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择、应用与争议的分析介绍

选择、应用与争议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艾伯斯坦.哈耶克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埃布斯泰因.米尔顿·弗里德曼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3.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5.陈珂.弗里德曼的“仿佛法”与经济学的性质[J].经济论坛,2004(20).6.陈享光,刘宵.弗里德曼准则的

选择、应用与争议的分析介绍

1.艾伯斯坦.哈耶克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埃布斯泰因.米尔顿·弗里德曼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陈珂.弗里德曼的“仿佛法”与经济学的性质[J].经济论坛,2004(20).

6.陈享光,刘宵.弗里德曼准则的约束条件与实施[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2).

7.弗里德曼.货币稳定方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9.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0.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2.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3.弗里德曼.两个幸运的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4.弗里德曼、施瓦茨.美国货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傅耀.试析萨缪尔森与弗里德曼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16.高鸿业.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解读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7.郭家麟.夏代资产阶级货币学说——从费雪到弗里德曼的发展[J].财经研究,1980(3).

18.哈耶克.物价与生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19.胡代光.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0.凯恩斯.货币论(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伦(重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2.哈罗德.凯恩斯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3.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4.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25.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3.

26.海尔布罗纳.几位著名经济思想家的生平、时代和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7.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8.胡春生.凯恩斯与弗里德曼之金融理论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09(9).

29.李和平.弗里德曼的科学哲学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www.xing528.com)

30.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1.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2.马歇尔.货币、信用商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3.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探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34.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5.摩根.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它们对货币理论的贡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6.纽曼,米尔盖特,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卷3)[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7.漆光瑛,张冬梅,朱富强.国家干预的艺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沿革[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38.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9.唐娜.弗里德曼保守自由主义政治理论[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40.陶江.货币速度与“弗里德曼悖论”[J].南开经济研究,2003(5).

41.陶江.货币的交易速度重要吗?——评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J].经济评论,2004(2).

42.沃格林.革命与新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3.谢华育.承前启后的奥地利学人——米瑟斯[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1999(3).

44.谢华育.米塞斯和施特劳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10(31).

45.谢作诗,等.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缘起、内容及再解读[J].世界经济,2007(12).

46.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7.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8.闫坤如,桂起权.弗里德曼的“经济学假设虚拟性”的逻辑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9.杨晨.论马尔萨斯与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脉承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1).

50.杨德明.弗里德曼的经济学说和货币主义的历史命运[J].世界经济,1980(10).

51.杨建飞.论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中的证伪主义思想方法论[J].经济评论,2003(2).

52.尹伯成,等.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3.张洋.重读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关于经济学假设的现实性与合理性.世界经济情况[J],2008(11).

54.赵崇龄,杨春学.弗里德曼货币体系的经验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1986(6).

55.赵崇龄,杨春学.弗里德曼货币体系的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1988(8).

56.赵宇彤.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自由思想中的波普尔遗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7.钟祥财.关于“非意图的结果”[J].上海经济研究,200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