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渭南县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调查

抗战时期渭南县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调查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赴渭南市人防办,核实日机轰炸渭南的具体情况,征集一手防空记录资料。六、结论抗日战争期间,渭南县居民的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人口也呈下降趋势,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商业凋敝,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抗战时期渭南县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调查

一、工作概况

为了准确、客观、真实地弄清抗战时期日寇对渭南县及渭南人民的破坏和伤害,调研组从查阅民国档案入手,全面开展调查工作。渭南县(今渭南市临渭区)县级民国档案在20世纪50年代被毁,现存馆藏民国档案系临渭区档案局2004年从临渭公安分局接收而来。内容包括县商会邮电局、警察局、区乡一级政府、学校、党团机关等单位的档案共计562 盒、1088 卷。经过调档查阅,筛选案卷,检出相关档案资料七八十份,近200 页。同时还搜集渭南县志、临渭区政协文史资料、有关图书专著、报刊记载等200 余册(本)。专赴渭南市人防办,核实日机轰炸渭南的具体情况,征集一手防空记录资料。最后,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登记分类,整理鉴定,汇总统计,形成调研报告。

二、抗战前渭南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

渭南县(今渭南市临渭区)地处陕西东部,东望华山,西通长安,南依秦岭,北接蒲城,境内渭河东流入黄,湭河北泻成川,气候适宜,土地广阔,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陕西东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一)抗战前渭南县城概况

民国时期的渭南县城,居渭水之南,城关镇常住人口2 万,拥有人和大街、中山大街、西关大街、西门街、东山子巷、郭家巷、邓家巷、南北塘巷、芋园巷、仓后巷、北井巷、二马路等大小街巷15 条,其中主干道4 条。有台梁式砖木结构的房屋和棚楼约2000 间,城内建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城门有四座,东曰“望华”,西有“襟湭”,南谓“抱丰”,北称“带渭”。县城东门附近有一座清光绪二十五年建成的公园,占地十亩,园内池亭相映,花木俱全,自成一景。城内主干道店铺密集,有粮行、花行、药铺、山货行、旅馆、酒楼、油坊等大小商号500 余家。其中粮行23家,花行32 家,中药店15 家,山货行50 家,银行、钱庄3 家,另外还有会馆、教堂、救济院、戏院、城隍庙、书院、书店及中小学堂等。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一日,陇海铁路全线通车,在渭南城西建了一座火车站,火车站北设有渭光电灯公司,主供火车站、西关大街、人和大街的供电和照明,还有南北两个棉花机器打包厂,陇海铁路的贯通和西潼、渭韩公路的修建,使渭南县际交通十分便利。

(二)抗战前渭南的经济发展情况

翻开抗战前的史册,不难看出渭南县城曾经的繁荣与兴盛。凭借陇海铁路、西潼、渭韩公路和渭河航运,民国时期的渭南县城成为晋、陕、豫商品流通的枢纽和陕西关中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东来的三晋煤盐,西来的巴蜀烟茶,南来的江浙海鲜,渭北、南山的粮棉桃李等山货土产都在这里集散。当地的粮食、棉花、山货土产及药材、编织等各种农副产品经水陆运输远销上海、四川、甘肃、河南、湖北、天津等地,布匹、杂货、烟叶等商品批发业务辐射全县及相邻各县乡。据《渭南县志》记载,县内粮食最鼎盛时期,日交易量达6000 多石,棉花年收购500 万斤,各类商品年销售收入310 余万元。渭河上涨渡渡口每日停泊各种船只200 余艘,主要往来于渭南和咸阳,转运物资常堆积如山。渭南地形多样,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以其在经济上所具有的代表性,使历朝都将它视为陕西的一个缩影。

三、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罪行

民国二十七年(1938)初,日寇侵略到山西,重兵集结黄河天险风陵渡,不时隔河炮击潼关,轰炸陇海铁路沿线城镇,渭南县城成为轰炸目标之一。民国三十一年(1942)前后,轰炸次数较频繁。仅记载以下几例:

1939年1月22日,日本飞机轰炸渭南县城,毁房四五十间,死伤20 余人,其中共产党员教育局局长冯异僧被炸身亡。

1939年10月12日,有9 架日本飞机轰炸渭南县城,投弹40 余枚,死伤数人,毁房6 间。

1940年3月26日、27日,日本飞机轰炸渭南两次,炸死5 人,毁船10 只,毁坏浮桥及铁道枕木等。

1940年7月3日,日本飞机轰炸渭南,中西大药房损失86000 元。

1941年4月,日本飞机轰炸渭南县城,车站、南打包厂、福生隆商号受损惨重。

1941年5月18日,日本飞机轰炸渭南,北打包厂等被炸。

1941年8月2日、25日,日本飞机两次轰炸渭南县城,被炸商号众多,损失惨重,有裕泰工厂,商号有同新福、新盛成、自兴成、三多兴、集泰祥、华成商店、德盛饭庄、豫庆堂药栈、华洋大药房等。

1941年9月4日,日本飞机轰炸渭南县城,县法院法警、警察局警士、公役死伤数人。

1942年3月26日,北打包厂被日机轰炸,损失96300 元。

1943年1月、8月,日机两次轰炸渭南,均有损失。

日本飞机在几年间轰炸渭南县城10 余次之多,给当地工商业及城镇居民造成了很大损失,工厂停工,商号歇业,难民流离,军筹加大,民不聊生,这场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给渭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阻碍了渭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人口伤亡情况

抗战期间,渭南县人口有所下降,1934年24.3 万人,1941年21.9 万人,1945年为20.5 万人,逐年递减。当地人口伤亡主要为日机轰炸所致,据陕西省人防办统计资料显示,敌机101 架轰炸10 余次,投弹203 枚,造成138 人死亡,145 人受伤。另外,还有29 名渭南籍烈士牺牲在山东、山西、湖北等抗日战场,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

五、财产损失情况

抗战期间,渭南当地财产直接损失也主要是日机轰炸所致。频繁的轰炸,毁坏城镇房屋485 间,轰炸的工厂机器与商号货品难以数计。据残存档案资料不完全统计,日机轰炸造成的财产直接损失为146237 元(1937年7月国币币值),而在战争期间的捐募、军事征筹、劳军、优军、抚恤及医药费等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为200073.7 元(1937年7月国币币值),财产损失总计为346310.7 元(1937年7月国币币值)。

渭南县抗战期间逐年财产损失换算表

表注:当年零售物价指数增长倍数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简报》第63 期资料中。

六、结论

抗日战争期间,渭南县居民的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人口也呈下降趋势,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商业凋敝,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抗战前有商号500 余户,战后则余下300 余户,加之战争期间社会负担沉重,渭南县城原有的繁华兴盛一度不再。

在抗战胜利60 余年之后,做这个调研工作,旨在以确凿的证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增强全社会不忘屈辱、奋发图强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渭南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工商业财产等损失大事记

1936年

11月23日,省党部渭南籍人士王国炳函告捐给绥远抗敌将士100 元。

12月3日,渭南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捐一日所得”给绥远前线将士,共计169.9元。大事记中所涉及的数字,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1937年

7月25日,《西京日报》载日本飞机抵渭南上空侦察。9月,渭南县商会各商号向抗敌后援会募集224.6 元。

10月13日,县商会棉业公会响应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一日一分”运动,为抗敌捐款2 元。

12月20日,渭南县为驻地伤兵募集服装、床被450 套,共计9000 元。

1938年

1月12日,《西京日报》载渭南县壮丁队,民众自卫队,民众动员指导委员会成立。

7月,县政府训令各乡镇,每保将常备车辆5 辆待命送县以应军需。

10月20日,渭南县故市中学给省各界抗敌后援会认捐棉衣(每件折价1.5元)费31.5 元。

1939年

1月22日,日本飞机轰炸县城,毁房四五十间,县教育局局长冯异僧被炸身亡,仓后巷9 号居民张玉秀、中山大街220 号吴侯氏等人也被炸身亡。

8月10日,渭河船夫蔡三旺为军运不慎落水亡故,抚恤费30 元。

10月9日至12日,日本飞机轰炸县城两次,除炸毁房舍、货物、设施外,爆炸声巨大,普济堂被震毁玻璃25 片。总计损失16000 元。

11月19日,县商会抗战期间公私损失查报表中上报了同新福、义兴昌、醇盛玉、长德隆等商号被炸,损失总计13053 元。

12月,据《西京日报》载,渭南乐育学校为抗敌将士捐寒衣款123.4 元。

1940年

3月26日、27日,陕西省公路管理局呈报渭南被炸毙站岗2 人,船户3 人,毁坏民船10 只,铁道枕木及军用浮桥等。

5月5日,渭南军运代办所要求派马车55 辆,每车附带芦席1 领。

6月,天津义兴渭南分公司被炸,损失篷布65000 元。

7月3日,县城中西大药房被日机轰炸,毁坏玻璃、架板、中西药品、器具、店房(街房3 间代楼,厦房6 间代楼)共计86000 元。

8月31日,天津义兴渭南分公司在宝鸡被炸,损失铁械、棉花100325 元。

10月19日,渭南军运代办所需求派马车121 辆。

12月16日,县商会为荣誉军人募集冬季取暖费200 元。

12月,协兴隆杂货庄战乱中在河南漯河丢失货物。

该年,县商会文,为筹战时用款,全县80000 元。

1941年

2月5日,后方勤务部渭南军运代办所需求派马车14 辆。

4月23日,福生隆商号被炸,损失自行车2 辆,材方20 方,银柜、花参3000斤,白油8 斤,器具、衣物床被、门房3 间代楼及厦房6 间,共计479000 元。

4月26日,粮食同业公会在宝鸡被轰炸,损失红糖5000 斤,共计10400 元。

4月,南打包厂在日机轰炸渭南中,损失楼房24 间,仓房30 间,共计531632元。同时,商购军粮在火车站被炸,赔民商用物品1905 元。

5月18日,机器打包公司(即北打包厂)被日机轰炸,损失153700 元。同日,德厚丰花行被炸,损失棉花5000 斤,土布2700 丈,共计20000 元,商会呈报商民宋新甫损失9000 元,李万坤损失8000 元。

7月2日,敬修福商店被炸,毁房4 间,盐700 斤,炭500 斤,被服器具共3950 元。

7月8日,日本飞机轰炸县城,薛纪军被炸不治而死,芋园巷居民杨宝珍、杨维玉、杨安安被炸身亡。

8月2日,日本飞机轰炸县城,预庆堂药栈被炸,经理尚道传、伙计张保成身亡,损失药材及抚恤2000 元;华洋大药房被炸,损失货物24600 元,门房、厦门不计;集泰祥商号被炸,损失货物21619 元,家具962 元,共计22581 元;复兴炉院被炸,毁房6 间,家具等,有2 位伙计被炸伤;三多兴商号被炸,损失共计6420 元;积成福商号被炸,损失3600 元。

8月10日,新盛成被炸,损失厦房1 间,1000 元。

8月25日,日机轰炸渭南,裕泰工厂被炸,毁厦房7 间,毁化铁炉、模具、大小铁锅、机器等共659850 元,炸死员工徐春梅,抚恤100 元,炸伤徐天德;同新福商号被炸,前房二间,厦房三间,损失13000 元;自兴成商店被炸,毁门房厢房、货品、器具共计13110 元,学徒孙鸿,被炸死亡;华成商店被炸,房、货、器具全毁无计;德盛饭庄被炸,被毁门房、客厅、炉灶、木磁家具、座钟、桌凳、青瓷餐具无以数计。

9月4日,日机轰炸渭南,渭南地方法警何国玉被炸伤,医药费100 元;警察局警士公役宋振法,李子云被炸伤,药费192 元;贾俊英被炸死,抚恤100 元。

10月,县商会筹战时用款80000 元。

1942年

1月,全县“一元献机”捐募226932 元。

2月至6月,后方勤务部渭南军运所向全县各乡保差派马车共1165 辆。

3月26日,日机轰炸县城,机器打包公司(北打包厂)损失96300 元。

4月至8月,渭南军运所呈报襟湭乡奉命支差之牛伤亡4 头,赔偿共计6800 元。

是年,县商会支伤兵之友社费1300 元,军麦费4323 元。

1943年

1月,北打包厂(机器打包公司)被炸厦房20 间,机器2 台,房屋用具共22650000 元。

8月17日,福善堂被日机轰炸,损失汇报中称炸死一个小孩,伤一个小孩。

是年,荣元工厂因战事在河南洛阳损失所收购生铁70 余吨,价值100 万元;该年县政府军事征筹收支表中,鞋袜劳军178500 元,伤兵之友社费107500 元,飞机捐17011 元,慰劳出征及草鞋24310 元,草料车赔价18908939 元。

1944年

3月25日,故市中学童子军节食献金劳军2130 元。

5月24日,县政府慰劳中原抗敌将士资金100000 元。

7月5日,县商会缴伤兵之友社费18800 元。

8月7日,裕泰工厂因战事在洛阳损失生铁20 吨,织布机大轴150 根,共计40 万元。

10月,县筹款中原抗敌战士慰劳金40 万元;县双十节慰劳驻军荣誉军人1 万元。

12月,县政府为知识青年从军筹集优待金759 万元。

是年,利民工厂在洛阳车站损失废生铁10 万斤,共100 万元。

从上年2月至本年6月,县商会商购军粮3141 斤。

1945年

7月4日,县商会派二期军筹款7500074 元,难民救济捐49955 元。

11月,全县为救济难民捐款9 万元。(www.xing528.com)

自上年11月至年底,县地方征筹款收支清册中,支伤兵之友社费184058 元,一机捐款32485 元,航空会员费168433 元,慰劳金220000 元,青年从军优待金7330008 元。

渭南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调查档案资料目录

1.渭南县战时受敌破坏损失报告表

2.教育局局长被炸请恤文

3.查已故船夫蔡三旺月工资数目呈请签核文

4.为军运船夫伤亡请恤

5.福善堂直接损失汇报表

6.省公路管理局呈报日机轰炸渭南情形文

7.县商会呈薛占忠儿被炸死追款文

8.裕泰工厂被炸请减屯粮由

9.裕泰工厂被炸员工抚恤金

10.自兴成商店被炸申请备案减轻负担由

11.豫庆堂药栈被炸恳请减免

12.豫庆堂药材店被炸损失报告

13.复兴炉院被炸损失具告

14.县商会呈报宋新甫、李万坤等被炸损失

15.县地方法院法警何国玉被炸请发医药费的通知、指令

16.呈请本县警察局警士公役被炸死伤抚恤文

17.省人防办肖银章、刘春兰著《抗战期间日本飞机轰炸陕西实录》渭南部分

18.《西京日报》所载日机轰炸渭南消息九则

19.《渭南县志·军事志》第六章主要兵事记略

20.《渭南文史资料》第六辑《渭南市抗战阵亡烈士英名录》

渭南县抗战时期财产损失调查档案资料目录

1.渭南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一日”运动向绥远前线将士募捐

2.王国柄向绥远将士捐资

3.渭南县商会为抗敌后援会劝募

4.县棉业公会“一日一分”运动为抗敌捐款

5.全县为伤兵服装床被募集费用

6.渭南县故市中学向各界抗敌后援会认捐棉衣

7.全县“一元献机”募捐

8.县政府为军运常备车辆令

9.县商会抗战时期公私损失查报表

10.渭南乐育学校为抗敌将士捐寒衣

11.县商会为荣誉军人募集冬季取暖费用

12.县商会筹集战时用款

13.渭南军运代办所20 号令

14.渭南军运代办所命令

15.后方勤务部渭南军运代办所39 号令

16.省公路管理局向省建设厅呈报日机轰炸渭南情况

17.县商会呈本市商号被炸文

18.三多兴商号被炸呈报

19.积成福商号被炸呈报损失

20.华洋大药房被炸呈报

21.集泰祥商号被炸呈报

22.复兴炉院被炸呈报

23.福生隆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24.新盛成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25.普济堂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26.豫庆堂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27.豫庆堂药材店被炸呈报

28.豫庆堂药材栈因被炸恳请减负文

29.裕泰工厂被炸损失报告

30.裕泰工厂因战事损失申请减负

31.华成商店被炸申请注销文

32.德盛饭庄被炸申请歇业文

33.自兴成商店被炸申请备案减负

34.同新福商号被炸申请减负

35.敬修福商号被炸申请减免军麦文

36.渭南机器打包股份有限公司被炸要求救济文

37.渭南机器打包公司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38.县商会赔付民商被炸物品文

39.渭南县商会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40.县商会战时用款征文

41.德厚丰花行被炸申请停业,店员为生计组成四顺成花行

42.渭南机器打包股份有限公司被炸损失

43.县商会支伤兵费、军麦费文

44.渭南军运所呈报襟湭乡奉命支差之牛伤亡损失

45.后方勤务部渭南军运所差派大车令共四份

46.渭南县政府三十二年军事征筹款收支表

47.中西大药房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48.天津渭南义兴分公司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49.渭南县商会接收商购军粮电

50.县商会缴伤兵之友社费

51.渭南县政府慰劳中原抗敌将士训令及复电

52.故市中学童子军节食献金劳军

53.渭南县政府筹募中原抗敌将士慰劳金令

54.县双十节慰劳驻军医院荣誉军人

55.为本县知识青年从军征集优待金

56.县救济难民捐款

57.县商会派二期军筹款,难民救济捐及会费

58.县一九四五年地方征筹收支清册

59.渭南县战事受敌破坏损失报告表

60.省人防办肖银章、刘春兰编著《抗战期间日本飞机轰炸陕西实录》

61.协兴隆杂货庄货物丢失减负文

62.荣元工厂因战事损失要求减负

63.县粮食业同业公会抗战损失调查表

64.利民工厂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65.裕泰铁工厂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

66.《渭南县志·军事志》第六章主要兵事记略

67.《西京日报》所载日机轰炸渭南消息九则附录四

(撰稿:渭南市临渭区档案局抗战课题调查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