口增长的道路。

我们不能以今天的人口众多看古人的“多子”观念。在古代,国家的强盛与家族的旺盛是直接关联的。因此。不论国家还是家庭,都希望人丁兴旺。表现在吉祥文化上,也是相当可观的。

萱草(《本草纲目》)

植物中的萱草,又名“忘忧”、“疗愁”、“丹棘”、“鹿葱”、“宜男”。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六:“萱本作谖。谖,忘也。诗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谓忧思不能自谴,故欲树此草,玩味以忘忧也。吴人谓之疗愁。《董子》云:欲忘人之忧,则赠之丹棘。一名忘忧故也。其苗烹食,气味如葱,而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乃其一,故又名鹿葱。周处《风土记》云: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晋代嵇含《宜男花序》说:“宜男花者,世有之久矣。多植幽皋曲隰之侧,或华林、玄圃,非衡门蓬宇所宜序也。荊楚之土,号曰鹿蔥。根苗可以荐于俎。世人多女,欲求男者,取此草服之,尤良也。”实际上,萱草也就是现在所俗称的黄花菜,《本草纲目》中也已提到,所谓生男之说,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愿望,特别是魏晋时期的妇女,在衣襟上戴一朵萱花,与其说是信其实效,不如说是寄托一种希望。曹植写过一篇《宜男花颂》,他说“草号宜男,既烨且贞”,用光亮茂盛和嘉好吉祥形容它的品格,象征子孙之众多。在敦煌壁画的下端,多画一些供养人的图像,也就是施舍的善男信女;妇女们有名有姓,手持一枝莲花或是一朵萱花,虔诚地站在那里,她的夙愿是可想而知的。

既然希望多生男孩,那么,以生多少为标准呢?今天的人们可能会笑古人的天真,他们确实有具体的数字,即“五男二女”。

且不说这种不平衡的生育观,仅就“五男二女”而言,据说是效法周武王的子女数目。北宋时期记述汴京(开封)风俗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说:“凡孕妇入月,于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绫或彩画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覆盖之,上插花朵及通草、帖罗‘五男二女’花样,用盘合装,送馒头,谓之‘分痛’。并作眠羊、卧鹿羊、生果实,取其眠卧之义。并牙儿衣物绷籍等,谓之‘催生’。”

五男二女(古代吉祥钱,正背两面)

一路平安(现代设计)

一帆风顺(现代设计)

南宋时期记述临安(杭州)风俗的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嫁娶”说:“婚娶之礼,先凭媒氏,以草帖子通于男家。……(经‘定贴’、‘相亲’后)如新人中意,则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既已插钗,则伐柯人通好,议定礼,往女家报定。……男家用销金色纸四幅为三启,一礼物状共两封,名为‘双缄’,仍以红绿销金书袋盛之,或以罗帛贴套,‘五男二女’绿盝,盛礼书为头合,共辏十合或八合,用彩袱盖上,送往。女家接定礼合,于宅堂中备香烛酒果,告盟三界,然后请女亲家夫妇双全者开合,其女氏即于当日备回定礼物,以紫罗及颜色缎匹,珠翠须掠,皂罗巾缎,金玉帕环,七宝巾环。箧帕鞋袜女工答之。更以元送茶饼果物,以四方回送羊酒,亦以一半回之,更以空酒樽一双,投入清水,盛四金鱼,以筯一双、葱两株,安于樽内,谓之“回鱼筯”。……自送定之后,全凭媒氏往来,朔望传语,遇节序亦以冠花彩缎合物酒果遗送,谓之‘追节’。女家以巧作女工金宝帕环答之。次后择日则送聘……”手续很多,繁琐而隆重。

在《梦梁录》卷二十“育子”一节中说:“杭城人家育子,如孕妇入月,期将届,外舅姑家以银盆或彩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或纸盖之,上簇花朵、通草、贴套‘五男二女’意思,及眠羊卧鹿,并以彩画鸭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枣、栗果,及孩儿彩绷彩衣,送至婿家,名‘催生礼’。”

由此看来,两宋时期的南北风俗是很接近的,也都有“五男二女”的观念。繁琐隆重的婚礼和关于生育的礼仪,对于事物本身除了麻烦和破费之外,并没有增加什么,然而它是一种人生的礼节,约定俗成,并表现了人际之间的亲近关系。俗话说,人文不能当饭吃,但其中浸透着情感。情感不可能由物质替代,人如果失去了情感,真不知是个什么样子。

宋朝人和以后的人追求“五男二女”,他们将其图像附丽于有关的仪式中,并把它铸成“吉祥钱”,在天圆地方之内刻上五个活泼的男孩和两个女孩,并且铸上七星、神剑和龟蛇(玄武),以示去邪辟魔的厌胜钱作用。

一千多年过去了,在民间风俗中,“五男二女”的观念好像已经淡漠,不再计较具体的数字,但是那些枣、栗之类却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增加了花生。当新娘出嫁时,老人在嫁妆棉被的四角和枕头中放进几颗枣、栗子和花生。三种干果用在婚礼上,有人说这是迷信,我看不是。就像贴双“喜”字一样,它是一种祝福的密码,隐喻着对人生的一种期望。解读这个密码,便是

枣——栗子——花生

早——利子——花生(既生男孩,又生女孩,花开而生)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体现着人类延续的正常规律。不是在一个人和一对人身上,而是要看一个民族的整体和未来。绝不是说吃了枣子、栗子和花生就能做到,而是要看它的象征意义。它虽然是一种俗文化,但所揭示的道理却是深刻的。

三、见诸于生活方面

从早到晚,日日夜夜;一个人的一生,虽然会遇到许多预料不到的事,但谁也不想倒霉或难堪,即使有灾难临头,或不顺利的事发生,也希望逢凶化吉,平平安安。这是人之常情,是在社会生活中的处世经验,也是人生之道。因此,表现在头口上、礼仪上、习俗上和艺术上。无不希望吉祥如意、和合圆满。换句话说,在日常生活的语言、礼仪、风俗、艺术中,充满着吉祥的内容。如果孤立地看某一件事,譬如人们见面时问好,分别时说再见,可谓司空见惯,平常而又平淡,甚至不值一提,但若将见诸于生活方面的吉祥事项汇集在一起,便会感到是一种巨大的文化因素,时时处处都在人的意识中旋绕,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一)语(语言):

见面问好,可说是全人类的一种吉祥语。即使语言不通,也能领会其意。由问好而报平安,是在人际关系上稍进一步的问候。其中有些内容是很有趣的。

若干年前,人们见面的问候是“吃过饭了没有?”现在已经不多了,有些年轻人也已不解其意了。老一辈的人还会记得,在温饱难以为继的时代,所谓“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如果回答“吃过饭”,便是意味着生活过得去。这时候你会认识到“民以食为天”的重要。

查阅资料,古人见面问候也是很有意味的:

“别来无恙乎?”“无它乎?”(www.xing528.com)

“恙”指忧虑,灾祸,疾病。在古代,除了疾病之外,也有人事中伤,或是无端的飞来横祸。“无恙”既是问候、又是祝安。

“它”为古“蛇”字。《说文解字》说:“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局,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草茂蛇多而伤人;人无奈相互问候,竟以“无它”为安。

晚辈早晨向长辈请安,也有的直呼“吉祥”。

送别的祝词多为“一路平安”、“一帆风顺”、“一路顺风”。宋代鲜于侁为东京转运使,临行,司马光对他说:“福星往矣”。清代翟灏《祝咏》引作“一路福星”,为祝人旅途平安之语。福星即岁星,旧时的术士以为岁星照临能降福于民。宋代行政大区称路,后来以路为道路之“路”。唐宋以来,杂曲的曲调中有舒缓者曰“声声慢”,送客者多用“慢慢走”或“慢走”祝客人,意思是不要太急,舒缓一些。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不论访友叙旧还是新交拜访,都是心绪起伏;告辞之后舒缓而行,一边回味思考,一边观看周围的景致,是颇有意味的。有支歌儿便是唱着:“马儿啊,你慢慢走;我要把这里迷人的景色看个够!”慢慢走是同“走马观花”相对照的。

诉诸于口语的吉祥词很多,不但表现在日常生活里,也渗透于各事物之中。人们在研究工作、制定计划和做某一件事情之前,不是说“希望顺利”、“但愿成行”、“祝你好运”吗?中国人习惯把春节当作一年的开头。开春的第一天,人们揖手相贺,有的说“恭贺新禧”,有的说“见面发财”,有的祝愿“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都是希望一年顺利,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馈赠礼物是人之常情,但有些礼物是不能随便赠送的。如钟表、茉莉花、梨。不是因为这些东西不好,而是这些名称的读音犯忌。钟表的“钟”字与“终”谐音,如果读起来只听声音,“送钟”与“送终”分不开了。广东人读“茉莉”为“没利”,尤其是对于经商趋利者,是不能容忍的。“梨”与“离”谐音,在亲友之间更不能分食,分而食之不就是“分离”吗?在戏曲《天仙配》中,董永家贫,卖身葬父,在财主家做工;感动了天宫中的七仙女,下凡来嫁与董永,以织锦帮他赎债。当他们高兴地还家时,在路上董永到村中讨食,只求得一个梨和几颗枣子;织女看到后落下了眼泪,预感到恩爱夫妻要“早离”(枣梨)了。

有人说这是宣传迷信。不,是一种被称作“隐喻”的艺术手法,在中国文化中比比皆是。原因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的字数多单读音少的特点。汉字有数万个,但其发音只有几百个,因此同音字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便利用谐音作为隐喻,对于事物的表述增添了兴味。

正因如此,吉祥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首要者便是利用谐音。也就是说,只是借其音,而所指不是此物,而是另外的同音者。因为是用语言表达,必须上口,顺口,不能读起来拗嘴,所以叫“讨口彩”,便成为第二个特点。我国成语很多,内涵丰富,有不少成语是带有吉祥意味的,也易于上口,所以,有些吉祥语就是成语。

在现实生活中,大人总是关照小孩,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即使是老老实实的大实话,也要看场合,不能随便乱说。这倒不是教人世故、虚伪,实在是一种心理的表现。譬如说你到朋友家里做客,朋友热情款待;有的食品不合你口味。朋友谦虚,说是不成敬意,可是你不能说非常难吃,那就太不礼貌了。即使一个普通的数字,人们多是喜欢“8”字,可与“发”字谐音,从而联想到发福、发财、发家;而避免“4”字。据新闻报道,2009年9月9日,北京、香港的结婚人数剧增,比平时增加了很多,原因是赶上了三个“9”字,借此讨个吉利:09.9.9.——久久长久。

有个民间故事,是说一个人老年得子,为儿子周岁设宴庆祝,许多朋友都来庆贺。有的说:孩子又白又胖,满脸富态,将来一定大有前程。有的说:公子眉目清秀,方脸大耳,长大后会做大官。也有的说:这小子活泼伶俐,看来会动脑筋,如果经商,会发大财。一个一个的吉利话说得主人喜笑颜开。最后来了一个老学究,慢条斯理地说:此儿长得尚可。如认真调理,可以多活几年;有生必有死,但要活得有意义。于是满堂大惊,愤怒的眼光都射向一个目标;主人呼唤佣人,把那个老学究赶走了。

其实,他的话并没有错,只是不合时宜,怎么能在人家儿子周岁的庆筵上谈“死”呢?无怪乎年画艺人总结创作规律时说:“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在人际活动中是应该注意的。

(二)俗(习俗):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各地之间很少沟通,加之诸侯国的封建制度,在神州大地上分割成数以百计的郡国,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隔绝,因而在文化上带有封闭性。方言、乡音差距很大,风俗、习惯也不相同。正因为“百里不同俗”,才有了“入国问俗”的成语。

战国时期的名辩家尹文,讲过一个故事。说是郑国人谓玉未琢者叫“璞”,但周朝人谓鼠未腊(风干)者为璞。周朝人抱着璞去卖,看到郑国的玉器商人,问他想要买璞吗?商人回答说:想买。周朝人便将璞取出,结果是一只死鼠。[10]这就是所谓“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为之实名”。[11]方言中的名称,在一个地方是行得通的,但若换到别处,可就不一样了。在山东北部,过去如有生人问路,不能称人“大哥”,必须说:“请问二哥”;否则,被问者不予理睬,甚至会骂你不懂礼貌,因为,在这一带称武松是二哥,谁也不愿意当“大哥”武大郎。

我们在胶东考察民艺和民俗,到莱州朱桥镇赶集。这里是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中心地带,齐桓公时任命管仲为卿,尊称“仲父”,进行改革,提倡奢侈消费,使齐国成为春秋时的第一霸主。朱桥镇的集市很大,早晨已是车水马龙。在一家大蓬下吃早餐,有羊肉汤泡杠子头(戗面火烧)。这里的油条叫“油炸面鱼”,是将面团放进鱼模中印成鱼行之后再投进油锅,制作过程比别处一般的油条要复杂一些。鱼形的油条经过油炸而膨胀,变成一条金黄色的大胖鱼。我问炸油条的师傅,为什么要把油条做成鱼的样子?他说:俺这里不叫油条,就叫“面鱼”,炸面鱼当然要鱼的样子。停了一会,他又补充一句说:“吃鱼就是希望年年有余(鱼),一大早就讨个吉利的。”我会心地笑了一下,边吃边想:两千五百年前的管仲为了搞活经济,提倡高消费,向齐桓公提出:“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雕撩然后爨之。”[12]——意思是说:提倡吃最好吃的食物(至味),尽量听最好听的音乐(至乐);把鸡蛋画上精美的图案之后再煮食(瀹之),将木材(撩)雕刻上复杂的花纹之后再焚烧(爨之)。使“富者糜之,贫者为之”:让有钱的人奢侈花费,使贫苦的人扩大就业,有工作做。尤其是对于画卵雕撩,原以为这是夸饰之词,没想到在面鱼上找到了注释。可见2500年的风习未改,至少还能看到痕迹。

在朱桥镇附近的尚家村,有一家姓彭的人家,三代妇女都做面塑。我们去时满屋热气腾腾,正有一锅“白穗子”出笼,整整齐齐的白穗子摆在用高粱秆做成的盖垫上。那“白穗子”白白胖胖,略带长圆,两头冒出锥形;在圆体上涂得红红绿绿,有的在上面写了一个“寿”字。这是一个什么造型呢?它又表现了什么意义呢?盘腿坐在炕上的薛老太太顺手拿了一个,掰成两半,边将一半递给我,边笑着说:“您尝尝,满好吃的,吃了长寿。”实际上,不过是普通的馒头,只是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经询问才知道那形象是一个线团。旧时的妇女纺棉花,要将棉线收拢在一条木制的线轴上,缠满的线轴成为了一个白色的线团,两头露出尖尖的线轴,叫做“白穗子”。借白穗之音读成“百岁”,不就赋予祝寿的内涵了吗?所以“白穗子”也称“百岁子”或“百岁”。据说在胶东一带,为老人祝寿的寿宴上,其主食必修是“百岁”。有趣的是,那天午间我们在一家农村小馆用餐,饭店的招牌上也用大字写着:定做百岁,可见是很普通的。但我们访问的彭家三代,并非以此为生,她们的“绝活”是用面粉做成各种人物、鸟兽和花果。她们所做的,不同于造型逼真的“江米人”,多是夸张简练、色彩明快。如若人家为老人祝寿,就要做一台“八仙庆寿”或是“麻姑献桃”,也有做王母娘娘“蟠桃大会”的,当然也少不了孙悟空。东方朔也是山东人,在胶东之北的惠民;“东方朔偷桃”的故事也广为流传的。有趣的是,这种面塑有吃的、有看的;一件件的吉祥人物、祥禽瑞兽和奇花异草,高不过十几厘米,背后都用一根竹签支撑着;陈列时可以插在底盘上或是假山上,气氛非常热烈,成为吉祥文化的一种大组合。

一般的说,习俗的形成都有其历史的根源,多是属于精神的范畴。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对于自己的习俗视为自然,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所举,不过是千千万万习俗之一二。其所以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讨吉利,保平安,在精神上以补现实的不足。

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局部)山东嘉祥齐山村出土

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局部)

(三)礼(礼仪):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誉。所谓“礼”,包括对神的敬意和对人的礼貌、为表敬意的仪式以及礼物。儒家重礼,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以礼作为贵族等级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因此,古代的礼制非常繁琐。如冠礼(成人礼,“礼之始也”)、昏礼(即婚礼,“将合二姓之好”)、燕礼(“明君臣之义”)、乡饮酒礼(“明长幼之序”)、射礼(射箭的礼仪,“可以观德行”)、祭礼(“祭天、祭祖”)、朝礼(朝会之礼)、聘礼(“明贵贱、致尊让”)、丧礼(“贵贵尊尊,义之大者”)等。这些都是上层社会的礼仪,均有详细的规范。

在中国文化史上流传着一个“孔子见老子”(孔子问礼)的故事,标志着儒、道两大学派的交流。当时孔子在鲁(山东曲阜),晚年致力于教育;老子在周(河南洛阳),曾为周朝的“守藏室之吏”(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两位思想家同处于春秋时代,但老子的年龄大于孔子,孔子属于老子的晚辈。孔子问礼于老子,按照礼节,初次见面要进行“贽礼”,也就是“见面礼”。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脩”即时干肉,古代求学送给老师的礼物便是“束脩”(十条干肉)。孔子私人办学,是深知这种干肉的。据说孔子见老子的贽礼是一只大雁,可能是风干的雁,类似现在的风鸡、风鱼之类,不会是活雁。

汉代画像石中有不少《孔子见老子》的画像,表现两位思想家的会面。两个人都拄着曲杖,后边是长长的随员,孔子弟子有的多达二、三十人,或者是一辆马车。最有趣的是,雕刻着画了一只活鸟(不是大雁)藏在孔子的袖子中,正要探出头来,连天上的飞鸟也引来了。不知是雕刻者不熟悉贽礼、还是有意表现这种风趣。至于在孔子和老子中间推着玩具小车的那个小孩,即史书中所说的项橐,因穷难孔子而为师。这个故事本与“孔子见老子”无关,也不知为何将他们画在了一起。或是有意表现孔子的谦虚好学,不但求教于老子,连七岁的小孩都拜以为师罢。

《礼记·曲礼上》曰:“礼不下庶人。”是说“礼”是用于上层社会的,不为老百姓制礼。但庶人知礼,不但有自己的礼数,并且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举例说,结婚是人生大事,人们对于婚礼非常重视,并当作成家立业的标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中,记述了民间“娶妇”的礼节:

凡娶媳妇,先起草贴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贴子,序三代名讳,议亲人有服亲田产官职之类。次檐许口酒,以络盛酒瓶,装以大花八朵、罗绢生色或银胜八杖,又以花红缴檐上,谓之“缴檐红”,与女家。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筯一双,悉送在元酒瓶内,谓之“回鱼筯”。或下小定、大定,或相媳妇与不相。若相媳妇,即男家亲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钗子插冠中,谓之“插钗子”;或不入意,即留一两端彩段,与之压惊,则此亲不谐矣。其媒人有数等,上等戴盖头,着紫背子,说官亲宫院恩泽;中等戴冠子,黄包髻背子,或只系裙手,把青凉伞儿,皆两人同行。下定了,即旦望媒人传语。遇节序,即以节物头面羊酒之类追女家,随家丰俭。女家多回巧作之类。次下财礼,次报成结日子。次过大礼,先一日或是日上下催妆冠帔花粉,女家回公裳花幞头之类。前一日女家先来挂帐,铺设房卧,谓之“铺房”。女家亲人有茶酒利市之类。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与之彩段,作乐催妆上车檐,从人未肯起,炒咬利市,谓之“起檐子”,与了然后行。迎客先回至儿家门,从人及儿家人乞觅利市钱物花红等,谓之“挡门”。新妇下车子,有阴阳人执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咒祝,望门而撒,小儿辈争拾之,谓之“撒谷豆”,俗云厌青羊等杀神也。

新人下车檐,踏青布条或毡席,不得踏地,一人捧镜倒行,引新人跨鞍蓦草及秤上过,入门,于一室内当中悬帐,谓之“从虚帐”;或只径入房中坐于床上,亦谓之“坐富贵”。其送女客,急三盏而退,谓之“走送”。众客就筵三杯之后,婿具公裳花胜簇面,于中堂升一榻,上置椅子,谓之“高坐”,先媒氏请,次姨氏或妗氏请,各斟一杯饮之,次丈母请,方下坐。新人门额,用彩一段,碎裂其下。横抹挂之,婿入房,即众争扯小片而去,谓之“利市缴门红”。婿于床前请新妇出,二家各出彩段,绾一同心,谓之“牵巾”。男挂于笏,妇搭于手,男倒行出,面皆相向,至家庙前参拜毕,女复倒行扶入房进拜,男女各争先后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妇女以金钱彩果散掷,谓之“撒帐”。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段、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然后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宫院中即亲随人抱女婿去,已下人家即行出房,参谢诸亲,复就坐饮酒。散后。次日五更,用一卓,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谓之“新妇拜堂”。次拜尊长亲戚,各有彩段巧作鞋枕等为献,谓之“赏贺”。尊长则复换一匹回之,谓之“答贺”。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酒散,女家具鼓吹从物,迎婿还家,三日,女家送彩段油蜜蒸饼,谓之“蜜和油蒸饼”。其女家来作会,谓之“暖女”。七日则取女归,盛送彩段头面与之,谓之“洗头”。一月则大会相庆,谓之“满月”。自此以后,礼数简矣。

这是1000年前北宋汴京(开封)的民间嫁娶的情景。为什么礼仪如此复杂、繁琐呢?从中可以看出一种心理的作用。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越是繁琐越为隆重。由于妇女的社会地位低,即使包办婚姻,也看重门户和婚礼的正规,即所谓“明媒正娶”和“八抬大轿拜花堂”,由此取得一个“名分”。上千年来,虽然在婚礼的具体礼仪细节上有所变化,但从整体看,其繁琐的程度并没有减弱。

据山曼等著《山东民俗》所记:山东各地的婚嫁礼俗,其事项之繁琐,比之宋代犹过之而无不及,并且从中可以看出喜庆的内涵:民间婚嫁礼俗,起始都有一个议婚和订婚过程,其中包括“相亲”。如果双方有意,男方须备彩礼,主要为衣料;女家也有回礼,多是布鞋、腰带之类。临沂地区的回礼中有一个烟荷包是必不可少的,上面绣着“鸳鸯戏水”和“双枝连理”的纹样,表示女方的美好意愿。订婚也叫“穿启”、“换帖”。在换帖时,泰安一带要在盛帖的盒内放上麸子和盐,以喻有福和有缘。沂蒙山区的南方则在包帖子的包袱中放上红麸子(谐音鸿福)、红糖(意为甜美)、香和艾(谐音相爱),以及一对穿着红线的针(意为千里姻缘一线牵)。订婚之后亲友们开始送“喜礼”。男方有的送“喜帐”(六尺红绸或红布、花布),帐芯上用纸写“天作之和”、“鸾凤和鸣”、“龙凤呈祥”等颂词。向待嫁的女子家里送喜礼,称作“添箱”或“添花粉”,一般送些女子婚后所用之物,如衣服、衣料等。还有的送果盒;这是一种特制的方形木盒,不大,可盛点心;放在箱子里,以备新婚之夜新娘与新郎共享。

在“嫁妆”中,无论贫富,“长明灯”一对是必不可少的。即使现在有了电灯,也作为摆设照送不误。布置洞房的最后工作称为“铺房”,由儿女双全的婶子或嫂子来铺床叠被。她们一问一答,唱着喜歌:

“床上铺的是什么?”

——“是豆秸,养活儿来做秀才,”

“床上铺的是什么?”

——“是麦穰,一代一个状元郎。”

前去迎亲的花轿不能空着,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男孩压轿,俗称“压轿童子”。轿内还要放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贴有“吉星高照”的红符。鄄城的平民百姓,多用太平车迎亲,车前也拴一只大公鸡。

新娘在轿中要带手帕、铜钱、铜镜、葱和面模印制的小火烧。铜镜用于照妖辟邪,铜钱和火烧是在路上遇到井、河、庙时丢去敬神的;到婆家后,将葱扔到房顶上,可聪明。最有意味的是,花轿如果在中途遇上出殡的,并不回避,谓之“白头到老”。若遇到另一娶亲队伍,两个新娘要相互祝福,交换礼物,赠送手帕、戒指等;有的日后还当亲戚走动。

新娘下轿前,在蒙阴、费县,为了吉庆欢乐,并试探女子的才能,男家往往在轿下放些易碎的石头,落轿压碎了;做公公的便故意板起面孔,声称新娘要说几句吉利话才能下轿。乖巧的新娘顺口念道:“新人压得石头破,儿孙辈辈有官做。”于是皆大欢喜。

石猴(河南方城县砚山铺村)

拜堂合卺,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头上蒙着盖头,叫“蒙头红”;被搀扶进院内,天地桌前。桌上放升斗,装满高粱,蒙上红纸;斗中插一杆秤,升中烧一束香。“拜天地”时,司礼者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新郎新娘随着喊声施礼。礼毕,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走向洞房,并用秤杆将新娘的“蒙头红”挑下。用秤挑盖头,是因为旧秤一斤为十六两,有十六个星;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共应十六之数,取“吉星合到,大吉大利”之意。

新娘进得洞房,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这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道:“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子。”此为之“撒帐”。亲友们和街坊邻居来贺喜,看新娘,热闹异常。

《山东民俗》写到:“从前办喜事的人家,常有唱喜歌者来贺喜。他们多是乞讨为生的穷人,听说谁家有喜事,便赶来凑热闹,混顿饭吃。这些人称为喜郎,唱的喜歌多是赞美祝颂之辞,并无固定格式,见景生情,即兴创作,竹板一打,便在门前唱起来。其词有:

月儿弯弯照九州,里挂红灯外挂绸;

今日黄道吉星照,花轿抬到大门口。

大门口,铺红毡,又吹喇叭又放鞭;

旗锣伞扇两边站,新娘下轿贵人搀。

顶红袱,穿红袄,柽子酒壶拿两边;

贵人搀着新娘走,迈过石头迈马鞍。

进大门,喜气添,进二门,保平安。

一走走到当院里,八仙桌上摆的全:

一斗粮,一杆秤,三支箭,一张弓;

又烧高香又摆供,敬着天地老祖宗。

新娘来到当院里,叫来新郎拜天地。

一拜喜天,二拜喜地,三拜公婆都满意;

四拜四季大发财,五拜五福临门第;

六拜六六大顺利,七拜七星大紫气;

八拜八仙来贺喜,九拜九锡大加官;

十拜事事都如意。……

喜郎唱罢喜歌,进门高喊一声:‘给大爷道喜了!’便跪倒磕头,随手将用红线穿制钱而编成的‘钱串子’扔在院内,撒得遍地都是,然后起身退倒门外,找个地方休息,等赏去了。……”[13]这是一种流行在民间的俗文化,而且只是一个地区、一件事儿;如果全面观照,在人生礼仪的其他方面,以及岁时节令、宗教信仰、日常生活等,真可说是遍地开花,万紫千红。正因为它是一种俗文化,土生土长,自生自灭,带有自发的性质,没有经过特意的加工和粉饰,保持着纯真质朴的原始生态,无不流露出对生活的执著和乐观放达的精神,追求吉祥美好的愿望。因此,它的普及也为文人士大夫的高雅和宫廷贵族文化的雍容华贵,提供了条件,构成了深厚的基础。

《时候》时候到门前

《大吉大利》富贵万万年(喜帖子)

《时候来了》河南方城县砚山铺村

招财进宝 (安徽芜湖新春喜帖子)

招宝财神•和合二仙 (云南南涧新春喜帖子)

(四)艺(艺术):

在民间大众的生活中,艺术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而直接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以上所谈的语(语言)、俗(习俗)、礼(礼仪),实际上已经涉及到艺术,难以硬性分开,只能说是侧重而已。这里所指的“艺(艺术)”,也只是就其性质而言,人们因需而为,甚至没有意识到是在从事艺术。

河南方城县有一个砚山铺村,附近的小山上出产滑石。滑石在石头中是最软的,用斧头和菜刀就能砍削,质地细腻而色白。当地人利用开采滑石的边角料,雕刻一种“滑石猴”,不但是给孩子们的玩具,也成为附近庙会上的吉祥物。

这是一个雕刻之乡,由于滑石较软,易于加工,大人小孩都会制作。所谓“滑石猴”,只是一个总称,并不限于制作猴子。除猴子外,也有狮、虎、猪、蛙、鱼等,但以石猴最有特色,样式也多,有单猴、母子猴、背背猴、罗汉猴等。为了讨吉利,以“猴”与“侯”谐音,便与古代的“封爵封侯”联系起来,成了升官发财的同一语。在南阳一带,曾出土过东汉时期“马上封侯”吉语的陶俑,表现为猴子骑在马上,大猴背着小猴;后者并含有“代代封侯”的寓意。可见,将“猴”与“侯”谐音,表示高官厚禄,是由来已久的。

左:四季平安•招财童子(云南民间新春喜帖子)右:年年发财(日进千多宝 是招完理财)(湖南桃江新春喜帖子)

幼儿百家衣(陕西民间裁缝)

虎头鞋花(安徽 阜阳程建礼剪纸)虎头鞋(陕西干阳民间绣花)

虎虎(虎头帽和长命锁)易道摄影

砚山铺的石猴造型简练,粗犷古朴。多是将石料砍成细长方形,犹如大大小小的图章;然后就材消减,成形之后不仅保留着刀斧痕,甚至不失原来的长方形。因而,素有“八刀猴”之称。雕刻好的石猴有素色的和彩色的两种。素色的为滑石本色,在白色中微微透着淡蓝;彩色则是由人工敷色,黄地上着以红、绿、黑等,点线交错,寥寥数笔,生动而明快。

石猴在当地普及、深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方言中“石猴”与“时候”同音,而“时候”又带有“时运”的意味。河南人所“好时候”即是说“好运气”。因此,石猴也就变成了“时候——时运”,时来运转,好运到来了。有谚语说:“时候到眼前,四季保平安。”这是人人都希望的。

据说在过去,砚山铺的农民在秋收之后,便利用农闲时节制作石猴,特别是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临近春节时为了度过年关,便将整篮的石猴带到城里去卖,或者换些过年的食物。石猴送完之后,有的并不回家,他们用木版刻了石猴,印在红纸上,并标以“时候”、“时候到了”,也有的直书“大吉大利——时候打门前,福贵万万年”。其长宽不过十几厘米,成了讨人喜欢的“喜帖子”。春节将临,将这种喜帖贴到人家门前,尤其是商家铺,最喜欢这样的吉语祝福,舍得几个赏钱。

或有人说这是一种变相的乞讨,就其性质来说确实如此。在旧社会,穷苦人为了生活,创造了很多办法,以自己的艺术智慧换取一点微薄的报酬。如说唱艺术的“数来宝”、歌舞艺术的“莲花落”和在人家婚礼上唱“喜歌”,都带有这样的性质。山东惠民县河南张家村是个泥塑艺术之乡,家家户户都做模印着彩的泥玩具。每当农业青黄不接或是遇到荒年,有的全家外出,也是用这种方式谋生。安徽芜湖,春节时有一种专为商店送喜帖的人,那喜帖子不是石猴的替代,而是专门的祝愿“招财进宝”,并书以“天官赐福”之类,用木板印在红纸上,贴在商店的门前。实际上,这种形式并非全是变相乞讨,也有的是商家自贴的,或是互相贺年,共祝吉祥。喜帖子的内容多是有关发财的祝愿,其形式也多是以红纸用木板墨印,类似一般的“纸马”。实际上与纸马的作用是相去甚远的。

鸡鸣富贵(清代•山东潍县民间木板年画)

吉庆双余(上海崇明岛民间蓝染花布褥面纹样局部)

一个中国人从呱呱坠地起,便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素质,由此所形成的意识、观念,将会影响终生。一个未受过学校教育的农村老太太,既不识字,也没有出过远门,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多大;可是她通达识礼,待人宽容,并且处处事事追求完善团圆。她懂得“好人做好事,善人多行善;美人美在心,花好连着根”。这种朴素的人生哲学不但支撑着她的行为,也教育她的子女,一代一代地传之久远。因而,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祈福求善的精神。

在过去,初生婴儿开始穿衣服,是由全村人为他制作的。一家送一块小布头,将无数块方形的和三角形的碎布头连缀起来,做成小儿衣服,叫做“百家衣”。百家衣由来于佛家的“百衲衣”,原意为补缀,“百衲”极言补缀之多。后来成为一种服装的样式,并赋予新的内涵。“百家衣”不但反映了全村人家的和睦与对新生儿的关心爱护,也寄托了希望孩子“长命百岁”的祝福。从设计的角度看,那种用各种碎花布拼接起来的衣物,在视觉上会产生一种艺术的统觉,好像有意而为。由百家衣隐喻托百家福,而扩展为小孩的被褥和其他物品,成为一个系列,也是一种对吉祥艺术的创造。

在许多地方,当怀抱婴儿快要下地学走路的时候,外婆(主要是外婆,也可能是祖母或其他亲人)正忙着为孩子做“虎头鞋”、“虎头帽”。不明原因的现代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将儿童的鞋帽做成虎形呢?慈祥善良的老人解释说:老虎为兽中之王,因为它最厉害,有本事,所有动物都服它。让孩子学老虎,不是为了图威风,学霸道,而是练出一身好本事。刚学走路,穿上虎头鞋,像老虎一样站得挺,走得稳;戴上虎头帽,要有精神,“虎虎有生气”。这是老人的心愿,对孩子的希望。她们通过自己的手,将美好的心愿用“女红”化作艺术的形象,不仅是表现出来,而是要穿戴在孩子的身上,时时不离,多么亲切、多么周到啊!从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又是何等鲜明、何等美好!

一般所讲的民间艺术,是比附于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而进行分类的,狭义的民间艺术以造型艺术(美术)为主,如木板年画、剪纸、织绣、雕刻、泥塑、陶瓷等;广义的民间艺术除美术之外还包括戏曲、说唱、舞歌、杂技等。如皮影、龙灯、狮舞就是美术与其他艺术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民间艺术中,都有祈福驱邪、弃恶从善、逢凶化吉、喜庆吉祥的内容,成为大众追求幸福美满的标志。

在有广播、电影和电视等现代传播工具之前,民间最大的娱乐活动是“唱大戏”,有的结合节日或庙会,演出京戏、昆曲或本地地方戏。除了戏出本身的吉祥内容之外,在开场之前多有“跳加官”的节目。一个戴着白脸面具的官样人物,拿着“天官赐福”或“加官晋爵”的诏书,晃来晃去,绕场三周,谓之“跳加官”,祝观众加官进禄,步步高升。每逢过年过节,在西北高原的窑洞里,经济贫困的农民请不起大的戏班,便请皮影班演皮影。以影人代替真人,用竹签挑着彩色的皮影人进行表演。这是一种古老的戏剧表演形式,其历史早于元代的杂剧和明代的昆曲。一个皮影班只有三五人,除表演和说唱之外,也有锣鼓与弦乐,非常热闹,往往连演几个晚上,至今虽然电影、电视普及了,有的地方仍然受到欢迎,因为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在甘肃庆阳地区,年节时演“影子戏”,皮影班的第一场演出多是“请神祝丰收”。一段一段的唱词,一个一个的神仙,从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到三界十方神灵;地有土地爷,水有龙王爷;风有风神,灶有灶王;连《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被请来,因为他曾任过天宫管马的“弼马温”(避马温),是管牲口的神。祈求众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四季平安,阖家欢乐。这在农耕时代,农业须“靠天吃饭”,皆为民生的重要条件。

一些重要的艺术形态是显而易见的。如新年张贴年画,除旧布新,增添一番喜气,其中题材繁多,只是忌讳不吉利的内容。虽然在分类上有戏曲故事、人物传说、发财致富、风物游艺、时事新闻等,但喜庆吉祥占了更大的比重。民间剪纸窗花也是如此。可以说,在生活的每个方面,无不表现出追求吉祥的观念。

研究文化的学者,习惯于将文化分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果从事物的基本性质和为了研究的方便起见是必要的,但不能机械地对待,以为所有事物都是一刀切开的。事实上,世间万物大都带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属性,只是侧重不同,有所偏倾而已。我们所研究的吉祥文化,就其性质来说无疑是属于精神的。在艺术中对于精神的容量较大,但不等于说其他方面没有。因为任何精神都必须付着于物质的载体之上。当一位农村老太太送给新娘几颗枣子和栗子的时候,已经不是单纯的食品,远远地超出了物质本身的功能,而是隐喻着一种思想,祝愿她早生儿子了。

【注释】

[1]语出《庄子·人世间》:“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2]见王树村编著《中国民间画决》第70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2年8月。

[3]闻一多《龙凤》,载《神话与诗》第69页,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1957年9月。

[4]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第4页,文物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

[5]同上书,第7—9页

[6]见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载《文物》1988年底3期;孙德萱1:《濮阳出土六千年前的龙虎图案》,载《中国文物报》1988年1月29日。又见吴诗池著《中国原始艺术》  第147—149页,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1996年8月。

[7]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五“五月”:“庵剪五色彩笺,状蟾蜍、蜥蜴、蜘姝、蛇铉之形,分贻檀越,贴门楣寝次能厌毒虫,谓之‘五毒符’。……案《青齐风俗记》:‘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之,刊布家户,以禳虫毒。’吴俗则在端五。蔡铁翁《吴歈》注云:‘五毒:蟾蜍、蜥蜴、蜘姝、蛇、铉也。’吴曼云《江乡词》小序亦云:‘杭俗,午日扇上画蛇、虎之属,数必以五,小儿用之。’

[8]见《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天。

[9]闻一多《匡斋尺牍》,载《神话与诗》第347页。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1957年9月。

[10]见《尹文子·大道下》

[11]《荀子·正名》

[12]见《管子·侈糜篇》

[13]山曼、李万鹏、姜文华、叶涛、王殿基著《山东民俗》第176-197页,山东友谊书社出版,1988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