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叶生产在唐代达到鼎盛期

茶叶生产在唐代达到鼎盛期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茶叶生产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的朝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政治宽松,其综合国力非前朝可比,继后的宋明清亦难望其项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雄踞头把金交椅。正因为唐人嗜茶,所以茶事大普及,成比屋之饮;茶叶消费的急剧增加,又反过来刺激了茶叶的生产。陆羽排座次是以茶的品质为标准,而不是产量。唐代中期茶叶重心东移,中国东南茶区发展迅速,产量高、名品多,且更富文化色彩。

茶叶生产在唐代达到鼎盛期

第一节 茶叶生产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的朝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政治宽松,其综合国力非前朝可比,继后的宋明清亦难望其项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雄踞头把金交椅。作为上层建筑文化得此天时、地利、人和,迅速发展,日趋繁荣。各艺科代有才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某些门类,如唐诗,业已登峰造极,后世无法超越。史家誉此为“盛唐气象”,至今仍引为民族的骄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唐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

《膳夫经手录》言:“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正因为唐人嗜茶,所以茶事大普及,成比屋之饮;茶叶消费的急剧增加,又反过来刺激了茶叶的生产。如该书所言:“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茶农受价值规律所左右,蒙顶值昂便争先种植,于是蒙顶茶竟形成了“岁出千万斤”的规模。

中唐以后,茶叶产量很大,如《封氏闻见记》所言:“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尤以江南淮南茶区产出最丰。

陆羽根据他不太全面的调查,把全国划为八大茶区,并写入《茶经·八之出》,文曰:

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

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

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

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www.xing528.com)

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

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其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八大茶区涉及1郡42州,古今地理区划相对照,这八大茶区已遍及今之川、陕、鄂、皖、赣、浙、苏、湘、黔、桂、粤、闽、滇等14个省区,地域跨大半个中国,与今之茶区面积相当。

陆羽排座次是以茶的品质为标准,而不是产量。唐代中期茶叶重心东移,中国东南茶区发展迅速,产量高、名品多,且更富文化色彩。陆羽以江南地区为调查重点,也就难免有遗漏,如对茶的原产地云贵地区就不甚了然。

唐代植茶是规模经营,茶园面积宽,茶农人数多。据《全唐文》张途的《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载:“邑(祁门)之编籍民5400余户,其疆境亦不为小,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愈者诸方。每岁二三月,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踵而至。……咸通三年(862)秋七月十八日,歙州司马张途述。”一县如此,全国亦当如何?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阳羡茶区在采茶季节“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三万人云集茶山,又是何盛况!一县如此,全国亦当如何?

唐代茶业总产无确切记载,德宗贞元九年(703)按“十税其一”,岁收茶税40万,若以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所载宋初三等茶价40钱一斤折算,约产茶1亿斤,当时人口5000万左右(开元二十八年全国人口4814万人),人均饮用茶叶2斤左右,唐代1斤为596.82克,2斤约合今之2斤4两。据《中国茶经》公布的数字,1988年中国产茶约57万吨(包括台湾),人均约为1斤。唐代茶风之盛非今可比。当然,一个客观原因是现在饮料业特别发达,无处不有,广告又花样百出、引人入胜,茶之为饮已非唯一选择。而唐人无多少选择余地,无咖啡、可可,亦无“健力宝”、“椰风”、“可口可乐”、“崂山矿泉水”,所以沉溺茶事,饮茶成为无可动摇的时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