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要素创造机制:资本的积极创造

生产要素创造机制:资本的积极创造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产业也有办法克服其他生产要素不足的问题,并且比其他国家的企业,更迅速且积极地善用既有的因素。人力资源培训计划日本人除了创造出资本的生产要素机制外,它在快速且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方面,同样有令人赞赏的成绩。信息领导信息是日本另一个关系重大的生产要素创造机

生产要素创造机制:资本的积极创造

若将日本的优越性视为凭空得来,那是一种明显的偏见。日本虽然只有人力资源方面的生产要素优势,但是和拥有充沛生产要素的国家相比,日本却能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并提升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实在是有它的过人之处。日本产业也有办法克服其他生产要素不足的问题,并且比其他国家的企业,更迅速且积极地善用既有的因素。

战后初期的日本虽然缺乏资本,但它在资本积累的速度上却非常快,原因是国内有特别高的储蓄率日本人的储蓄习惯一方面源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政府政策造成的。后者包括缺乏社会安全制度、住宅数量少导致购房不易,以及对资金存放海外的种种管制。日本政府为了弥补金融体系的不足,特别推行一项金融投资政策以鼓励储蓄;一般人将钱存在邮政储蓄系统、银行和证券公司即享有减税优惠。邮政系统因为是由遍及日本各地的邮局经办,接洽便利,普遍成为民众选择储蓄存款的对象。7

战后初期,日本就是以邮政储蓄系统汇集资金,再由政府主导,通过日本开发银行和其他政府机构,低息贷款给钢铁、造船等特定产业部门的。资金不足的日本,就以这种方式进入了许多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并获得国际市场上的成功。到了70年代,日本持续的高储蓄率,加上它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崭露头角,使得日本产业不再有资本不足的问题。8银行的低利率又提高了资本投资率(有关数据可参考表7-1),促使日本的许多企业采取资本密集战略,并积极投资大规模的厂房设备。日本在创造资本上的巨大效果,已经使日本目前的资本相当充沛,却有无处可用的烦恼(这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项潜在威胁,见第13章)。

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日本人除了创造出资本的生产要素机制外,它在快速且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方面,同样有令人赞赏的成绩。人力资源正是日趋专精的竞争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日本一流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不但要求严格,并且强调数学科学方面的训练。中小学教育的竞争相当激烈,母亲们9对这个教育阶段的关心和投入,也是本书所研究的国家当中程度最高的,能与日本相比的大概只有韩国。虽然美国人认为,日本的教育体系过于严格而使人民缺乏创造力,但是日本教育体制却为大部分学生的再深造和接受训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日本一般高中毕业生的数学程度,实际上不亚于大多数的美国大学毕业生。

日本的大学,数量多、教育质量良好,尤其以技术领域见长。在1986年,日本共有465家四年制大学和548家两年制大学。但是,若与德国、美国、瑞士或瑞典的大学相比,日本大学在社会科学和人文方面,并非特别出色。要进大学的日本高中生,必须通过严格的全国入学考试(很多人从小学起就开始为考大学而补习),但是,一旦进了大学,非技术领域的大学生花在读书的时间反而减少,更多时间是花在玩乐上面。至于理工科系方面,不但课程设计完善,训练也较扎实。

不遗余力追求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中学以上的教育体系中,针对企业需要而安排的劳工和管理者教育训练计划。日本的民营企业往往比其他机构更努力地研发,同时也有更丰硕的成果。企业本身进步与否,也与内部训练严谨程度有密切关系,许多日本企业的管理层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升迁。至于像日本电气等企业,甚至为拥有博士学历的人员安排训练计划。企业内部的训练计划也是长期进行的,并且着重在与企业相关的技能和领域上。另外,大多数在国外求学的日籍学生,实际上是企业员工,由公司负担全额费用派遣出国深造。他们因此得以在事业生涯中积累更专业化的技能,并为企业竞争优势奠定更好的基础。

日本的民间企业也是产业研发的主力。日本大学的研发能力有限,企业和大学之间的互动,也不如其他国家显著。日本政府虽然有一系列的国家实验室,在研发上也有部分的影响力,但是,许多优秀的理工科毕业生,仍会选择进入日本知名企业的研究实验室工作,那才是日本大多数重要研究的中心所在。(www.xing528.com)

与瑞士、瑞典相同,日本企业在取得海外技术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日本人一向懂得从其他文化中取其所需。日本企业虽然对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由衷佩服,但是对技术或原作者却缺少尊重。国内强大的竞争压力同样也造成日本企业务实地找寻更好的技术,因此,日本企业花大笔金钱参加国外研讨会,也积极考察关系良好的外国公司、探讨文献资料,甚至付专利费以取得优良技术,而不只是停留在仿制的阶段而已。

振奋人心的研发精神 随着日本技术能力的生根茁壮,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支出比重也不断增加。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如果以新签订的研究合作计划或协议计算,在技术转移方面,日本已经是一个净出口国,日本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开支也从1971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提高到1987年的2.8%,与德国、瑞典并列为发达国家中研发比例最高的国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几乎所有的研发都不属于军事性质。另外,政府的资助只占全国研发经费的21%(美国政府资助国内研发经费达47%),政府资助的经费中,80%以上是用在一般科学与能源方面的研究(参照表12-1及13-1)。

合作研究方式 外界讨论日本经验时,常常提到日本的合作研究方式。这种合作研究是由政府机关(通常是通产省)带领一批民营企业,共同推动一些具有共通性的研究。在这些合作研究中,政府负担一小部分经费,其余的经费和人力则由参与研究的企业提供。很多人认为日本的合作研究可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并且成为日本产业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头。

我的看法却不同。我认为合作研究的功能在于指引长期研究方向,并且刺激私营企业的研究活动。一般而言,日本企业花在内部研究项目的经费,高于它在相同主题上合作研究的投资。然而,合作研究项目经常由独立的机构策划执行,产业里的从业者都有权取得研究资料,这也降低了企业间的竞争威胁。因此,各企业常常不公开本身最好的发明,也不见得调派最好的人才参与合作研究。不过,合作研究的正面功能很多,它是企业感受新兴技术的前哨,显示出竞争者务必全力以赴的研究领域,也有助于企业的研究主管向管理高层争取更多的内部研究预算。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同业之间常把是否进行尖端研究视为面子问题。这些效应对激励技术研发非常管用,但对企业的整体利益却不见得有好处。

信息领导 信息是日本另一个关系重大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在日本企业与社会大众之间,经济信息是广泛流通的。日本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相关资料(包括市场占有率、企业发展、技术趋势等),也是到处都可取得,经济新闻更是电视黄金时段的重点(许多企业主管即使在新闻时段尚未下班,也会以录像机预录这些新闻节目和其他经济新闻专辑)。传播媒体、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与其他无以数计的机构,交织成一个活跃的信息网。各种产业白皮书与调查报告更是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介绍日本企业或由日本知名企业主管执笔的书也持续出版,并且形成一股风潮,而这类书往往是书市名列前茅的畅销书

日本丰富的经济信息,不但美国赶不上,而且更成为国内企业竞争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在信息的刺激下,日本企业不但要有前瞻的眼光,还要不断与竞争对手较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日本企业对市场占有率排名的重视程度,竟然超过公司财务数字的排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