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成效初见

宁波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成效初见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探索2003年以来,宁波积极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近年来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各县(市)区召开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恳谈会,邀请企业家代表共商新农村建设大计,营造村企结对的良好氛围。

宁波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成效初见

——2006年宁波农村建设调查研究报告

2006年年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003年宁波开展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其目标要求与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不谋而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自2003年始宁波就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全面了解宁波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倾向,科学合理提出解决方案与对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30多名成员于2006年7月中旬始,对全市11个县(市)区的30多个乡镇、村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形成以下调查研究报告。

(一)宁波农村的基本情况

宁波市辖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宁海、象山两个县,慈溪余姚奉化三个县级市。2006年共有8。个镇、11个乡、58个街道办事处、552个居民委员会和2639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拥有户籍人口560.45万人,其中市区215.81万人,按户籍分农业人口为371.47万人,占66.3%,非农业人口188.98万人,占33.7%。耕地面积314.95万亩。(历年宁波农村基本情况参见附表1)

2006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222.2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100.3亿元,林业6.0亿元,畜牧业33.1亿元,渔业79.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2.9亿元。粮食产量达82.3万吨,其中谷物产量70.3万吨;水果总产130.47万吨,肉类总产18.67万吨,水产品总产93.2万吨。农产品自营出口额6.59亿美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14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7元。

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56.5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382家,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到1380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198家(销售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45家),联系带动80余万农户,吸纳12万余农民就业。全市已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45个,面积104.8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212个;绿色食品118个,有机食品18个。全市91个乡镇已创建连锁超市175个、农村放心店2858个,农村乡镇现代流通网实现全覆盖。

(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探索

2003年以来,宁波积极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近年来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从工作的角度看,主要在以下六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取得新成效

截至2005年底,全市已累计启动示范村建设174个,完成村庄整治728个,建成示范村75个,投入整治建设资金37亿元。2006年,全市又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确定新一批57个重点示范创建村和17个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的试点镇(乡)、街道。据统计,2006年,全市共投入资金32.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5.9亿元;经考核验收,全市有61个村达到省、市级示范村标准,近400个村完成了环境整治任务;四年累计创建示范村136个,完成整治村IlOo余个。

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推动下,农村基础设施掀起建设新高潮。2006年全年完成清水河道建设305公里,水库除险维修278座,标准海塘加固17条67公里,节水灌溉新增及改善面积12万亩,村级河道整治累计完成2500公里。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全市完成土地整理面积25.9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9.76万亩。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三百”目标。行政村客运班车通村率达99.6%。全年建设完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4个,新增中转能力共计1190吨/日,服务人口近100万。

2.村企结对建设新农村基本形成气候

自2006年3月出台《关于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以来,通过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减免税费、享受补助及个人冠名等激励措施,引导鼓励企业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设管理、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农民技能培训等建设项目。各县(市)区召开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恳谈会,邀请企业家代表共商新农村建设大计,营造村企结对的良好氛围。2006年上半年,全市开展村企结对的行政村达1200个,占全市行政村数的45%,开展村企结对的企业达2001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500家。

2006年,共有2883家企业与1823个行政村结对,到位资金1.1亿元,结对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8.7%。其中余姚、宁海、邺州等县(市)区所有村均已找到结对企业,慈溪、奉化的部分乡镇已实现全覆盖。在村企结对建设新农村的直接推动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的增长点。2006年累计建成农家乐休闲旅游村56个、休闲旅游点142个;共接待游客408.6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亿元。

3.联镇带村建设新农村取得初步成果

建立“联镇带村”工作制度的目的,是整合市、县、镇、村力量,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在更高层次上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3月起,市委、市政府开展党政领导联镇带村活动,市级党政领导分成9个小组,分别带领市级有关部门到联系的9个县(市)区调研指导,共有18位市级领导和60多个部门分别联系9个镇。自市领导联镇带村促进新农村建设制度实施以来,各个组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市领导与市级部门多次到联系镇村,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定规划、理思路、议措施,既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密切了城乡干群关系,也增强了部门为农服务意识,推动了部门工作职能的转变。

市主要领导对联镇带村工作非常重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分别多次听取情况汇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研究,明确工作要求。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多次深入鄞州区姜山镇及其翻石渡村,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动员企业开展“村企结对”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

4.村落文化和基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各县(市)区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绝大部分村庄将村落文化宫建设纳入建设规划之中,许多村庄村落文化宫建设卓有成效,如三七市镇三七市村,村落文化宫建设投资120余万元,共有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内设11个活动室,有图书3000余册,报刊41种,是一个高标准的村落文化宫,现已建成开放。而鄞州区计划从2006年起到2008年,投入1200万元扶持资金,力争使全区407个行政村的村落文化建设都达到星级标准。据统计,2006年,全市共有市级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115个,1883个行政村建有文体活动场所,总建筑面积达到57万平方米,全年完成戏剧演出1000场次,放映电影10389场,观众人数达500余万人次。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农村指导员制度,做好村级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以“四民主、二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机制,促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以“平安宁波”创建为抓手,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采取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勤、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等办法,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5.社会保障与培训就业服务成效显著

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稳步发展,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到2006年,失地农民保障措施逐步健全,被征地村覆盖率达到89%,提高5.4个百分点,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0.2万人,净增3.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参保人数达361万人,参保率达94.5%,农忖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5%。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93.2%。

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岗就业方面,主要是强化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市、县、镇三级就业服务网络逐步形成。2006年完成各类农民培训34.48万人,其中农业技能培训9.86万人,转移就业培训8.24万人,岗位技能培训15.19万人(含部分外来劳动力),后备劳动力培训1.19万人,受训后转移就业6.73万人,转移就业率为71.4%。全市乡镇(街道)建就业服务站率达100%,社区建室率达96%以上,约1500个行政村建立劳动保障服务室,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管员。

6.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市和县(市)区建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新村办”)等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集合发展规划、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劳动保障、环境治安等各方力量,初步形成了统筹城乡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合力。2006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甬党〔2006〕4号),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将新农村建设的36项具体任务、9个配套政策制定工作的责任,分解到46个市级部门,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健全。

同时,加快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的系列配套政策,近年来,除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岗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意见》、《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外,还强化编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启动《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纲要》的镇村布局、产业发展、人口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六个配套规划。

(一)基本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宁波根据自身需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探索出许多发展新模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基本模式。

1.创新型新农村

这种模式的特色是,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注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方面特别关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基本制度的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加注重管理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这种类型主要发生于领导班子能力强、基层组织凝集力强的村。

实例1:创新组织形态,创立和谐促进会。慈溪市天元镇元甲村,全村区域面积大约为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040亩,有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38户。全村有民营企业100多家,外来务工人员1200人。2006年10月,元甲村创立了“元甲村和谐促进会”(简称“和促会”),该“和促会”是在镇党委的指导下,由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管理和协调的,具有民间性、共建性、互助性、服务性特点的群众组织。“和促会”成立以来,组织会员开展帮贫扶困活动,有近70名企业厂长(经理)捐资近30万元;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劳资纠纷多起,有效地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促进本地人与外来务工者建立融洽社会关系,使外来务工者融入当地社会;解决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突出问题。

2.生态型新农村

这种模式的特色是,把建设生态型农业、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商业放在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位置,更加注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生产、生活和生态的联动发展。

实例2: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生态产业。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全村有7个自然村,人口1060人,共396户,村里有一家村经济合作社控股的集体企业,即宁波天工实业有限公司,下辖天工巨星、天宫庄园果汁果酒、天宫庄园休闲旅游、农业开发和房地产发展5家子公司。该村早在2002年就实施秸秆气化工程,年产气约35万立方米,供应观光大棚、食堂、农户们的燃气。近几年来,湾底村已建成万亩桑果基地,村里利用丰富的桑林资源,在桑田里划出几十亩地用来养鸡野兔,既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充分利用土鸡和野兔的粪便滋养土地。利用桑枝条、葡萄枝条等,进行加工处理,碾成碎末,做香菇的繁育基质,利用香菇的废弃基料(质)作为桑树等作物及林木的肥料。然后利用良好的生态农业搞旅游等,目前生态型产业已形成规模效应。

3.古韵型新农村

这种模式的特色在于,将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古文化村落和城镇建设成为具有古韵特点的旅游景区,通过开发古文化、古建筑资源,达到加大保护和提高农村经济的双重目的。这种类型常见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实例3:历史文化建新村,古韵浓重乡村画。前童古镇位于宁海县城西南14公里处,方圆2公里,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韵的小镇。它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至今仍保存有1300多间各式古建民居。古镇遵循引水植树优化环境、耕读敦睦、训育后人的美德,历代人才辈出,形成了“小桥流水遍庭户,卵巷古院藏艺文”的古文化风范。前童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重塑古镇,目前已成为宁波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4.和谐型新农村

这种模式的特色在于,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把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达到经济收入提高,收入分配趋于合理,社会治安良好,生态环境优美,人与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新农村。这种类型主要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村镇。

实例4:和谐理念建新村,家家都是富裕户。奉化市城北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全村现有农户297户,总人口787人,耕地741亩,整个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拥有各类企业60家,其中工业企业20多家,三产企业10多家,农业企业7家。村里开展以江南风情园、盆景园等几十处景点组成生态观光旅游和农俗风情游乐,旅游和门票收入超千万元。村民都住进了村里统一建造的宽敞、舒适的别墅,村里还为每户人家投了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等福利,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目前村里人人有活干,家家有保险,全村没有一户贫困户,家家都是小康富裕户。近年来该村相继获得了全球生态500佳、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等几十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

5.工贸型新农村

这种模式的特色是,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强调工业强村、三产强村,积极引进工商企业,注重村企结对,以农村工业化促进新农村建设。这种类型常见于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和乡镇中的城中村、城郊村和中心村。

实例5:引进工业企业,村企共赢建新村。镇海区庄市街道光明村,该村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345.5亩,农村住户919户,总人口2453人,农村劳动力1525人。村里引进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摩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每年企业给村里各种捐款几百万元,同时为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如宁波华通电器集团公司,是镇海区的骨干企业,集团总部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驻地村民职工约500人,村里提供给公司相对稳定的职工队伍,企业外来职工也为村集体和村民提供房租收入,企业每年给村集体输血近百万元,并与村集体共同出资开发产业。

(二)主要支撑

宁波新农村建设探索出许多新模式,一些基本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认可和推广应用,主要得益于如下五方面支撑。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宁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得到市级主要领导重视,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也非常重视,成立了相关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开展新农村建设,形成从上到下、机构健全、协调有力的组织网络,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已成为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基本共识。

二是政策引导,财政扶持。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切实贯彻落实“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精神,以政策为引导,出台了村企结对、联镇带村、土地指标优先等政策,引导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尤其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不仅在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加大财政投入,而且在劳动就业培训、文化教育等软件方面也加大财政投入,以财政引导大量的社会资金和人力参与推动新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是规划先导,强化特色。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建立健全村镇规划体系,按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优化城镇规划,以镇为单位分片编制村庄规划,强化城镇和村庄发展特色,通过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方式,将规划落实到位。

四是强化班子,尊重农民。主要是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将经济能人和工作业务强的党员干部推向重要领导岗位,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村集体财产公开管理,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管理水平。将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报酬列入财政预算范围,定期给予每个月数百元以上工资。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代表的决策与监督作用,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

五是村企结对,社会参与。近十年来,宁波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非农化阶段,农村经济收入增长主要依靠非农产业,发展非农产业要依靠企业。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与村庄自愿结对共建,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土地生产效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回顾近三年来宁波的实践,新农村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最基本的经验在于正确把握了发展内因“三自一主体”与发展外因“三推一结对”的有机结合,并正确处理好建设中的五个相互关系。

(一)发展内因“三自一主体”

宁波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因素是农民,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宁波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激活新农村建设内在因素,发挥内在因素的作用,宁波的主要做法是坚持农民自力建设、自我管理、自主创新和农民主体作用。

自力建设,就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农民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民自力建设,包括自己创业发展非农产业,自己主动转岗就业提高收入,自己依靠勤劳双手发展农业,自己动手修建和整治宅院,自己动手清理河道和居住环境,自己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素质等。农民自力建设使新农村建设形成政府与农民的两头热,为宁波成功开展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自我管理,就是在行政村范围内农民自我管理村务,提高村庄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村庄政治文化水平。这主要包括,农民自我管理集体资产,通过股份合作制等手段,规范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优化集体资产,增加农民收益,提高村域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农民自我管理集体经济财务,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形成透明、公开的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村庄教育、文化、娱乐、社保等社会事业,形成独特的村庄社会管理模式。

自主创新,主要是发挥农民的创造性,自主创新科技,自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农民自主创新主要包括:科技自主创新,宁波农民科技创新能力很强,农民的发明专利和产业化生产成功例子很多,如慈溪农民自己发明生产的防弹衣,产品远销美国军方。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如集体土地流转方面,宁海、慈溪等地农民探索农用土地置换促进规模经营,宅基地整理后村庄内部公开招投标;在村庄道路绿化方面,象山农民探索将道路绿化出租给当地农户种四季菜等。

农民主体,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坚持依靠农民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要树立农民主体意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树立农民人力资本意识,宣传引导农民,教育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树立新农村建设的以农民为本意识,围绕农民,为农民服务。

(二)发展外因“三推一结对”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农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还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市场和企业的推动,这也是宁波落实中央“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精神的必然要求。

政府推动,主要是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宁波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遗余力地建设农村道路交通、海堤围堰、农田水利、水电通讯设施,建设农村(村落)文化宫,整治农村河道,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向农村广大地区延伸。同时,政府还通过宣传优势,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利用政治优势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利用组织优势开展领导干部联镇带村、组织农民培训就业等活动,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社会推动,主要是依靠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全市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84家,涉及农林牧渔各产业,入股社员5582个,联系带动农户19万户,作用日益显著。在利用个人力量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全市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如奉化市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孔照庚,先后出资20多万元帮助岭头村浇筑水泥路面、建造公共厕所。广渡村企业家周马河、周永时、周永川3人担任广渡村经济顾问后,针对该村村民缺少文化活动场所的现状,联合出资7万多元,帮助该村修建了一幢标准的老年活动楼。

市场推动,主要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方式推动新农村项目建设。宁波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利用民营经济优势,积极推动建设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如农村农贸市场、连锁超市等项目建设,遵循市场价格规律,通过竞标和拍卖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对村际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则通过招投标方式,以市场运作方式提高建设效率和降低建设成本。对宅基地、公建地等非农建设用地,通过市场竞标方式,促进土地高效流转。

村企结对,主要是指以政府为导向,以村庄和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和村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为基础,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与村庄结对建设新农村。宁波通过村企结对极大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如奉化市滕头村,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家村办企业(服装厂),通过滚动发展,现已拥有37家企业近万名员工、4个工业区,形成了以服装为龙头,以汽车配件、出口纸箱、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为主导产品的滕头集团公司,滕头村呈现出户户有别墅、家家有汽车,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象。

(三)正确处理好五个相互关系

宁波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是正确处理了以下五个相互关系。

一是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好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支持项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培养选任、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等手段,加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同时又充分发挥市场基础配置作用,按照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招标形式,既强化政府的参与和监管功能,又强化市场配置功能,提高建设新农村的效率和效益。

二是建设主体与外力之间的关系。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因索是农民自身,外在因素只有通过内在因素才能起作用。宁波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非常注重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尤其是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作用,促成内外因素共同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是基本要求与创新特色的关系。中央对建设新农村有基本目标要求,宁波将这个基本目标要求细化到具体村庄,同时根据各地农村实际,注重创新特色,把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在广大农村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新天地,形成有共同目标、实现途径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四是科技创新与要素投入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鼓励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又加大资金、劳动等要素的投入,促成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和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的有机统一,使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和资金等要素产生共同推动作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软件和硬件共同作用的良好局面。

五是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的关系。既重视发展农业,又重视发展非农产业。基于宁波发展阶段和农村发展实际,一方面,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把农业产业化推向新的高潮;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工业、商业等非农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www.xing528.com)

宁波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既面临许多共性困难和问题,也面临许多特殊性困难和问题,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到新农村建没进程。

(一)建设中的共性问题

从宁波建设新农村的实践看,各县(市)区普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工作要做在前头。思想决定行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思想落后会导致行动滞缓。在宁波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思想观念滞后还比较普遍,一些农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一些村干部存在不切实际的建设设想,在资金筹集上过于依靠政府财政扶持、社会捐赠等;一些乡镇干部对新农村建设重视不足,对中央和市、县(市)区政策理解不透,政策宣传能力差;一些县(市)区干部还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等等。

二是土地资源约束。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普遍面临的瓶颈性问题。农村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土地资源,发挥土地资源经济效益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但由于法律和政策制约,农村土地不能按市场规律流转,土地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土地效益比较低。宁波人多地少,农保地比率很高。建设新农村没有建设用地支撑,许多建设项目因无地而推迟或流产,尤其是事关农村发展大局的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用地得不到保证,非农产业和新村建设用地得不到保证。部分村庄除现有的村庄建设用地外均为农保用地,没有可马上启动建设的地块,须等农保用地调整后方可按规划进行建设,从而导致村庄建设规划无法按期实施,新农村建设难以顺利推进。

三是建设资金不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仅村庄基础设施初步完善所需的资金就达数百万元。然而,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有许多村庄年可支配收入不足20万元,更有些村庄收入不足5万元,使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面临巨大缺口。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另外三个重要渠道是乡镇、农民和农村企业,但从宁波的情况看,目前约有25%的乡镇财政收入不足2000万元,还是处于吃饭财政状态;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0元,农民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力极其有限;农村企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企业的基本属性决定其难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主体。

四是人才资源短缺。人才资源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宁波人才资源紧缺,许多村庄有能力、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或创业,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年人、小孩子和妇女,即便是留在村庄的能人也主要从事个体私营经济,而新农村建设有许多公共建设项目和公共事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撑,使新农村建设面临人才资源不足与农村人才外流的尴尬局面。

五是村庄规划滞后。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村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差异较多,规划人口和用地规模普遍偏大;忽视规划编制和轻视规划管理;重视新村建设,轻视旧村整治等。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规划的科学性和平民化不足,普遍存在市、县、镇、村各级规划不衔接,各镇、各村规划类同,功能定位不明,缺乏特色,规划与实际脱节,规划水平低,可操作性不强等。此外,在村镇规划中,还存在专业术语多,群众搞不清,干部难理解;规划审批、调整和监督不力,村镇规划如何执行、如何监督缺乏强制性规定等问题。

(二)区域性特殊问题

由于各县(市)区基础条件不同,发展也不均衡,建设新农村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南部地区。一是产业发展较薄弱,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广度、深度不够。县(市)级财政资金投入有限,镇(街道)财政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三级资金投入都有限,造成新农村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只能按照预定目标,实施示范村的创建和整治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空心村的整治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都未能真正达到要求。二是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重、转移就业难、保障压力大。近年来,因农村土地流转、土地征用等原因,农村闲置劳动力数量增加,如何对这些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转移就业、给予养老等生活保障存在许多问题。三是规划滞后,大部分行政村没有制定村庄建设规划或发展规划,村庄建设杂乱无章。另外,规划科学性不强、操作性不强,造成规划与建设脱节。此外,镇乡街道的新农村建设主导作用发挥还不明显,指导和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主要原因是有些乡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分管领导配备不强,缺乏负责日常工作的新农村建设专门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

中部地区。一是村庄面貌与环境亟待改善。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一些地区农村形成了拆迁安置村、城中村、城郊村、远郊村等各种形态的村庄格局。除拆迁安置村外,其余类型的农村仍旧没有摆脱传统的农村模式。城中村和城郊村道路狭窄、房屋布局散乱、违章建筑泛滥、脏乱差现象严重。二是村庄贫富差距大,启动资金难筹集。地处近郊,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在政府的引导下相对容易改建;而对于偏远地区,经济比较薄弱的村庄,启动资金难筹集,改建周期较长,这部分的村庄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一,个别村庄还需政府出台特殊优惠政策。三是土地指标紧缺。工业发展速度较快而占用了大量的建设用地,土地指标受到限制,制约工作进程。农村宅基地有的已多年未批,个别村庄已出现想改建而无启动地块的困境。四是审批环节过多,规费收取过多。各部门机械地套用法律法规,按照商品住宅模式收取多种规费,目前各种规费收取仍然还有20项左右,据初步测算每平方需要增加200多元。五是规划设计难定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大部分村庄受市各类规划的控制,而且市规划多变,影响部分镇(街道)、村新村建设的规划选址工作。

北部地区。一是生产与生活混杂现象难以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个私企业发展迅速,导致许多村庄内形成了较多的个私企业和家庭作坊,而这些个私企业又混杂于村民住宅之间,对村民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村庄内的现有企业及家庭作坊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够雄厚,且土地指标紧张,要在近期搬迁难度很大,影响村庄的改造及环境整治。二是村庄建设及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村里没有专职的规划管理人员,村庄的规划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村庄内个私企业和家庭作坊的迅速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需要相应的生产和生活用房,导致村民不断扩建和违章搭建,对村庄环境影响较大,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又因大量外来人口与本地村民生活方式的不同和文化差异,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全因素。虽有部分村庄已建了暂住人口公寓,但较多村庄因经济实力和用地等问题,暂住人口公寓的建设近期无法实施,对村庄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一定影响。三是公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道路过窄,等级偏低,停车设施匮乏。电力电信等线路的布置凌乱,影响村庄的环境景观。特别是村庄内基本没有排污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和生产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平衡此外,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广,保障水平还不高。

城市中心区。一是股份制改革后续问题显现,缺乏规范政策的指导,股份经济缺乏发展后劲,股份经济合作社主体地位不明确,退出试点上资产转化问题多。在股份经济退出机制试点中,集体资产转化涉及颇多问题,如集体房产难处理,资产拍卖底价过高,征用标准不一致,债权债务难化解等。二是村级发展留用地落实难,土地征用和发展留用地落实不同步,发展留用地审批控制不合理,容积率控制不合实际。三是旧村拆迁改造问题多,拆迁缺乏整体性,拆迁货币安置标准较低,改造过程存在重拆迁轻安置现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难,征地难,拆迁难,资金缺口大。四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城郊二元格局仍然存在,近郊新居民的“土保”、“医保”享受待遇与城市老居民的“城保”和“医保”在享受标准上有较大差距,标准偏低,而且社会保险各险种之间还不能转换衔接。社会保障还没有达到全覆盖,被征地人员积极性不高。五是在社区建设方面,农转非还没有全面完成,路灯移交存在一定困难,有些社区还得不到承认等。

(三)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

宁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性问题或苗头,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足,村级公共服务职能弱,外来人口没引起足够重视等,其中有些主要问题或苗头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和纠正,就有可能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甚至演变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倾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新村建设等同新农村建设倾向。主要是城镇近郊的一些地区将新村建设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手段,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把农村大拆大建当作工作重点。这种错误做法的根源在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涵了解不深、把握不准,没有深刻理解中央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的意图,没有抓住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矛盾。其危害性在于注重新农村形象,不关注内容和实质,最终可能造成本末倒置,使新农村建设陷入恶性循环怪圈。

二是新农村建设两头热中间冷倾向。即市、县(市)区政府和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热情很高,而乡镇级政府不大关心、不乐于开展新农村建设。这是因为,现行的新农村建设投入运作机制是市、县(市)区财政、乡镇财政和农村自筹四方共同投入,通常是市、县(市)区财政投资后,乡镇要有配套资金,因不少乡镇财政收入不足,配套资金难以筹集,造成乡镇政府积极性不高。基于乡镇政府是县(市)区政府和农民的重要连结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乡镇政府的热情参与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乡镇的冷淡态度将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建设中的形象工程倾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村镇不切实际地提出宏大的建设目标,如兴修大中型水利设施和供排水设、宽广的村庄马路、宽敞的村庄办公大楼、整齐的别墅新村等,甚至修建宏伟的村名牌坊、宽大的游泳池、宏大的村庄公园和戏台等,这些项目动辄上百万元,并且耗用大量宝贵的资金资源和建设用地资源。而目前农村整体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比较少,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而政府财政扶持还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建设项目的实施主要依靠农村企业赞助和农民自筹,这就难以避免加重企业和农民负担,浪费集体宝贵的土地资源。这种倾向的危害性在于,混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挫伤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

四是农家乐特色不足、一哄而上倾向。不少地区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大力开发特色餐饮、垂钓休闲、度假休闲、民俗文化观赏等项目,有的县(市)区同时开发上百家“农家乐”。在较短时期内,“农家乐”一哄而上,造成以下不足:特色不够明显,质量不够高,类型单一,活动内容少而雷同;服务不到位,很多“农家乐”设施简陋,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少、素质参差不一,难以适应城市游客的需要;营业时间大都集中在5-10月份,季节性强,经营时间短等。由于旅游需求量是一个渐增的过程,旅游需求在短期内是有限的,这就造成“农家乐”难长期乐的现象。这种倾向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思想,其危害性在于浪费资源,损害长远利益。

目前,宁波新农村建设正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面临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好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

(一)基本判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同农村地区因生产力有差异,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其面临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同。

纵观世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集中城市化阶段。自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是在这一阶段成为城市国家的。集中城市化过程体现的形式就是人口、工业向城市集中。第二个阶段是城市和工业郊区化阶段。从50年代到70年代,是全世界发达国家全面进入城市郊区化的过程。其主要动因是,城市里白领阶层为改善住房条件搬到郊区居住,在大量居民进入郊区以后,出现了工业郊区化,然后逐渐是商业郊区化。第三个阶段是泛城市化阶段。进入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出现大量居民离开城市地区到广大农村工作和生活现象。第四个阶段是再集中城市化阶段。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老龄化及对医疗、卫生等集中服务要求,于是一些居民又重返城市。

从宁波农村发展情况看,目前农村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流,城镇郊区集体土地不断被征用,许多农民已完全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居住在城镇,就业在非农产业。宁波新农村建设呈现以下三方面趋势:在空间布局构筑了中心城区一副中心城市一城镇组团一中心村——般居民点的基本构架;在产业发展上,加大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大村企结对力度,加快土地向规模化经营发展;在人口转移方面,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开展山区移民工程,促进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显然,宁波新农村建设相当于世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即城市和工业郊区化阶段,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步入加速发展时期。

在这个城市化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矛盾很多,如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工业不够发达,商业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农村信息化程度低,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职能缺失,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城乡社会事业差距较大等。从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看,各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工业不够发达对其他矛盾的存在起决定性作用,处于支配地位。只要加快工业发展,就可以带动商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就可以吸引城市工业和人口向农村迁移,推动农村城市化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可见,宁波正处于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矛盾是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不够发达的工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即工业还不够发达。

(二)发展方向

世界发展规律表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上述对宁波农村发展阶段的判断,以及新农村建设主要矛盾的基本判断,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宁波新农村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农村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紧紧围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这条主线,以经济功能区划和居住功能区划为重点,打破村镇行政界线,分区连片规划,编制通俗易懂的平民化村镇规划,努力构筑全新的产业经济区与和谐居住区,把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天地。

一是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新型工业化不是传统的家庭作坊式乡镇企业主导的工业化,而是规模化、信息化、环保清洁的工业化;不是传统的村村冒烟、户户办厂的工业化,而是产业聚集、产业链布局、“三废”高标准处理的工业化。发展农村新型工业化,要加快村企结对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入驻农村,促进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村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要加快将家庭生产企业从生活区剥离出来,向生产区集中;将零星的村办企业从村庄剥离出来,向中心村和乡镇工业区集中。要允许农村工业用地异地转换,将边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地区的工业用地,以及零星村庄工业用地向中心村和乡镇工业区集中,组建规模宏大、设施完善的农村工业园区,实现农村工业的异地办厂、异地建设标准厂房、异地收租。

二是走农村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主要是将新时期农村住宅建设放在宁波新型城镇化中来考虑,农村住宅建设要为小城镇发展添砖加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逆城市化已成为发展潮流,小城镇已成为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宁波人多地少的实际,农村住宅建设要向多层、高层发展,以此聚集大量的农民,加快小城镇发展。而对于城中村、城郊村,要按照城市社区发展要求,将其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尤其是对当前城中村、城郊村出现的路灯交接管理、道路交接管理,零星土地征用,以及社会保障双轨制等问题,市级政府要从长计议,从根本上切实解决,把农民转变为市民,把城中村、城郊村改变为城镇社区,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三)发展思路、目标与重点

1.发展思路及原则

基于上述基本判断以及宁波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宁波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是: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目标要求,紧紧抓住工业不够发达这个主要矛盾,以及非农建设用地利用效益低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非农建设用地有序、合理、有效流转,加快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抓住新村规划建新社区,走农村新型城镇化道路;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走富民强企的双赢之路;依法建设和管理村镇,走和谐宜居新农村之路;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走改革开放新农村之路,促进“三农”向更高水平、更新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努力走城乡互动、融合发展之路。

为此,宁波新农村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注重社会共建和各方联动,注重公共资源整合和加大财政投入。二是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注重规划总领和规划协调,注重差异性分类指导和建设。三是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注重发展重点和实施载体,注重分解目标和逐步推进。四是镇村为主、尊重群众,注重建设强镇和强村,注重农民主体意识。五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2.发展目标及重点

宁波新农村建设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力争在今后三年内(至2009年),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和管理实现科学化,规划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农村道路、村内街道实现全面硬化,公交出行便捷;标准农田建设、水利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有根本性改变,农业生产稳步提高;村企结对实现全覆盖,这些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等取得预期效果。

第二步,再过三到五年内(2010年至2015年),建成一批现代化农村工商业产业园区,一批现代化农村社区,一批现代化农业企业(基地),农村与城市差距、农民与市民差距缩小,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和雏形。

第三步,力争到2020年,农村实现城镇化和产业化,农村与城市实现生产生活互动、文化交流互动,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按照上述发展总体目标,宁波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科学规划农村。规划是先导性的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规划先行。要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的基本要求,深化城镇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社会事业布局规划,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档次。

二是发展农村工业。工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要扶优限劣,扶持发展优质企业和项目,限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提升农村工业结构,促成农村工业区块形成和发展。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村企结对,促进产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延长和形成新的产业链,加快生态工业发展。

三是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农村改革是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围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机制的建立,深化乡镇职能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支持力度,探索农村宅基地等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改革,促进土地等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四是建设农村社区。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按照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服务健全、生活舒适的要求,逐步把传统村落改造成农村新型社区。要引导改变农民居住方式,建立以户为单位的宅基地供应制度,参照城中村改造的做法,倡导成排、联片、多层的公寓式住宅建设,开展房产证、地产证发放工作。

五是加大社会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和谐之本。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转岗就业率。要提高农村养老、医疗、工伤等基本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的形成和发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六是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现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民充分享受村级收益分配和社会保障,使农民成为享有薪金、租金、股金、保障金的“四金农民”,其中以从事二、三产业的薪金收入为主。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程,在当前情况下,宁波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切实提高集体土地经济社会效益,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壮大集体经济和有效管理集体经济,促成多方联动合力建设新农村。

(一)切实提高集体土地经济社会效益

土地是农村最富有和最具潜力的经济资源,优化农村集体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提高集体土地的经济社会效益,最佳途径是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根据我国现有的土地管理法规,集体土地不能进入市场自由流转。在这种背景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有三种。

第一,规范农用地流转。促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企业经营集中,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管理土地,走精准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之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条路径虽然能较大提高土地经济社会效益,但农业通常是弱质产业,依靠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经济社会效益潜力非常有限。

第二,促进非农建设用地流转。促进非农用地向工业、商业等集中,走工业化、商业化之路。现代工商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非农用地向工商业集中是提高土地效益的最佳选择。从具体操作看,依法促进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方式有三种:一是不改变土地性质,通过村庄土地整治,促使土地在村集体经济内部自由流转。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内提高了土地效益,但流转范围太小,土地配置效率较低。二是不改变土地性质,通过土地异地置换,形成土地跨区域流转,促进土地向工业园区集中。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土地效益,但由于受城镇规划等因素限制,操作难度较大。三是改变土地性质,将土地征为国有,政府再将相同或不同地块出让给原村集体组织经营,形成土地市场化配置。这种方式配置效率最高,但受国家土地出让受益分成政策的影响,土地流转成本较高。

第三,加快农村住宅改革。盘活农村宅基地,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新机制,包括跨村庄、跨乡镇流动机制,宅基地退出机制等,引导农村住宅建设的集聚化、多层化、公寓化发展,将农村住宅转换成可以上市交易的商品房,实现土地的资本价值,同时又保证农村聚集区内拥有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二)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公共财政扶农支农,这是贯彻落实“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虽然,公共财政扶农支农由来已久,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哪些内容属于公共财政支付范围,目前各界分歧较大。鉴于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宁波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要合理界定公共项目和非公共项目,同时要创新公共财政支农体制机制。

合理界定新农村建设公共项目。在公共项目的界定上,主要是参照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财政的支付项目,同时要考虑公共财政的人均支付量,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如农村教育、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等,这些项目在城市由公共财政支付,在农村也应该由公共财政支付,但在财政支付数量上,应做到城市与农村人均支付总量的基本平衡,以避免财政透支和不公平对待。

创新公共财政支农体制机制。一要建立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的财政支农制度,将涉农的各级各部门支农资金集中起来,统一使用,集中财政资金建设一批公共大项目。二要建立专项公共财政支付制度,对农村教育、道路交通、农田改造、最低保障等公共性项目,由专门的市级财政资金来保证实施,确保重大公共性项目财政资金的全覆盖。三要建立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的监管制度,促成公共财政支农的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格局,促成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的全面、公开和透明。四要建立市域财政统筹制度,强化市政府的区域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对财政收入较少的乡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三)壮大和有效管理集体经济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最重要的工作是优化集体经济资源,发挥资源最佳经济效益。从政策法规和市场价值两个因索看,建设用地是当前农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最主要的经济资源,发挥土地的资本功能才能加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发挥土地资本功能的形式很多,如建设农贸市场和商业街、土地出售建房等,或以土地入股建设标准厂房出租,土地入股建设商业大厦等等,其中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新型工业是大部分农村发展经济的基本途径,也是壮大集体经济的基本出路。当前重点工作应是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允许近郊村使用集体土地开发三产等经营性项目,相应的审批手续从简,减免村级租赁收入对地方税收的贡献部分。

有效管理集体经济。一要坚持集体经济财务公开制度,实行村民代表定期监督制和乡镇财务代管制。二要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针对当前各股份经济合作社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快机制创新,探索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快速稳妥的决策机制、精简高效的用人机制、灵活多样的股权流转机制、科学合理的干部分配机制。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效益差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指导其逐步退出;对效益中等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指导其加快发展,转变为好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对效益好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指导其向股份公司方向发展。市里要出台综合性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工作意见,出台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管理条例,确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法律主体地位,以解决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管理、注册登记、税收优惠和向公司化转变等问题。

(四)促成多方联动,合力建设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统一协调各方工作才能有效推进。要强化部门联动。建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细化部门新农村建设职能,完善目标措施。完善项目优先立项制度,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优先落实。

要深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化解乡村债务、确保村级组织运转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要完善乡镇职能,在完善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健全县镇两级规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多职能合一的镇乡级新农村建设指导协调机构,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并村和撤村建社区工作,完善中心村和乡镇新社区建设。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等。

要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以“组织要完善、班子要坚强、队伍要壮大、制度要落实、阵地要巩固、实力要增强、群众要满意”为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搞好村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村级办事程序,完善村务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落实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坚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让他们及时充分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活动的深入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题组组长:阎勤
课题组成员:杨明祥 方建新
吴勇 农贵新

附表1:宁波市2006年行政区划和陆域面积(单位:个、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宁波市统计局2006数据

表2:历年宁波农村发展基本情况

表2:历年宁波农村发展基本情况(续上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