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市场化、法制化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科创领域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选择作用,不断增强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包容性。赋予充分的用人权和激励分配权,探索赋予科研院所独立法人资格,鼓励机构和个人主动创新。加强人才资源向产业新动能配置。积极探索重点产业的人才奖励政策突破,加强海外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加强地区与高校、院所、企业的引才机制对接,借助“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等科技数据资源,精确锁定目标人才。
聚焦未来科技领域布局前沿开放研究平台。鼓励强化原创先导技术如区块链技术的国际开放研究。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培育本土“隐形冠军”,建立“卡脖子”技术领域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分层次分领域给予企业指导和扶持。加强创新开放合作,前瞻布局优势领域。联合企业组成尖端技术和产品“攻关队”。围绕产业链上游的细分技术和解决方案开展创新,以具体产出为最终目标,组建企业联合攻关队伍。抓住全球技术创新的机遇,充分发挥创新中心的聚集效应,善于整合利用区域内外各种创新资源,较快提升本区域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不断优化创新生态。
在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大背景之下,上海需从世界竞争大格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区域创新辐射等维度统筹设计和思考定位,重点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以及社会的关系、有效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改进科技创新治理机制、完善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等方面,推进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基础更加成熟定型,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聚集和有效流动,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21](www.xing528.com)
(许正中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博导,万里智库高级研究员;刘蔚 国家科技部信息研究所经济学博士;杜丹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