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城市生存的见证和宝贵文化财富

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城市生存的见证和宝贵文化财富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在抗战中生存,城市从抗战中走来,这就是重庆抗战遗址遗迹所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意涵。毫无疑问,抗战遗址遗迹是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富价值、最具代表性的资源,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

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城市生存的见证和宝贵文化财富

一、重庆抗战遗址遗迹的内涵

文化遗址,通俗地讲就是与人类文明演进息息相关,反映人类的文化内涵及其时代特征的工程或地点。遗址的一般性特点是不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考古学范畴的文化遗址还常常是指深埋于地下的遗迹,人们可以通过发掘这类文化遗址探求古代人类的生活轨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遗留给人们的文化积淀越来越丰厚,文化遗址的概念也早已超越了考古学所及的外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也明确将“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列为保护对象。事实上,今天的文化遗址所涵盖的范围将越来越多地包括近现代文物、建筑及其附属品。

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为深厚的文化传承。重庆的文化遗址资源十分丰富,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一万多处。这既包括了以龙骨坡洞穴遗址和大溪文化遗址等为代表的展示重庆地区人类早期活动的遗址,也包括了以大足石刻钓鱼城和明玉珍墓葬等为代表的展示重庆地区古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遗址,同时还包括了以海关教堂、租界和抗日战争遗迹等为代表的展示重庆地区近代社会变迁的遗址。毫无疑问,抗战遗址是重庆各个时代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着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文明特质。

由于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战略优势,符合战时之需,还在抗战之前就被国民政府视作巩固统治的后方根基。1935年3月4日,蒋介石就明确指出:“就四川地位而言,不仅是我们革命的一个重要地方,尤其是我们中华民国立国的根据地。无论从哪方面讲,条件都很完备。人口之众多,土地之广大,物产之丰富,文化之普及,可以说为各省之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鉴于“对空安全”、“对海陆敌人之袭击有适当之安全距离”,以及战场形势的发展和保存民族之基本等问题的考虑,全国绝大部分党政组织、文化名人、各工厂以及教育机构纷纷后撤。1937年11月19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决定迁都重庆。第二天,《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发表。国民政府中央各机构陆续迁至重庆办公。与此同时,蒋介石、林森、冯玉祥、孔祥熙、宋子文陈果夫陈立夫戴笠国民党党政要员纷纷在重庆设立官邸。随着国民政府及其主要工作人员的迁渝,世界各国驻华机构、办事处以及著名新闻媒体也来到重庆,并以重庆为中心开展活动。在中国共产党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共合作中共中央南方局于1939年1月在重庆正式成立。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秦邦宪、吴玉章叶剑英董必武邓颖超郭沫若、王炳南等人在重庆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救亡活动,留下了众多革命遗迹。不仅如此,抗战时期活跃在重庆的还有张澜、沈钧儒、鲜英、史良等民主人士,有卢作孚、康心如等实业家,有马寅初茅盾田汉徐悲鸿梁实秋知识分子,他们的居所与活动足迹也是抗战遗址的组成部分。在抗战期间,重庆还接纳了西迁的绝大部分高校、工厂、媒体和金融机构,高校如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工厂如第一、二、十、二十、二十一兵工厂等,媒体如《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大公报》等,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抗战时期的重庆还受到了日军的狂轰滥炸,其原址以及与此相关的墓葬、石刻和纪念物都是值得永久保存的。(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就是指受抗日战争影响,在重庆留存的以国民政府遗址和中共中央南方局驻地为代表的重要史迹和重要机构旧址,外事机构,军事建筑及设施,名人故(旧)居,工业遗产建筑及附属物,名人墓、烈士墓及纪念设施,交通道路设施,金融商贸建筑,文化教育卫生建筑及附属物,石刻题记,其他等11大类不可移动文物。

然而,文化遗址遗迹的内涵并不单单是指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它还应该包括该文物所体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演变过程。因此,抗战遗址遗迹应该是一种充分彰显人文价值和城市品位的载体,它是一种代表着民族历史和集体记忆的文化载体。单霁翔曾指出,在理念上,“文化遗产保护比文物保护更突出两个方面:一个是更突出世代传承性,二是更突出公众参与性”。他进一步强调,“所谓世代传承性,强调今天我们所做的所有保护和利用工作都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认识到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是能够使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完整无损地、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所谓公众参与性,强调文物保护不是各级政府或文物工作者的专利,而是广大群众的共同事业,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文化遗产才是最安全的”。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出,重庆抗战遗址遗迹不仅仅是指抗战时期重庆留存下来的各种不可移动文物之躯壳,还应该指文物本体背后所包含的各种人文信息以及以此而构建的城市记忆。这种记忆与巴渝文化、统战文化一样,都是重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建构重庆精神时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

近代以后重庆这座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具有标志性的阶段:开埠—抗战—西南大区—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直辖。其中,抗战是重庆城市化的一个跨越时期。抗日战争留给重庆的是一座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而抗战遗址遗迹则是全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民族解放在重庆展开活动的历史镜像,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国危家难、艰难困苦中形成的心理素质、意识形态和生活习俗等。人们在抗战中生存,城市从抗战中走来,这就是重庆抗战遗址遗迹所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意涵。毫无疑问,抗战遗址遗迹是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富价值、最具代表性的资源,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保护和利用抗战遗址遗迹,就是要认识和理解抗战精神的实质,传承和发扬抗战文化的精髓,培育和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营造和增强城市的人文气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利用就是要在专门机构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让抗战文化走进城市生活,真正成为市民共享的文化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