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茶道的全盛时期

中国茶道的全盛时期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道亦成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有茶道,诗中有政治。二是宋明茶叶文学对茶道艺能的描写更细致入微。陆游在品茶中培养了自己对茶精细的感觉。我国历代茶学专著,自唐陆羽《茶经》至清末程雨亭《整饬皖茶文牍》,这一时间段共计110多种。著者从三个方面确认宋明时期是中国茶道发展而至鼎盛的时期:首先,饮茶作为一种文化艺能已臻于完善、众妙毕备。

中国茶道的全盛时期

第三节 中国茶道鼎盛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宋明,这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

继唐之后,宋代饮茶更为普遍。王安石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李觏《盱江集卷十六·富国策一十》云:“茶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世,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宋人吴自牧编撰的《梦粱录》载有“开门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同布帛菽粟,成日常生活之必需品,须臾离不得。到元代,去掉了酒而成“开门七件事”。元杂剧《刘行首》二折中有一首诗:

教你当家不当家,

及至当家乱如麻;

早起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明代画家文学唐伯虎穷困不堪,作《除夕口占》自嘲:

柴米油盐酱醋茶,

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

竹堂寺里看梅花

宋明商贸繁荣,饮茶成了一大服务行业,由家庭走向社会,由比屋之饮发展到茶肆、茶行、茶亭、茶寮、茶摊、茶店、茶馆比比皆是,由独饮发展到办茶会、茶宴聚饮。茶道亦成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事不再是个人的享受,已全方位向社会开放,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交及一切世俗生活的载体,一个小小的茶馆竟是社会的缩影,茶事如一面镜子照见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旮旮旯旯。

茶道的发展要以茶文化的发展为依托,茶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茶叶文学。宋明文人亦如前朝,著诗文歌吟茶事。茶诗数量倍增,内容也有两个突出的变化:

一是宋明茶叶文学涉及对茶政的批判。如宋代欧阳修在《通商茶法诏》中写道:

……自唐末流,始有茶禁。上下规利,垂二百年。如闻此来,为患益甚。民被诛求之困,日惟咨嗟。宦受滥恶之入,岁以陈积。

欧阳修抨击榷茶法,主张实行通商法。此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茶农的压榨和剥削。诗人梅尧臣《宛陵集·南有嘉茗赋》吟道:

……雷始发声,万木之气未通兮,此已吐乎纤茗。一之曰雀舌露掇而制之,以奉于王庭。二之曰鸟喙长撷而焙之,以备乎公卿。……当此时,女废蚕织,男废耕农,夜不得息,昼不得停。……

此赋表现封建茶政苛征苦民的情景,为茶农鼓与呼,有很强的人民性。诗中有茶道,诗中有政治。明万历年间,昔富阳鲥鱼与茶并贡,百姓苦不堪言。佥事韩邦奇据民间茶诗整理改写了一首《茶歌》:

富阳江之鱼,富阳山之茶;    

鱼肥夺我子,茶香破我家。    

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

昊天何不仁,此地亦何辜!    

鱼何不生别县,茶何不生别都?  

富阳山,何日摧?        

富阳江,何日枯?        

山摧茶亦死,江枯鱼乃无。    

呜呼!             

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  (www.xing528.com)

地产名茶、名鱼,本是天之所赐,求之不得的好造化。但丰富的出产没给人民带来幸福,朝廷勒贡,百姓反罹其害,于是愿山摧江枯,茶死鱼无,这是百姓们愤怒的呐喊!是最有力的揭露和控诉!作者借茶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愿望,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茶事,但作者借茶论道的立意是很明显的。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诗文在字列行间讥刺茶政。较之唐代,宋明茶叶文学更具政治色彩和情感色彩。由此可见,宋明饮茶更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和追求。

二是宋明茶叶文学对茶道艺能的描写更细致入微。如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北岩采新茶欣然忘病之未去也》:

细啜噤灵爽,

微吟齿颊香,

归时更清绝,

竹影踏斜阳。

四句二十字把饮新茶的口腹感觉和心里感觉表现得贴切入微。陆游在品茶中培养了自己对茶精细的感觉。再如黄庭坚的《阮郎归》:

摘山初制小龙团,色和香味全;碾声初断夜将阑,烹时鹤避烟。消滞思,解尘烦,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水流天,余清搅夜眼。

这首词写了茶艺的几个方面:采制、碾制、烹煮,体现了饮茶后怡情悦志的感受。黄庭坚的《满庭芳》是盛赞名茶北苑的,原词片段是: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粉身碎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著名的茶叶。据今人考证,北苑茶产于今福建建瓯凤山一带,由地名而茶名。是一种属于乌龙茶一类的半发酵茶,成品是龙团凤饼。黄庭坚对此茶的品质、功效、制作、烹煮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

宋明茶诗描述茶艺细致入微,一则说明文人们品茶道行很深,感觉精细;再则也说明了当时茶艺也的确精湛,由于无数茶人的创造,茶道作为一种文化艺能已登峰造极

我国历代茶学专著,自唐陆羽《茶经》至清末程雨亭《整饬皖茶文牍》,这一时间段共计110多种。唐代茶学专著六部宋朝计有25部,如陶谷于970年撰的《荈茗录》,蔡襄于1049年撰的《茶录》,黄儒于1075年前后撰的《品茶要录》,沈括于1091年撰的《本朝茶法》,熊蕃于1121—1125年撰,其子熊克于1158年增补的《宣和北苑贡茶录》等,特别是“万乘”之尊的宋朝皇帝徽宗赵佶于1107年亲撰《大观茶论》。当时“百废俱举,海边晏然”,社会安定人们便有雅兴去琢磨茶道。当时茶事“采样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全书2800多字,首绪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饼、杓、水、点、味、色、香、藏焙、品名、外焙等20目。上之所好,下必甚焉。赵佶著书大大推动了宋代茶事,使这一文化艺能臻于完善。明朝茶学著作极丰富,共有55部,如朱权于1440年前后撰的《茶谱》、钱椿年于1530年前后著的《茶谱》、田艺蘅于1554年著的《煮泉小品》、陆树声于1570年前后撰的《茶寮记》,还有屠隆的《茶说》(或作《茶笺》)、陈师道的《茶考》、张源的《茶录》、张谦德的《茶经》、许次纾的《茶疏》、罗廪的《茶解》、冯时可的《茶录》等。清朝茶业专著仅八部。由此可知,宋明可谓茶学著作大备。附带要说明的,前朝所谓“茶学专著”,篇幅都很短,字数不多,或许称之为“茶学专文”更为恰当。

著者从三个方面确认宋明时期是中国茶道发展而至鼎盛的时期:

首先,饮茶作为一种文化艺能已臻于完善、众妙毕备。无论制茶、候火、品泉、点汤、辨器等等方面,都总结了前人经验,并有所创新。造诣之深,操作之繁琐精细叹为观止。就以“点茶”为例,这是饮茶若干步骤之一,说简单点就是在茶盏里注入开水。因为宋人饮用饼茶,第一道程序就是将饼茶碾成末,然后放入茶盏,冲入煎水,调成糊状,叫“调膏”。如此浓稠自然不便饮用,接下来该注入开水,继后用“茶筅”(以老竹制成,“如剑脊之状”)旋转着击打、搅动茶汤,这叫“击拂”。茶筅拂击无力,或茶筅太轻巧,无法击透,茶汤不泛花,这叫“静面点”,不好;若猛击频搅,用力太过,未能形成“粥面”,虽有汤花和水痕,亦不佳,这叫“一发点”。推为正宗的是“七汤”点茶法,《大观茶论》叙述道:

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和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之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之,缓拂绕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这不是徽宗无聊至极、故弄玄虚,把简单的冲茶说得神乎其神,这就是茶道!繁琐而精细的点茶技巧有其文化内涵,正如徽宗皇帝自己所言,这是“盛世之清尚”。社会暂时的安定使皇室帝胄、达官贵人们忘乎所以,一味追求享乐。茶务求值昂,贡茶一寸见方的茶饼“龙团胜雪”每片计工值4万,价格之高令人咋舌。茶技务求其精,在烹煮回味中消磨时光,或在斗茶中争新斗奇以寻找刺激。这自然有悖于陆羽“精行俭德”的茶道主张。这一客观存在在两宋出现,有其深刻的文化和政治的大背景。

第二,品茶已基本摆脱口腹之欲,成为一门艺术修养。宋明两代茶人以自然环境人际关系、茶事技艺三个方面发展和完善中国茶道,使之有章法可循。如明末冯可宾在《岕茶笺》一书中讲“茶宜”和“禁忌”。“茶宜”说明宜于品茶的13个条件:一“无事”,无俗务缠身,悠然自得;二“佳客”,有情操高尚、志同道合的茶客;三“幽坐”,心地安逸,环境幽雅;四“吟诗”,以诗助茶兴,以茶发文思;五“挥翰”,濡毫染翰,泼墨挥洒,以茶相辅,有助清兴;六“徜徉”,小园香径,闲庭信步;七“睡起”,酣睡初起,以茶提神;八“宿酲”,宿醉难消,以茶解之;九“清供”,茶果佐之,饱腹止渴;十“精舍”,巧布茶室,精巧雅致;十一“会心”,心有悟性,品茗玩味;十二“赏鉴”,品评茶质,把玩茶器;十三“文僮”,茶僮侍坐,悠然自得。“禁忌”说明不宜于品茶的七条是:“不如法”、“恶具”、“主客不韵”、“冠裳苛礼”、“荤肴杂陈”、“忙冗”、“壁间案头多恶趣”。

“茶宜”和“禁忌”反映了中国茶道是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以中国道德观念为追求目标。中国古代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一个哲人的最高追求就是把握自然,使生命行动和自然妙理一致,使生命的节律与自然的运作合拍,使人融入大自然,这样就能感应大自然。茶人之间也要和谐,“主客不韵”,便会扫了兴致,喝得没滋没味。

显然,冯可宾对中国茶道的理解比徽宗赵佶高了一个层次。赵佶关心的是把茶煮好,可冯可宾更关心的是把茶品好。为了品好茶,要有好环境、好茶、好茶具、好茶艺、好心绪、好茶友、好茶僮、好茶点,并吟诗、挥翰、徜徉以增茶兴。

明人许次纾有类似的见解,《茶疏·饮时》谈宜饮条件云:

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棼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语,明窗净几,洞房阿阁,宾主款狎,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

许次纾讲宜茶条件仍着眼于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和茶人心态,把饮茶作为高雅的精神享受而执著地追求。在他看来,品饮与喝茶是两码子事。

宋明茶道还是很高雅古朴的,在精神层面刻意追求,虽然在茶艺上很费工夫,但也不像日本茶道有那么繁琐的仪式。有些学者很欣赏日本茶道,便认为中国无茶道,要有也只能是从日本学来的,这种看法是很不合历史事实的。中国不仅有茶道,而且在宋明两朝已登峰造极。

第三,茶道流派已逐渐形成。《大观茶论》所表现的茶道是贵族型的,茶饼、茶具、煮茶之法无不显示出豪华气派。这是一批养尊处优的人,有钱且有闲,百无聊赖,便在茶事中夸示富贵、附庸风雅并消磨岁月。冯可宾《岕茶笺》所表现的是雅士茶道,对茶艺似不大苛求,但追求风雅,注重环境气氛,注重人际关系,饮茶时还以文事助兴。一般说来在技艺方面难度不大,要求不高,着眼点在于获得感官享受和精神愉悦。诞生于寺院的径山茶宴则别有一番情趣,一群和尚办“茶宴”待客,僧徒围坐,边品茶边论佛,边议事边叙景。山堂品茗,意畅心清,清静无为,茶佛一味。

宋明时代茶道已分出流派,当然不像日本茶道那么派别众多,纵横交错,组织严密,且有颇具封建宗法色彩的“家元制度”。这恰恰表明,茶道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作背景。日本人岛国意识”强烈,喜欢结成帮派,抱成团伙,所以外国人对日本人的感觉是喜欢在“组织”中游泳,而中国是泱泱大国,无横逆加来时几乎是一盘散沙。表现在茶道上是各行其是,有派别却不结派。大路朝天,一家半边;互不干扰,自由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