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瑞典西斯塔科学城:全球著名高科技城区

瑞典西斯塔科学城:全球著名高科技城区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瑞典西斯塔科学城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美国硅谷的全球第二大高科技城区,因其在无线通信领域的突出优势而被称为“移动谷”。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西斯塔科学城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用来吸引和留存行业头部企业。西斯塔科学城采取政府与公司协同管理的方式,着力打造宜居宜商的科学城。西斯塔科学城的孵化理念主要是投资入股。瑞典发达的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通信产业的传统优势,是西斯塔科学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瑞典西斯塔科学城:全球著名高科技城区

西斯塔科学城由斯德哥尔摩政府、爱立信等当地大型企业、斯德哥尔摩大学、皇家理工学院能源和自动化技术集团以及其他机构联合组成,采用三角(产、官、学)螺旋模式来负责整个地区的产业、商业以及社区发展,走的是政府引导的自发内生式发展道路,注重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地方的互动,被称为瑞典硅谷,主要创新产业为以通信为主导的ICT产业。

瑞典西斯塔科学城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美国硅谷的全球第二大高科技城区,因其在无线通信领域的突出优势而被称为“移动谷”。早在1981年,引领全球通信技术的爱立信就在这里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在其带动下,许多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如IBM、诺基亚、SUN、甲骨文英特尔摩托罗拉、康柏、微软等,先后在科技城设立了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我国的华为和中兴通讯也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在此设立了研发部门。2009年在北欧商业化运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来自这里的爱立信和华为实验室。

西斯塔科学城位于斯德哥尔摩中心区以北15千米,距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仅30千米,交通方便,欧洲4号高速公路将它与斯德哥尔摩市紧紧相连。科技城自1970年开始规划,在20世纪80年代,西斯塔科学城围绕电子工业发展起三大领域,即生产制造、电子批发贸易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当时,为满足电子制造厂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皇家理工学院在科技城设立了信息通讯学院。由于这里专业人才的快速流动和产业集聚效应,瑞典其他地区的电子企业也纷纷迁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斯塔发展成为以无线通信为主导的全球信息通信产业集群区,近年来,科技城共有4600多家公司,65500名科研和技术人员。其中,信息通信产业有1100多家公司,22000员工,1100名研发人员。此外,皇家理工学院信息通讯学院在这里有6000余名学生。

西斯塔科学城有着清晰的产业方向定位,明确以信息通信产业为发展方向,十分清楚自身最具竞争优势的是无线通信技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西斯塔科学城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用来吸引和留存行业头部企业。1976年,在西斯塔科学城建设的开始阶段,决策者就把当时著名的跨国公司爱立信和IBM吸引到科技城设立分支机构,借此吸引全球信息和通信领域公司到此集聚。爱立信全球总部设在园区中心,爱立信微电子、索尼爱立信公司,以及移动互联网、WCDMA等数个技术展示中心和爱立信欧洲教育培训基地均设在科技城,建有70余幢办公楼。爱立信在全球通信领域技术领先。受其影响,许多国际信息通信领域的跨国公司为了近距离跟踪爱立信的新技术,纷纷将研发机构和实验部门设在科技城。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不断催生出众多高新技术公司。近些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产业的广泛运用,许多融合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生命科学、清洁能源、多媒体应用等相关高科技产业也到此落脚,并逐渐形成规模。目前,西斯塔科学城将发展方向定位为以无线通信技术为主导的“TIME”产业,即电信(Telecom)、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媒体技术(Media Technology)和娱乐(Entertainment)等多种新技术的结合,目的是扩大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范围,并增强各高科技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西斯塔科学城采取政府与公司协同管理的方式,着力打造宜居宜商的科学城。2001年,斯德哥尔摩政府、西斯塔当地企业、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等联合成立了“西斯塔科学城公司”,负责整个地区的产业、商业及社区发展。商业化运营的“西斯塔科学城公司”专门负责科技城的推广与招商,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参与方共同组成的科技城各领域顾问委员会多达十几个,共同打造产学研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环境。这些委员会不仅积极进行产业引导,同时高度重视软硬环境发展。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还着重完善了居住、商业、娱乐等设施。政府专门开通斯德哥尔摩市区至科技城的城市轻轨专线。在办公设施附近专门规划餐饮店、咖啡店等服务设施,不仅提供了饮食服务,还成为科技人员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尽管没有任何税收和土地优惠政策,但良性循环的产学研环境和宜居环境为科技城留住了人才,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www.xing528.com)

西斯塔科学城的孵化理念主要是投资入股。高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带来的市场空间催生出大量各类中小型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为了解决前期投入的问题,风险投资公司和孵化器公司应运而生。对于创新科技产业而言,风险投资是重要的资金来源,并且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和孵化器公司一般由资金雄厚的国际财团创办,他们会通过一系列考察发掘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并向相应的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办公场所等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助力科研成果产业化,一旦技术被推向市场,前期投资就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西斯塔科学城各顾问委员会携手科技城的诸多公司,为加强对中小型高科技公司的扶持,共同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针对创业投资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这套创新激励机制为中小型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了许多切实的优惠,有利于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创新科研等。例如:第一,可以免费向研究人员及在读大学生提供研发基础设施的孵化器;第二,建立商业服务中心,有偿地为小企业及创业者解决办公场所和启动资金等问题;第三,针对初创企业常见问题建立各类专业顾问队伍,提供详尽的咨询服务,帮助初创企业少走弯路,尽快步入正轨;第四,推出“公司创造器”,为准备创业的人员提供专家支持、职业经理人协助;第五,组织经验丰富的商界人士开展面向创业人员的培训活动,帮助初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在西斯塔科学城,这些商业化专业服务都已经形成规模并步入产业化阶段,这从侧面说明了政府的创新激励机制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获得了成功。

西斯塔科学城自身的发展充分利用了国家产业发展的大环境。瑞典发达的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通信产业的传统优势,是西斯塔科学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瑞典虽然仅有900多万人口,但人均GDP高达4.4万美元,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全球领先的科研能力。瑞典通信产业发达,是移动电话技术的主要发源地,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通信技术方面拥有核心技术优势。早在2004年,瑞典移动电话渗透率就达100%,3G已经普遍应用。2009年12月14日开通了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第四代宽带移动网络。瑞典的优势产业大环境,决定了科技城现在的产业定位。因此,紧密与国家整体产业发展相结合也是科技城成功的重要因素。

西斯塔科学城非常重视“目标人才”的培养,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机制。例如,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信息通讯学院就是由瑞典国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皇家理工学院和世界百强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的。该学院针对产业需求,为西斯塔科学城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通信技术、电信、无线宽带等专业的实用性高技术人才。由于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该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符合企业需求,企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影响着学院的教学内容等,学院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套高效、实用、稳定的产业人才培养及供给机制。除人才培养外,学院与科学城之间还建立起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该学院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能够参与到科技城的产业发展中。学院与企业之间关系密切,经常相互交流学习,大学的高级人才,如研究人员、博士生,能够到高技术企业任职,高技术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也会到学校授课,讲解技术知识在创新、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等。学生在读期间可以通过暑假实习的机会进入几乎任何一家西斯塔科学城的高技术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等,实习期间表现优异者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目标公司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