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改促发展,质量管理关键

技改促发展,质量管理关键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当党委副书记的时候,刚好要上全面质量管理的课程,我也要参与其中的学习和考试,最终在干部的考试中,我的成绩是第一名。一是产品的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总之,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实现了两个同步增长,即速度、效益和后劲的同步增长,企业和职工收入同步增长。1990年,企业获得了国家质量管理奖。分厂及部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技改促发展,质量管理关键

彭世涛

彭世涛

彭世涛 原苏州振亚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彭世涛,198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专业(夜大)。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任辽宁锦西海军训练基地技术部室主任。1969—1993年在振亚丝织厂分别任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人、党委副书记、书记、厂长。1993年组建了织造、练染、服装一条龙的苏州振亚集团公司,并出任董事长、总经理。任职期间,完成了200台喷水织机以及准备设备的技改项目,实施了2000吨和3000吨能力的FDY纺丝项目。1990—1993年,该厂被列入全国500强、纺织部50强企业;1989年起,企业先后获得了国家档案管理一级企业、国家能源管理一级企业、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丝绸行业唯一获奖的企业)等称号和荣誉;1993年被列入全国一千家利税大户;1992年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为国家大型一级企业。1987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获全国1988—1989年度优秀经营管理工作者称号,获全国1989年度五一劳动奖章,获江苏省1990年度优秀转业军人、江苏省1991年度劳动模范等称号。连任几届苏州市人大、政协代表。

我是学电子的,在部队里的专业是导弹的无线电遥测,便被派到丝织厂去当电工班长

我是1934年出生的,在苏州参军之前,就读于江苏省省立高级中学,这所学校在当时的苏州是最好的,政治氛围也十分浓厚,当时在我所读的班级里就有一个学生会主席和一个团总支书记。也是当时学校政治氛围十分浓厚的原因,我和班里大多数同学一样,也报名参军了。当时家里人并不知道,直到批准之后,我才和母亲讲明了这一情况。首先,开始在苏州的一个军营里集中,到1951年1月,我们来到了安徽安庆海军通讯学校进行正式学习,那时候给我们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这就算是正式入伍的标志。

在这所学校学习了一年多后,我被派到上海东海舰队实习半年,随后就正式调到了青岛海军三分校去当助教,在那里当了三年多的助教。1956年,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为了培养舰艇的指挥官,也就是航海长、通讯长,决定成立第二海军指挥学校,到我们学校挑选了一些老师过去进行升级培养,一共有6人,我是其中一员。进修了两年之后,海军司令部改变了计划,于是我在1958年又回到了青岛,到海军高级专科学校去当老师。1959年,我突然接到调令,要把我调到辽宁锦西海军训练基地,现在叫葫芦岛市。从一开始的技术员到后来的营级室主任,我在那里待了10年。

文革”开始后,因为各种原因,我于1969年转业,回到了苏州。虽然是苏州人,但我在苏州没有任何人脉关系。我是学电子的,在部队里的专业是导弹的无线电遥测,便被派到丝织厂去当电工班长,也就是修理电气。干了几年之后,因为我的表现积极,又很服从上级安排,所以没过多久我就担任了机修车间的副主任。在“文革”期间,任“七二一”工大的校长和厂科研所的支部书记、三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办公室负责人。从1980年开始,我们工厂里几个比较有经验的老领导,办了不少培训班。我开始做涤纶纤维,当时在纺织部是走在前头的。

1984年时第一轮经营承包制全面实施,就是厂长负责制

我1984年担任党委副书记,1986年正式当上行政职务厂长。在这期间,市里还任命我兼丝绸局副局长。我当党委副书记的时候,刚好要上全面质量管理课程,我也要参与其中的学习和考试,最终在干部的考试中,我的成绩是第一名。在当了厂领导之后,考虑到自己对丝绸业务的了解一般,所以从管理入手,主要抓各项管理。也是碰上了很好的机遇,1984年时第一轮经营承包制全面实施,就是厂长负责制。如果效益好的话,上缴一定的基数,剩下的全部归厂里所有。开始我们的效益是一千多万元,在我离任的时候是三千多万元,增加了两倍;产值也增加了两倍多,之前是一亿多元,后来差不多是四亿元。1986年实现利润1431万元,后来1962万元,实现利税2309万元,职工年收入达到6300元,增加了两三倍。但在收益好转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仅仅苏州市就有四大丝绸厂,浙江省也是如此,而且乡镇企业经常到国营企业来挖技术人员,所以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厂里就想办法进行技术改造。

我担任厂长期间,重点抓了管理上的问题。一是产品的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二是财务管理,按照国家规定,我厂总结的“资金平衡法”被肯定为六个现代管理法之一,在省内推广。三是我厂作为全市首批放开经营、转换经营机制的试点,坚持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点,实现了岗位技能工资制、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干部聘用制,形成了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制度。总之,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实现了两个同步增长,即速度、效益和后劲的同步增长,企业和职工收入同步增长。1990年,企业获得了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丝绸行业唯一获奖的企业)。(www.xing528.com)

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档案,特别是科研档案的支撑,离不开前人的研究成果与自身研究发明过程中的积累。我厂档案规范化管理起步较晚,但是我们号召各部门通力合作,将企业的各类档案按国家档案局的标准逐一落实。1989年6月,我厂作为江苏省首家“国家档案管理一级企业”通过了评审。我厂还成为国家能源管理一级企业和江苏省丝绸行业排头兵等。

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强化分级管理,实行分厂制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发展,我总是强调效益同步。为了创收,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首先就是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强化分级管理,实行分厂制,有丝绸分厂、化纤分厂,还有其他的如水电、空调、能源等,设置了一个通用部。分厂及部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经过几年的运作,各分厂基本形成和建立了产、供、销一体,责、权、利统一的管理机制。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就大大提高了,为完成工厂目标起到了保障作用。

我抓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技术改造,通过“七五”和“八五”期间的技术改造,企业活力增强,效益显著。我们工厂里原有的设备都是铁木结构,后来引进了200台日本的喷水织机,及其准备设备的技改。在化纤方面,分两期实施了FDY纺丝项目,第一期是中纺部试点在我厂做的,年产值2000吨。第二期在苏州高新区投入生产,全部为日本进口设备,年产值为3000吨。这是我任职期间对老厂技术改造、发展生产规模的主要投入。这些措施不仅对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使企业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初步形成了规模经济

所在的苏州振亚丝织厂产品在埃及参展,1992年,埃及

1990年以来,我厂连续三年位列全国500强、纺织部50强和全省50强企业,进入最佳经济效益最大规模行列。1992年,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为国家大型一级企业。1993年,被列入全国1000家利税大户。1993年年底,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是1986年的近三倍。后来,工厂越来越好,我们的规模和名声都大了不少。

1993年6月,我们组建了以振亚厂和第四服装厂为核心层,振亚丝织厂、立德(我厂在深圳办的服装厂)、练染二厂等企业为紧密层的苏州振亚集团公司,我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与此同时,借助国家外经委批准我厂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有利条件,组建了进出口部。尽管其业务、客户、创汇一切从零开始,但为企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因自主出口经营成绩显著,得到了省市外经部门的表扬。

我个人也获得了不少荣誉。我是1989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1990年江苏省优秀转业军人和江苏省人大代表常委,1989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在苏州市的人大、政协当了连续几届的代表,所以现在还经常会参加政协的一些活动。

采访时间:2015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