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若干意见

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若干意见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村企结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创新举措,要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政府倡导。同时,积极鼓励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参与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并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所有单位设立专门项目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若干意见

(甬政发〔2006〕3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营造全社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现就鼓励支持开展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若干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的辛勤劳动、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全面发动,正确引导,村企互动,经过三年努力,达到千企结千村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开展村企结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创新举措,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政府倡导。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与农村结对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政府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自助自愿。村企结对要坚持企业自愿和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由企业和村根据自身的状况和发展需要,来确定结对帮扶的形式、内容和期限。

三是互惠互利。企业与结对村应签订有关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有关共建内容,坚持实行村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要合理分配,使结对建设新农村活动能够持久、健康发展。

四是政策扶持。要建立健全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对村企结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在政治上要给予鼓励,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参与结对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生产经营,在税费上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免、优惠和补助。

五是不拘一格。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因地而宜,企业的大小、所有制不拘一格。同时,积极鼓励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参与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并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所有单位设立专门项目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一)一企一村。以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与一个村全方位结对共建,企业参与结对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环境整治、劳动力素质培训等,发展结对村经济,既全面发展结对村经济社会事业,也为企业自身发展拓展资源渠道和发展空间。

(二)多企一村。由多家企业与一个村结对共建,利用结对村土地等资源优势和企业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导向,以公益性项目建设和经营性项目开发为纽带,努力改善结对村交通、通讯和文教体卫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企业和结对村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一企多村。以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与多个村结对共建,利用结对村资源优势和企业现代管理、网络经营、专业性强等优势,共同建设关联度大、互补性强、受益面广的公益性或经营性项目,推动结对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四)经济顾问企业家在结对村担任“经济顾问”,结对村通过聘请、邀请等形式让企业家成为“经济顾问”,企业家以新的经营理念、新的发展思路和方法,帮助结对村理清思路、谋划发展、提供融资渠道,为结对村提供智力支撑。

(五)募捐基金。对热心回报家乡的各类工商企业和企业家,以及热心新农村建设的个人,通过在各级慈善总会设立新农村建设帮扶账户,以欠发达乡镇、行政村或贫困家庭为受益对象,以公益性项目或扶贫帮困为支助内容的专项募捐基金,鼓励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出资赞助。

(一)参与结对村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到结对村投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建立农业产业基地,参与观光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建设。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农村现有工业用地整治,提高集体工业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参与农村工业专业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现代商贸特色村、休闲旅游生态村等块状经济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生态工业的集聚和发展。

(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参与交通、通讯、邮政等“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参与农村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建设,村庄河道清理整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流域治理、全面维修加固标准海塘等。鼓励企业参与农村垃圾、面源污染、污水处理等清洁工程设施建设,推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系统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农作物秸秆、农村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建设,推动生态型新农村建设。(www.xing528.com)

(三)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和管理。鼓励企业参与“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参与农村宅基地等非农建设用地的整治和有效开发利用。鼓励有资质企业参与农民社区公寓的建设,通过村庄总体规划,在适合居住的区块统一建设农民社区公寓。鼓励城市物业管理企业参与农村社区物业化管理。鼓励企业定向资助结对村贫困农户。

(四)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农村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五)参与农民素质培训和转岗就业。鼓励企业定点定期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结对村建立长期稳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送渠道。

(六)参与结对村制定村庄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参与结对村精神文明、村落文化和村庄环境建设及治安管理。

(一)凡参与村企结对活动,并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因生产发展需要,经认定后,可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建设用地。

(二)企业参与结对村村庄整治、土地整理、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造田造地等,可按政府现有的土地造地政策与结对村实行利益共享,整治开发后所获得的土地指标,企业可按一定比例享受。企业与结对村可利用这些土地指标合作开发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建设标准厂房等二、三产业,也可在村企协商一致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规定程序转为国有土地后,定向转让给企业或由村企合作进行经营性开发。村企结对开展村庄整治的,项目列项后,由国土资源部门安排一定的建设用地周转指标。

(三)企业在结对村投资建设农村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村民图书室、农村敬老院教育、体育、文化、医疗等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或建立单项公益事业基金,经认定后,建设过程中地方财政可得部分的税费以适当形式予以补助,其投资或捐资部分可按有关规定在税前列支。企业参与结对村的供水、供电、垃圾收集处理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在所在村统一组织下由企业实施上述项目日常运行管理,上级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加强规划引导并确定合理的收费政策和补助政策。

(四)鼓励企业租用结对村农户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或采取农户入股筝方式,合作进行农业生产开发,建立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可优先享受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按规定享受一定的补助。

(五)鼓励企业充分挖掘农村旅游资源,参与结对村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休闲项目建设,可优先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农民培训,经有关部门评定培训效果后,享受农民培训补贴政策。

(七)企业招用结对村农民工的,享受吸纳登记劳动力就业扶持政策。

(八)对企业投资公益性基础设施或社会事业建设,企业捐资达到项目所需投资一定比例的,允许以企业或企业家个人冠名。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村企结对活动,要把开展村企结对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进一步统一认识、广泛宣传、加强服务,努力营造开展村企结对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市、县两级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组织和办事机构,统一协调村企结对工作,确保该项活动的广泛开展。结对的村和企业要在所在镇(乡)、街道组织指导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其他形式的互动办事机构,切实履行好村企结对共建的协调职能,落实结对共建的各项任务。

(二)层层落实责任。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主体是村和有关企业,加强村企结对的组织领导关键在县(市)区。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明确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抓好本地区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认真履行好协调和服务责任。各镇(乡)、街道或办事处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分析辖区内各村的资源优势,指导和帮助村级组织选定、包装和推介合作项目,要广泛动员本地企业积极参与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村级组织要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优势,周密筹划,主动出击,同时要充分体现村级自治的特点,一方面要尊重企业意向,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好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真正使广大村民在村企结对中得到实惠。

(三)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在充分听取广大企业和各地农村意愿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落实各项扶助政策。要排出一批结对村和企业,推出一批合作开发项目,广泛推介,形成结对关系后予以认定。要提供牵线搭桥和其他必要的服务,确保活动有序开展,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村企结对形式和办法,拓展村企结对的空间。同时,各级政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面上,借鉴以往结对扶贫的经验,多为村内无企业又缺少外出企业家的村牵线搭桥,帮助寻找结对企业,建立和理顺结对关系。

(四)建立考核和表彰奖励制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下级政府组织开展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考核检查,分解落实考核目标,对组织工作做得好,政策措施有力,结对共建效果明显的地区,要进行表彰奖励。要建立开展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评选表彰制度,定期对村企合作绩效进行评估,绩效明显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市将对在每年评比中获得前十名的企业给予奖励,并允许这些企业在各类评先评优活动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参评;对表现突出的企业家授予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