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方法与措施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方法与措施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以采取“保旧育新”的发展策略、构建多层次的现代化市场体系为抓手,以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为着力点,完善企业现代治理体系,合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于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以及“5+8”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至关重要。针对当前疫情面临着暂时性困难的市场主体,云南亟须积极推进“保旧”策略。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方法与措施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以采取“保旧育新”的发展策略、构建多层次的现代化市场体系为抓手,以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为着力点,完善企业现代治理体系,合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于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以及“5+8”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至关重要。

1.采取“保旧育新”的发展策略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当数量的市场主体,更需要高质量的市场主体。针对当前疫情面临着暂时性困难的市场主体,云南亟须积极推进“保旧”策略。对于生存型创业的市场主体,应实行分级免税政策;对于机会型创业的市场主体,应推出切实政策措施,比如成立风险公益基金予以支持,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与创新成果等;对于企业内部再创业的“老树发新芽”的市场主体,应从制度建设上给予保障。此外,针对有市场前景的市场主体,政府要“放水养鱼”。例如,围绕疫情催生、催熟、催火的在线教育、云办公、智慧餐厅、无接触式配送等新产业新业态,云南应积极推进“育新”策略,让更多新的市场主体“长”出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构建多层次的现代化市场体系

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形势,充分发挥自身内需优势,加快构建多层次的现代化市场体系,云南刻不容缓。现阶段,云南必须率先谋划,加快完善市场布局,有序开展特色商贸、智慧商圈等省级市场体系的全面建设;加快优化市场结构,做大做强以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为代表的规模市场;加快全省各地市场整合力度,做优做精做特专业市场;加快完善市场功能,积极推进智慧市场建设,让市场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同时,以直播电商、跨境电商、体验式电商等为抓手,加速新兴交易市场培育;充分发挥滇中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自主权优势,大胆探索市场有序开放新模式,逐步补齐市场体系建设短板,提高产品市场化水平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全面服务于云南“5+8”现代产业体系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

3.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赋能”水平,促进企业联动转型、跨界合作,培育数字化新生态,创造“新平台+资源整合+新主体”的新业态、新模式,切实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经济等迈向新阶段。一是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不断提升数据化治理水平。二是培育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支持传统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打造平台生态,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发展服务衍生制造,鼓励电子商务、转型服务等行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三是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组织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培育一批数字化服务企业和创新应用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四是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发展产业服务化新生态,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

4.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www.xing528.com)

以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为抓手,以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民营“小巨人”培育工程为主攻方向,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链条,构建以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详见图5-1)。

图5-1 云南省“5+8”现代产业体系市场主体梯度培育示意图

(1)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聚焦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百亿强企”“千亿跨越”提升行动。建立企业培育库,主动对接国内外500强企业和知名企业等,引进一批潜力大、前景好、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加速全球产业链关键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国有企业引导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加强与央企、民企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的深度融合,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协同创新。支持企业跨国经营,整合境内外高端资源,协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2)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民营“小巨人”培育工程。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聚焦专业基础好、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型企业,建立“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培育库,扶壮培优一批专业水平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微科技企业。制定出台“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中小微企业入驻国家级、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鼓励创办国家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健全高新技术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制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催生一批“独角兽”企业、行业“小巨人”。

5.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治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进民营企业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议事规则、工作规则、监督规则,形成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持续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创新管理提质增效行动。鼓励企业全面强化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流程。引导企业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支持企业强化目标管理制度建设,创新绩效考核和收益分配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