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值服务视角下的服务贸易文献综述

增值服务视角下的服务贸易文献综述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间产品贸易、制造业的服务化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呼唤相应的贸易统计改革。关于服务贸易增加值,国内学者尤其关注的是,根据增加值统计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问题。郭晶、刘菲菲,李玉峰、张志明和蒲红霞、马霞等学者都运用增加值贸易的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并在不同范围内进行了比较。本文拟对增加值视角下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重新进行测算。

增值服务视角下的服务贸易文献综述

1990年以来,新技术、贸易自由化使国际分工经历从广度到深度的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以及贸易壁垒的削弱,使最终产品的生产被分割成许多更小的环节,原来只能在一个国家内进行的最终产品的生产被分为多道工序由多个国家共同完成,这种经济全球化下新的生产方式被称为工序分工,所形成的新的贸易形式被Grossman等人(Grossman&Rossi-Hansberg,2008)称为工序贸易。2011年WTO将这种贸易模式称为任务贸易,并指出人类已经进入“世界制造”(made in the world)的时代。在工序贸易或任务贸易的概念出现之前,对工序分工与工序贸易的研究已经在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国际生产分割”、“国际外包”等现象有关的理论文献中有所体现。新千年以来,这种生产和贸易方式伴随着跨国公司股权和非股权投资的大力发展得到迅猛推进,全球价值链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深入广泛地发展和延伸。

与此同时,全球生产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尤其自金融危机后,各国发现在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增加就业甚至提高国防实力方面,制造业意义重大。无论是美国的“再制造业化”还是德国的“工业4.0”,以及我国的“2025制造业发展规划”,都强调智能型的制造业在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提升。Robert Stehrer等人(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许多国家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含量超过制成品含量。

中间产品贸易、制造业的服务化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呼唤相应的贸易统计改革。2011年以后才得以完成的增加值贸易的统计改革,是以早期的垂直化生产的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垂直专业化的衡量最早来自于Hummels等人(2001)的研究,他们用进口中间品占总出口的比重计算出口的外来附加值(VS指数),来衡量一国垂直专业化的程度。VS指数的计算中虽然强调了总出口中的国内和国外两类增加值来源,但未考虑出口中的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并且局限于一国的投入产出表分析。Koopmam等人(2010)通过构建全球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库,将国内增加值统计从单一国家拓展至地区乃至全球。同时根据增值出口的目的地对国内增加值进一步细分,多层次地对一国贸易中的国内与国外增加值进行估算,这就是KPWW法。具体来说,该方法将出口分解为国内增加值出口和国外增加值出口两部分,再根据国内增加值出口的目的地以及最终产品还是中间品,将国内增加值进一步划分为直接用于进口商消费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用于进口商生产国内所需的中间品和用于进口商生产第三国所需的中间品。(www.xing528.com)

以Koopmam等人(2010)的分类和计量方法为基础,2011年以后国际社会对增加值贸易的定义、影响和统计的研究开始加速。首先是2011年WTO和日本的IDE-JETRO发布《贸易模式和东亚的全球价值链:从货物贸易到任务贸易》的报告,2013年经合组织(OEC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推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数据库,同年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了《全球价值链和发展:全球经济中的投资和增加值贸易》报告,也推出了相应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短短两年内国际机构从增加值贸易定义到机制以及影响的调查分析,再到数据库的构建,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Rainer Lanz and Andreas Maurer(2015)基于OECD-WTO的TiVA数据库对服务贸易和全球服务价值链的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他们的研究,2008年每单位美元制成品出口中所含服务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别为33%和26%。Robert Stehrer等人(2012)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研究发现,不仅相当多国家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含量超过制成品含量,而且隐含在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规模已经超过传统的服务出口规模,成为服务贸易的最重要方式。

关于服务贸易增加值,国内学者尤其关注的是,根据增加值统计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问题。郭晶、刘菲菲(2015),李玉峰、张志明(2015年)和蒲红霞、马霞(2015)等学者都运用增加值贸易的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并在不同范围内进行了比较。国内学者张亚斌、肖慕艺(2015)在贸易增加值统计口径下,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测度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总体上呈现逐步攀升的态势,居于世界中游水平。与制造业相比,服务贸易行业整体上拥有较高的国内增加值率,但水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等部门的国内增加值低,真实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仍较低。但上述的研究中,有些结论存在着互相矛盾之处,也有些结论只是根据数据得出并没有相应的说明(比如增加值视角下一国会有更大的服务贸易顺差额或者更小的逆差额),还有些结论值得商榷,如蒲红霞、马霞(2015)对增加值方法和总价值方法的服务贸易进行对比,认为金砖国家总价值体系的服务出口额都被高估了,其中中国被高估的比例最大(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2009年5年的高估比例最高达到16.55%)。中国拥有金砖国家中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出口,如果将这部分隐含的服务出口加入,中国被高估的比例仍是最高的结论似乎难以解释。本文拟对增加值视角下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重新进行测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